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期中巩固卷
一、选择题
1.小明在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港看到这样的场景,现在一艘货船正在卸载一箱箱的棕树油和椰子,这艘货船最有可能来自( )
A.东南亚 B.欧洲西部 C.北亚
2.东南亚地区的某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该海峡是( )
A.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B.马六甲海峡,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的必经之地
C.土耳其海峡,沟通了红海和大西洋
D.霍尔木兹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3.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其北部与中国相接,路途耗时短 ②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且与中国差异较大
③东南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 ④华人华侨较多,有文化认同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近年来,东南亚称为亚洲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其充满热带气息的自然风光和多元民族文化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以下是小张六月份去东南亚旅游的所见所闻,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越南的水上市场品尝当地点心和水果,别具风格
B.站在马六甲海峡北海岸观看来往的货船,看到许多满载的日本油轮向东南方向驶去
C.在佛塔之国–缅甸,看到了缅甸仰光的大金塔,金碧辉煌,雄伟壮观
D.在新加坡领略花园城市的风光,用汉语和当地人交流,还看到了火山喷发时的奇观
5.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五海之中有一个“海”实为湖泊,它是( )
A.黑海 B.里海 C.红海 D.阿拉伯海
6.我国从波斯湾沿岸进口石油运往上海港,最近的航线依次是( )
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B.波斯湾→直布罗陀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D.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7.卡塔尔位于中东地区,是一个高收入国家。卡塔尔政府规划,到2022年国内新鲜果蔬的自给率将从2019年的22%增加到70%。卡塔尔蔬菜生产面临的最大困境是( )
A.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B.降水多,光照不足
C.多冻土,土壤肥力低 D.气候干燥,淡水不足
8.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读中东地区略图,中东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 )
A.①黑海及其沿岸地区 B.②红海沿岸
C.①阿拉伯半岛内部 D.②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9.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它最终注入(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红海 D.地中海
10.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独立的非洲国家有( )
①利比里亚②埃及③埃塞俄比亚④莫桑比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非洲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地形以什么为主(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12.图所示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 )
A.热带沙漠气候区 B.高原高山气候区 C.苔原气候区 D.热带草原气候区
13.下列关于欧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三面临海,海岸线漫长曲折 B.北部山脉冰川地貌典型。
C.山脉主要分布在欧洲南、北两侧 D.欧洲山脉多为东西走向,阻挡了大西洋暖湿气流深入
14.明明打算暑假去欧洲旅游,他上网查到下列四个具体的游览活动项目,却发现其中只有一项搭配正确,这一项是( )
A.英国——维也纳音乐会 B.法国——戛纳电影节
C.希腊——水城威尼斯 D.德国——卢浮宫
15.下图所代表的地区与其美称不相符的是( )
A.①——“三洲五海之地” B.②——“世界石油宝库”
C.③——“黑种人的故乡” D.④——“十字路口”
16.欧洲西部区域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渔业 D.林业
17.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在我国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8.读如图,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代表北美洲、亚洲、欧洲
B.两极地区均酷寒多狂风,所以两极都无人定居
C.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D.南北两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企鹅和北极熊
19.读白令海峡示意图,有人设想,能不能趁着白令海峡水面封冻时从俄罗斯徒步穿越白令海峡呢?下面几种阻碍他穿越的自然因素,错误的是( )
A.白令海峡纬度高,气候严寒
B.冰面滑,不利于徒步
C.风沙大,行进困难
D.北极圈穿过此区域,水面封冻时,有极夜现象,昼短夜长,无法穿越
20.2022年8月,某科考队从甲地出发,沿此线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自然科学考察活动。考察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甲地有茂密的热带雨林 B.乙地的天气炎热干燥
C.丙地可能看到北极熊 D.丁地会遭受台风侵袭
二、解答题
2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注大洲:A____洲,C____洲。
(2)位于____半岛和____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被称为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咽喉,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D____洋和E____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2.下图示意埃及地理位置、农业分布、气候等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区域的自然特征对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请完成“埃及地理位置、气候与农业生产关系”的思维结构图(如图)。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
资料在埃及,约80%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生产。近年,埃及政府实施玉米保护价格政策,引导农民将水稻改种玉米。
(2)简述埃及政府推行玉米保护价格政策主要的原因。
2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理科考队对非洲大陆地形、气候、热带草原区的农牧业生产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考察,测得“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山顶海拔高度5895m。
材料二:非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和东非裂谷带图。
(1)读非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填出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洋;③____盆地;④____洋。
(2)考察队员发现东非裂谷带底部有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附近火山、地震活动频繁,该裂谷的成因是____。考察队员站在乞力马扎罗山山麓地带,测得海拔高度是595米,气温17℃,该山顶部的气温应该是____℃。
24.芬兰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内。某地理学习小组以芬兰为例,探究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下图为芬兰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和人口的分布】
(1)同学们读图发现,芬兰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主要是因为______。
【森林产业体系完善】
芬兰是世界纸品生产大国,其国内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森林工业总值、林业出口总值、纸业产品出口值均位于世界前列。目前,芬兰以其先进的森工产业链和造纸机技术,在全球造纸自动化技术领域扮演着行业领导者角色。
(2)芬兰森林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是______。
(3)芬兰的森林工业大多分布在沿海,优势是______。
(4)请说出“森林—制浆—能源”一体化森林产业体系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农业生产因地制宜】
(5)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芬兰农业区主要分为耕作区、森林区和驯鹿区(耐寒,处于野生或半驯化状态)三部分,图中A、B和C三个区域依次对应的农业区类型是______(填序号)。
①耕作区 ②森林区 ③驯鹿区
25.读“北极地区图”,回答下面问题。
(1)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其中部是北冰洋,图中甲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____岛;图中B是白令海峡,它是A北美洲与C____洲的分界线。
(2)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____;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____。
(3)图右上角a、b两箭头代表地球自转方向的是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棕榈油和椰子是热带经济作物,东南亚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产区,A正确;欧洲西部、北亚没有热带,B、C错误。故选A。
2.B
【详解】马六甲海峡位于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中国、日本等国家从波斯湾进口石油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亚北部与中国相接,路途耗时短,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且与中国差异较大,华人华侨较多,有文化认同感,①②④正确:东南亚地区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善,③错误。 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4.D
【详解】提到水上市场,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泰国。的确泰国的水上市场是全世界都非常有名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东南亚国家里比如印度尼西亚,缅甸和越南都有自己独特的水上市场。A正确;站在马六甲海峡北海岸观看来往的货船,看到许多满载的日本油轮向东南方向驶去,B正确;在佛塔之国–缅甸,看到了缅甸仰光的大金塔,金碧辉煌,雄伟壮观,C正确;在新加坡领略花园城市的风光,新加坡的华人和华侨较多,该国家火山很少,印度尼西亚火山多,D错误。故选D。
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位于欧洲和亚洲的内陆交界处,B正确;黑海、红海、阿拉伯海是真正的海洋,ACD错误。故选B。
6.D
【详解】图中可知,我国从波斯湾沿岸进口石油运往上海港,最近的航线依次是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故D符合题意,选D。
7.D
【详解】卡塔尔位于中东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降水少,其蔬菜生产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气候干燥,淡水不足,D正确;卡塔尔属于中低纬度国家,A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充足,卡塔尔沙漠广布、无冻土,BC错误;故选D。
8.D
【详解】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即②地区,D正确;①位于地中海沿岸,不是中东地区石油的主要分布区,排除AC;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呈现狭长型,排除B;故选D。
9.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为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流,最终注入地中海。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0.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非洲只有北非的埃及、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和西非的利比里亚,这三个国家是独立国家,其它均沦为英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殖民地。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
11.B
【详解】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整个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D
【详解】图示景观为非洲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生活着许多大型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D
【详解】欧洲西部三面临海,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和海湾;欧洲平原面积广大,山脉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北部山脉冰川地貌典型,欧洲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深入,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
14.B
【详解】欧洲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维也纳位于奥地利,水城威尼斯位于意大利,戛纳电影节和卢浮宫位于法国,B正确,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A
【详解】读图可知,①是欧洲西部,“三洲五海之地”是中东,A错误;②是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B正确;③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C正确;④是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A。
16.B
【详解】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该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主要农业生产部门为畜牧业,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7.D
【详解】极地地区气候恶劣,考察时间应选择当地暖季。南半球季节相反,到南极地区考察,应选择11一次年3月,即我国的冬季,此时段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较高,白天时间较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我国在南极洲建有长城和中山站两个科学考察站。通常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11月-次年3月,因为此时为该地区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
18.B
【详解】甲、乙、丙分别代表北美洲、亚洲、欧洲,A正确;两极地区的共同点是都严寒,且多狂风,区别是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但是北极有因纽特人居住,故B错误;据图可知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C正确;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D正确。故错误的是B。故选B。
19.C
【详解】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白令海峡纬度高,冬季气候严寒,不利于室外行走,A正确,不符合题意;冬季白令海峡水面封冻,冰面滑,不利于徒步,B正确,不符合题意;冬季白令海峡及周边地区一片冰天雪地,吹不起沙尘,C错误,符合题意;北极圈穿过此区域,冬季水面封冻时,有极夜现象,昼短夜长,无法穿越,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C
【详解】读图可知,该图为北极上空看到的俯视图,甲地气候寒冷,无茂密的热带雨林;乙地纬度较高,气候比较寒冷;丙地可能看到北极熊;丁地无台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 (1)由图可知,图中A是面积最大的亚洲,C是位于亚洲东南方向的大洋洲,D是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洋,E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
(2)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被称为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咽喉,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国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D印度洋和E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2.(1)分解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埃及地处非洲东北部,北邻地中海,东临红海,隔海与欧洲、亚洲相望,联系欧、亚、非三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具有全年高温少雨(全年炎热干燥)的特征,降水较少,光照条件充足,水源成为农业限制条件。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地带。
(2)玉米需水量小于水稻,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水源为埃及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政府推行玉米保护价格政策,能够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提高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引导当地农民将水稻改种玉米,减少水资源的需求,缓解农业用水的压力等。
23.(1)从非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看出,非洲东临①印度洋,西临④大西洋,地形以高原为主,其中②为东非高原,③是世界上最大的刚果盆地。
(2)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纵贯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并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和约旦河谷,属于板块张裂而成;根据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下降0.6℃,得出山顶气温为17℃-(5895-595)÷100×0.6=-14.8°C。
24.(1)由图可知,芬兰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因为芬兰被北回归线穿过,纬度较高,而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较温和。
(2)结合所学知识,芬兰位于欧洲西部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而且气候湿润,所以森林资源丰富。
(3)结合所学知识,芬兰的森林工业大多分布在沿海,主要是因为沿海地区海运便利,便于出口产品。
(4)由题可知,“森林—制浆—能源”一体化森林产业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该产业体系带来的环境效益主要有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减少废弃物排放,减少水污染;利用清洁能源,改善大气质量等。
(5)由图可知,A位于纬度较低的沿海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因此与①耕作区相对应;B位于芬兰的中部山地,适宜发展林业,因此与②森林区相对应;C位于芬兰最北端,气温较低,适宜耐寒的驯鹿栖息,因此与③驯鹿区相对应。
25.(1)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其中部是北冰洋,图中甲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图中B是白令海峡,它是A北美洲与C亚洲的分界线,该海峡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
(2)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该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图右上角a、b两箭头代表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