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十月革命的胜利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5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十月革命的背景与意义
重点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难点
1
2
3
理论探索
革命实践
建设探索
新知导入
帝国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
4/5
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
42.1%
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
阅读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经济发展呈现什么特征。
俄国资本主义已获得较充分的发展,但依然是小农经济占据优势的国家
新知导入
1370
经济罢工
1907和1914年农民反抗斗争统计
179
1907年
次
1046
1914年
次
1034
政治罢工
1914年工人罢工分类统计
俄国沙皇统治下,国内矛盾尖锐
新知导入
社会主义应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多国家同时发生才能成功
马克思主义
新知导入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列宁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实现
理论探索
列宁主义的形成
01
新知讲解
阅读教材,从经济、政治、阶级、组织、思想等方面思考,归纳列宁主义形成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工人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
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经济
政治
阶级
组织
思想
1.背景
新知讲解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
2.标志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俄语“多数派”的音译)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新知讲解
3.意义
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理论创新
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思想武器
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革命实践
十月革命的胜利
02
新知讲解
1.背景
经济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政治
沙皇专制统治的强化,一战的激化,国内矛盾尖锐
阶级
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组织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思想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指导
新知讲解
2.过程
二月革命
1917.3
资产阶级革命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四月提纲
1917.4
和平方式
社会主义革命
七月流血事件
1917.7
暴力革命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十月革命
1917.11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课堂探究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具有怎样的意义?
1917年11月7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彻底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象征着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作品)
新知讲解
3.意义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对人类历史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对俄国
建设探索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03
新知讲解
1.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
请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对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时间
背景
目的
内容
影响
新知讲解
1.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
请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对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时间 1918~1921 1921~1928 1924~1953
背景 国内战争 经济困难 经济和政治危机 斯大林上台
国际形势严峻
目的 巩固苏维埃政权 解决危机,巩固政权 实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内容 余粮收集制 固定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影响 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课堂探究
1919年俄国1普特(16.38kg)
粮食的价格
6卢布
国家征购价
30卢布
国家零售价
200卢布
黑市价格
土地属于我们,
面包却属于你们;
水属于我们,
鱼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
阅读左边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反映了苏俄时期怎样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以及材料反映出对苏俄产生了什么影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希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忽视了苏俄落后的国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造成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最终被迫走上了间接过渡的道路。
课堂探究
阅读左边表格,分析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其实质是什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权 固定粮食税
工业 国有化 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义务劳动制 实物配给制 按劳分配
部分恢复了私有制;
肯定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新”在哪里?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引入市场机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实质
标志
1936年苏联公布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
课堂探究
阅读左边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模式给苏联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他接过的是一个秩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在多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苏联模式也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影响,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经验,采取一定程度的国家干预手段,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危机与社会矛盾。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
使苏联较快实现了工业化
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
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治理提供了经济借鉴
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
课堂探究
阅读左边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模式给苏联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课堂总结
经济体制改革要适应本国国情
生产关系改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制度要在改革发展中自我完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
启示
课时训练
1917年,列宁在《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中明确指出:“在一个小农国家里,只要绝大多数居民还没觉悟到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就决不能提出‘实施’社会主义的目的。”由此可见,列宁( )
A.获得农民阶级的广泛支持 B.推动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
C.促成工兵代表苏维埃成立 D.从俄国国情出发制定战略
课时训练
加米涅夫在1917年4月8日《真理报》的一篇短评中写道:“至于列宁同志的总公式,我们认为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承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这里的“总公式”是指( )
A.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政权归工农苏维埃
D.通过暴力方式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课时训练
1918年年初,列宁在起草相关文件时提出:“为了保证劳动群众掌握全部政权和根除剥削者政权复辟的一切可能,特命令武装劳动者,建立社会主义工农红军,彻底解散有产阶级的暴力机器。”这表明,列宁的主张是( )
A.创建革命军队,进行卫国战争
B.解除旧俄武装,巩固革命成果
C.镇压敌对势力,建立工农联盟
D.组建工农红军,推翻临时政府
课时训练
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课时训练
1921年,列宁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提出:“让我们重新考虑一下工人同农民的关系吧。”列宁认为,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真正做到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吸引千百万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此,苏俄实行( )
A.余粮收集制 B.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收购制
课时训练
苏联的某项经济举措改变了苏联农村的所有制结构,被斯大林认为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必要举措。这一举措( )
A.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B.满足战争的特殊需要
C.损害苏联农民的利益
D.适应了经济发展规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