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同步精练
一、选择题
1.中国科考队从我国出发去南极考察,几月出发最好。(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2.下列关于南极大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冰层厚,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B.南极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环境问题的大洲
C.降水稀少,被称为“白色荒漠”
D.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3.下列围绕北冰洋的大洲,正确的一组是
A.大洋洲、欧洲、北美洲 B.非洲、亚洲、北美洲
C.北美洲、亚洲、欧洲 D.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4.到南极旅游前,小刚查找了南极地区的有关地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A.气候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B.企鹅、海豹、北极熊被列为保护动物
C.原住居民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D.我国建立的4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5.中国计划在南极建立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的目的,主要是( )
A.大规模开发极地矿产 B.开发旅游资源
C.进行科学考察 D.准备向南极大陆移民
6.南极地区较北极地区更加寒冷,对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南极地区纬度更高 ②南极地区海拔更高
③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④北极地区人口更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3、4、5月 B.6、7、8月 C.9、10、11月 D.12、1、2月
8.世界上跨经度最广、海拔最高的大洲是( )
A.南极洲 B.亚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9.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在难言岛上举行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根据图文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洲周围被四大洋环绕
B.中国新站选址区罗斯海附近海域是太平洋
C.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
D.图示科考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10.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主要有( )
A.储存在地下的大量淡水
B.大陆内部有大片地衣、苔藓
C.沿岸栖息着无数食草动物
D.埋藏在地下的丰富的矿产资源
11.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更为寒冷,其原因是南极地区( )
A.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B.大部分陆地被冰雪覆盖
C.以陆地为主且海拔较高 D.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
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工作圆满完成。此次科考中科学家们发现南极部分地区积雪变成绿色和红色,该现象与当地气候变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密切相关。读“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我国南极科考站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
A.中山站 B.泰山站 C.昆仑站 D.长城站
13.南极部分地区积雪变成绿色和红色,这一现象表明南极地区( )
A.人口减少 B.风力增强 C.气候变暖 D.洪涝频繁
2021年3月23日,苏伊士运河因巨型货轮搁浅,航道拥堵,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北极航道成为货运关注焦点。图为“亚欧海上和陆上贸易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关于苏伊士运河重要地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扼守亚欧非三洲的国际航道 B.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C.沟通了地中海与黑海 D.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15.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的优势为( )
A.取代马六甲海峡的航运作用 B.四季皆可通航
C.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D.途经国家多,贸易往来频繁
近几年,南北极地区均测出超过20℃的高温,极地“发烧”,冰川”哭泣”。2022年4月18日腾讯新闻和巴黎欧莱雅联合发起了守护冰川白的公益活动正式开启。活动旨在通过呼吁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为守护冰川贡献力量。据此完成下面16-18小题。
16.极地“发烧”,冰川”哭泣”现象提醒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是( )
A.滥杀野生动物 B.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 D.全球气候变暖
17.下列哪种生活方式不属于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方式( )
A.口罩一次性,防疫在行动 B.关灯1小时,仰望星空
C.旧衣升级改造,体现新创意 D.丑食不丑,不挑剔不丢弃
18.下图为英国哈雷六号南极考察站,舱体安有三层玻璃的窗户,直立在雪地上,拥有含有液压设备能伸缩的长腿,雪地到舱体底部的距离约为4米。哈雷六号考察站设计呈大长腿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避免考察站被积雪掩埋 B.避免降水过多,冲垮考察站
C.不影响动物迁徙 D.节约建筑成本
受到大雾的影响,我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70°S,94°W)与冰山碰撞,经检修后按最近距离驶向我国最近的南极科考站。下图为中国在南极地区主要科学考察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9-21小题。
19.关于“雪龙”号碰撞地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南温带 B.位于东半球、南寒带
C.每年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位于南极点的正南方
20.“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检修后驶向的科考站是( )
A.中山站 B.长城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21.“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检修后航行的方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二、解答题
22.读南极洲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 以南的广大区域,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
(2)填出中国科学考察站的名称A B
(3)从南极半岛开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轮船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太平洋、印度洋
(4)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
(5)请说出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点:
(6)我国“雪龙号”考察船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回国的原因是
23.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打通经北冰洋到达东方的北极航道是欧洲国家几个世纪以来的梦想,直到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北冰洋海冰消融速度加快,同时伴随着航运和破冰技术的发展,北极航道的开通由梦想变为现实。2013年9月10日,“永盛”号货轮从大连出发,历经27天7800多海里的航行,抵达荷兰鹿特丹港,成为第一艘经过北极东北航道完成亚欧航行的中国商船。
(1)我国船队从大连出发向南沿传统航道至西欧,要经过①____运河,写出这条运河的作用____。2021年3月23日,一艘货船横向卡在运河中,致使四百余艘轮船被困,他们可以选择绕行好望角,而不是等待。试推测被困轮船选择不绕行的原因____。
(2)北极东北航道亚欧行要经过的海域有____,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____。
(3)北极航道加深了我国与欧洲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外,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欧洲大多数国家是____国家(发达、发展中),在国际上把我国和欧洲这些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____。除此之外,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的优势还有哪些?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我国在南极洲建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三个科学考察站.通常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12月到次年2月,因为此时为该地区的暖季,白昼时间长,便于科考,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2.B
【详解】南极地区,气候严寒,冰层厚,素有“冰雪高原”之称,降水少,冰雪覆盖被称为“白色荒漠”,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故B错误。
3.C
【详解】以上大洲中,围绕北冰洋的大洲是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和南极洲与北冰洋不相临,故选C.
4.A
【详解】南极地区为极地气候,由于地表覆盖冰层较厚,阳光反射率强、陆地面积大等原因导致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候更寒冷,风速更大,降水稀少,A正确;海豹和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B错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为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C错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A。
5.C
【详解】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为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南极洲的考察只限于科研目的,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独特的环境进行科学实验,即进行环境科学考察,C正确;南极地区气候严酷,不能够大规模开发极地矿产,A错误;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干燥、风大,游览人数有限,不适合开发旅游资源,B错误;南极地区气候严酷,不适合人类居住,也没有常住人口,所以考察并不是准备向南极大陆移民,D错误。故选C。
6.C
【详解】南极地区较北极地区更加寒冷,其原因是南极地区海拔更高,气温更低,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气温更低,②③正确;南极地区纬度和北极地区相当,①错误;北极地区人口更多不是南极地区较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原因,④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D
【详解】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也有极昼极夜现象,便于开展科学考察活动,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8.A
【详解】试题分析: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在南极圈内,四周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大的大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世界上唯一没有常住人口的大洲,故选A.
9.B
【详解】由图可以看出,南极洲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个大洋包围,故A错误。中国新站选址区罗斯海附近海域是太平洋,故B正确。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泰山站是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故C错误。图中所示科考站中,长城站因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D错误。故选B。
10.D
【详解】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主要是指地极埋藏在地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淡水是以冰川形式存在的,故选D。
11.C
【详解】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更为寒冷,其原因是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且海拔较高,气候干燥多狂风,故C正确;南极和北极的纬度位置一样高,故A错误;南极陆地全部被冰雪覆盖,故B错误;南极、北极都极昼或者极夜现象,极昼时候太阳在地平线以上,故D错误。故选C。
12.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读图可知,五个科学考察站中长城站纬度最低,年平均气温应该是最高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南极部分地区的雪变成了绿色和红色,该现象与当地气候变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密切相关。藻类在偏暖气候情况下会大量繁殖,这一现象表明南极地区气候变暖,C正确。南极地区无常住人口,A错误。南极地区有风库之称,常年风大,B错误。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降水稀少,D错误。故选C。
14.苏伊士运河是扼守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航道,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15.北极航道的开辟缩短了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故C正确。但不能取代马六甲海峡的航运作用;故A错误。北极航线途经北冰洋、气候寒冷、结冰期长,不可以四季通航,故B错误。途经的国家很少,贸易往来较少,故D错误。故选C。
16.近年来,南北两极地区均测出超过20℃的高温。极地“发烧”,冰川”哭泣”现象提醒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治理该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植树造林等。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口罩一次性,防疫在行动,属于防疫行为,不是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方式,故A符合题意;关灯1小时,仰望星空,可以节约电能,从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不符合题意;旧衣升级改造,体现新创意,可以节约资源,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不符合题意;丑食不丑,不挑剔不丢弃,可以节约粮食,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不符合题意;依据题意,故选A。
18.哈雷六号考察站设计呈大长腿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便于科学观测;高架设计利于大风通过,吹走建筑附近积雪,避免飞雪堆积,甚至掩埋通风防暴雪堆堵,故A正确;南极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故B错误;以企鹅为代表的南极动物,不会迁徙,故C错误;哈雷六号南极考察站,舱体安有三层玻璃的窗户,直立在雪地上,拥有含有液压设备能伸缩的长腿,雪地到舱体底部的距离约为4米,这样的成本更高,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19.根据材料,“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70°S,94 °W )与冰山碰撞,此地位于南半球、西半球、南寒带,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南寒带为66.5° S 至90°S之间,这个范围内每年都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 C 。
20.读图可知,我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70°S ,94°W)与冰山碰撞,此地距离长城站最近,经检修后按最近距离应驶向长城站。故选 B 。
21.根据所学知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检修后应驶向距离最近的长城站,而长城站位于船的东北方向。因此,“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航行的方向是东北方向。故选 A 。
22.(1)南极圈(南纬66.5°) 南美洲
(2)
(1)从图中可知,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
(2)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从图中可知,A 长城站B 中山站。
(3)南极洲主要被太平洋,印度洋,太平洋包围,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旋转,故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轮船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4)南极和北极地区气候严寒,是无人区,有自己独特的物种,南极地区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5)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两端,南极地区海拔更高,更冷;风力更大;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降水更多。
(6)南极洲气候寒冷,垃圾降解能力差,生活垃圾转运回国,是为了保护地球上最后一方净土。
23.
(1)
传统的航道要比对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间接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是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海上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由图可知,绕过非洲好望角到比从苏伊士河的距离要远很多,用时更长,消耗的能源更多,提高了运输的成本。
(2)
北极东北航道亚欧行要经过的海域有太平洋、白令海峡、北冰洋、大西洋;根据材料可知,开通的有利条件是全球气候变暖,海冰融化;破冰技术提高和装备的完善。
(3)
欧洲国家大多数是发达国家,我国与欧洲国家的合作互助为南北对话。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的优势:距离更近,节约燃料和运输费用;减少运河通航能力的限制,扩大运量;航行过程相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