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13 22:1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推断下列几组物质组合,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A.La和稀盐酸 B.La2O3和稀盐酸
C.La(OH)3和稀盐酸 D.La(OH)3和氯化钾溶液
2.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 样品成分 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
A Na2CO3(NaHCO3) 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
B KCl(MnO2) 水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O2(CO) O2 点燃、收集气体
D NaCl(MgCl2) 适量NaOH溶液 过滤、降温结晶
A.A B.B C.C D.D
3.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H2SO4、H2、H2O B.C、CO2、CO
C.KOH、KC1、KNO3 D.H2O2、O2、H2O
4.分类、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盐或者碳酸氢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B.常见的黑色固体有:CuO、MnO2、木炭
C.碱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
D.常见的氧化物有:MgO H2O KMnO4
5.某菜农使用的化肥其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对该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碳铵是一种复合肥料
B.保存时应注意防潮
C.含氮量是指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D.不能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6.以下物质名称、俗名及分类对应正确的是(  )
A.C60一金刚石一单质
B.氢氧化钠一纯碱一碱
C.氧化钙一熟石灰一氧化物
D.碳酸钠一苏打一盐
7.测土配方施肥是指在充分掌握土地肥力情况的条件下,对土地施肥提出合理建议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为了保证作物科学丰产,湖南澧县农业局于2015年11月初开始进行秋冬季测土配方施肥取土工作。例如技术员通过实验测得某块地的土壤酸性过强,不利于小麦生长,则为了改善土壤pH,你认为技术员会推荐农民使用
A.生石灰 B.碳酸氢钠 C.熟石灰 D.氢氧化钠
8.小红发现庭院所种植的植物许多倒伏了,并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她应该选下列的哪种肥料来进行施用 ( )
A.NH4Cl B.CO(NH2)2 C.NaCl D.KNO3
9.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B 鉴别氧气、氮气、空气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D 验证Mg、Fe、Cu活动性顺序 铁丝分别插入氯化镁和氯化铜溶液中
A.A B.B C.C D.D
10.下列涉及到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观:烧碱和纯碱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
C.元素观:某塑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塑料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溶液与10mL水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0mL
11.下列各组反应,现象和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氧化反应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大量白烟﹣化合反应
C.CO还原CuO﹣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置换反应
D.盐酸和纯碱溶液﹣有气泡产生﹣中和反应
12.在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生成沉淀的质量(m1)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m2)的关系是(  )
A. B. C. D.
13.工业上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制备还原铁粉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时在溶液中生成了FeCO3沉淀,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B.“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只有(NH4)2SO4
C.“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3转化为FeOOH和CO2,此时与FeCO3反应的物质有O2和H2O
D.取14.06g还原铁粉(仅含有Fe和少量FexC)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得到0.22gCO2,另取相同质量的还原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FexC与稀硫酸不反应),得到0.48gH2,则FexC的化学式是Fe2C
二、填空题
14.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古代画家用墨绘制的字画能够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2)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的原因?______。
15.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食盐 B烧碱 C硝酸铵 D武德合金 E干冰 F氧气 G小苏打 H亚硝酸钠
(1)可用于烘焙糕点的是__;
(2)可作保险丝的是____;
(3)生活中作调味品的是__;
(4)溶于水降温的是__;
(5)可用作医疗急救的是__;
(6)可以用作人工降雨的是___。
三、推断题
16.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其中B为红色固体,E可作为干燥剂,I在溶液中是一种红褐色沉淀,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14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I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转化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⑤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分类归纳是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相关问题: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
A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B配制50g 10%的氯化钠溶液
(1)实验的操作步骤是___(填序号)。 (2)实验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 (1)实验的操作步骤是____(填序号)。 (2)实验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二)如图1是研究绘制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时,将30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
(2)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
(3)t1℃时,取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固体溶解后,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五、计算题
19.为了测定某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往10g硝酸银溶液中滴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共生成0.574g沉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CaCl2+2AgNO3=2AgCl↓+Ca(NO3)2]
计算:
(1)参加反应的硝酸银的质量。
(2)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A 6.D 7.C 8.D 9.C 10.A 11.B 12.B
13.B
14.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阳离子不同
15. G D A C F E
16. Fe(OH)3 复分解反应 除铁锈
17.(1)CO2
(2)
(3)(合理即可)
18. ①④⑤ 引流 ②③① 搅拌,加快物质溶解 饱和 2:5 降温结晶 C>A
19.(1)0.68g。(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