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2找春天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3 本教时为第2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借助课文对春天景物特点的描写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激发热爱春天以及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借助课文对春天景物特点的描写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激发热爱春天以及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方法与手段:媒体辅助 讲解示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引入学习 燕子姐姐从南方回来了,她要来考考我们大家,是否把上堂课学习的词语掌握了? 出示: 姑娘 脱掉 棉袄 害羞 遮遮掩掩 探出头 嫩芽 音符 解冻 风筝 触到 柳枝 风筝 杜鹃 过渡: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燕子姐姐一起去找春天吧! 二、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1、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春景图: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报信的时候可高兴了。你们呢?(高兴)让我们和小鸟一起高兴地向大家报个信吧!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2)听了你们的话,我们几个孩子可高兴了,急忙--(出示句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齐读第二自然段,指导:还能再急切些吗? (3)老师听出来了,孩子们可急了。可是春天却不好找。她正跟孩子们做捉迷藏的游戏呢! 出示句子: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①自由读句子 ②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③“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你能通过动作把这两个词的意思表达出来吗? ④再读句子,看看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态度如何? 指导朗读,读出春天害羞、可爱的样子以及孩子们寻找的认真。 (4)齐读1-3自然段, 2、学习第4至第7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4到7自然段,找找春天都藏在哪里? (2)学生交流,随机出示句子: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 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3)小草、野花、树木、小溪在孩子们的眼里又变成了什么? (4)读了这几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5)指导朗读 (6)我们也来学学课文中的孩子想象一下春天景物的样子吧! 出示:( ),那是春天的( )吧? 请大家读一读第8自然段,看看孩子们还从哪些地方发现了春天? 学生交流: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的?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孩子们是如何找到春天的呢?(看、听、闻、触摸) 这些语句写出了孩子们寻找春天后的内心感受。 指导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齐读课文 四、拓展学习 出示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片段 指导写字 1、出示: 柳 荡 桃 杏 2、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书写要领 教师适当指导 柳:右边的“卯”两部分均要写得略窄; 荡:上下结构,下面的“汤”与之大致等宽 学生自主描红,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课文中几个孩子的眼中认识了春天的样子。课后老师还希望你们自己能够走进大自然中,用眼睛去发现春天,用耳朵去聆听春天,再用鼻子闻一闻春天的味道。 作业 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指名朗读 齐读 学生齐读 指名朗读 小组读 指名朗读 齐读 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回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成一个小姑娘。 指名表演 指名回答 指名朗读 齐读 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交流 指名回答 学生交流:都是疑问句。 指名朗读 齐读 学生交流:温暖的春风轻轻吹过,那是春天的剪刀吧? 指名回答 学生交流:拟人修辞手法。 指名回答:省略号省略了春天还会在哪里出现。 指名朗读 齐读 齐读课文 指名朗读 学生自主观察 学生交流 学生描红 书写 学生完成作业 通过检查复习,及时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字词,通过创设情境导入,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路、读书思考、重点指导、朗读练习,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本课语言的生动和准确,从而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和提升。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交流,教师重点范写指导,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观察能力和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 2 找春天 寻找——---发现—--—感受 (急切、向往)小草 眉毛 (看 闻 听 触摸) 野花 眼睛 树木 音符 小溪 琴声
授课日期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