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第一课时 电子备课(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第一课时 电子备课(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3 15:5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3 本教时为第1教时 备课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曾 蒙 泞”等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大意,了解诗歌有问有答的趣味叙述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本课“曾 蒙 泞”等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难点:初步感知诗歌大意,了解诗歌有问有答的趣味叙述形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媒体辅助 情境教学法 自主识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境激趣,引出课题 1、播放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 2、同学们,你们知道歌里唱的是谁吗?(板书:雷锋叔叔) 相机识记书写“锋”“叔” 3、介绍雷锋生平 雷锋: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他的一生都在帮助别人,“雷锋”二字已经在中国内地成为好人好事的代名词。毛主席在1963年3月5日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3月5日定为“学习雷锋纪念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雷锋的诗歌。(补全板书:你在哪里)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指导读题,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深情范读,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锋 荆 瓣 曾 冒 需 雷 迈 迷 迹 滴 洒 泥 泞 昨 留 “锋”、“曾”韵母都是“eng”。 “泞”“荆”“莹”韵母都是“ing” 交流识字方法 出示词语:雷锋 叔叔 曾经 泥泞 脚窝 年迈 荆棘 花瓣 寻觅 需要 足迹 弯弯的小路 蒙蒙的细雨 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露珠 说说词语意思 年迈:年老。 荆棘:带刺的灌木。 泥泞:雨水和泥土混在一起,说明 道路又湿又滑,很不好走。 指名分节读课文 齐读课文 课文中写了“我们”都到过哪些地方去寻找雷锋叔叔? 出示: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乘着温暖的春风,寻找雷锋的足迹。 齐读这三句话 我们又是如何找到雷锋的? 7、小结:诗歌以一问一答形式展开叙述的。分小组读。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抽读 2、学写:锋 昨 冒 留 弯 3、学生观察字形,交流写法,重点指导 “冒”字,上边的“曰”要宽,下边的“目”要窄。 “弯”字上面部分不能写得太长,不然字就容易出格。 “昨”:字表示跟时间有关,所以左边是“日”,不能写成“目”。 学生书空 描红 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 诗歌中的“我们”为什么要去寻找雷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相信你们也会像他们一样产生寻找雷锋叔叔的想法。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朗读课文 学生认真聆听 指名朗读 正音 齐读 指名分析字形 书空 描红 指名读 齐读 学生聆听教师读 学生自读 圈画生字 指名读 正音 齐读 学生交流 指名领读 齐读 学生交流 指名分节读课文 齐读 学生交流 齐读句子 学生交流:听小溪、小路说的 小组读 1、开火车读, 齐读 学生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生字 交流书写要领 3、教师范写 学生观察 书空 描红 学生完成《习字册》 此环节采取了歌曲激趣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人物的同时,由此引出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导入显得直接,简洁。 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规范指导与读书思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效进行了字词句的朗读巩固,同时,对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叙述形式有了较为准确的感知。 通过口头组词、观察交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把握汉字的整体结构,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板书设计: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授课日期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