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检测卷(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检测卷(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3 16:0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升初现代文阅读检测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课内阅读。
子摇摇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 )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 )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 ),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 )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请给划横线的字填上正确的读音。
2.请写出老板和老板娘毒打凡卡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凡卡过着怎样的学徒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
擦不掉的鼓励
①十八年前,我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对画画独具的天赋,我意识深处有一种当画家的梦。那时候,我家太穷,买不起画笔和画纸,上学的时候,内心迸发出的画画冲动让我偷偷拾起老师用过的粉笔头,在黑板上一展风采。
②有一天,一个戴着眼镜、鹰钩鼻子、笑嘻嘻的人头像出现在黑板上。同学们进来了,看着这幅漫画哄堂大笑。因为大家知道,我画的是班主任老师,一位头发白了一多半的老人。大家笑过后,我开始害怕了。正想上去擦掉,老师却已大步走了进来。老师朝黑板上看了一眼,轻咳一声,眯起双眼,表情严肃而凝重:“是谁画的?请站出来!”
③刹那间,教室里一片沉寂。谁都有种预感—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同学们紧绷心弦,始终没人应声,我当然吓得不行。老师却微笑起来,慢慢地拿起了黑板擦。随着黑板擦在黑板上慢慢地移动,顶边淡淡的细线擦去了,留下来的只是黑板中心的那个人头像。
④好,现在我再问一遍,这是谁画的?”班主任老师再次将目光转向同学们。同学们将所有的目光又都聚向了我,半晌,我才站了起来,嗫嚅地说:“是我。”然后重重地低下头。然而老师没有责骂我,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然后走向讲台,大声问道:“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人头像像谁呀?”
⑤同学们全都屏气息声,谁也不敢说它像老师。于是,老师把目光转向了我:“你画的是我吗?”“是的。”我的声音细若蚊蝇。“那你说说,你画的是我什么时候的神态?”老师笑了,“不要怕,尽管说。”
⑥这时,我抬起头,看见了老师一张和颜悦色的脸。一时间,我忘了在黑板上画老师的过错,大声说道:“我画的是老师高兴时的神态!”
⑦这时候,我看见老师笑了,还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我也笑了。我看了看老师,再扫了一眼画像,发现鼻子上是有一些偏差。我羞愧地红了脸。老师却手抚下巴,慢条斯理地说:“鼻子是大了点儿,不过,这是漫画,漫画是允许夸张的。小画家敢于把我的鼻子拉长放大,说明他准确地抓住了我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作文,也要抓住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去写,才能又简约,又鲜明。”说着,他拿起粉笔,在人头漫画的嘴角处加了一道笑纹,立即,一个笑容可掏形态更生动的人头像出现了。
⑧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时,老师向同学们打了一个手势,又说:“鱼儿在水里才能遨游,我们这位小画家的画应该出现在哪里呢?应当出现在他的画本上,应当出现在学校的墙报上,应当出现在一些漫画家的著作上。画在黑板上,往往容易产生不礼貌之嫌,而且也影响环境美。所以说,我得擦掉它!”然后,我看见老师拿起黑板擦,往那个人头像擦去。随着那人头像一点一点地消失,我的眼睛,也一点一点地湿润起来。
⑨十八年后,我终于成了一名全国有名的青年画家。画作先出现在画本上,然后是墙报上,直至漫画家的著作上。逢人我便提起,是老师那个擦不掉的鼓励,让我实现了今生的梦。
4.联系上下文,猜想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嗫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笑容可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细读短文,理解感悟。
(1))“谁都有种预感——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中的“暴风雨”指_________。
(2)第④段中老师“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那人头像一点一点地消失,我的眼睛,也一点一点地湿润起来。”说说“我”的眼睛为什么会“湿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品读短文,感悟写法。
(1)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第⑦自然段,作者通过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形象,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有人建议把短文题目改成“黑板上的人头像”,你认为呢?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亡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振兴”,再说捐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作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肺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赠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母亲时,她说,我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___________”
我激动地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9.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残酷( ) 延续( ) 激动( )
10.文中画“_____”的句子中,“任一”能否换成“所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完全文,你认为文章题目中“礼物”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文脉贯通,合情合理。
14.最值得那个美国青年的母亲骄傲和自豪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概括出文中使用对比手法的内容,并分别说说把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自己的体验,说说你对“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天眼”之父——南仁东
①2017年9月15日,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2岁。此前的23年时间里,他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②“南老师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南仁东的同事和学生们如此评价。1993年,在日本东京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仁东对同事说:“咱们也建一个吧。”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个设想。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地方?施工难题能不能克服?这些都是未知数。
③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他要寻找当地的窝凼——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体围绕,正好挡住外面的电磁波。“为了选址,南老师当时几乎踏遍了那里所有的洼地。”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回忆,有的荒山野岭连条小路也没有,当地农民走着都费劲。但访山归来,南仁东心里有了底,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建设射电望远镜的设想。
④工程的每一步都关乎项目的成败,南仁东的付出有时甚至让学生们觉得“太过努力了”。他连夜要赶项目材料,课题组几个人就挤在南仁东的办公室,逐字逐句推敲,经常干到凌晨。
⑤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锁网变形,既要受力,又要变形,在工业界没有什么现成技术可以依赖。国家标准是10万次伸缩,而FAST需要200万次的伸缩,南仁东自己提出了特殊工艺,后来支撑起FAST的外形。不认识他的人,初见面觉得南仁东像个农民。面容沧桑、皮肤黝黑,夏天穿着T恤、大裤衩,骑着自行车,他自己也跟学生说:“我就像个农民。”
⑥2016年9月25日,FAST竣工并进入调试阶段。利用这一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人类可以观测脉冲星、中性氢、黑洞等等这些宇宙形成时期的信息,可以探索宇宙起源,这也将在环境研究、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017年11月17日,“天眼”之父南仁东被追授为“时代楷模”。
17.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独一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荒山野岭: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短文第⑤自然段画“ ”的句子描写了南仁东的外貌,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说明南仁东生活朴实、点明了科学家的特点。
B.为了告诉读者南仁东的样子,让人们记住他。
C.为了说明南仁东是一个不注重个人形象的科学家。
D.反衬出南仁东致力于完成国之重器项口,潜心FAST研究的科学精神。
19.短文介绍了中国“天眼”工程的功能,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20.“南老师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南老师只做了哪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研究FAST的过程中,南仁东遇到了哪些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走近5G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也是4G之后的延伸。
5G的主要性能分别是 、 和 。第一个是超高速率,5G的峰值速率,下行可以达到每秒20G比特,上行可以达到每秒10G比特。可能会有很多人不明白这样的速度到底有多快。我们以同样的口径,4G的下行速率是每秒1G比特,所以说5G的速率是4G的20倍。第二个是超低时延,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开车的时候从发现情况到踩刹车这个反应的时间一般是0.4秒,也就是40毫秒,而5G只要一毫秒就可以反应了。第三个是超高密度,在一平方千米内,5G大约可以把100万台设备连接起来。
22.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23.短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举例子、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4.“在一平方千米内,5G大约可以把100万台设备连接起来”一句中,“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
__________
①哑巴女人在药店的廊檐下支着一把大伞,遮风挡雨。她五十来岁,几张皱了的纸,一支圆珠笔,揣在粗布袋里,需要与顾客交流的时候就写,写不出来就画。有人说,她生过一场大病,病好了,却聋哑了。残疾后,她的丈夫就和她分手了,她一个人过到现在,一直在巷口以织补为营生。
②大雪里,我去菜场买菜,顺便修拉链。虽然,她的声音无人能懂,但无论如何你能体会到她内心的热情,眼眸有神,一脸的微笑。我用大拇指和食指捻了几下,问多少钱?她竖了四根指头。我点了一下头,她就拿起剪子干起了活。
③等我从菜场返回时,她已笑着在等我了。显然,在我走后,她没有接到别的活。我很随便地给了她一张十元的票子,摇摇手,表示不用找了。她也摇摇手,埋头在缝纫机的小盒子里找零钱。当我把她找的钱又塞回到小盒子中,她却“呼”地站了起来,把零钱塞在了我的手心,轻轻地但坚决地推我离开。我立刻感到自己误伤了她的自尊心,我甚至看到了她的脸生气得有些扭曲。
④我立刻回家,找了几件衣物给她修改织补。她望着我笑,笑我懂了她。此时,我也报以微笑。
⑤天色渐渐地暗了,雪还那么大,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大伞下就是一台缝纫机,还有一些鼓鼓囊囊的塑料袋。哑巴女人走开了一会儿。我走近一看,发现缝纫机前立了块硬纸的牌子,上面写着“来取衣物”,下一行写着她的手机号码。原来她一直在等那些忘了领取衣物的人。现在她站在药店里面的橱窗前打量着过往行人。药店的女孩告诉我:“前几天,她就立起了牌子,可一直没多少人来,那些人要么早已忘了,要么忙过年一时顾不到。外面太冷了,我好说歹说把她拉了进来。”
⑥我在大伞下站了良久。大伞已经很旧了,原先伞面上的红黄蓝已褪得近乎模糊,但骨子还在,硬铮铮地立在风雪中。
25.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6.第①自然段中哑巴女人“一直在巷口以织补为营生”这里的“营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第②~④自然段写到了哑巴女人的三次笑,下列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她用笑表达对顾客的热情。
B.她用笑与人交流,告诉“我”她修好了“我”的拉链。
C.她的笑,是感谢“我”理解她不接受别人无故施舍的想法。
D.她笑是因为做织补这种工作挣不到钱,不好意思。
28.第④自然段中“她望着我笑,笑我懂了她”一句中“我”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短文多次写到风雪,下列对其作用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告诉读者故事发生的环境。
B.以环境的恶劣表现哑巴女人生活的不易。
C.以自然界的风雪比喻生活的苦难衬托哑巴女人的自强。
D.说明哑巴女人宁愿在风雪中辛劳也不愿一个人孤单地待在家。
30.读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_____”的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
__________
美国人克里斯托弗·里夫因在电影《超人》中扮演超人而一举成名,但谁也想不到,没多久,一场大祸却降临在了他身上。
1995年5月27日,里夫在委吉尼亚一个马术比赛中发生了意外事故。他骑的那匹东方纯种马在第三次试图跳过栏杆时,突然收住马蹄,里夫防备不及,从马背上向前飞了出去,不幸的是,摔出那一刻他的双手缠在了缰绳上,以至头部着地,第一及第二颈椎全部折断。
五天后,当里夫醒来时,他正躺在弗吉尼亚大学附属医院的病房里,从脚到腿高位瘫痪。医生说里夫能活下来就算是万幸了,他的颅骨和颈椎要动手术才能重新连接到一起,而医生不能够确保里夫能活着离开手术室。
那段日子,里夫万念俱灰,甚至想轻生。他用眼睛告诉妻子丹娜:“不要救我,让我走吧。”丹娜哭着对他说:“不管怎样,我都会永远和你在一起。”
随着手术日期的临近,里夫变得越来越害怕。一次他3岁的儿子威尔对丹娜说:“妈妈,爸爸的膀子动不了呢。”“是的,”丹娜说,“爸爸的腿也不能动了呢。”威尔又说:“是的,是这样的。”
威尔停了停,有些沮丧,忽然他显得很幸福的样子,说:“但是爸爸还能笑呢。”
“爸爸还能笑呢。”威尔的这一句话,让里夫看到了生命的曙光,找回了生存的勇气和希望。10天后的手术很成功,( )里夫的腰部以下还是没有知觉,( )他毕竟克服了巨大的疼痛而顽强地活了下来。他充满自信,每天坚持锻炼,以好身体和好心情迎接每一天。
后来,他( )亲自导演了一部影片,( )出资建立了里夫基金,为医疗保险事业作出贡献。里夫坚信他会在50岁之前重新站立起来,他要做一个真正的“超人”。
在克里斯托弗·里夫的自传里,他郑重地记下了儿子的那句话:“爸爸还能笑呢。”是的,不管灾难有多严重,都要记得,我们还能微笑。
3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2.在短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3.这篇短文按照________的顺序,写了______________的事情。
34.短文开头写美国人克里斯托弗·里夫因扮演超人而一举成名,这里的“超人”是指____________;后文又写里夫“要做一个真正的超人”,这里的“超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仔细读短文,我们能够感受到克里斯托弗·里夫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不管灾难有多严重,都要记得,我们还能微笑。”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晩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儿子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上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37.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对儿子的( )描写。
A.神态 B.语言 C.心理 D.外貌
38.文中三次写到母亲“流泪”,这对塑造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
A.三次都写出母亲难过、伤心的心情。
B.既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又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
C.写出了母亲对儿子担心、失望的矛盾心理。
D.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溺爱,同时也反映出儿子的不争气。
39.文中画“﹏﹏﹏”的句子中,“悲”指什么?“喜”指什么?
“悲”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为什么母亲每次开家长会后,都要对儿子“撒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儿子拿到通知书后,为什么会哭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zǎi chuō zhōu dǎo 2.揪、拖、揍、捞、戳 3.可以看出凡卡过着没有自由、没有尊严、非人的生活。
【分析】1.考查了学生对于生字读音的辨析,根据平时积累的生字拼音填上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可知,老板和老板娘毒打凡卡的动词有:揪、拖、揍、捞、戳。
3.考查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文章通过对凡卡挨打、挨饿等方面的具体描写,凡卡经常挨打,吃不好也睡不好,学徒生活非常痛苦,老板根本不把凡卡当做人来看待,说明凡卡的学徒生活很悲惨,可以看出凡卡过着没有自由、没有尊严、非人的生活。
4. 指的是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文中指“我”害怕老师生气想说而不敢说。 满脸堆笑的样子。文中指被老师改过后的头像笑起来的样子。 5.“我”画了一张老师的头像被老师发现了,“我”害怕老师责骂我,但出人意料的是老师不但没有生气还鼓励“我”,最后“我”成了一位青年画家。 6. 老师生气 老师这样做的用意是消除“我”的恐惧,原谅“我”的不礼貌,最后肯定“我”的诚实。 “我”的眼睛湿润是因为“我”冒犯了老师,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责骂“我”,而是正确引导、热情鼓励“我”去实现当画家的梦想,“我”很感动。另外是我认识到自己的做法对老师很不礼貌,感到非常内疚。感动和内疚两种感情交织,让“我”的眼睛湿润了。 7. 描写了教室里寂静无声。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衬托出“我”紧张、担心老师责骂的心情。 神态 语言 理解、宽容、爱护学生 8.我认为这个题目不行。因为“擦不掉的鼓励”一个是揭露主题,另外可以体现“我”对老师的爱戴,“黑板上的人头像”则没有这种作用。
【分析】4.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1)嗫嚅:指的是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文中指“我”害怕老师生气想说而不敢说。
(2)笑容可掬:满脸堆笑的样子。文中指被老师改过后的头像笑起来的样子。
5.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首先应该看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再看写每个内容的篇幅,通过比较找到主要内容。对于内容重点则要根据每个重点段内容具体概括。
文章主要写了“我”画了一张老师的头像被老师发现了,“我”害怕老师责骂我,但出人意料的是老师不但没有生气还鼓励“我”,最后“我”成了一位青年画家。
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1)文章写了“我”画了一张老师的头像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问学生们是谁画的,没有人做声。“谁都有种预感——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中的“暴风雨”指老师非常的生气。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第四自然段写了“我”承认黑板上的画是自己画的,但是老师不但没有责怪“我”,反而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老师这样做的用意是消除“我”的恐惧,原谅“我”的不礼貌,最后肯定“我”的诚实。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文章写了老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鼓励“我”,“我”的眼睛一点一点地湿润起来。“我”的眼睛湿润是因为“我”冒犯了老师,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责骂“我”,而是正确引导、热情鼓励“我”去实现当画家的梦想,“我”很感动。另外是我认识到自己的做法对老师很不礼貌,感到非常内疚。感动和内疚两种感情交织,让“我”的眼睛湿润了。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1)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刹那间,教室里一片沉寂。”这句话通过对教师内环境的描写。“同学们全都屏气息声,谁也不敢说它像老师。”这句话通过对同学们的动作描写,抑制着呼吸,使之不发出声音。这两句话都描写了教室里寂静无声。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衬托出“我”紧张、担心老师责骂的心情。
(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手法的运用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
第⑦自然段中“我看见老师笑了,还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是对老师的神态描写。还使用语言描写,写出了老师对黑板上的画的理解,告诉“我们”写作文时,也要抓住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去写,才能又简约,又鲜明。刻画了一位理解、宽容、爱护学生的老师形象,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
文章主要是通过“黑板上的人头像”来说明老师对“我”的鼓励,“黑板上的人头像”只是说明了一件事情,而“擦不掉的鼓励”一个是揭露主题,另外可以体现“我”对老师的爱戴,“黑板上的人头像”则没有这种作用。所以短文题目不能改成“黑板上的人头像”
9. 慈善 间断 平静 10.不能。因为“任一”指的是一个而不是全部。 11.万一我遭到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 12.无私的奉献给他人带来幸福。 13.我这样的老器官不知道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14.这位美国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 15.对比一:“我”最初对美国人体捐献法规的奇怪感觉和不甚理解与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的一位美国青年的无私奉献精神形成对比。对比二:“我”对母亲在人体捐献上的认识的过低估计与母亲在此问题上的开明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16.自己在最困难时,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这无疑是幸福的,而为他人无私奉献,救人于危难之际,也是快乐的,而且是一种无上的光荣。
【分析】9.考查了写反义词,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残酷”环境险恶,反义词“仁慈”;延续:延长下去,反义词“中断”;“激动”受到刺激而感情冲动。反义词“平静”。
10.考查词语理解。答此题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
不能替换,因为任一是任何一个,即别人需要的有用的器官任取。但是所有是全部的意思。不符合句意。
11.考查了句子的理解,注意联系上下文,可结合句子:“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可知答案。
12.考查了课文的理解,结合句子“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可知“礼物”是在自己去世或不幸遇难时,把有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它的人。
13.考查补充句子的能力。结合文段辨析出母亲的意思是对那位支持儿子捐献器官的母亲的赞同,“只是”一词又是转折的意思,所以下一句应该是母亲存在的疑虑。对于捐献的事项妈妈是赞同的,再结合后面“我”激动地抱住妈妈,说明母亲除了认可,也有了更伟大的想法,应该是也想参与器官捐献,那么母亲的疑虑就好理解了:只是我这样的老器官不知道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14.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理解文段意思,根据“这位青年捐赠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母亲时,她说,我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可知,最令青年母亲骄傲的是儿子捐赠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
15.考查文章对比手法的辨析。熟读文段可知,文章中有两处对比,分别是:
对比一:“我”最初对美国人体捐献法规的奇怪感觉“真新鲜!”和不甚理解与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的一位美国青年的无私奉献精神形成对比。
对比二:“我”对母亲的低估与母亲在此问题上的开明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的老器官不知道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16.考查了学生对短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器官捐赠者在死后捐赠器官给需要的人,这既使得自己的器官有助于他人,也使患者得到了帮助,因此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这份生命的礼物对于“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因此,这句话的含义就是:以生命为礼物,赐予的幸福是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被赐予的幸福是他们获得了生的希望。
17. 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很少有人居住的地方。 18.D 19.利用这一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也将在环境研究、回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为我国研究建造了500米口径面射电望远镜。 21. 选址 赶项目材料 做锁网变形
【分析】17.考查理解词语含义,首先要理解词语本义,可以运用近义词替代法或反义词法、积累法等解答出词语本义。接着将词语本义带入到语境中,判断出词语的文中义。
18.考查对句子作用的分析掌握。要结合文章主旨进行分析。本文的主人公是“南仁东”,通过事件叙述,咱们了南仁东潜心FAST研究的科学精神。而画线句子是对他的外貌描写,“面容沧桑”“皮肤黝黑”说明他经常在外面,“夏天穿着T恤”“大裤衩”则体现了他穿着简单,“骑着自行车”则是介绍了他普通的交通工具,说明他将时间都用在潜心FAST研究上了。选项D正确。
19.考查筛选关键信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天眼”“功能”,“功能”的意思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明确了这个词语的含义,接着再阅读原文,可在文中第⑥段找到关键信息“不可替代的作用”,答案定位在第⑥段,这里介绍了天眼”工程的功能。
2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结合文章第①段中对南仁东的介绍,可以概括出事件为:为我国研究建造了500米口径面射电望远镜。而后文内容则是对这件事的具体叙述。
21.考查信息提取及概括,可以逐段阅读,进行分析。文章第③段介绍了南仁东在选址上遇到的困难,“为了选址,南老师当时几乎踏遍了那里所有的洼地”第④段介绍了南仁东在赶项目上遇到的困难,“逐字逐句推敲,经常干到凌晨”,第⑤段介绍了遇到了“锁网变形”的困难。
22.超高速率 超低时延 超高密度 23. 列数字 作比较 24.不能。“大约”表示大概,删除后则表示确定的数字为100万台。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分析】22.本题考查学生补充内容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联系上下文内容作答。
结合第2自然段句子“第一个是超高速率,5G的峰值速率……”、“第二个是超低时延,举个例子来说……”、“第三个是超高密度……”可知,横线上分别填上“超高速率”、 “超低时延”、“超高密度”内容。
2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能力。说明方法有一般有以下几种: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等。
通过画线句子“第二个是超低时延,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开车的时候从发现情况到踩刹车这个反应的时间一般是0.4秒,也就是40毫秒,而5G只要一毫秒就可以反应了。”可知,其中“举个例子来说”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0.4秒、40毫秒、一毫秒”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以“我们开车的时候从发现情况到踩刹车这个反应的时间一般是0.4秒”与“而5G只要一毫秒就可以反应了”两者作了比较来突出5G的反应速度快,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形式特点的能力,从语句的意思出发,探索其在文中所达到的效果。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思考“大约”的本义及在文章中的意思,比较分析去掉“大约”后句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通过阅读句子“在一平方千米内,5G大约可以把100万台设备连接起来”可知,“大约”表示大概,删除后则句子表示确定的数字为100万台。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所以不能删去“大约”。据此回答即可。
25.风雪中的大伞 26.以织补获得报酬,从而维持生计 27.D 28.“我”懂了哑巴女人有自尊心,她自食其力,要帮人织补衣物后才收钱。 29.D 30.以伞喻人,哑巴女人就如这风雪中的大伞一样,经历了不少苦难,但依然坚强。
【分析】25.本题考查了如何给文章加合适的题目。结合文章内容,可用主要人物作题目,也可用主要事件来作题目,还可以用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来作题目。
本文主要写了一个哑巴女人在巷口以织补为营生,有一次我想帮助她,不让她找剩下的钱了,可她不接受别人的无故施舍。她虽然经历了不少苦难,但依然自尊、自强。
题目可以围绕“哑巴女人”来取。
26.本题考查了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她一个人过到现在,一直在巷口以织补为营生。”可知,营生是指以织补获得报酬,从而维持生计。
27.本题查了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虽然,她的声音无人能懂,但无论如何你能体会到她内心的热情,眼眸有神,一脸的微笑。”可知,她用笑表达对顾客的热情。从“等我从菜场返回时,她已笑着在等我了。”可知,她用笑与人交流,告诉“我”:她修好了我的拉链。从“我立刻回家,找了几件衣物给她修改织补。她望着我笑,笑我懂了她。”可知,她的笑,是感谢“我”理解她不接受别人无故施舍的想法。不合理的一项是D。
28.本题考查了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我立刻回家,找了几件衣物给她修改织补。她望着我笑,笑我懂了她。”可知,“我”懂了哑巴女人要帮人织补后才收钱。
29.本题考查了环境描写的理解及作用。结合内容理解,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多次写到风雪,这是对人物所处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以环境的恶劣表现哑巴女人生活的不易。以自然界的风雪比喻生活的苦难,衬托哑巴女人的自强。选D。
30.本题考查了句子的理解。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大伞已经很旧了,原先伞面上的红黄蓝已褪得近乎模糊,但骨子还在,硬铮铮地立在风雪中。”可知,以伞喻人,哑巴女人就如这风雪中的大伞一样,经历了不少苦难,但依然坚强。
31.微笑面对人生 32.尽管……但是…… 不仅……还…… 33. 时间 里夫在马术比赛中意外受伤,一开始他万念俱灰,后来从儿子的话语中受到启迪,逐步恢复信心,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笑对人生 34. 电影里的一个角色 具有乐观精神、顽强意志的人 35.先是受伤后的万念俱灰;然后是手术前的害怕;后来听到儿子的话语后找回勇气和希望;最后终于蔹起勇气、充满信心,开始应对未来的挑战。 36.谁都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需要做的是微笑着面对生活、接纳生活,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应该从容面对,勇敢地迎接挑战。
【分析】31.本题考查给文章加标题。方法:(1)根据主要内容概括出题目举例:《卖火柴的小女孩》(2)根据文章主旨提炼出题目举例:《丰碑》(3)利用相关的景或物做题目举例:《荔枝》、《半截蜡烛》(4)代表性时间、地点做题目举例:《景阳冈》、《十六年前的回忆》(5)用主要人物或事件做题目举例:《凡卡》、《顶碗少年》
根据文章主旨我们可以拟定一个微笑面对人生的标题。
32.本题考查关联词。要明确关联词的正确用法。在解答时只要弄清楚句与句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就可以了。
仔细阅读文章第一处挖空处。分句前后表示转折关系,所以用“尽管,但是”这组关联词。
仔细阅读文章第二处挖空处。分句前后表示递进关系。所以用“不仅,还”这组关联词。
33.本题考查文章写作顺序和概括文章内容。从“五天后”“随着手术日期的临近”等可知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概括内容(1)步骤:①初读文本,了解文章大意②分段、归纳段意③再读文本,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并加以概括(2)方法:①段意合并法:段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一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加一概述就是文章内容主旨。②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抓住六要素加以概括,就是文章主旨。③问题概括法:一篇文章都是再围绕一个中心按一定顺序所写。思考作者要说明的是哪些问题,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主旨。举例:《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文章的主旨。④标题追溯法:以内容命名的文章,根据标题阅读就可以获知主旨。举例: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旨。⑤内容借助法:借助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主旨。举例: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旨。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里夫在马术比赛中意外受伤,一开始他万念俱灰,后来从儿子的话语中受到启迪,逐步恢复信心,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笑对人生。
3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从“美国人克里斯托弗·里夫因在电影《超人》中扮演超人而一举成名”可知第一个超人指的是电影里的一个角色。
根据文章内容:里夫在马术比赛中意外受伤,一开始他万念俱灰,后来从儿子的话语中受到启迪,逐步恢复信心,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笑对人生。可知,第二处超人指的是具有乐观精神、顽强意志的人。
35.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从“那段日子,里夫万念俱灰,甚至想轻生。”“随着手术日期的临近,里夫变得越来越害怕。”“爸爸还能笑呢。”威尔的这一句话,让里夫看到了生命的曙光,找回了生存的勇气和希望。“他充满自信,每天坚持锻炼,以好身体和好心情迎接每一天。”可知答案。
36.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通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里夫在马术比赛中意外受伤,一开始他万念俱灰,后来从儿子的话语中受到启迪,逐步恢复信心,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笑对人生。谁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微笑着面对生活、接纳生活,勇敢地迎接挑战。
37.A 38.B 39. 对岁月的一种感慨与辛酸。 孩子终于考上了大学,不负众望。 40.因为母亲不想打击孩子,想给予他信心。 41.看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喜极而泣。 42.母亲在儿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三次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每次都对儿子说“假话”,同时又巧妙地指出儿子应该改正的地方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儿子在她的激励下,终于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分析】37.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
“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是对儿子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儿子脸上的神态,眼神充满光,脸舒展开来。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3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文中三次写到母亲“流泪”,第一次是幼儿园老师说儿子由多动症,希望儿子去看医生,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第二次是儿子小学的家长会上,老师说怀疑儿子的智力有些障碍,希望带儿子去看医生,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
第三次是儿子开上大学后将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每一次老师说儿子的不好时,母亲都是鼓励孩子,最后孩子终于考上了大学。通过三次描写母亲“流泪”的情形,既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又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
39.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说的是母亲为儿子成长所受的委屈与今天儿子考入清华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悲”指:对岁月的一种感慨与辛酸。“喜”指:孩子终于考上了大学,不负众望。
4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文章写了面对老师对孩子成绩差的指责,母亲没有责怪儿子,而是巧妙地指出应改正的地方和需要努力的方向,使孩子树立信心。母亲这善意的撒谎,因为母亲不想打击孩子,想给予他信心。
4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文章写了母亲对孩子说了三次谎,使孩子树立信心。最后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拿到拿到通知书后,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儿子哭是因为他知道这些年都是母亲的爱一直在鼓励自己,正是母亲这种爱,使自己充满了信心,努力学习,所以看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喜极而泣。
42.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首先应该看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再看写每个内容的篇幅,通过比较找到主要内容。对于内容重点则要根据每个重点段内容具体概括。
文章主要写了母亲在儿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三次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每次都对儿子说“假话”,同时又巧妙地指出儿子应该改正的地方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儿子在她的激励下,终于被清华大学录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