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弹力 课件(共20张PPT)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弹力 课件(共20张PPT)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14 07:5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复习与反思
1.力的定义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三要素
4.力的图示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一段带箭头的线段
§7.2 弹力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第七章

观察与思考:
1.用力分别压弹簧、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捏面团;说明力可以是物体( )
恢复到原来形状
没有恢复到原来形状
2.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
(1)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2)塑性: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
这种形变称塑性形变
一、弹力
1.形变
反思生活:
生活中还有其他和橡皮筋类似的物体与现象吗?
与橡皮泥类似的物体与现象呢?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也不能完全复原。
2.弹性限度
思考:具有弹性的物体,是否只要发生形变,就是弹性形变?
反思实验:
弹性
物体
发生弹性形变时

压弹簧、拉橡皮筋时手的感受。
3.定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4.产生的条件:
(2)发生弹性形变
(1)相互接触
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都属于弹力
5.种类:
反思生活:
  用力挤压厚壁玻璃瓶,瓶子上方玻璃管内液柱高度随手部用力的大小而变化。
实验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产生弹力。
转换法
生活中弹力的应用
观察两个图片,可得出什么结论
塑料板上压的重物越重、塑料板弯曲得越_______。(大/小)
(1)大小:
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探究实验2:
6.弹力的三要素:
(2)方向:
(3)作用点:
与弹性形变方向相反且垂直于接触面
作用在施加外力物体的接触面上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限度,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_____。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探究实验3:
结论: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弹簧
刻度盘
指针
挂钩
3.构造: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二、弹簧测力计
1.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使用前: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和零刻度线。
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 程: ;
分度值: ;
测量值: 。
0 ~5 N
0.2 N
1.4 N
反思知识:
类比刻度尺、温度计、托盘天平的使用
自主实验: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总结使用方法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并分别使指针指到1 N、3 N、5 N的位置,感受1 N、3 N、5 N的力。(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① 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 。
②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2= 。
“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若不是,应调零。
(1) 测量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3)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视线必须与刻度面垂直。
使用前:
使用时:
使用后:
要及时是弹簧恢复
5.种类
这里有好多不同用途、不同形状的测力计哦!
反思总结
2.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力中是弹力的是( )
A.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 B.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C.木块受到的阻力 D.木块受到的重力
1.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
B.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产生弹力
C.拉力不属于弹力
D.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D
学以致用
AB
3.关于弹簧测力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而不能倾斜.
B.力的作用很小时不产生形变.
C.使用时为了避免弹簧、指针与外壳摩擦,受力方向应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D.在力的作用下,能发生形变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做弹簧测力计.
C
4.一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两人分别用5N的力拉挂钩的吊环,则测力计的读数为 N.
5
学以致用
轻按桌面能使它发生弹性形变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
拓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