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十五中教育集团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120分 出卷者:王玉莲
班级: 姓名: 得分:___________
一.(35分)
1.请默写李白的古诗《宣州谢朓楼鉴别校书叔云》,要求布局合理,书写工整、清楚,不得有任何涂改(6分)
2.给加点字的字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分)
(1)不逊_______ (2)文zhōu zhōu______(3)抑扬顿cuò_______(4)翻来fù______去
(5)颔_______首低眉(6)茁_______壮 (7)冥思xiá_______想(8)禁锢_______
(11)绯红_______ (12) 宽恕_______ (9)正jīn_______危坐(10)深恶_______痛疾
(12)藏污纳gòu _______ (13)yǎo _______无消息 (14)一绺______ (15)______然失色
(16)眼翳______ (17)炽热______ (18)gān gà______ (19)磨ceng_____(20)xī戏______
3.文学常识(6分)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________所写的。
(2)《藤野先生》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____________。(3)《列夫 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________所写的。
(4)《我的母亲》作者是________。(5)《五柳先生传》作者是_________(时期)著名诗人___________。
(6)《再塑生命》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___________。
4.课外名著涉猎(3分)
阿龙纳斯试图劝阻,但船长说:“我是被压迫,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诺第留斯号故意让敌人接近,再在推进器的强大推动下,用那厉害的冲角对准战舰浮标线以下的薄弱部位,从它身上横穿过去!瞬间,战舰船壳裂开,继而发生爆炸,迅速下沉。它的桅樯架满挤着遇难人。然后,那黑沉沉的巨体没入水中,跟它一起,这群死尸统统被强大无比的漩涡卷走……
这段话的他是小说___________中居主要地位的人物船长_________。他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___________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
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 ,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②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③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④ ,猿则白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⑤不戚戚于贫贱, 。(《五柳先生传》)⑥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___________________,天山共色。(《与朱元思书》) ⑧__________________,千丈见底。(《与朱元思书》)
⑨____________________,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⑩_________________,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⑾泉水激石,___________________;好鸟相鸣,_______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
6. 修改下列语病。(3分)
A. 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咱们一定要努力克服事倍功半的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B.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A. B. C.
7.综合性学习(6分)
“请说出你六位亲人的生日,包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这并不是在做家庭成员调查登记,而是一道高中的入学面试题。就是这一道看似简单却出乎意料的题目,令200余名前来报考的初三学生张口无言,近九成学生答不出来。不但学生面试成绩受影响,一旁陪考的家长也尴尬不已。校方给出的设计初衷很简单:不是为了考倒孩子,而是为了触动他们:不关心父母,出国深造时怎么能抱有家国情怀?(1月19日《楚天都市报》)
划线句中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3分)
这道考题其实可以拿来考考我们每一个人,请你就此事说说自己的顿悟。(2分)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第7至11题。
泉 贾平凹 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
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幺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②打我记事起,这棵老槐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
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大地上光秃秃的,老槐
也变得赤裸裸的,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
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夭里,老槐就是一首歌。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
呼小叫。③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十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找那老槐,果然不见了
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那老槐了,劈成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
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
消失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也不能再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个刺眼痛心的
树桩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场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④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边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
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⑤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没
有了。”“爸爸也想槐树吗?”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老槐树下
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霎时消失了。⑥小儿突然说:“爸爸,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水一样的声音?这是我
曾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 “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呼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
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啊,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
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
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⑦ “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抱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
来一棵树就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吧! ⑧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那嫩嫩的枝条上,绿绿的小叶绽了开来,绿得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我肯定地说。 ⑨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8.文章多次写“伤感”“流泪”,从全文来看,我“伤感”“流泪”有哪些原因?(3分)
__________
________
9.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夭里,老槐就是一首歌。
②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失了呢?
_______
② ______
10.“我”由树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3分)
_______
________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至13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节选自《五柳先生传》)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释】(1)【畜】同“蓄”。 (2)【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4分)
A.或置酒而招之 为乡邻之所贵B.或置酒而招之 时或无酒C.环堵萧然 大适融然D.或以钱币乞之 以此自终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2分)
13. 陶渊明有哪些性格品质?请结合上述两短文的内容概括回答。(3分)
_________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及词语意思。(14分)(1)猛浪若奔( ) (2)造饮辄尽( ) ( )
(3)俱净( ) (4)亦不详其姓字( ) (5)经纶世务( )
(6)竞上( ) (7)轩邈( ) ( )
(8)千转不穷( )( ) (9)窥谷忘反( ) ( )
(10)赞曰:( ) (11)衔觞赋诗( ) (1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13)每有会意( ) (14)曾不吝情去留( ) ( )
(15)既醉而退( ) (16)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 )
(17)亲旧( )( )(18)鸢飞戾天( )(19)望峰息心( )
(20)不戚戚于贫贱( ) (21)好鸟相鸣( )
四.写作(50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展开想象,描述出诗句中的画面和意境。要求不改变原意,字数在150字左右。(10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我们拥有一个花样年华,我们拥有一颗敏感的心,大则世间风起云涌,小则身边风吹草动,都会及时捕捉,我们在乎许许多多:一朵花儿的开落、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句语重心长的劝勉……在乎,让我们懂得感恩;在乎,让我们懂得珍惜;在乎,让我们变得成熟。正因为人生有了如许的在乎,我们的生活才过得更充实而有意义。
请补充题目“我在乎 ”,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一单元部分答案
一.基础知识:1.默写:(6分)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5分)(1)不逊xùn_(2)文zhōu zhōu_绉绉(3)抑扬顿cuò_挫(4)翻来fù_覆_去(5)颔_hàn_首低眉
(6)茁_zhuó_壮(7)冥思xiá遐_想(8)禁锢_gù_(11)绯红_fēi_(12)宽恕_shù_(9)正jīn__襟__危坐
(10)深恶_wù_痛疾(12)藏污纳gòu _垢__(13)yǎo _杳_无消息 (14)一绺__liǔ(15)àn_黯_然失色
(16)眼翳_yì__(17)炽热_chì_(18)gān gà_尴尬_(19)磨ceng__蹭_(20)xī_嬉_戏
3.(6分)(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_吴均_所写的。
(2)《藤野先生》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_。
(3)《列夫 ·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_茨威格__所写的。
(4)《我的母亲》作者是_胡适_。(5)《五柳先生传》作者是_东晋_ (时期)著名诗人_陶渊明。
(6)《再塑生命》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_海伦·凯勒__。
4.《海底两万里》尼摩 反抗殖民主义
5.(6分)①岂不罹凝寒②坐看云起时③独怆然而涕下④蝉则千转不穷⑤不汲汲于富贵⑥天涯若比邻⑦风烟俱净⑧水皆缥碧⑨急湍甚箭⑩疏条交映。⑾泠泠作响;嘤嘤成韵。
6. 把“方法”改为“困难”,把“不再”改为“再次” 把“通过”去掉( 3分)
7.(1)后引号外面的句号放到后引号里面。(1分)(2)近九成学生答不出六位亲人生日的高中入学面试题。(3分)
(3)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一是孝敬父母是否落实在实处,二是只有从小爱护关心父母,才可能热爱祖国。(2分)
二.现代文语段阅读
8.老槐树死得很惨,它被拦腰斩断,锯成木柴;老槐树曾经给了“我”的童年无限快乐和遐思;它的消失使“我”再也不能有慰藉的记忆了。(3分)
9.(1)运用比喻,把鸟儿比作树叶与音符,把老槐树比作歌,生动地写出满树的鸟儿使寂寞的冬天变得热闹而有生气,从而表现“我”的童年无限快乐和对树的喜爱、怀念。(2分)
(2)运用反问,写出“我”对老槐树的死难以置信,无比痛惜。(2分)
10. 生命是伟大的,值得敬仰;树如生命之泉,永不枯竭,人生亦是如此;只要留有根,枝叶就会抽发、绽放,未来就会充满希望。(3分)
三.文言文阅读
11.AD (4分)12.(1)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2分)
(2)每逢朋友在一起,就抚琴和着琴音说:“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2分)
13. ①安贫乐道: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以古代贤人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②不慕荣利: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③志趣高雅:喜欢读书,写文章:“博学善文。”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每逢朋友在一起,就抚琴和着琴音:“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3分)
14.(14分)(1)猛浪若奔(飞奔的马)(2)造饮辄尽(往,到。)(就)(3)俱净(都、全)(4)亦不详其姓字(知道)
(5)经纶世务(筹划 )(6)竞上(争着 )(7)轩邈(往高处 )(远,往远处)(8)千转不穷( 通“啭”,鸟鸣声。)( 尽,完。)(9)窥谷忘反(看到)(通“返”,返回。 )(10)赞曰:( 传记结尾的评价性文字)(11)衔觞赋诗(酒杯 )(1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13)每有会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14)曾不吝情去留( 竟不 )(去,离开。)(15)既醉而退( 已经 )(16)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此)(辈,同类。)(17)亲旧(亲戚)(旧交、旧友。 )(18)鸢飞戾天(至 )(19)望峰息心(平息 )(20)不戚戚于贫贱(忧愁的样子 )(21)好鸟相鸣( 美丽的 )
四.(50分)15. 描写是可以采用描写烘托的手法,前三句寓情于景,通过景物含蓄的表达出惜别之情,第四句则直接将离别的痛苦表达出来。字数在150字左右。(10分)
16.写作(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