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功和机械能 练习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下学期湖南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期末试题选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章:功和机械能 练习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下学期湖南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期末试题选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13 20:1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章:功和机械能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2春·湖南衡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快递在现代物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哪项工作中快递小哥对货物做了功(  )
A.抱着货物乘电梯上楼
B.提着货物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
C.用力搬货物但未搬动
D.抱着货物在原地等待签收
2.(2022春·湖南长沙·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2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
A.小明对足球做功2000J
B.重力对足球做功100J
C.小明对足球做功2100J
D.小明和重力对足球做功都是0J
3.(2022春·湖南常德·八年级统考期末)小红同学用一个距离手3m高的定滑轮拉住重100N的物体,从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m,如图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至少做了多少功(  )
A.200J B.300J C.400J D.500J
4.(2022春·湖南永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物体在相同力F的作用下,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W3,比较甲、乙、丙三次所做的功的大小(  )
A.W1=W2=W3 B.W1>W2>W3 C.W1<W2 <W3 D.无法判定
5.(2022春·湖南株洲·八年级统考期末)用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力拉同—物体,两力所做的功W与在这两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像如图,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F乙 C.F甲=F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2022春·湖南邵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功和功率,正确的说法是(  )
A.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功越多 B.机器做的功越少,功率越小
C.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D.机器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小
7.(2022春·湖南娄底·八年级统考期末)星期天的早晨小明去登山采用两种路径登山,一种是从东面陡坡登上山顶,用了15分钟;另一种是从西面缓坡登上山顶,用了7分钟(设山下地面相平,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东面登山,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多一些
B.从东面登山和从西面登山,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一样多
C.从东面登山的功率大
D.两种登山方式功率一样大
8.(2022春·湖南株洲·八年级统考期末)一定质量的货物在吊车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的阻力和钢索重力),货物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象如上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s时钢索的拉力大于8s时钢索的拉力
B.货物竖直向上运动时,4s时的速度小于10s时的速度
C.0至6s内钢索拉力做的功大于6s至12s内钢索拉力做的功
D.货物在0至12s内的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钢索拉力的功率保持不变
9.(2022春·湖南岳阳·八年级统考期末)爷爷与小丽进行爬楼梯比赛,他们都从1楼上到6楼。爷爷的体重是小丽体重的2倍,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小丽所用时间的4倍,若爷爷做功为W1、功率为P1,小丽做功为W2、功率为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W1:W2=1:1 B.W1:W2=4:1
C.P1:P2=1:2 D.P1:P2=2:1
10.(2022春·湖南娄底·八年级统考期末)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1=F2 P1>P2 B.F1=F2 P1F2 P1>P2 D.F1P2
11.(2022春·湖南娄底·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A、B、C是三个高度相同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斜面从顶端运动到底端,比较小球滚到底端时速度的大小为(  )
A.在A斜面的速度最大 B.在C斜面的速度最大
C.三个斜面的速度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2.(2022春·湖南湘西·八年级统考期末)图示为游乐场中在竖直面内转动的摩天轮,小红乘坐该摩天轮时速度大小不变,则她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  )
A.动能减少 B.重力势能不变 C.机械能增大 D.机械能不变
13.(2022春·湖南常德·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小石块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小石块在C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4.(2022春·湖南邵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将小球与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的轻质弹簧相连,小球可以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动。当小球在O点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现将小球推至A点,松手后小球在AB间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O点时,受到弹簧向右的弹力 B.小球在O点时,动能最大
C.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 D.小球的机械能越来越小,最终会停下来
二、填空题
15.(2022春·湖南娄底·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水平地面上,用4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20N的木块前进5m,拉力做的功等于___________J,重力做的功等于___________J。
16.(2022春·湖南永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一颗子弹从枪膛里水平射出,子弹在枪膛里受到的气体平均作用力为600N,枪膛长为0.6m,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了50m,则气体在枪膛里对子弹做的功为___________J。子弹能在空中飞行是由于子弹具有___________。
17.(2022春·湖南长沙·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当t=2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物体3~5s时,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__J。
18.(2022春·湖南怀化·八年级统考期末)为确保夏粮丰收,安徽阜阳颍泉区利用无人机对2万亩小麦进行喷药作业.如图所示,喷药无人机在农田上方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均匀喷洒农药,此过程中,喷药无人机的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2022春·湖南衡阳·八年级统考期末)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沿水平路面直线行驶,它们的s-t图像如下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在行驶过程中,甲车的动能______乙车的动能(选填“小于”或“大于”)。
20.(2022春·湖南常德·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小木块,O点为弹簧在原长时物块的位置。木块由A点静止释放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最远到达B点。在从A到B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________,弹簧和木块的机械能________(填变化情况)。
21.(2022春·湖南怀化·八年级统考期末)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沿椭圆轨道绕火星运动时,不考虑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由近火点向远火点运动时,探测器的动能 ___________,机械能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2022春·湖南永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用轻质细线的一端拴住一个实心铁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做成了一个摆。铁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摆至最高点C。动能最大的位置是在___________点。
三、计算题
23.(2022春·湖南永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她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该机器人在某次送餐过程中机器人及她双手所托物品的总质量为50kg,机器人在水平面上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力的0.2倍,只花了6s就将物品沿直线匀速送至离她5m的餐桌旁。(g取10N/kg)
(1)机器人及所托物体的总重力。
(2)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机器人水平匀速移动6s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
24.(2022春·湖南岳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的是某品牌小汽车,下表列出了有关它的部分数据:
小汽车质量700 kg 小汽车额定功率60 kW
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0.05m2 100 km耗油量10 L
(1)该小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 假若该小汽车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行驶10 min,求该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3) 若小汽车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行使10min所通过的路程为1.2×104m,则小汽车所受到的阻力多大?
(4)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车辆超载或超速行驶所造成的危害(写出一条即可)。
25.(2022春·湖南长沙·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某俱乐部的一款新型四轮越野车,满载时总质量为600kg,每个车轮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0.05m2。该四轮越野车满载时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0min行驶了6km。已知该越野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4。(g取10 N/kg)求:
(1)该越野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的速度;
(2)当越野车满载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车轮对地面的压强;
(3)该越野车匀速行驶6km的过程中,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26.(2022春·湖南衡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沿水平方向大小为12 N的拉力F的作用,使物体在6 s内从A点移到B点,移动距离为8 m。求:
(1)物体的重力;
(2)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3)拉力做功的功率。
27.(2022春·湖南岳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中考期间,某中学学生乘坐这种车到9km外考点参加考试,行驶了15min后到达考点。求:
(1)在送考过程中平均速度;
(2)若车和学生总质量为9000kg,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15m2,求对水平路面压强;
(3)若以12m/s的速度在一段平直路面匀速行驶,受到牵引力4500N,求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
四、实验题
28.(2022春·湖南株洲·八年级统考期末)跳绳是我市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小华想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估测自己跳绳时克服重力的平均功率(不计绳重)。
(1)用体重计测量________(填物理量名称及对应字母);
(2)估测自己平均每次跳起的高度h(人的重心上升的高度),用计时器记录跳n次所用的________(填物理量名称及对应字母);
(3)小华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________。(用以上的字母表示)
29.(2022春·湖南常德·八年级统考期末)物理小组在做“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质量为m、2m的两个钢球,分别从同一斜面的h、2h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实验是通过比较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来反映______;(填写字母)
A.钢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B.钢球撞击木块前的动能
C.木块被撞击后的动能
(2)由图甲、乙实验表明,钢球从高处滚下,高度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______(选填“大”或“小”),木块被撞得越远。所以,质量相同时,钢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______。这个结论可用来解释汽车______(选填“超速”或“超载”)带来的危害;
(3)①由图乙、丙实验表明,钢球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______。
②在同样的道路上,交通管理部门会对不同车型设定不同的最高行驶速度。大型客车、载货汽车最高行驶速度比小型客车最高行驶速度______(选填“小”或“大”)。
30.(2022春·湖南娄底·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小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实验中木块被推动得越远,则说明小球的动能越 ______;
(2)甲图中的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 ______的关系;
(3)乙图中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分别将小球放在同高度静止下滑,是为了使小球滑到底端时 ______相同;
(4)祁阳市交警大队在我市开展了交通大整治工作,严查车辆超速、超载。爱动脑筋的张超同学通过此实验联想到车辆的超速、超载发生碰撞时带来的危害,其中乙图是探究 ______带来的危害(选填“超载”或“超速”)。
31.(2022春·湖南株洲·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只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先后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目的是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 ____的关系;
(2)在皮球两次下落形成圆斑的过程, 皮球刚到达纸面时的动能______,皮球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______;(两空均填“相等”或“不等”)
(3)形成圆斑______(填“A”或“B”)的过程,皮球刚下落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大。
32.(2022春·湖南长沙·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在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选用材料不同的三根弹簧A、B和C(长度和粗细均相同),一把长刻度尺,小球、木块各一个,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中,木块起始位置相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所使用的弹簧 弹簧被压缩后的长度/cm 木块移动的距离/cm
1 弹簧A 8 3.5
2 弹簧A 5 6.2
3 弹簧A 2 10.6
4 弹簧B 5 8.7
5 弹簧C 6 11.5
6 弹簧C 5 13.1
(1)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___________能。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_来判断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表中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三组数据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越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择表中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快递小哥抱着货物乘电梯上楼,人对物体施加了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最终通过了距离,所以人对物体做了功,故A符合题意;
B.提着货物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货物受到了力,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快递小哥对货物不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搬货物但未搬动,对货物有力的作用,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所以不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抱着货物在原地等待签收,对货物有力的作用,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所以不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过程中,靠惯性运动,球脱离了脚,脚没有给球施加力,对球不做功,重力方向与小球运动的方向是垂直的,重力也不做功,故D正确,ABC都错.
3.A
【详解】滑轮右端的绳子原长为3m,小红从定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m,由数学知识,则移动后绳长为
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5m﹣3m=2m
则物体被提高的高度为
h=s=2m
滑轮为定滑轮,不省力,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至少做的功
W总=W有用=Gh=100N×2m=200J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功的公式的运用,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A
【详解】由题知,拉力相同,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相同,根据可知,力F做的功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由图像知,当移动的距离s相同时
W甲>W乙
据W=Fs得
F甲>F乙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A.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快,但由于时间不确定,做功多少就不确定,故A错误;
B.功率的大小由功和时间共同决定,机器做的功越少,但由于时间不确定,功率大小不能确定,故B错误;
C.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故C正确;
D.功率的大小由功和时间共同决定,机器做的功越多,但由于时间不确定,功率大小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B。由于登山上升高度相同,根据,可知两种登山方式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一样多,故A错误,B正确;
CD.由功率公式可得,两种登山方式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相同,但用时不同,用时短的功率大,所以从西面登山的功率比从东面登山的功率大,故C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A.由图象可知,物体在前6s和后6s两个时间段内(s)~时间(t)图象都为直线,故两个时间段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等于重力,故2s时钢索的拉力等于8s时钢索的拉力,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在前6s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
s1=3m

后6s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
s2=1m

可见4s时的速度大于10s时的速度,故B错误;
C.因为前6s和后6s时间内的拉力相等,前6s物体运动的路程大于后6s物体运动的路程,由W=Fs可知,前6s拉力做功大于后6s拉力做功,故C正确;
D.因为前6s和后6s时间内的拉力相等,前6s物体运动的速度大于后6s物体运动的速度,由
可知,前6s拉力做功的功率大于后6s拉力做功的功率,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依题意得,爷爷和小丽上升的高度相同,爷爷的体重是小丽体重的2倍,由得,爷爷做功W1与小丽做功W2之比为
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小丽所用时间的4倍,由得,爷爷的功率为P1与小丽的功率为P2之比为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B
【详解】由图象甲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甲== =2m/s;由v-t图象乙可知,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乙=4m/s;因为两次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推力都等于摩擦力,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F2.
已知v甲<v乙,由P==Fv可得,两次推力的功率P1<P2.
11.C
【详解】在光滑的斜面上,没有阻力,机械能是守恒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相同,故动能全部相同,斜面的速度相同,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详解】A.小红的质量不变,乘坐该摩天轮时速度大小不变,则她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动能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红的质量不变,她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高度升高,则重力势能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
CD.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红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则机械能变大,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C
【详解】A.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中小石块的有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还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故A错误;
B.B点是橡皮筋自然下垂长度的位置,所以在AB段,橡皮筋对小石块没有弹力的作用,故B错误;
C.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过B点后橡皮筋开始伸长(大于原长),拉力(即橡皮筋的弹力)逐渐增大。当拉力小于重力时,小石块仍做加速运动;当拉力大于重力时,小石块减速下落;所以,小石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
D.C点是下落的最低点,此时小石块虽然速度为0,到达C点后小石块会改变运动状态向上运动,故C点时受到并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A.由图知,当小球在O点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的状态,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弹簧没有弹力,故A错误;
BC.若将小球推至A点,弹簧被压缩,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推力),小球在推力作用下加速运动,当小球到O点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的状态,弹簧的推力为零,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动能最大,过O点后弹簧被拉伸,对小球产生拉力,小球在拉力的作用下减速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零,动能最小,故B正确,C错误;
D.由于不考虑空气阻力且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动,只有弹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不会停下来。故D错误。
故选B。
15. 20 0
【详解】[1]则拉力做功
W拉=Fs=4N╳5m=20J
[2]由于没有在重力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即
16. 360 惯性
【详解】[1]气体在枪膛里对子弹做的功
[2]子弹飞出枪膛后,不再受推力的作用,能在空中飞行是由于子弹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惯性。
17. 2 12
【详解】[1]由图乙可知,3s~5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力也平衡,拉力为2N;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大小为2N;1s~3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因此此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也为2N。
[2]3s~5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路程
s=vt=3m/s×2s=6m
物体3~5s时,拉力所做的功
W=Fs=2N×6m=12J
18. 减小 减小
【详解】[1][2]无人机在农田上空的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同时均匀喷洒农药,飞机的速度和高度均不变,但质量变小,所以无人机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19. 运动 大于
【详解】[1]由s-t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车走的路程大于乙车走的路程,根据可知,甲车行驶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那么乙相对于甲的位置不断变化,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2]由[1]解析可知,在行驶过程中,甲车行驶的速度大于乙车的,甲、乙两辆车完全相同,则它们的质量也相同,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
20. 先减小后增大 减小
【详解】[1]木块由A点静止释放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被弹簧推着向右运动,到达O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木块的动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O点是弹簧原长时木块的位置,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0;木块到达O点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所以弹簧逐渐被拉伸,弹性势能逐渐变大,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2]木块在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弹簧和木块的机械能减小。
21. 变小 不变
【详解】[1]“天问一号”沿椭圆轨道绕火星运动时,不考虑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由近火点向远火点运动时,探测器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探测器的动能将变小,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
[2]因为运动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故机械能守恒,由近火点向远火点运动时,机械能不变。
22.B
【详解】从A点摆至B点的过程中,铁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在此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 B点摆至C点的过程中,铁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速度减小,则铁球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所以动能最大的点在B点。
23.(1)500N;(2);(3)500J
【详解】解:(1)机器人及所托物体的总重力
(2)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机器人在水平面上匀速行驶过程中,牵引力等于阻力
牵引力做的功
答:(1)机器人及所托物体的总重力为500N;
(2)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3)机器人水平匀速移动6s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为500J。
24.(1)3.5×104Pa;(2)3.6×107J;(3)3×103N;(4)见解析
【详解】解:(1)在水平地面,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相等,即
车对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车对地面的压强
(2)由题目可知,该车的额定功率为
小汽车行驶的时间为
该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3)由得牵引力为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有
(4)超载时,质量变大,惯性变大,刹车距离变远,易出交通事故;超载时,对地面压力变大,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对地面的压强越大,易压坏路面或爆胎;超载或超速时,车辆的动能变大,刹车时不易停下来,容易造成车祸。
答:(1)该小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3.5×104Pa;
(2)假若该小汽车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行驶10 min,该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3.6×107J;
(3)小汽车所受到的阻力为3×103N;
(4)车辆超载或超速行驶所造成的危害:超载时,质量变大,惯性变大,刹车距离变远,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5.(1)5 m/s;(2)3×104 Pa;(3)1.2×104 W
【详解】解:单位换算:,,
(1)该越野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的速度
(2)当越野车满载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沙滩的压力为
则车轮对地面的压强为
(3)牵引力对该越野车做功
则牵引力对该越野车做功的功率
答:(1)该越野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的速度是5 m/s;
(2)当越野车满载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车轮对地面的压强是3×104 Pa;
(3)该越野车匀速行驶6km的过程中,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1.2×104 W。
26.(1)100N;(2)96J;(3)16W
【详解】解:(1)物体的重力为
(2)拉力做功为
(3)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答:(1)物体的重力为100N;
(2)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96J;
(3)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6W。
27.(1)36km/h;(2)6×105Pa;(3)5.4×104W
【详解】解:(1)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
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3)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
答:(1)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36km/h;
(2)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6×105Pa;
(3)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为5.4×104W。
28. 小华的质量m 时间t
【详解】(1)[1]根据

实验中要用体重计测量小华的质量m。
(2)[2]根据①,估测自己平均每次跳起的高度h(人的重心上升的高度),用计时器记录跳n次所用的时间t。
(3)[3]计算出跳绳时克服重力的平均功率
29. B 大 大 超速 大 小
【详解】(1)[1]根据转换法,实验时,探究的是钢球到达水平时的动力,即钢球撞击木块前的动能,通过比较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来反映钢球撞击木块前的动能。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2][3][4]甲乙实验对照,同一质量下,乙的高度高,乙推动的距离也越远,所以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也越大。质量相同,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因此可以解释超速带来的危害。
(3)[5]由图乙、丙可知,钢球从相同的高度下滑,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丙实验中钢球的质量大于乙实验钢球的质量,s乙小于s丙,故可得结论钢球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6]物体的动能与质量、速度有关。大型客车、载货汽车的质量比小型客车的质量大,故在同样的道路,大型客车、载货汽车以同样的行驶速度行驶,动能要比小型客车的大得多,所以大型车的最高速度要比小车最高行驶速度小。
30. 大 速度 速度 超载
【详解】(1)[1]该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反映的,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表明小球的动能越大,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称为转换法。
(2)[2]甲图中的两次实验中,小球的质量相同,滚下的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是不同的,所以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3)[3]乙图中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小球的质量不同,滚下的高度相同,小球到滑到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4)[4]乙图中小球滚下的高度相同,速度相同,质量越大,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小球的动能越大,即: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故乙可以探究超载带来的危害。
31. 高度 不等 不等 B
【详解】(1)[1]根据题意知道“小明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只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先后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说明小明的目的是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2)[2]皮球先后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则皮球重力势能大小不同,故到达纸面时的动能不同。
[3]由于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大小不同, 说明皮球与地面接触时,发生的弹性形变不同,即具有的弹性势能不同。
(3)[4]由图知道,黑色圆斑B较大,说明B球的形变大,原因是该球从较高处下落,原来球的重力势能较大,皮球与地面接触时,转化为的弹性势能大,球的形变大。
32. 动 木块移动的距离 1、2、3 弹簧的材料 弹簧被压缩的程度 大 2、4、6
【详解】(1)[1]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减小,小球获得了机械能这个过程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机械能。
[2]实验中是通过木块被小球撞出的距离来确定小球动能的大小。
(2)[3]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要改变弹簧被压缩的程度并保证其它因素不变,故选择1、2、3。
[4][5][6]根据表格可看出,当弹簧的材料相同时,弹簧被压缩的程度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
(3)[7]为了研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应该改变弹簧的材料并保证其它因素相同,故选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