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拔尖特训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一条彩带,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全长的,刚好用完。两次用去的长度相比,( )。
A.第一次长 B.第二次长 C.两次一样长 D.无法比较
2.六(1)班男生有24人,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少,下面图( )能正确表示男女生数量之间的关系。
A. B.
C. D.
3.下面哪一题的和大于1?( )。
A. B. C. D.
4. 与 的和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多少 正确的算式是( ).
A. + - -
B. - + -
C. + -( - )
D. - - +
5.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母是12,符合以上条件的所有分数之和是( )。
A. B.1 C. D.2
6.用画图的方法可以来验证分数的运算,下列关于分数计算的画图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7.1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8.小刚家七月份用水比六月份节约,这里是把( )的用水量看作单位“1”,七月份用水量是六月份用水量的( )。
9.比米短米是( )米,米比( )米长米。
10.袋糖果重kg,若吃去这袋糖果的,还剩下这袋糖果的( );若这袋糖果吃去kg,还剩下( )kg。
11.比一比,在括号里填“<”“>”或“=”。
( ) 4.05dm3( )4L50mL ( )
( ) ( ) ( )
12.( )。
13.1米长的钢条,第一次截去米,第二次截去米,还剩( )米。
14.+表示( )个加上( )个,一共( )个,就是( ),约分后是( )。
三、判断题
15.分母是8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1。( )
16.在分数加减计算中,“1”可以看作任意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
17.科技书的本数比故事书少,那么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 )
18.--=. ( )
19.16kg增加kg后是kg。(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得数。
2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五、解答题
22.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某小学举行“红色经典”歌咏比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比赛结束,获一等奖、三等奖的总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等奖,三等奖的总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三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3.下面是陈月每天8:00~16:00的活动安排表。
时间 8:00~10:00 10:00~11:30 11:30~12:30 12:30~13:00 13:00~15:00 15:00~16:00
项目 线上学习 体育锻炼 午餐 午休 练琴 课外阅读
占每天活动安排的几分之几 ( ) ( )
(1)陈月每天完成上面的各项活动共需( )小时。
(2)把上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3)线上学习和课外阅读所用的时间一共占每天活动安排的几分之几?
24.小明看一本连环画,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没有看?
25.一根长3米的电线,第一次用去了它的,第二次用去米。两次一共用去了多少米?
26.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米,量得三角形的一边是米,另一边是米,第三条边长多少米?根据边的长度,可知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27.快乐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为建党100周年献礼,准备用400块拼图拼一幅党旗画。第一天拼了整幅画的,第二天拼了整幅画的,两天一共拼好整幅画的几分之几?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拼?
参考答案:
1.A
【分析】把彩带的长度当作单位“1”,第二次用去全长的,说明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据此比较即可。
【详解】
说明第一次长。
故答案为:A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分数代表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
2.C
【分析】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少,是将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根据女生人数÷男生人数=女生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选项女生占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即可。
【详解】1-=,女生是男生人数的。
A.1÷4=,女生是男生人数的;
B.2÷6=,女生是男生人数的;
C.3÷4=,女生是男生人数的;
D.3÷6=,女生是男生人数的。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般用表示单位“1”的量作除数。
3.B
【分析】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能约分的约成最简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真分数<1,假分数≥1。
逐项计算出结果,再与1比较大小,得出结论。
【详解】A.
B.
C.
D.
,,,。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4.C
【详解】略
5.D
【分析】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最简分数是分子和分母互质,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分数只有4个: ,,,,然后求出它们的和即可。
【详解】
故答案为:D
【点睛】真正理解真分数和最简分数的含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6.C
【分析】观察图形,列出正确的算式,计算得出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①+=,画图正确;
②+=,画图错误;
③1-=,画图正确;
④-=,画图正确。
一共有3个画图正确。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根据图形列出正确的算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13 19
【分析】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合数是4,将4化成分母是8的假分数,求出两个分数分子的差就是需要加上的分数单位的个数。
【详解】,,32-13=19(个)
的分数单位是(),有(13)个这样的单位,再加上(1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点睛】关键是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掌握质数、合数的分类标准,求分数单位个数也可以用分数减法计算解答。
8. 六月份
【分析】根据判断单位“1”的方法:一般是把“比、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即分数“的”字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小刚家七月份用水比六月份节约,这里是把六月份的用水量看作单位“1”,七月份用水量是六月份用水量的(1-),据此解答。
【详解】1-=
小刚家七月份用水比六月份节约,这里是把六月份的用水量看作单位“1”,七月份用水量是六月份用水量的。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单位“1”的认识和确定,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的量。
9.
【分析】要计算比米短米是多少米,用米减去米;要计算米比多少米长米,用米减去米;据此解答。
【详解】-=(米)
-=(米)
【点睛】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准确求出结果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0.
【分析】将这袋糖果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吃去的,得到还剩下几分之几;
用糖果总重量减去kg,得到还剩下的重量。
【详解】1-=,所以若吃去这袋糖果的,还剩下这袋糖果的;
-=(kg),所以若这袋糖果吃去kg,还剩下kg。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减法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分辨分数是否带有单位,带有单位的分数表示具体的数,没带有单位的分数表示一个占比。
11. < = = > > <
【分析】(1)先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改写成分子为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即;然后与进行比较,根据“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得出结论;
(2)根据进率:1dm3=1L,1dm3=1000mL;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乘进率;从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除以进率;
(3)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与相比较;
(4)先算出的得数,再与相比较;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可以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根据“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比较大小;
(5)比较两个加数和的大小,根据“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数加数越大,和就越大”,得出结论;
(6)比较两个减数和的大小,根据“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得出结论。
【详解】(1)
因为,所以;
(2)4.05dm3=4dm3+0.05dm3
4dm3=4L
0.05×1000=50(mL)
4.05dm3=4L50mL
(3)
(4)
因为,所以;
(5)因为,所以;
(6)因为,所以。
【点睛】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及体积(容积)单位的换算是解题的关键。
12.
【分析】观察算式,发现规律:,,……,据此规律把算式进行简算。
【详解】
13.
【分析】用总长度减去两次用去的长度就是剩下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
=-
=(米)
还剩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减法应用题,注意分率与具体数量的区别。
14. 3 1 4
【分析】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和的分数单位相同,都是;是3个,是1个,加起来一共是4个,据此计算出得数,再约成最简分数即可。
【详解】+===
+表示3个加上1个,一共4个,就是,约分后是。
【点睛】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5.×
【分析】先列出分母是8的所有真分数,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出结果即可判断。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详解】
分母是8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真分数的意义以及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16.×
【分析】因为0不能作分母,所以,“1”可以看作任意不为0的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分数加减计算中,单位“1”可以看作任意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0除外,故判断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一定注意0不能作分母。
17.√
【详解】1﹣=
即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详解】略
19.√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用16kg加上kg即可。
【详解】16+=(kg)
16kg增加kg后是kg。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明白kg是一个具体的量,所以直接用加法解答。
20.;;;1;
;;;1
【详解】略
21.;
;2
【分析】(1)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2)根据加法交换律a+b=b+a进行简算;
(3)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b-c进行简算;
(4)根据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详解】(1)
(2)
(3)
(4)
22.
【分析】把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获一等奖、三等奖的总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分率,即可求出获二等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再用获二等奖,三等奖的总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分率减去获二等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即可解答。
【详解】
=
=
答:获三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
【点睛】本题考查异分母分数减法,求出获二等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是解题的关键。
23.(1)8;
(2);;
(3)
【分析】(1)求每天完成各项活动共需要的时间,根据公式:所需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即可解答;
(2)求每项活动占每天活动安排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用练琴和课外阅读的所用时间分别除以总时间,据此解答;
(3)用线上学习的时间占每天活动安排的几分之几加上课外阅读的时间占每天活动安排的几分之几,即可解答。
【详解】(1)活动时间从8时开始,在16时结束,所以陈月每天完成各项活动共需的时间为:
16-8=8(小时)
(2)练琴:
(15-13)÷8
=2÷8
=
课外阅读:
(16-15)÷8
=1÷8
=
时间 8:00~10:00 10:00~11:30 11:30~12:30 12:30~13:00 13:00~15:00 15:00~16:00
项目 线上学习 体育锻炼 午餐 午休 练琴 课外阅读
占每天活动安排的几分之几 ( ) ( )
(3)+=
答:线上学习和课外阅读所用的时间一共占每天活动安排的。
【点睛】此题考查了根据统计表信息解答问题,关键是求出总时间后,掌握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几用除法计算的方法。
24.;
【分析】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第一天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第二天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计算+即可得解;求出这两天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之和,把总页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这两天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之和,即可求出还剩几分之几没有看。
【详解】+
=+
=
1-=
答: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还剩没有看。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确定总页数为单位“1”,熟练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求出结果。
25.米
【分析】把这根电线的长度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第一次用了其中的1份,据此求出第一次用了多少米,然后把两次用去的长度相加即可求解。
【详解】3÷3+
=1+
=(米)
答:两次一共用去了米。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带单位和不带单位的区别,明确分数带单位表示具体的量,不带单位表示分率是解题的关键。
26.米;等腰三角形
【分析】用三角形的周长减去其中两个边的长度,求出第三边的长度。两个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详解】1--=(米)
米=米
答:第三边长米,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周长和分类,三边之和为周长,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7.;
【分析】用第l天拼的加第2天拼的,就是两天一共拼了几分之几;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1减去两天一共拼的,就是还剩下几分之几。
【详解】+=
1-=
答:两天一共拼好整幅画的,还剩下没拼。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应用,找出单位“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