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3 19:5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号令 号脉 号角 号啕大哭 B.华丽 华服 华山 华而不实
C.埋没 没顶 没落 没齿难忘 D.挑拨 挑动 挑剔 挑三拣四
2.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意思前后相同的一项是( )
A.苦尽甘来 寒窗苦读 B.声名狼籍 恶名昭彰
C.欲哭无泪 摇摇欲坠 D.久别重逢 天壤之别
3.下列诗句中,具有对仗工整特点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D.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下列四个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B.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C.“鲁滨逊漂流记”就是这样一本令人无限回味的书。
D.“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5.《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说儿童们准备过年要做的三件事是( )
A.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B.买杂拌儿、买爆竹、贴年画
C.贴春联、买爆竹、买玩意儿
D.买杂拌儿、买爆竹、买江米糖
6.下面的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A.表示转折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声音延长 D.表示解释说明
二、填空题
7.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là bā zhōu( )áo( )得很nónɡ chóu( ),单是闻那香味,就够咽口水了。
8.加偏旁再组词。
难____( ) 半____( ) 昔____( ) 庄____( )
9.照样子,写词语。
各形各色(ABAC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糊糊涂涂(AABB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两面三刀(含数字):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0.根据下面的叙述,写出它的寓意。
(1)四个儿童围着一个大儿童抢他手中的头盔,因“盔”与“魁”谐音,故称“五子夺魁”,寓意是____。
(2)獾(huān)子仰头望天,喜鹊飞空俯地,两相对望的图案。寓意是______________。
11.用所给的字组词,再把所组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鲜:( )( )( )( )( )
(1)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剧中的人物形象性格( )。
(2)早上,南山公园里的空气非常( )。
(3)星期一,我们戴着( )的红领巾来到了学校。
(4)小辉一不小心被铅笔刀划了一下,( )的血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5)妈妈买了一束漂亮的( )。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除夕真热闹:要做____、穿____、贴____、吃___,放___,还要____。
(2)《寒食》是唐代诗人_____创作的一首_____。此诗前两句写的是_____风光,描写了整个_____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______景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_____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3)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国王的面具是____的,_____代表威严;______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______;巫女的面具是________的,象征其__________的性格。
(4)_____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
(5)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例句,注意加点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请仿照例句补全句子。
例: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节日期间,我市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游客。叶县县衙人头攒动,鲁山画眉谷( ),舞钢二郎山( )……
(3)我国的茶叶最初用于解毒治病,后来才发生为饮料。据研究,茶叶对许多人体的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我要飞翔,是您为我插上翅膀;我要奋斗,是您为我刷新起跑线;_______,________……老师,您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却从不求回报。您的恩情,我终生难忘。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1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搅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益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八儿进进出出灶房是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魂
①精卫填海,何等的( );愚公移山,何等的( );后羿射日,何等的( );大禹治水,又是何等的( )!中华民族的这些远古神话比古希腊的神话更充满着创业的悲壮和人间的真情,蕴含着人定胜天的哲理。
②一代又一代,有浪淘不尽的风流人物,有黄河冲不垮的丰功伟绩。不必惊讶屈原那“虽九死犹未悔”的忠贞与坚忍,不必钦佩( )那“王师北定中原日, ”的胸怀与悲怆,不必喟叹( )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放与洒脱。这处处表现出中国人的灵魂。
③自古以来,中国人有天下为公的理想,有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风亮节;中国人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哲学;中国人有乘风破浪的豪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中国人更有重整江山再造日月的雄心。
④这一切,在中华民族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记得我们的 民族魂 鲁迅先生就说过 自古以来 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苦干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是的,中国人的脊梁虽然表现得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朴实,但却不乏精神的充实、思想的崇高。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举世瞩目;奥运赛场上嘹亮的国歌一次次响起,又令世人刮目相看……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发展速度之快,说明了奋发图强的激流永不停息。它正折射出所有中国脊梁的光彩!
⑤这就是我们的国魂,这就是我们不屈的国魂,我们千年不衰的国魂!
17.在第②节的括号里填相应的人名,在横线上补充相应的诗句。
18.把下列词语分别填在短文第①节的( )里。
执着 勇敢 坚毅 睿智
19.为短文第④节画横线的句子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0.你还知道哪些爱国名人和爱国名诗?(本文内容除外)
(1)爱国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国名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了这篇短文,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最想说些什么?用几句通顺连贯的话来表达你阅读后的心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2.妙笔生花。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你的家乡在哪里?你了解家乡哪些民俗?试着回忆一下,春节元宵,守岁、逛花市、抖空竹;清明端午,踏青扫墓、看龙舟、吃粽子;中秋重阳、赏月、尝月饼、登高……今天的习作,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种风俗活动的经历。注意语句通顺。
参考答案:
1.C
【详解】此题考查多音字。
A.号令、号角、号脉读hào,号啕大哭读háo
B.华丽、华服、华而不实读huá,华山读huà
C.全部读mò
D.挑拨、挑动读tiǎo,挑剔和挑三拣四读tiāo
故答案为C。
2.B
【详解】A项苦尽甘来,苦:艰难;寒窗苦读,苦:艰辛。C项欲哭无泪,欲:想要;摇摇欲坠。欲:将要。D项久别重逢,别:分别;天壤之别,别:差别。B项名都是指名声。
故答案为B。
3.C
【详解】本题考查对对仗的掌握情况。对仗是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四个选项中,只有第三个选项是对偶句。“迢迢”对“皎皎”。“牵牛星”对“河汉女”。
4.B
【详解】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回答此题,要 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
A.“彩排”要加双引号,因为并不是真的彩排,这里是突出强调,代表有特殊的含义。
C.“《鲁宾逊漂流记》”是书的名字,要加上书名号。
D.“不要多嘴”是法官说的话,并且怒气冲冲,所以要加叹号,即“不要多嘴!”,后面“狠狠地拍了几下”是对动作的描述,用句号即可。
5.A
【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在解答文章主要讲述几件事的问题时,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说儿童们准备过年要做的三件事是: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6.D
【详解】考查破折号的作用。此句中破折号后面的内容“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是对前面“玩意儿”的解释说明。
7. 腊八粥 熬 浓稠
【详解】这道题目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学生只有读准字音,才能得出相应的词语。在书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同音字、形似字、易错字的辨析,要准确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尤其注意粥、熬、稠字的正确书写。
8. 摊 摊贩 拌 搅拌 腊 腊月 脏 弄脏
【详解】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掌握与给字组词能力,结合题目中所给的字,然后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即可。
如:“难”字加上部首“扌”可得“摊”字,可组词“摆摊”“摊子”等;也可加上“氵”可得“滩”字,组词“沙滩”等。
“半”字加上部首“扌”可得“拌”,可组词“搅拌”“拌菜”等;也可加上“亻”可得“伴”,组词“伙伴”等。
“昔”字加上部首“月”可得“腊”字,组词“腊月”“腊鱼”等;也可加上“虫”可得“蜡”字,组词“蜡烛”等。
“庄”字加上部首“月”可得“脏”字,组词“弄脏”“脏东西”等;也可加上“贝”可得“赃”字,组词“赃物”等。
9. 古香古色 无边无际 各种各样 干干净净 高高兴兴 规规矩矩 五颜六色 一干二净 四通八达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仿写,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仿写即可。
本题中考查的是ABAC式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毛手毛脚、自由自在、人来人往、再三再四、一五一十、非亲非故、十全十美、一心一意、百发百中、冷言冷语、探头探脑、实话实说、无边无际、一年一度。
本题中考查的是AABB式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明明白白、星星点点、轰轰烈烈、隐隐约约、蹦蹦跳跳、吞吞吐吐、恍恍惚惚、浩浩荡荡、勤勤恳恳、郁郁苍苍、世世代代、歪歪斜斜、斑斑点点、偷偷摸摸。
本题中考查的是含数字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十全十美、七上八下、三心二意、一心一意、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五湖四海、七零八落、九九归一、五花八门、六神无主、五光十色、八仙过海、四面八方。
10. 在考试中名列魁首 欢天喜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化常识的积累和识记。
(1)“五子夺魁”是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古代厉行考试制度,凡为父母者咸望子孙能得状元及第。然状元全国仅一名,故望五子各自努力争取。图案常作大儿手中持一盔帽,“盔”、“魁”同音,以示夺盔者即在考试中名列魁首。
(2)中国人素来喜好以形象的方式表情达意,表达与“喜”有关的意蕴的图案,即称为“吉祥喜图”。
獾子仰头望天,喜鹊飞空俯地,两相对望的图案。寓意“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11. 鲜艳 新鲜 鲜明 鲜红 鲜花 鲜明 新鲜 鲜艳 鲜红 鲜花
【详解】本题考查了组词和选字填空的能力。组词是考查学生一字组多词的能力,需要加强积累,才能厚积薄发。选字词填空,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语言环境选择符合句意的词语。
鲜艳,指颜色鲜明,亮眼,靓丽,有色彩,而美丽。
新鲜①(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②(花朵)没有枯萎。③(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④(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稀罕。
鲜明,①(颜色)明亮。②分明而确定,一点也不含糊。
鲜红,意思是鲜艳的红色。
鲜花,新鲜的花朵。
(1)人物性格应当用鲜明。
(2)空气新鲜,不含杂类气体。
(3)红领巾是颜色鲜明、亮眼、靓丽的。用鲜艳。
(4)血液是红色的,用鲜红。
(5)一束鲜花。
12. 年菜 新衣 对联 团圆饭 鞭炮 守岁 韩翃 七绝 白昼 京城 夜晚 走马传烛 红色 红色 王妃 柔顺 半黑半白 两面三刀 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古诗词的理解和默写。
(1)语段选自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有人认为这首诗选取典型的意象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是诗人借古讽今,含蓄表达了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的嘲讽。也有意见认为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
全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语段选自《藏戏》。
原文“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全诗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3.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人山人海 摩肩接踵 我国的茶叶最初用于解毒治病,后来才发展为饮料。据研究,茶叶对人体的许多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我要超越 是您为我点燃斗志
【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本题考查把引述句改为转述句。转述句是指将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并改成第三人称的说法。故答案为: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2、本题考查仿写近义词以及近义词辨析能力。例句中加点的词“一律”“清一色”“都”是近义词;补写句子中应为“人头攒动”的近义词。人头攒动:意思是指人很多,且频繁的在移动。近义词有:人山人海、摩肩擦踵。故答案为:人山人海、摩肩擦踵。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此题是词序不当,应该是茶叶对人体的许多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故答案为:我国的茶叶最初用于解毒治病,后来才发展为饮料。据研究,茶叶对人体的许多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此题考查仿写句子。仿写句子要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在形式上,前两句话都是“我要……,是您为我…… ”,仿句也要按照这个形式;在内容上,“飞翔”“奋斗”都是带有积极意义的行为,仿句也要填入类似的词语,比如“超越”“远航”等。“插上翅膀”“刷新起跑线”是老师的助力,仿句的内容可以是“点燃斗志”“鼓起风帆”等。
14. 搅拌。 更加:越发。 15.一次又一次地去看正在叹气的腊八粥,他就是想闻闻味道,就是想急着吃腊八粥。 16.表示没有说完的话。
【解析】14.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1)搅和:搅拌。文中指用锅铲在粥里搅拌。
(2)益发:更加:越发。文中指粥更加浓稠了。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和“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得出八儿进进出出灶房是想闻闻味道,急着吃腊八粥。
16.本题考查的是对标点符号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得出此处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没有说完的话。
17.陆游 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白 18.执着 坚毅 勇敢 睿智 19.“”:“,,,,……!” 20. 屈原、岳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1.中国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蕴,而那一颗炽热的中国心和不可磨灭的中国魂,让我们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解析】17.本题考查了对古诗词的积累。
陆游的《示儿》,原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白《望庐山瀑布》,原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本题考查了课文内容填空。
精卫填海,该成语原意是神鸟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结合所学故事,故选:执着。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结合所学故事,故选:坚毅。
大禹治水,比喻艰苦奋斗,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结合所学故事,故选:睿智。
《后羿射日》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要胸怀天下苍生,以天下事为己任。要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结合所学故事,故选:勇敢。
学生根据所学故事内容填空即可,示例:精卫填海,何等的执着;愚公移山,何等的坚毅;后羿射日,何等的勇敢;大禹治水,又是何等的睿智。
19.本题考查了学生加标点的能力。
根据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结合语境,合理添加即可。
“民族魂”表示强调,用双引号,“鲁迅先生就说过”提示语在前后面加冒号,提示内容加引号。“自古以来 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苦干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话未说完,后都用逗号;“有为民请命的人”是列举的省略,后面加省略号,“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带有强烈的语气,后面加省略号,其余句子之间的停顿用逗号。
即为:记得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就说过:“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20.本题考查课外积累。
(1)爱国名人:周恩来、李大钊、朱自清、包玉刚等。
(2)爱国名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21.本题考查开放性答题。
文章由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引起话题,说明了中国人有天下为公的理想,有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风亮节;中国人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哲学;中国人有乘风破浪的豪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中国人更有重整江山再造日月的雄心。这就是中国魂。
结合文章内容与阅读的感受谈即可。
示例:中国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蕴,而中国魂就是中国屹立世界的根,也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22.范文:
家乡的风俗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喜气洋洋的春节,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有祭祀亲人的清明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热热闹闹的端午节,因为端午节不但有我喜欢看的赛龙舟,还有我最最喜欢吃的美味的粽子了。
那香软可口的棕子让我百吃不厌、回味无穷,可我还是在最近的学习中,才具体地了解到这美味可口的粽子,竟然还有一段古老而又动人的来历呢!
相传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他的祖国被秦国侵占,心如刀割,在农历五月初五的这一天,投江自杀了。百姓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饭团、鸡蛋投入江中,好让鱼虾吃饱了,不去咬伤屈原的身体。后来百姓们又想出用树叶包饭团,外缠彩带的办法,这就和我们今天的粽子有些相似了。
贵阳人包的粽子,又小巧又可爱,那形状就像一个个尖尖的冰激凌。每当端午节来临又正好赶上我们上学的日子,我的妈妈就会给我准备一小串用线连成的各种口味的粽子,有肉馅的、有花生馅的、有大枣馅的、还有绿豆馅的等等,还要为我精心挑选两个最厉害的煮熟了的鸭蛋去学校和同学们比赛,我们的规则是这样的:谁的鸭蛋撞不破,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赢家,那时的课堂欢声笑语,那声音简直成了一片欢乐而又兴奋的海洋,我们的教室也变成了一片狼藉的战场……
至今都好怀念过端午时教室里那片狼藉的战场,因为这战场里有属于我们的故事,故事中有欢笑、有兴奋,甚至还有我们的泪水……
【详解】本题为自命题作文。
审题时要注意围绕“风俗”选材,想想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选择你熟悉的一个风俗,可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写作时,可以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
中间:介绍写出特定节日的特点或风俗习惯。注意详略得当,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同时要写出特定节日的特点或风俗习惯。
结尾:紧扣开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