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六单元 第16课
田忌赛马 第2课时
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们喜欢赛马。而当时的齐国名将田忌也参加了一场赛马,赛马的情况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了解孙膑谋略的过人之处!
感悟课文
1.读课文1-2自然段,想一想,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
(1)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①交代了故事的人物。
②田忌赏识孙膑,所以田忌能听取孙膑的计策。
感悟课文
(2)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③田忌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经常赛马。
④田忌发现马的脚力都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感悟课文
2.赛马常规的出场方式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上等马对上等马。
接着:中等马对中等马。
然后:下等马对下等马。
上
上
中
中
下
下
朗读指导
3.这样的赛马出场方式,田忌想一定获胜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孙膑却有办法保证田忌在赛马时获胜,他是怎么办到的呢?
(1)“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陈述语气,表现出孙膑的胸有成竹。
朗读指导
(2)“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疑问语气,表现出田忌心中的迷惑不解。
(3)“一匹也不用换。”
读这句话时要用沉稳、不紧不慢的语气,表现出孙膑的沉着。
朗读指导
(4)“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用稍低沉的语调,表现出田忌疑惑没有信心的样子。
(5)“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读这句话时要用十分坚决的语气,表现出孙膑很有把握的样子。
感悟课文
4.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最终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阅读10到16段,画出有关三场比赛对阵阵容和比赛结果的语句,想一想:
(1)这次赛马前后,田忌的表情有怎样的变化?分别代表了什么?
感悟课文
首先:
下等马对上等马
齐威王及贵族们
田忌
下
上
“不动声色、一点儿也不着急”可以看出田忌胸有成竹。
感悟课文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感悟课文
接着:
上等马对中等马
齐威王及贵族们
田忌
上
中
“微微一笑”是对胜负早已了然于心的笑,是获胜的笑,是因孙膑办法高明而得意的笑。
感悟课文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感悟课文
然后:
中等马对下等马
齐威王及贵族们
田忌
中
下
感悟课文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满意地笑了”饱含胜利的喜悦,笑容中满是对孙膑的赏识。
感悟课文
(2)还是原来的马,孙膑只是对马的出场顺序作了调整,为什么就能使得田忌稳操胜券?
孙膑善于观察、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勇于打破常规;
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还是原来的马,只需要调换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这就叫做想办法灵活应变。
感悟课文
5.读课文第1—10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知己知彼
(1)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 )
(2)“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 )
(3)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 )
感悟课文
6.从你的品读中可以看出田忌是一个怎样的人?孙膑呢?齐威王呢?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在文中找出有关的描写片段画出来。
(1)田忌是一个善于纳贤、任贤举能的人。
①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②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感悟课文
(2)孙膑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①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②一天, 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感悟课文
③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胸有成竹地说”是写孙膑早已思考成熟。“按照我的主意办”是写孙膑具有必胜的信心。)
④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感悟课文
(3)齐威王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
①齐威王好奇地向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 ”
②后来,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讲述齐国大将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通过改变马的出场顺序,在与齐威王的赛马中取得胜利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时要科学分析,扬长避短的道理。
感悟课文
7.学完本课后,你能试着复述这篇文章吗?
复述要清楚,要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采用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的方法。
简要复述:不要遗漏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关键信息;
对话要注意采用转述的形式。
详细复述:尽量完整地保留原文的内容,可做适当压缩。
创造性复述: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合理丰富情节。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