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3 22:20:34

文档简介

江西智学联盟体2022-2023学年高二第二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B项,“不是··而是”错误,材料二第二段的表述是“不仅是··还在于··”;C项,“只
要··就··”条件缺了一个,材料二第三段表明除了“虚怀若谷、兼收并蓄的开放心态”,还需要“不
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D项,材料一第四段“正在探索”是进行时,选项“探索出了”是完成时。
2.【答案】B
【解析】B项,材料一第三段表明新的“中国风”落地生根的前提是:讲述符合当代生活情境的故事,
注人契合观众情感需要的内涵。
3.【答案】C
【解析】A项说的是民族主体意识,可论证第二段;B项说的是世界意识,可论证第三段;D项说的是
精品意识,可论证第五段;C项“樱花节”不属于传统文化
4.【答案】①先提出“中国动画怎样才能更加吸引人,打动人”这一问题。②接着从两个方面论述问题的
解决方案:一是要有鲜明的美学风格,二是要讲述符合当代生活情境的故事。③最后总结全文,得出中国
动画正在探索能够引发观众普遍共鸣的“中国风”"这一结论。(第①点1分,第②点2分,第③点1分)
5.【答案】①突出主体,创新运用中式美术风格,坚持中国的精神内核、叙事方式和文化底色。②面向
世界,以虚怀若谷、兼收并蓄的开放心态去接受吸纳域外优秀文化,并不断革故鼎新。③打造精品,注
重核心创意进发与优质内容生产,呈现高水准创作,高质量内容。(答到任意两点给4分)》
6.【答案】D
【解析】D项,并不是对军人的抱怨,而是对书没还回来的失落。
7.【答案】B
【解析】C项,把中年男子称作“铁丝男”,使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不是“比喻”。
8.【答案】①烘托人物形象,“铁丝男”巧妙地用一张视力表换取了一本童话书,体现了他聪明机智和求
知若渴的形象。
②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小说中“她”和“铁丝男”围绕“视力表是不是书”的问题进行了四次较量,情节
一波三折,悬念迭起,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③揭示主题,小说通过以“视力表”交换书的情节,歌颂了在书本匮乏的年代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热
爱。(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9.【答案】①“冷静”指小说叙事风格、语言风格客观冷静: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隐匿作者的声音和
感受,很多语句都体现了职业医者的逻辑和冷静。
②“温暖”体现在西藏高原的守边军人于高寒环境中对童话温暖世界的向往,热爱读书、追求上进的情
感尤其温暖。
③“冷静中蕴有温暖”,体现出作者以冷静客观的语言、零度写作的叙事风格,对生活在苦难环境中的
小人物倾注精神生命的关怀,呈现出温暖人心的故事蕴意。(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1材料二:
江西智学联盟体2022-2023学年高二第二次联考
这个春天,由8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组成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赢得超高
语文
口碑,“合和共生一一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等文博“开年展”大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
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活起来”“潮起来”。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马克思说,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新时代,坚守中华文化
立场,需要进一步突出主体意识,强化中华文化自觉,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增进中华文化自强。比
注意事项:
如,《中国奇谭》最吸引观众的,不仅是中式美术风格的创新运用,还在于其精神内核、叙事方式和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文化底色是中国的。从古代故事到科幻想象、从乡土眷恋到唯美爱情、从生命母题到人性思考,
并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中国奇谭》以厚重的传统文化和深刻的东方哲学有力拓展了国漫的表达边界,彰显了中华文化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喷涌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文化自信自强不是孤芳自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不仅在于我们自己的历史有
卷上无效。
多久、决心有多大、声音有多高,还要看能否与全球受众建立起一种植根于“人类最朴素的、最具通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约能力的价值观或情感”的共鸣。由此,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到世界文明发展的视域中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以全面认识和深刻检视。越是以虚怀若谷、兼收并蓄的开放心态去接受吸纳域外优秀文化,并不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就越能让中华文化在全球文明发展坐标中找到前进方向,在全球文明多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图景中获得持久影响。
材料一:
在这方面,成功出海的爆款动漫游戏或许能提供有益启示。它们既巧妙容纳中国特有的自然

近期,《深海》《中国奇谭》《三体》等动画作品凭借精致的画面和富有特色的故事受到广泛关
风貌、社会情景、历史典故,创新融合绘画、书法、戏剧和音乐等中华艺术元素,又能考虑到地域和
注,将“中国动画学派”话题又一次推到台前,持续引发我们思考:在视听作品蔚为大观的今天,中
文化差异,针对不同受众的喜好增加角色、改编内容、调整配音风格、优化运营策略等,从而成为传
国动画怎样才能更加吸引人,打动人?
播中华文化之美的使者,实现文化和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鲜明的美学风格是动画作品吸引观众的基本条件。作为视听艺术,动画在视觉呈现上不同于
高水准制作、高质量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圈”的标配。要讲好故事,精品内容是根本
真人影像,是基于一定美学风格的写意创造。近年来,中国动画创作者认准这个方向,将美术传统
和关键。当下,最缺乏的可能不是技术和渠道,而是核心创意迸发与优质内容生产。
与当代技术充分融合,在美学风格上不断实现突破。《中国奇谭》直接化身多种美术风格的“展示
归根到底,文化事业和产业是一种“体验业态”。文化产品和服务应当从受众特点和市场需
台”。不仅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等通过新技术赋能重焕生机,动画创作者还进行了许多
求出发,通过不断迭代创新的优质内容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用户。近年来,《国家宝藏》《中国诗
创造性的实验:或将中国传统画风与西方素描画法相结合,或者用三雏动画凸显水墨特点。《深
词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富有文化内涵又形式活泼新颖的高水平文化节目成为荧屏主力军,
海》则更进一步,融合油画色彩与黑白水墨,以三维形态呈现写意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从传播效
有力说明了传统文化不一定是“阳春白雪”,也不乏具有跨越古今、凝聚共识精神内核的雅俗共赏
果来看,观众对这些富有传统文化意蕴美学风格的肯定,证明了将动画天然具有的写意特色与中
之作
华美学注重意境营造的传统相结合,能够在动画“画风”上迸发出巨大创造力。
总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
创新动画“画风”,需要讲述符合当代生活情境的故事,注入契合观众情感需要的内涵,让观
文字、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可谓任重而道远
众产生代入感从而真心喜欢,如此才能使新的“中国风”落地生根。创作者们正以这样的创作理
(摘编自孙庆华《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有删改)
念开掘内容与主题,注重在与当代观众的情感连接中激活中华文化基因。《白蛇:缘起》以人们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悉的民间传说为底本,从主人公情感角度进行叙事,创造性地塑造了一个敢想敢为的艺术形象,赢
A.《中国奇谭》既有水墨动画等中国传统画风,又有西方素描画法的特点,还采用了当代三维动
得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认可。《深海》关注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色彩绚烂的粒子水墨寄寓了
画技术,实现了美学风格上的突破。
不畏艰难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粒子水墨,它们来自传统又贴近当代,
B.《中国奇谭》之所以吸引观众,不是因为中式美术风格的创新运用,而是由于其精神内核、叙
与当代观众心心相印。
事方式和文化底色是中国的。
用新的视听语言反映时代脉动,中国动画正在探索一种能够回应当代人情感诉求并引发普遍
C.只要以虚怀若谷、兼收并蓄的开放心态去吸纳域外优秀文化,就能让中华文化在全球文明发
共鸣的“中国风”。这种艺术风格不拘泥于形式,而是在中国动画优秀传统中有机融入时代内涵
展之路上不断前行并获得持久影响。
和当代美学追求,赢得观众的广泛认可。
D.中国动画探索出了一种能够回应当代人情感诉求并引发普遍共鸣的“中国风”,在优秀传统
(摘编自杨宸《展现中国动画旺盛的生命力》,有删改)
中融入时代内涵,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语文第1页(共8页)
语文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