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第一节 卤代烃
学习目标
1、认识卤代烃的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认识消去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3、能写出卤代烃的官能团、简单代表物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学习要点
1、重点:卤代烃的结构特点、性质及转化关系。
2、难点:卤代烃的结构特点、性质及转化关系。
基础梳理
一、卤代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定义
卤代烃可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 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2、分类
(1)按卤素原子种类分: 代烃、 代烃、 代烃、 代烃
(2)按卤素原子数目分: 卤代烃、 卤代烃
(3)按烃基是否饱和分: 卤代烃、 卤代烃
(4)按是否含有苯环分: 卤代烃、 卤代烃
3、物理性质
(1)状态:常温下卤代烃除 、 、 是气体外,其余均为液体或固体。
(2)沸点: 熔沸点大于同碳个数的烃,随碳原子数增多,沸点依次 (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3)密度:除脂肪烃的 和 外,其余卤代烃密度都比水大。
(4)溶解性:卤代烃都 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二、溴乙烷
1、分子组成与结构
2、物理性质
溴乙烷为密度比水 的无色液体,沸点为38.4 ℃, 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①条件: 。
②化学方程式:CH3CH2Br+NaOH 。
(2)消去反应
①定义: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 (如H2O、HX等),而生成含 的化合物的反应。
②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a.反应条件: 。
b.溴乙烷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 。
三、实验探究——1-溴丁烷的化学性质
【问题】卤代烷在不同溶剂中发生反应的情况不同。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验证取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产物。试剂,仪器自选。
【实验装置】
【讨论与实验】
(1)用哪种分析手段可以检验出1-溴丁烷取代反应生成物中的丁醇?
(2)如图所示,向圆底烧瓶中加入2.0gNaOH和15mL无水乙醇,搅拌。再向其中加入5mL1-溴丁烷和几片碎瓷片,微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水的试管中,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检验。
【讨论】(1)为什么要在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前先通入盛水的试管?除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丁烯?此时还有必要将气体先通入水中吗?
(2)预测2 -溴丁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可能产物有几种?写出结构简式。
四、不饱和卤代烃的加聚反应
卤代烯烃的某些化学性质与烯烃的相似,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成聚合反应,如四氟乙烯加成聚合生成高分子材料聚四氟乙烯。
nCF2===CF2 。
[归纳总结]溴乙烷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对比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断键位置
应用 引入羟基 引入不饱和键
结论
课后练习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
A. B.
C. D.
2.一氟一氯丙烷是对臭氧层有严重破坏的一类氟氯代烃,其分子式为,该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3.结构简式为R的卤代烃中的化学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B.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
C.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D.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②和③
4.如图装置可用于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的生成物乙烯的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消去反应
B.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酸性溶液褪色
C.可用溴水代替酸性溶液
D.乙烯难溶于水,故装置②可以省去
5.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③⑥ B.②③⑤ C.全部 D.②④
6.下列氯代烃中不能由烯烃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得到的是( )
A.2-乙基-4-氯-1-丁烯 B.氯代环己烷
C.2,2,3,3-四甲基-1-氯丁烷 D.3-甲基-3-氯戊烷
7.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B.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C.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素原子
D.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
参考答案
基础梳理
一、1、卤素原子
2、(1)氟 氯 溴 碘 (2)一 多 (3)饱和 不饱和 (4)脂肪 芳香
3、(1)一氯甲烷 氯乙烯 氯乙烷 (2)升高 (3)一氟代物 一氯代物 (4)不
二、1、 CH3—CH2Br C2H5Br —Br
2、大 难
3、(1)①NaOH水溶液、加热 ②CH3CH2OH+NaBr
(2)①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 不饱和键
②NaOH的醇溶液、加热 CH2=CH2↑+NaBr+H2O
三、(1)除去挥发出的乙醇,消除乙醇对酸性KMnO4的影响。
用溴水,不用将气体通入水中。
(2)2种。CH3CH2CH=CH2,CH3CH=CHCH3
四、
[归纳总结]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反应物 CH3CH2Br CH3CH2Br
反应条件 NaOH水溶液,加热 NaOH醇溶液,加热
生成物 CH3CH2OH、NaBr CH2=CH2、NaBr、H2O
断键位置 C-Br C-Br、邻碳的C-H
应用 引入羟基 引入不饱和键
结论 溴乙烷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
课后练习
1.答案:C
解析:二氯甲烷可以看作是甲烷中2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的,属于卤代烃,A项不符合题意;二氟二氯甲烷可以看作甲烷中2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另外2个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生成的,属于卤代烃,B项不符合题意;硝基苯中没有卤素原子,不属于卤代烃,C项符合题意;溴苯可看作苯中的1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属于卤代烃,D项不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丙烷的结构简式为,先固定F在上,则Cl的位置有3种:、;再固定F在上,则Cl的位置有2种:,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故选C。
3.答案:C
解析: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则只断裂CX键,即断裂①;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断裂CX键和邻位C原子上的CH键,则断裂①③,故选C。
4.答案:D
解析: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生成乙烯、溴化钠和水,该反应中溴乙烷脱去了溴原子和氢原子,属于消去反应,故A正确;产物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由于乙烯可以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可用溴水代替酸性溶液来检验实验中是否有乙烯生成,故C正确;从装置①导气管出来的气体除了乙烯外,还有乙醇,乙醇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干扰乙烯的检验,故装置②的目的是除去乙醇,不可省去,故D错误。
5.答案:A
解析: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发生的反应一般为消去反应。氯苯分子中含有稳定的大键结构,假设氯苯与K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将破坏苯环的稳定性,因此不能发生消去反应,①符合;和氯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因此该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对应的烯烃,②不符合;和氯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因此该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③符合;和氯原子或溴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因此该多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④不符合;和溴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因此一溴环己烷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和溴化钾,⑤不符合;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因为二氯甲烷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没有相邻的碳原子,⑥符合,答案选A。
6.答案:C
解析:2-乙基-4-氯-1-丁烯的结构简式为,可由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得到,A不符合题意;氯代环己烷的结构简式为,可由环己烯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得到,不符合题意;2,2,3,3-四甲基-氯丁烷的结构简式为,没有对应的烯烃,则不能由烯烃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得到,C符合题意;3-甲基-3-氯戊烷的结构简式为,可由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得到,D不符合题意。
7.答案:C
解析: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但不一定都是液体,例如一氯甲烷是气体,大部分卤代烃的密度比水大,A错误;卤代烃分子中,连有卤素原子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因此卤代烃不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B错误;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素原子,C正确;所有卤代烃不一定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也可以通过加成反应制得,D错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