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3 18:3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欧文新和谐公社
1848《共产党宣言》
1871巴黎公社
1917年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由理论到实践
由理想到现实
列宁
(1922-1924)
斯大林
(1924-1953)
赫鲁晓夫
(1953-1964)
勃列日涅夫
(1964-1982)
戈尔巴乔夫
(1985-1991)
苏联领导人
1919.11
1922
1924
1953
1964
1982
1985
1991
十月
革命
苏联
成立
列宁
逝世
斯大林
逝世
被退休
勃列日涅夫
逝世
苏联
解体
新宪法公布
1936
一、马克思的设想
马克思: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战争与饥饿:严峻的国内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
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一、马克思的设想
(一)求生存:列宁与“战时共产主义”
(二)谋发展: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苏俄(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一)求生存:列宁与“战时共产主义”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农业方面:
工业方面:
商业方面:
实行余粮征集制
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方式:
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①积极:战时共产主义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和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作 用:
积极作用:①巩固苏维埃政权和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俄国/苏俄/苏联农业生产情况 1913年 1920年
农业总产值(%) 100 67
种植业(%) 100 64
畜牧业(%) 100 72
粮食(万吨) 7.650 4.519
牛(万头) 6.060 5.250
猪(万头) 2.090 1.750
喀琅斯塔德海军兵变
1920年底,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一)求生存:列宁与“战时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引发经济困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加剧了社会矛盾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存在许多弊端。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1921年春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一)求生存:列宁与“战时共产主义”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1921年
2. 时间:
3.内容
1.背景:
4.作用:
5.认识:
(二)谋发展: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农业方面
工业方面
商业方面
分配方式
实行余粮征集制
中小型企业国有化
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须品和食品
取消自由贸易
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二)谋发展: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二)谋发展: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农民踊跃交纳粮食(1922年)
120
100
80
60
40
20
0
谷物产量
工业总产量
1925年
1913年
1920年
材料二:1913-1925年苏俄经济发展柱状图
根据国情制定政策,一切从实际出发。
4.作用:
5.认识:
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1861年改革
1917年
十月革命
1922年
沙俄
1991年
社会主义国家
(二)谋发展: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苏俄
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经济上
政治上
列宁
—求生存:“战时共产主义”
—成立“苏联”
—谋发展:“新经济政策”
直接过渡
间接过渡
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
1924年1月列宁逝世,
斯大林继任列宁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1.背景:
材料二:“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于50或100年。我们必须在十年内赶上这个差距。我们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否则我们会被摧毁。”——1931年 斯大林
材料一: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①内部:苏联工业基础落后;
材料三:“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斯大林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②外部: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受到帝国主义的威胁与包围。
苏联的工业化
优先发展重工业
2.措施:
①提出设想:
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928-1932年 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2-1937年 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②开始建设:
③实现完成:
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的工业化
“让我们的计划实现!”
“为了我们祖国成千上万千瓦的电量!”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为我们的祖国输送更多原油!”
苏联的工业化
3.成就: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据苏联统计,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苏联的工业化
4.特点:
①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苏联的工业化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
“我们的计划不是臆测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而是指令性的计划,这种计划各类领导机关必须执行,这种计划能决定我国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将来发展的方向。”
——1927年 斯大林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苏联的工业化
5.评价:
①积极作用:
②消极作用:
集中力量办大事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一方面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苏联的工业化
1.背景:
①根本目的:
材料一: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 ——《斯大林选集》
材料二:1927年苏联爆发粮食收购危机,政府收购的粮食总量只有491万吨,远低于国家需要的820万吨。
②直接原因: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1927年苏联爆发粮食收购危机
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斯大林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农业集体化
2.措施:
20世纪30年代初
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①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
②政府支持集体农庄建设,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土地公有化
生产资料公有化
1941年 女庄员种田
到1937年,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农业集体化
集体农庄雕像:
《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
集团农庄庄园与拖拉机合影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农业集体化
3.影响:
①农业集体化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②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在集体农庄制度下,农民所有的财产都被国家征用,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种什么、何时种、采取何种措施、何时收割等,政府都有详细的规定。
——《苏联现代史论文集》
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到斯大林逝世的1953年,牛、马、绵羊的数量仍未达到集体化前的水平,粮食产量甚至还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的水平。
——《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农业集体化
1.背景: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
2.时间:
3.内容:
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苏联模式)的形成。
4.意义:
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斯大林模式
5.特点: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①经济方面: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②政治方面: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它实行工商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国有化,把其他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灭掉。 … …用行政命令以及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 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世界史·现代史编》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斯大林模式
6.评价:
材料一: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
——英国首相丘吉尔
材料二:苏联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变化示意图
①积极影响: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消极影响:
斯大林模式
材料三:
漫画《跛脚的巨人 片面的经济》
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之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6.评价:
①积极影响:
②消极影响:
片面发展
重工业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斯大林模式
7.教训与启示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①政治上:健全民主与法制建设
②经济上: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遵循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③民生上: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斯大林模式
一、马克思的设想
(一)求生存:列宁与“战时共产主义”
(二)谋发展: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三)图崛起: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苏俄(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直接过渡
——间接过渡
——最终确立
课堂小结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积极:巩固新生政权
保证国内战争胜利
消极: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
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巩固工农
联盟,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探索出 正确道路
列宁
斯大林
社会主义工业化
落后农业国
变强大工业国
农业集体化
推动工业化建设
苏联模式
启示
①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健全民主与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
④任何改革,都应当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1.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
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
上述目标。”该学者对“苏联制度”的评价( )
A.强调了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D.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D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其原因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效果显著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确立 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
3.1931 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 50%卖给苏联。1929 年~1930 年,英国
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1931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
的30%销往苏联,193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50%。这说明( )
A.苏联工业化得益于特殊国际环境 B.苏联国内的工业化建设尚未起步
C.西方国家帮助苏联进行了工业化 D.美英为缓解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A
4.20世纪上半叶某一时期,苏联平均每公顷每日需要的劳动者数量从15人下降到9.4
人。而同期各地城市规模却大幅度增长,例如莫斯科人口从212万增加到413万人。
苏联当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卫国战争的需求
C.农业集体化的推广 D.工业化的发展
D
5.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苏联政府一方面向集体农庄提供贷款,加快农业的技术改造,
另一方面建立2500多个机器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并监督农庄执行
生产计划。苏联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农业生产落后面貌 B.适应工业化建设需要
C.加快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
B
6.在苏联七十多年历史上,大规模的饥荒有三次,即1922—1923年、1932—1933
年、1946—1947年饥荒。其中1932—1933年大饥荒的程度最为严重,1932年苏联
主要农业区乌克兰地区谷物产量仅是1930的36.8%,据估计饥荒死亡人数的在600—
800万之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错误 B.经济建设模式模糊导致社会混乱
C.农业集体化目的与客观效果相悖 D.苏联的经济困难呈现周期性特征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