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3 18:0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人教七下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历史 七年级下册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成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外交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怎样发明与传播的?当时的中外交流情况又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3课找出答案。
新课导入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标要求
1、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以及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等史实。
2、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理解宋元时期我国出现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分析宋元时期交通发达的原因及影响。
3、立足史料证实和家国情怀,通过了解认识中国古代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了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通过史料、视频等资料,说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通过分析史料和地图,描述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通过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分析宋元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学习目标
1、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局限有哪些? 谁发明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方向和影响 。
2、指南针发明的原理及其应用、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火药运用到军事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3、宋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发达的表现及影响。
4、宋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导学提纲

互动探究(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根据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雕版印刷术是何时发明的?其局限有哪些?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
3、思考,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有哪些进步?
4、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方向和影响 。
手抄 手写
雕版印刷术
一种书,只雕一回版,就可印多部,提高了效率。
夏 商 西周 东周 秦 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北宋 南宋 元 明 清
春秋 战国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隋唐时期
雕版印刷术
材料一: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材料二: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最后了个字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
材料三:一个工人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同学们手中的历史教材共约12.6万字,同学们算一算,要制作一个历史书雕版,要多长时间呢?
雕版印刷术有哪些弊端?
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如果出错了,不易修改等等。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隋唐时期
雕版印刷术
北宋
泥活字印刷术(毕昇)
发明者:北宋时的匠人毕昇(shēng)
流程: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印刷拆版
优点:
变死字为活字
变死版为活版
省时省力省钱,
节省了很多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什么进步之处?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沈括,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并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转轮排字盘(示意模型)
(印刷)肇自唐世,精于宋人,扩于元代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以铜铸成的用于排版印刷的反文单字
雕版
印刷术
隋唐时期
北宋
元朝王祯
泥活字
木活字
转轮
排字法
元朝中期
铜活字
元朝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王祯
(1271—1368)
印刷术的前世今生
印刷术的传播及意义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人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
朝鲜、日本

东南亚地区

活字
印刷术
西
欧洲、波斯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
影响: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的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朝鲜
日本
东南亚
波斯
欧洲

互动探究(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根据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司南是什么时候啊发明的?有什么用途?
2.指南针什么时候用于航海?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3.指南针的传播与影响。
指南针的演变史
战国(萌芽)
司南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司南”。
宋代(形成)
罗盘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罗盘” 。
北宋末(应用)
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洲可谈》
指南针:一种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用来判别方位的指向仪器。
航海时对指南针的应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史料研读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蕃志》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然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来辨别方向。
南宋时,海上航行完全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指南针的传播与影响
没有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就不会有世界近代发达的航海事业,就不会有哥伦布等一系列地理大发现,就不会有各国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世界近代文明的突飞猛进。
——盛静《浅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阿拉伯国家
欧洲
应用:
传播:
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技术。
12、13世纪,阿拉伯商人将其传到西亚、欧洲。
影响:
使人类结束了原始航海时代,开辟了航海史上的新纪元。为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
指南针的演变史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
火药的演变史
根据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画年代尺:火药的发明与发展情况。
2.火药是什么时候开始用于军事?探究:火药在宋元时期为什么被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
3.火药是如何传播的?又有什么影响?
火药的演变史
唐朝
宋代
南宋
发明了突火枪
元朝
发明了火铳
①发明: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②应用: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③发展: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火药是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
蒺藜火球、突火枪等
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火铳[chòng]
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蒙古三次西征形势图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战争频繁,元朝大规模的领土扩张,对火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促使火药及火药武器在宋元时期被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
思考:火药在宋元时期为什么被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
金、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材料一: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恩格斯
材料二: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德克·海德
影响:
传播: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冷兵器
热兵器
非洲
大洋洲
欧洲
波斯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 ———英国哲学家培根
领先世界 影响深远

互动探究(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根据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背景原因?从陆、海两个方面介绍中外交通的发展情况。
2.分析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的作用。
3.探究:分析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繁荣兴盛的原因。
4.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背景原因
①由于宋代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②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陆路交通的发展
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1)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知识链接: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
驿站制度是元朝政府的神经与血液网络,对维持统治具有重大的作用。
3)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作用)。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分析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的作用。
陆上交通
(1)政治上:加强了元朝对地方的管理控制,巩固了元朝的统治。(2)经济上:推动了商品贸易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文化上:遍布全国的驿站,使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往来日益频繁,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急递铺令牌


驿
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海路交通的发展
元代交通路线图
宋代海外贸易图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 140 多个。
①宋代海路多条航线: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②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西方
中国
药物 天文 历法 数学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纸币 驿站制度
亚洲各国
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
意义: ⑴陆路和海陆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⑵中国的创造发明传入西方和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⑶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在元朝时受到重视。
双向交流
共同发展
中外交通发达的影响作用
探究:宋朝海外贸易及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1).宋朝农业和手工业发达,为海外贸易发展奠定物质基础。2).宋朝与西方陆路交通受到阻碍,促使通过海路与外国发展贸易关系。3).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航海技术,除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能够进行远洋航行。4).宋朝政府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调动了中外商人的积极性。
【合作探究】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经济: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治: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
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对外交往:在传播我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
基础: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注重继承与创新)
知识小结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发达的中外交通
北宋 毕昇 活字印刷术
影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的发明和传播,推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改变了作战思维与交战方式,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驿站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宋元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社会相对安定的局面
经济发展
民族交融加强
对外交往有了重大突破
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为其奠定基础
随堂检验
1.(2022年江苏连云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用胶泥制坯,一坯刻一字,成为字印……将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然后以一平板覆压字面,使其平整,即可印刷。”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A. 拓印刻石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雕版印刷术 D. 双色套印法
2.(2022年河南)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发明 B.印刷术的改进
C.科举制的确立 D.宋词的繁荣
B
B
3.(2022年黑龙江大庆)某同学选用了如下图片对宋元时期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
A.科技发展 B.商业繁荣
C.民族交融 D.政权并立
A
4.(2022年四川乐山)十七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材料中作者讨论的是中国古代的A.文学成就 B.军事力量
C.科学技术 D.政治制度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