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民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张家界市民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4 06:5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 2023 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因为嫌旧戏的场子太碎,所以就把许多情节归纳为一幕来做,觉得紧凑些,而且好利用布景”,
语文试题 另外“非常注意配角”,“不专求一人出风头,要注意整个的平均”。由舞台价值方面衡量,欧
阳予倩可说是有效推行戏曲改革第一人。
时量: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命题人: 审题人:
(摘编自廖奔、刘彦君《百年“戏改”》)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材料二: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时装戏在上海京剧舞台的流行,引领了反映现实的剧目的编写和演出。与此相应,观众对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中角色的扮相“像不像”与舞台背景的设置“真不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京剧中男旦演
材料一:
员的化妆而言,以往只是在脸上抹点胭脂,整体给人的观感与所扮演的女性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戏曲改良要求的提出早于五四。戊戌维新失利后,社会维新派归因于民智不开,鼓吹时事新
但是在上海,由于洋行林立,资讯发达,世界上最新的化妆术与化妆品都能了解与购置,从而为
戏以启迪民心。1904 年柳亚子为陈去病、汪笑侬主办的《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所写发刊词直接
海派京剧演出追求“求真写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海派京剧的男旦演员冯子和为了使所扮演的
祭出“戏剧改良”旗号,企盼“民智大开,河山还我,建独立之阁,撞自由之钟,以演光复旧物、
旦角面部更俊俏,“用锅胭脂(眉膏)加深眼圈,把传统的一字眉改画为柳叶眉,把清末盛行的
推倒虏朝之壮剧快剧”,一时应者云集,形成风潮。为了增强宣传效果,于是借鉴西方话剧的所
点唇樱桃小嘴,改成用胭脂板(口红)涂抹整个嘴唇,增强了女性的自然美”。并用日本进口的
谓长于演说。新文化主帅陈独秀 1904 年呼吁戏曲“采用西法:戏中夹些演说,大可长人见识”。
最新化妆品进行化妆,整体塑造成更仿真的女性形象,因而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戏台上逐出现许多脱离剧情议论时事的“言论老生”“言论小生”,直接对社会发言,而穿西装、
梅兰芳看后认为,“南方旦角的贴法似乎更为好看……回到北京,就在眼圈、片子方面已经
旗袍扯四门唱西皮、二黄的怪诞形式屡见不鲜,诞生出许多不古不新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怪胎。
开始有了新的改革”。并据此排出《孽海波澜》《生死恨》《一缕麻》等时装新戏,对传统旦角妆
后来欧阳予倩批评改良新戏说:“他们的言论都是即兴的。因此不可能有什么标准。高兴起来就
扮进行了贴片子、画眼圈的改革,进而带动整个京剧女性人物扮相的创新改善,给人一种更贴切
完全不顾剧情,大放厥词,把其余角色僵在台上,说完一通再来做戏,最初是为了宣传革命,后
的真实之美。
来就成了演员自我表现……像顾无为、潘月樵就往往说得很长而词句不通,有时前后矛盾……不
求真写实的理念不仅促进了京剧化妆术的演进,也促进了京剧舞台演出的变革。传统京剧在
久观众也就厌倦了。”加之加装电灯和机关布景的新式戏台蜂起,演出中不乏以时装和舞台设备
舞台表演上追求虚拟写意的美学风格,舞台道具极其简单,往往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后面
的光怪陆离来取悦观众,造成昙花一现式的轰动,终究短命。改良新戏就在这样的哄闹声中很快
挂一幅帐幔,边上有两个门,用门帘遮挡。舞台上再没有其他东西。如演员需要演爬山,便临时
走向失败,连一出剧目也未保留下来。
搬上几张桌子搭起来虚拟为山。观众依靠演员程式化动作表演来想象具体内容。这一方面是中国
其中有价值的是欧阳予倩的京剧探索。欧阳予倩从演改良新戏转为演改良京剧,带着新文艺
传统京剧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传统京刷在经营舞台布景上的简陋。海派京剧受新理念
的想法、用自己的办法去改造京剧。他认为戏剧是综合艺术,而以剧本为统领。“戏剧者,必综
的驱使,首创拟真布景道具的运用,使观众能在看戏时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海派京剧的著名演
文学、美术、音乐及人身之语言动作,组织而成。有其所本焉,剧本是也。”“演剧者,根据剧
员欧阳予倩回忆道:“上海的舞台第一个大规模用布景的就是新舞台……他们的布景最初是完全
本,配饰以相当之美术品(如布景衣装等),疏荡以适宜之音乐,务使剧本与演者精神之一致表现
仿效日本,他们派人到日本去……聘了一个布景师和一个木匠,又照日本造了转台,因此演戏的
于舞台之上,乃可利用于今日鱼龙曼衍之舞台也。”因而他坚持自己编剧,并且坚持一定要按照
形式也就跟着变了……他们的办法,在当时正算一种大改革。”这种仿真的舞台布景的设置,实
剧本演出,这就使他的戏不同于当时众多的幕表戏之随意。他还注意克服旧戏结构松散、缺乏一
物道具的上台应用,以及力求真实的舞台表演,使观众看戏从完全的虚拟化领悟转变为设身处地
盘棋精神的毛病,例如他编演红楼戏,“虽然是照着二黄戏编的,却是照新戏分幕的方法来演,
市民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 11 页/共 12 页 市民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 12页/共 12 页
的感受,心灵感触的深度和审美欣赏的效果自然大大强化了,演新戏的受欢迎程度也就更加水涨 5.同样是对舞台设备进行改良,材料一中的改良新戏失败了,但材料二中的海派京剧新戏却深受
船高了。 欢迎,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原因。(6分)
(摘编自陈伟《海派京剧:五四新文化的有力推手与重要角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了增强宣传效果,柳亚子在《二十世纪大舞台》上所写发刊词祭出了“戏剧改良”的旗号,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6 分)
并且希望借鉴西方话剧的演说。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B.注重剧本作用、凝练戏剧情节和平衡舞台角色使得欧阳予倩的改良京剧获得了一定的舞台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 9 题。
成为有意义的戏曲改革。 孔子的自白
C.受到冯子和对旦角面部化妆的启发,梅兰芳对整个京剧女性人物的扮相进行了创新改善,使得 顾随
这些角色更富有真实之美。 孔子南游于楚的时候,有一天,楚国的叶公居然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来。
D.海派京剧仿真布景道具的运用,改变了此前观众只能依靠演员程式化动作表演来想象具体内容 ——你们的先生,孔仲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 为什么你们大家都甘心给他老先生赶着
的虚拟写意的美学风格。 车,困苦颠连地跟着他东西南北地跑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这问题使子路有些恼了。倘使在他年轻的时节,他会当面给他一顿抢白吧,然而他现在确是
A.材料一认为戏曲改良的时代背景并非五四运动,戊戌变法的失败才是那些被改良的新戏陆续登 老了,跟着先生周游了几年,软钉子,硬钉子—— 长沮、桀溺、丈人、晨门诸人的话—— 吃得
上舞台的时代背景。 也着实不少了。他的气质也和平了许多,锋芒也收敛了许多了,抢白叶公的话,已竟来到噪子里,
B.和维新派提倡的改良戏曲的立场完全不同,欧阳予倩主要是带着新文艺的想法按照自己的办法 又用力地咽了回去。
对京剧进行了改良。 子路想起这叶公就是相传有着好龙的奇癖的叶公,他的居室的墙上,所使用的器具上,都雕
C.世界上最新的化妆术与化妆品是海派京剧演员在“求真写实”的理念下能够对旦角的形象进行 刻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龙。
成功改良的必要条件。 于是天龙们被他的至诚所感动,居然有一条肯从半空中落在叶公的家院里。
D.材料二分别引用的梅兰芳关于改变传统男旦形象和欧阳予倩关于仿真舞台背景的话,提高了论 但想不到的是叶公,吓得面无人色, 一头扎在床底下,紧闭了眼,又把两手夹下死劲握住两
述内容的可信程度。 只耳朵,浑身战栗着,泪和鼻涕流满了他的面频,又沾湿了他的胡子。
3.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各项中最不可能是社会维新派所提倡的时事新戏的一项是(3 分) 龙于是伤心了, 一个焦雷,震破了屋顶,它乘着云又回到半空去了。这个焦雷,据说不是龙
( ) 的怒吼,乃是龙的叹息。
A.《哈姆莱特》 B.《二十世纪新茶花》 C.《民国万岁》 D.《新罗马》 这询问“孔子是怎样一个人物”的叶公,便是好龙而被龙吓坏了的那个叶公。
4.请将材料二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 25 个字。(4分) ——他这样好名而不务实的懦夫,也有打听圣人的为人的资格吗 子路这样想。子路于是装作
没有听说,昂然地走出去。
叶公的青脸几乎变成铁色,手脚似乎战栗得骨肉都要散开了的样子。他是愤怒呢 还是羞愧呢
市民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 11 页/共 12 页 市民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 12页/共 12 页
那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于好奇心而且不知道我是怎样一个人的人呀!
一个清秋的早晨,金黄色的太阳照着逆旅庭院中那棵银杏树的金黄色的叶子,而且那叶索索 子路被了先生的抱怨,心里有些着慌了:
地抖着,仿佛太阳的光线在上面跳舞。 —— 同他说些什么呢 先生!
在这样的晨间,孔子早已起来盥漱了多时了,他正在楚国逆旅的屋子里伤感着呢: ——你说:我们的先生是一用起功来忘掉了吃饭;欢喜起来忘掉了忱愁;而且不晓得什么叫
—— 老了哇!真是老了哇!有好些时候,不曾梦见那位老圣人周公了!真是老了哇!梦也 没有 作“老”哩!
了呢!而且 …… 而且 …… 这趟南游,又是白跑了腿啊!回去吧!回去吧!不是有些天资极好的徒 孔子说这句话的时节,眼睛又从子路身上挪开,仍然注视着对面的墙上,又看见那种众弟子
弟么 回家去把他们好好地教育起来。行我的道的如果不是我自己, 一定是我的徒弟们,或是徒 们所不能看见的东西。
弟的徒弟们呢! 但是子路听了方才的话,却分外地替先生伤悲。先生周游列国已竟二十年了,到处受人家的
孔子想到这里,他觉得眼前分外的光明,他那为了读《易经》写《春秋》而老花了的眼睛炯 欺侮与嘲笑。还用得什么功哩 欢喜从何而来呢 但是“老”的确来了——先生的两翼和胡须实在
炯地注视着对面的墙上,似乎看见一种东西—— 环绕着侍立的弟子们所不能看见的东西。 白得令人恐惧,便是颜面也干枯得有如树皮了!但是先生还不知老,也许是先生不好照镜子的缘故
子路蓦然说起话来了: 吧
—— 先生!像叶公那样的人物,也要向我打听先生是如何的一个人呢。 孔子的眼光,仍然注视着对面的墙上,看那弟子们所不能看见的东西。
孔子把注视着辽远处的眼光立刻收回来,在弟子群里找到了子路。 (原刊于一九二六年十月《沉钟》第五期,署名葛茅。有删改)
你同他说了些什么呢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我同他说些什么呢 无论如何说,像那样的人,是不能了解先生的伟大的人格的,我昨天什么 A. 叶公虽以“孔仲尼”尊称孔子,但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将孔子看作庸凡之人,缺少对圣人的
也不曾同他说哩! 礼敬尊崇,结果惹恼了子路。
孔子有些忧然了。 B. 小说依据“叶公好龙”这一典故,用漫画式笔法描绘叶公见到天龙时的狼狈相,含蓄表达了作
—— 由呀!你总是这样的执拗,你便告诉他又有什么妨害呢 你大概也觉得他那种好龙而又被 者对好名而不务实者的嘲讽。
天龙吓得生了病,有些滑稽,所以才厌恶他的为人么 他好假的龙,岂不比那用了笼子里装着的鸟 C. 子路不屑于回答叶公,孔子却认为可借此阐明心志,小说这一细节刻画了师徒的不同形 象,
儿或手牵着的小狗儿的人们强得多吗 你们有谁不是发现了人世的真实而觉得恐怖呢 由呀!你是太 也揭示了处世需要机变的道理。
执拗了! D. 作者采用故事新编的形式,选取《论语》的有关记述进行大胆的糅合创造,使小说达到了历史
你宿在石门的那一夜,那晨门曾讥讽过我了,你也不曾同他辩驳;长沮、桀溺在你问津的时 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融合。
候,也曾说过许多不满意于我的话头,你对于他们也不曾说过什么:那都是对的,因为他们——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晨门,长沮,桀溺——都是深知道我的人们,都是了解我的主义和行为的人们呀!便是前几日,此 A. 本文所表现的子路形象与《论语》中的子路基本一致,都是一个常常受到孔子批评的鲁莽好勇
处的接舆不是也在我的车前唱着“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的歌儿跑着过去了吗 我当时虽 之人。
然想着同他说话而不能,然而我是不懊悔的啊!我不能使他变为我,犹之他不能使我变为他,我而 B. 文中以银杏树“那叶索索地抖着”暗写叶公,与诗句“道是无晴却有晴”写法一样,都运用双
今是第一次来到楚国,很愿多有几个人知道我的心迹。由啊!你为什么不答复叶公呢 他是一个富 关手法。
市民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 11 页/共 12 页 市民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 12页/共 12 页
C. “晨门”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这一评价既可理解为是对孔子的讥讽,也可理解为 易见也。今大王不与万全之汉而自托于危亡之楚,臣窃为大王惑之!臣非以九江之兵足以亡楚也;
是褒赞。 大王发兵而倍楚,项王必留;留数月,汉之取天下可以万全。臣请与大王提剑而归汉,汉王必裂
D. 文中说的“你们有谁不是发现了人世的真实而觉得恐怖呢”这一现象,在小说《边城》中也有 地而封大王;又况九江必大王有也。”九江王曰:“请奉命。”阴许畔楚与汉,未敢泄也。楚使
反映。 者在九江,舍传舍,方急责布发兵。随何直入,坐楚使者上,曰:“九江王已归汉,楚何以得发
8. 小说中孔子的弟子们当时“所不能看见的东西”指什么 请简要说明。(4 分) 兵?”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说布曰:“事已构,可遂杀楚使者,无使归,而疾走汉并力。”
布曰:“如使者教。”于是杀楚使者,因起兵而攻楚。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9. 小说通过孔子的“自白”来塑造孔子形象,这样处理有何好处 请简要分析。(6 分) A. 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
B. 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
C. 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
D. 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5 分) A. 癸卯,有时用来指时间。古人把天干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以纪年、月、日、时,文中即为纪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B. 斧质,古代的刑具。“质”通“锧”,与《鸿门宴》中“如今人方为刀俎”中的“俎”都指砧
十一月,癸.卯.,随何至九江,九江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随何说太宰曰:“王之不见何, 板。
必以楚为强,汉为弱也。此臣之所以为使。使何得见,言之而是,大王所欲闻也;言之而非,使 C. 寡人,古代多用作王侯的谦称,《烛之武退秦师》中“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是此意。
何等二十人伏斧.质.九江市,足以明王倍汉而与楚也。”太宰乃言之王。王见之。随何曰:“汉王 D. 北乡,亦作“北向”,即在北面,因古人往往以面北背南为卑,故指臣服于人,文中即是此意。
使臣敬进书大王御者,窃怪大王与楚何亲也?”九江王曰:“寡.人.北乡而臣事之。”随何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大王与项王俱列为诸侯,北.乡.而臣事之者,必以楚为强,可以托国也。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 A. 随何以具体事件为依据指出九江王并非甘愿臣服于楚,而是借依附楚国之名行独立自主之实,
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 夫北面而臣事人者,固若是乎?汉
之所以不背弃楚国,是认为汉国弱小。
王入彭城,项王未出齐也。大王宜悉九江之兵渡淮,日夜会战彭城下;大王乃抚万人之众,无一 B. 随何把楚汉双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楚国军队表面强大却不得人心,且已陷入进不能攻取,退
人渡淮者,垂拱而观其孰胜。夫托国于人者,固若是乎?大王提空名以乡楚而欲厚自托,臣窃为
又无法脱身的僵局,是不足依赖的。
大王不取也!然而大王不背楚者,以汉为弱也。夫楚兵虽强,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以其背盟约 C. 随何提出九江王既然已起兵反叛,不需要灭掉楚国,只要能拖住项王几个月,汉王保证会划分
而杀义帝也。汉王收诸侯,还守成皋、荥阳,下蜀、汉之粟,深沟壁垒,分卒守徽乘塞。楚人深
土地给他,九江国也必定仍归他所有。
入敌国八九百里,老弱转粮千里之外。汉坚守而不动,楚进则不得攻,退则不能解,故曰楚兵不 D. 随何径直闯入楚国使者的客舍,向楚国使者宣布九江王已经归附汉王,后又劝说九江王杀掉楚
足恃也。使楚胜汉,则诸侯自危惧而相救;夫楚之强,适足以致天下之兵耳。故楚不如汉,其势
国使者,投奔汉王,与汉军协力作战。
市民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 11 页/共 12 页 市民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 12页/共 12 页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 分)
(1)今大王不与万全之汉而自托于危亡之楚,臣窃为大王惑之! (3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3 分) (1)《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描述了暮春时节人们到台上吹风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2)《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反问句回答曾皙“唯求则非邦也与”疑问的一句: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 分) 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
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 分)
__________________。”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
14.《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历来为人称道,本文中随何对太宰说的话又使用了怎样 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游说技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9 分)
曾点言志,只提沐浴吹风歌咏,似有不学无术之嫌,而孔子居然对他的话表示赞许,这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就很① 了。而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甲)可见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
含了一些道家的想法。那么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乙)儒中有道,道中也必有儒,儒道互
阅读下面这首唐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补是人性的使然。儒道两家在作为学术流派产生之始,甚至在产生之前,便② 。
忆庐山旧居 带着这个假设来看老子,也就能理解他说的“爱民治国”这些话了。而庄子虽然总是批
评儒家,但也同意“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丙)如果老庄真的弃尘绝世,就
处默 应该如《论语》里提到的几位隐士——接典、长沮、桀溺等——(丁)连姓名都不屑于留,
更不用谈著书立说、设帐授徒了。可见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社会责任感这一方
粗衣粝食老烟霞,勉把衰颜惜岁华。 面,老庄与孔孟一样。
独鹤只为山客伴,闲云常在野僧家。 同源异流是儒道互补的根本特征,只不过孔孟关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文明秩序的发展,
老庄关怀的是人类生命与心性的和谐、自在与自然。他们都对人性和社会问题颇为关注。无
丛生嫩蕨粘松粉,自落干薪带藓花。 论二者的差异多么大,都能彼此依存,③ , 两千多年来不但发展为中国文化的基
调,反而已然内化成独有的中国人的人格特征。
明月清风旧相得,十年归恨可能赊。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18 下列对语段中几处标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甲处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孟子的话。此外,引号还可表示强调。
A.诗歌首句即回忆多年前在庐山旧居时的粗朴穿着、粗糙饭食和优美的山水风光。
B.乙处冒号使用正确,表示提示下文,其后的内容指“大胆的假设”。
B.“衰颜”表明诗人在庐山时年龄已大,但“勉”“惜”透露出晚年生活的不幸。 C.丙处“······义也”属句中的引用,句号放在后引号的前面或后面均可。
C.颔联中描绘的“野鹤”“闲云”富有人情,表现了诗人的惬意闲适、悠然自得。 D.丁处两个破折号表示插入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和括号作用类似。
D.全诗紧紧围绕“忆”字,所写庐山旧居胜景动静结合、高下搭配,富有层次感。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16.有人评论诗歌的结句“一‘恨’有余音”,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6 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市民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 11 页/共 12 页 市民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 12页/共 12 页
②英国女作家丽贝卡·韦斯特发现巴尔干当地人“从大学毕业回来,对农民的服装。舞蹈、礼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 仪之美完全视而不见,觉得它们都带着野蛮气息”。她强调,这会让人丧失自身根底,无法看到自
得改变原意。(3 分) 身之美。
③当下,很多人想变美,并竭力向大众审美中的美人标准靠拢,有人还整出明星脸,“想通过
变成别人来变美”。这引起热议:到底是应坚持本色还是颠覆自己
今天的中国让世界看到它的美,也让我们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对审美的再认识。这不仅是回
到我们自己的文化根源,也需要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重新理解自身的本质和独特价值。
四、《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上述材料能给我们启示,请结合自己的认识,以“美的认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一、阅读《红楼梦》中描写贾宝玉的两首词《西江月》,完成下面小题。
“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遇
于 800 字。
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二)“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
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比儿形状! ”
21.对“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穷困失意,懒惰愚笨 B.愚笨顽皮,不通人情世故
C.厌弃功名,否定封建正统 D.不学无术,不懂儒家经典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3 分)
22、下面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中的三首,请判断一下每首判词暗示的是哪个人物。(3 分)
(1)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①
(2)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②
(3)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③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五、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①歌德发现斯特拉斯堡大教掌按古典规则衡量,是不规则、不对称乃至古怪的,但认真审视,
就不能不承认它是美的,其独特气质有一种自发之美。他强调:如果它的影响力源于深刻、和谐、
独立的感觉,源自自我独特、不顾任何外界事物的感觉,那么它都是完整而鲜活的。
市民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 11 页/共 12 页 市民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 12页/共 1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