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5-26 12:4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学得怎样?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第4课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1、1953年我国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 ,并逐步实现对 、 、
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一五计划开始于 年,其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
3、三大改造就是引导改造对象走社会主义道路,其改造方法:农业和手工业的方法是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主要实行全行业 。
4、 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社会主义 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从此 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 。这是20世纪中国一次历史性的的巨变。
自我勘探重工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工业化公私合营1956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在这一时期,我们国家最终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过渡时期“一化”
“三改”总路线
实质一、过渡时期(1949-1956)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解决所有制问题,即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二、一五计划阅读探究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   探究一:能不能从毛主席话中,解释一下“一五计划”为什么把工作重心放在重工业上面?随口说一说——一五计划成就 一桥、一公司、二厂、三铁、三公意义:结果: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主要工业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胜利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纪念邮票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二、一五计划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什么叫“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场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变革。“三大改造”时间:1953年——1956年底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手段:合作化(社)加工订货向公私合营过渡精彩时刻农民积极报名入社农业合作化完成后向毛主席报喜太原手工业者庆祝胜利北京工商界向毛泽东报喜广州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三大改造完成从表中可看出中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
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三、“三大改造”高速进行总结“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的巨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政治: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地主阶级
和资产阶级消亡。
法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制定。
经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
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 我国基本建立起
来。过渡时期
总路线
(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3-1957年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