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九下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一、知识梳理
【单元线索】
一个时代 电气时代
三大成就 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化学工业
五大变化 人口增长、教育发展、城市化、环境污染、贫富分化
七大巨匠 爱迪生、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
请同学们按照单元线索,自主学习梳理本单元所学过的基础知识。
二、综合训练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部19世纪后期的电影中有如下情景,你认为下列选项不符合时代背景的是( )
A.福特向观众介绍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
B.男主角驾车带爱犬游巴黎
C.男女主角默默相视,旁边茶几上的电话嘀嘀直响
D.女主角在白炽灯下完成绘画作品
2.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①蒸汽机的产生②汽车的发明③飞机的研制④核能的利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3.现代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塑料制品的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从生产领域到衣食住行,塑料制品无处不在。但人们也发现,塑料垃圾已经悄悄地向我们涌来,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这种工业诞生于( )
A.戴姆勒的发明 B.诺贝尔的发明
C.海厄特的发明 D.夏尔多内的发明
4.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以下属于工业革命负面影响的是( )
A.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B.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C.人们出行更加快捷、便利 D.工业污染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5.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促使美国成为新 “世界工厂”的因素不包括( )
A.科学技术上的领先 B.废除奴隶制,扫除了经济的发展障碍
C.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D.南北战争后得到大量的劳动力
6.“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他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B.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世界各国都取得跨越式发展
D.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
7.“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技术革新”最显著的成就是( )
A.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 B.珍妮纺纱机的开始使用
C.新式交通工具的问世 D.电力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8.“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下列说法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 )
A.工业化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奇迹并使人逐渐变得野蛮
B.工业化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并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
C.工业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
D.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并造成了贫富分化的加剧
9.下表反映出美、英、俄等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殖民扩张 D.世界市场形成
10. 19世纪70-90年代,美国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40%,资本总额却增加了300%,从21亿美元上升到65亿美元;20世纪初,美国大公司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6%,它所雇佣的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75%以上,产值接近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0%。材料表明美国( )
A.蒸汽动力大量应用 B.重化工业高度发展
C.西部地区得到开发 D.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1.牛顿去世后,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牛顿之所以受到如此礼遇,主要是因为他( )
A.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B.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C.提出了启蒙思想
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2.1831年,达尔文随“小猎犬号”帆船进行环球航行,船长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论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以下关于达尔文这次航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首次证明了地圆学说
B.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交通成就
D.为提出进化论的观点积累了素材
13.纽约茱莉亚院珍藏着贝多芬创作的手稿,这手稿属于哪方面的作品( )
A.美术 B.音乐 C.诗歌 D.史学
14.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一座丰盈的艺术宝库。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文学家是( )
A.巴尔扎克 B.莎士比亚
C.贝多芬 D.托尔斯泰
15.2021年七,《不朽的梵高2.0》感映艺术展在世界巡展。此次感映艺术展结合了传记、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出,以更立体、更多元的方式近距离“感受梵高”。下列属于梵高的作品是( )
A.《英雄交响曲》 B.《高老头》
C.《夜间的咖啡馆》 D.《战争与和平》
三、素养提升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在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被紧紧地双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倦的钢铁机器上”
——节选自《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织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家们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众多发明使化学工业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
——郭豫斌《西方近代文明》
(1)材料一中讲述的工厂是从哪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发动机”的动力来源是什么机器的出现?依据材料说明当时工厂的环境是怎样的?
(2)材料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最为重要的两点成就是什么?材料中提到“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它是哪位化学家的重要发明?
(3)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也有明显进步,科学家们分别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哪些交通工具,发明者分别是谁?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的日益普及、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到1851年,英国5万~10万人的城市由1个增加到13个。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到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已达到70%。
——选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后,电灯的发明使城市照明得到彻底改善。城市中还出现了有轨电车、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取代了曾经最常见的马车,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选自《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三 城市的发展加剧了环境污染,直到19世纪的后半叶,城市仍然是危险的地区,伦敦发生了14次毒雾事件、城市里生活污水随意泼洒,垃圾随意倾倒,由于缺乏厕所,人们随处便溺,泰晤士河也变得肮脏浑浊不堪。被污染的生活供水和不卫生的居住条件导致了传染病的流行,死亡率通常超过出生率。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城市治理的措施。经过近100年的努力,英国政府的环境治理卓有成效。
——节选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1)阅读材料一,依据材料分析英国人口及城市变化趋势,试分析上述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成果给城市生活带来了便利?
(3)据材料三回答,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写出两点即可)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感想。
18.没有科学家、艺术家的巨大成就,就没有现代人类文明的延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的光学分析告诉人们,光不再是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是一个物理现象,是可以研究和分析的。牛顿的这一成就不仅是学术观点方面的革命,也带来了宗教信仰的一场革命。
——节选自何成刚等主编《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材料二 他的作品“不仅是他个人思想的矛盾,而且是一些及其复杂和矛盾的条件对无论一般的政治教育领域方面,或专门属于文学艺术方面的教育、社会印象、历史传统的反映,这些东西曾经决定了改革后和革命前这一时期俄国社会各个阶级的各个阶层的心理……这些作品表达着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
——节选自列宁《真理报》
(1)材料一是如何评价牛顿光学成就的?达尔文提出什么重要理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理论?
(2)材料二中提到的“他”是谁,你能说出“他的作品”有哪些吗?
(3)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叙述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思维拓展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以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化成就等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复习,你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有哪些?工业化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近代科技和文化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繁荣的?请你以科技发展为主线,社会变化为辅,试做本单元的思维导图。
五、单元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发?请你对自己本单元的学习做一个总结和反思。看看你掌握了哪些历史知识?学会了哪些学习历史的方法?本单元的学习又有怎样的收获和感悟呢?
第二单元 综合测试
一、知识梳理(略)
二、综合训练
1.A 2.D 3.C 4.D 5.C 6.B 7.D 8.C 9.A 10.D 11.A 12.D 13.B 14.D 15.C
三、素养提升
16.(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工厂环境恶劣,工人集中在一起生产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工厂使用机器生产,工人受机器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
(2)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内燃机的发明。夏尔多内。
(3)蒸汽机车,斯蒂芬森。汽车,本茨。
17.(1)城市增加、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高。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城市化进程。
(2)电灯、有轨电车、汽车(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3)大气污染;水河染;公共卫生问题。
(4)可从城市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角度回答,结合所给材料,观点正确,言之有理,语言规范即可。
18.(1)牛顿的这一成就不仅是学术观点方面的革命,也带来了宗教信仰的一场革命;生物进化论。
(2)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3)科技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学艺术是社会发展的表达形式。(开放性题,言之成理即可)
四、思维拓展(略)
五、单元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