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写作微指导
精炼动词巧表现
名师金课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古诗炼字初感受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过江南岸
春风又入江南岸
春风又满江南岸
诗人炼字:
古诗炼字初感受
春风又绿江南岸
炼字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古诗炼字初感受
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名家炼字细品味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鲁迅《社戏》
形容词的动态化
精炼动词悟方法
1.形容词的动态化
可以化静为动,化结果为过程,化无形为有形,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 任务发布】
酷暑转身离去,金秋迎面走来。学校弘临文学社公众号将发布“秋之韵”小感专辑,特向九年级同学征集稿件,内容是写一个镜头,展示你眼中的秋,分享你心中的秋,100字左右。
用上形容词的动态化方法,定能为你的创意表达增添亮点。
学以致用“炼”一“炼”
【《秋之韵》学生习作片段】
(二)秋,款款而来。她寂静了夏的躁动,消弭了夏的喧嚣。它化作一阵风,滑过树梢,黄了银杏,红了枫林。它化作一束光,洒在田间,灿烂了阵阵稻香。它化作一场雨,落在大地上,滋养了饥渴的花草。秋,静悄悄地来了,她正精心地为大地编织一件五彩的风衣。
学以致用“炼”一“炼”
(一)秋天来了,渐渐地,银杏黄了枝头,枫林红了叶片,为丰腴的大地添上绚烂的一笔。田野里,各种瓜果饱满着精神,等待农民伯伯的到来。秋天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季节!
【《秋之韵》学生习作一】
在我看来,秋并不冷清。瞧!窗外,蔚蓝的天明朗起来,洁白的云舒畅开来,我原本焦躁的心也明澈起来。微风轻拂,树叶晃晃悠悠落下来,铺成一片金色。教室里,同学们或托腮沉思,或奋笔疾书。校园里,生气愈发高涨起来。
学以致用“炼”一“炼”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穆旦《我看》
陌生化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手法,通过对常规与常识的偏离,实现感受与语言理解上的陌生感。
(九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
名家炼字细品味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鲁迅《孔乙己》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杨绛的《老王》
动词的陌生化,可以是写作对象的转换,如以写物动词写人;可以是生活常识的颠覆,如人体动作逆转。
精炼动词悟方法
2.动词的陌生化
创意表达,推陈出新,使写作的语言以崭新的面貌出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给读者以新奇的阅读体验。
上学路上,我懊悔不已。细想着姑妈在我失意时的鼓励,在我骄傲时的教导,每周为我做饭、送饭时的忙碌身影……我才发现自己多么荒唐、无知。眼见着白发一点一点在姑妈的发梢______,皱纹在姑妈的眉间______……
【佳作《你的馈赠,点燃了我》选段】
撒野
晕开
(在空格中填入陌生化的动词,并说明理由。)
学以致用“炼”一“炼”
【 任务发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骄阳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令人心动的景致。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处景致,以“我爱__________”为题,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用上一两个陌生化的动词,“点亮”你的创意表达。
学以致用“炼”一“炼”
学以致用“炼”一“炼”
我爱家边池塘夏天的容貌。
记忆中,池塘是温软秀丽的。这个长时间干涸的小池塘一到夏天便豁然开朗了,漫溢着水光,像那闺房中的明镜,描摹着天空一角,静静吸入(倒映着)岸边乌桕树的倒影。池塘的一边挤满了浮藻,晌午的太阳在鲜嫩的叶上蒸腾着炽热,那温热的风只一轻揉(吹),便揉(吹)绿了叶片,随之也明媚了池面。……我爱池塘在夏天的模样。
【《我爱______》学生习作片段】
(与括号中的词语比较,说说加红色词语的表达效果。)
1.形容词的动态化
精炼动词之方法
2.动词的陌生化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愿你——
腹有诗书,笔端生花。
教师寄语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