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八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教学
庆祝抗战胜利的民众
战争毁坏的城市
1931——1945年
抗日战争时期
8月14日:“倭寇投降,……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8月20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希望足下体念国家之安危,闵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
8月23日:“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携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1945年8月重大事件:
1.8月6日和9日 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2.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次日出兵中国东北
3.8月9日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4.8月14日 蒋介石第一次电邀毛泽东
5.8月15日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6.8月20日 蒋介石第二次电邀毛泽东
7.8月23日 蒋介石第三次电邀毛泽东
:去VS留
起飞前毛泽东的政治遗嘱是“如果蒋介石把我关了或者杀掉,那就由刘少奇同志来代替我”。
材料一 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国民党《中央日报》主笔陶希圣
材料二 1.国民党军队:……一切依照既定军事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2.中共第18集团军:……应就原地驻防待命。3.所有伪军:维持治安,只接受国民党部队的收编。
——蒋介石在1945年8月11日下达三命令
材料三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是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归结于政令军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中心。
——蒋介石《日记》
重庆民主人士热烈欢迎中共代表
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来延安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
1945年8月—10月
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
重庆谈判期间的蒋介石和毛泽东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要点: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承诺召开政协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在重庆,毛泽东会见民主人士,接受各国记者采访,处处显示出一名政治家的睿智与气度,使国民党宣传中青面獠牙的“赤匪”形象一扫而光。
毛泽东回访柳亚子 毛泽东参加各类活动
从结果来看国共双方的目的都达到了吗?你觉得哪一方获利更大?
国民党虽然获得了内战的准备时间,但失去了政治上的主动。
共产党戳穿了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赢得了民心,争取了主动。
重庆谈判
时间:1945年8月—10月
地点:重庆
参与双方:共产党和国民党
内容:1、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2、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请各党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结果: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彰显担当 ——为民所愿,弥天大勇。
1946年1月10日,召开政协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一线曙光
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B.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
C.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曙光一现
重庆谈判
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调集20余万兵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妄图通过全面进攻速战速决3-6个月消灭中共。
1946年7月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项目 数目 百分比
兵力 共产党方面 127万人 1
国民党方面 430万人 3.4
地区面积 共产党方面 228.5800万平方公里 23.8%
国民党方面 731.1720万平方公里 76.2%
人口 共产党方面 1.36亿 28.6%
国民党方面 3.39亿 71.4%
装备和援助 共产党方面 落后(步枪) 外援少
国民党方面 先进(美械) 美援59亿美元
中原
:打VS撤
1946.12-1947.4
三下江南 四保临江
1947.2
莱芜战役
1946.7
苏中战役
1946.6
中原突围
宣化店
1946.10
新开岭战役
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歼敌2万余人
孟良崮战役
西北野战军——青化砭、沙家店战役胜利——粉碎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华东野战军—— 山东孟良崮战役胜利 ——粉碎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发挥智慧 ——实事求是,坚守初心。
材料一
国民党发动25万大军进攻延安,我们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仅有2万6千人,装备极差。
材料二
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切掉他…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材料三
毛泽东扳下一根指头,说:“其一,我们在延安住了十来年,一直处在和平环境中。现在一有战争就走,我无颜对陕北乡亲,日后也不好再见面。我决定和陕北老百姓一起,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其二,我不离开陕北还有一个理由。胡宗南有20多万人马,我们只有2万,陕北的比例是十比一。……党内分工我负责军事,我不在陕北谁在陕北?”
——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中共中央为什么要撤离延安又留在陕北?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守VS攻
由于新土地改革规定国民党的官兵如果参加人民解放军,其家属甚至本人也可分得土地,数十万的国民党官兵就宁愿成为解放军俘虏。
解放战争形势
①
②
③
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8年9月—11月
辽沈战役(林彪 等)
锦州:
关门打狗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淮海战役(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
陈毅:“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平津战役(林彪 等)
解放东北
徐 州
北平
和平解放
解放华北
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
发起总攻——渡江战役(1949年4月)
1949年4月,人民解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国民党退往台湾。
横渡长江
渡江战役示意图
得道多助 ——人间正道,民心所向。
战略
防御
转入
进攻
战略
决战
政治和谈
发起总攻
重庆
谈判
内战全面爆发
转战陕北
挺进
大别山
辽沈、淮海、平津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去VS留
打VS撤
守VS攻
?VS?
彰显担当 ——为民所愿,弥天大勇。
发挥智慧 ——实事求是,坚守初心。
得道多助 ——人间正道,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