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灯笼》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灯笼》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4 15:36:1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灯笼》详案
一、导入
1、教师导语
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 张灯结彩的喜庆 宫廷点缀的灯火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灯笼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红灯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权势。灯笼,承载着亲情,抒写着繁华。
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吴伯萧一起走进他记忆里的灯笼。
2、灯笼图片展
二、了解作者和背景
1、作者
3、谁能给老师介绍你课前了解的吴伯萧。
自渎课文需要同学们课前多花时间精力,老师带来了吴伯萧的部分知识,
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吴伯萧散文集》等作品中。他的散文情感真挚深厚,描写朴实动人,结构严谨,语言清丽洗练。
那有同学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吗?你说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点,抗日战争。
2、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碎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萧。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伴着灯笼走进吴伯萧的回忆。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梳理课文轮廓。
请第一个举手的你和我们分享:开篇说“火”:叙说喜欢火的原因。
详写关于灯笼的记忆。
结尾说火:引出关于灯笼的联想。
你的课前预习准备得十分充分,这篇回忆性散文的思路非常清晰,总分总结构。
三、精读感知
这篇回忆性散文是一篇自读文章,所以本课时我们主要运用前面所学的批注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1、提炼式批注
作者说“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提炼概括出与灯笼有关的事件并批注。
你们批注了哪些事件?
接祖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等故事。
接过母亲递给的纱灯上下灯学
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
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
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
在纱灯上描红
想象宫灯的样子和宫灯下的景象。
群策群力果然效率高。
2、提问式批注:
作者写了这么多的灯笼,寄寓的情感和内涵有怎样的不同?
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这是低自然段我和祖父的灯笼缘。
1、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灯笼宣召着母子情深。这是第5自然段我和母亲的灯笼缘。
2、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灯笼慰藉着孤行客的心,也体现了家乡人的淳朴,善良。这是第6自然段的灯笼缘。
3、唐明皇……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灯笼记录着历史与沧桑。这是第7和第8自然段的灯笼缘。
4、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灯笼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这是第9自然段的灯笼缘。
作者看到灯笼联想到了什么?欸,古将军。看到灯笼作者为什么联想到古将军
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作者写了这么多灯笼,所寄寓的情缘是不一样的:有个人情感上的,有历史文化上的,最后升华到与国家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上。
最终,他把他的这些愿望和担当寄托在火上?为什么呢?因为灯笼不够了,由追溯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我们应该找到更有凝聚力的精神,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作者把自己的深厚情感寄托在火上,同学们,其实火在中华文化里面是有独特的内涵的,你来说一说。
火的内涵
本义指物体燃烧时产生的光焰。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代表热情与正义,是一种美好的精神。
象征着光明、温暖与希望。
结语
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书写了他记忆深处关于灯笼的美好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对于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作者的经历中读懂灯笼的文化内涵,做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做一只指引前进的灯笼,照亮祖国灿烂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