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 姓氏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赵、钱、孙、李”等姓氏,会写“双、方、王”3个生字;
2.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引发学生对自己姓氏的来源的探究兴趣;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2、会写“双、方、王”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是语文老师,我姓卢,所以你们叫我卢老师!那你们姓什么呢?谁来说说?(生交流)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姓氏歌》。
请两人示范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且评价。
提示: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3.姓氏名称
大家还记得这些姓氏怎么读吗?(出示姓氏卡片,学生读字、认字。)
二、学习第一小节(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1.儿歌中是怎样介绍这些姓氏的?学生回答,并且总结方法:加一加或者拆分组合法都行(板书)。具体到“李、张、胡、吴”的介绍,学生诵读。
2.生活中还有哪些姓氏可以用这种办法介绍?学生举例说明。
3.教师出示“许”与“徐”
师:学校有两位老师,徐老师,许老师,你知道到底是谁吗?
生赶紧读书中的介绍:双人徐,言午许。
师:双人指的是?言午指的是?生作答。
总结介绍方法:偏旁记忆法(板书)
4.拓展延伸到生活的姓氏。
5.合作朗读第一小节。
6.课后儿歌学习(课件出示儿歌)朗读,并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生作答,并讲解“方”的介绍方法:组词法
7.拓展延伸到生活中的姓氏。
8.课中游戏:介绍自己的姓氏 除了用这几种方法,也可以用自己想到的方法介绍
学生同桌互相介绍自己的姓氏,并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姓氏上台介绍,其中含有“王”字,并总结像“王”这样的姓氏可以用笔画法介绍。(板书:笔画法)(板书:其他)
三、学习儿歌第二小节
1.这一小节介绍了哪些姓氏?(生读后作答。)
2.介绍《百家姓》这本书。
3.“赵”为什么排第一位?音频介绍。
4.学生将黑板上的姓氏按“百家姓”的顺序排列,并读一读。
5.姓氏背后的名人故事:毛泽东、钱学森、王羲之、屈原、李白等。
6.学习复姓:诸葛亮的诸葛。班级里的复姓:欧阳
7.读复姓,找知识:东门、南郭、西门、北宫(方位名词也可以是姓氏)
四、写生字:双、方、王
1.观察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们要注意什么
2.“双”在生活中是怎么用的?学生说词语并理解含义。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
5.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们评一评
五、总结
1.读儿歌,有节奏的,并拍手辅助背诵
2.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姓氏的介绍方法,了解了许多藏在姓氏背后的故事和知识,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总结一些姓氏的介绍方法,读更多的书,了解藏在姓氏里的故事、历史、知识。
六、拓展作业: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自己的姓氏的起源和其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