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4 12:3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文言文二则
【学习情境】
学校要围绕“金牌辩手”举办一场选拔赛。
【学习任务】
围绕辩日材料选拔“金牌辩手”。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两小儿辩日》。
2.通过读一读、学一学、演一演、探一探的方式,学习用具体事例记明观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两小儿辩日》。
【教学难点】通过读一读、学一学、演一演、探一探的方式,学习用具体事例记明观点。
【教学过程】
亲爱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会遇到一些观点不统一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辩论,要各抒己见。这学期学校要围绕“金牌辩手”举办一场选拔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怎么辩论,那就让我们走进《列子 汤问》的《两小儿辩日》,学习两小儿在面对太阳远近这个问题是如何辩论的?(揭示课题)
活动一:读一读信息材料
1.要成为金牌辩手,首先要熟悉材料,才能很好地进行辩论。这是辩论的材料。
(1)自由读材料,注意红色部分,读准字音、正确停顿、读通句子。
师:随机指导:读准字音才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读材料。
预设1:① 此不为(wéi wèi)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② 孰(sú shú)为(wéi wèi)汝多知(zhī zhì)乎?
预设2:一儿曰:“我以 / 日始出时 / 去人近,而 / 日中时 / 远也。”
一儿曰:“我以 / 日初出 / 远,而日中时 / 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 / 大如车盖,及 / 日中 / 则如盘盂,此不 为 / 远者小 / 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 / 沧沧凉凉,及其 / 日中 / 如探汤,此不 为 / 近者热 / 而远者凉乎?”
2.指导朗读。
3.再读材料,借助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
师:连起来记记材料的意思。
孔子游历东方,看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到了正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到了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那样大,到了正午却像盘盂一样小,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后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天气很寒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一样,这不是离得近让人感觉热,离得远让人感觉凉吗?”孔子无法判断他们谁对谁错。两个小孩儿笑着说:“谁说你很聪明呢?”
活动二、学一学辩论策略
1.我们要想成为金牌辩手必须学一学辩论的的策略,那辩论的策略有哪些呢?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让我们从文中找找答案。
2.自学提示:
(1)圈画两小儿观点和依据。
(2)小组交流:他们是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他们是怎么争辩的?争辩结果如何?完成助学单。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3.出示表格,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两小儿的观点、理由、依据、角度等。
人物 观点 理由(现象) 依据 角度
小儿甲 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远者小而近者大 视觉
小儿乙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近者热而远者凉 触觉
(1)学生汇报,交流发现。
预设1: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出示单元导读页)
预设2: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辩论的。
(2)启发思考:两小儿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他们既然都符合事实,为什么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预设1:一儿从视觉,另一儿从触觉。
活动三:演一演重现辩论画面
1.在辩论的时候他们的语气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老师和一位学生扮演两小儿,读对话。生观察。
预设:辩论时说话语气比较强硬、语速快、声音高等特点。通过朗读突出表现观点尖锐对立的关键词;可以结合神态、动作。
小结:孩子们要想成为金牌辩手,我们学到的策略有: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辩论;还要注意语气、语速、态度、声音、神态、动作等。
2.两位同学对演,男生 女生对演等多种形式表演。注意语气、语速、态度、声音、神态、动作等。
出示金牌辩手评价表。
金牌辩手评价表 评价等级
金牌辩手评价表 评价等级
1.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观点。 A( )B( )C( )
2.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辩论。 A( )B( )C( )
3.注意语气、语速、态度、声音、神态、动作等。 A( )B( )C( )
3.启发思考:两小儿辩斗正酣,恰逢孔子在此经过,两小儿就请教孔子。孔子是谁?出示孔子简介。连孔子这么有学问的思想家都怎么样了?
预设1:不能决也。
预设2:仅从两小儿所言判断,皆有理有据,孔子不能妄下判断。
预设3:受时代所限,当时无法判断两小儿说的孰是孰非,孔子自然也不可能知道。
活动四、探一探辩论背后折射的内容
(一)人物的品质。
1.两小儿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这一问题,竟然难住了我们的大思想家孔子,孔子竟也坦诚了他“不能决”。从两小儿和孔子身上,大家分别受到什么启发?
预设:我从两小儿身上明白了: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教师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预设:我对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两个小孩子面前实事求是,坦率承认自己“不能决”的做法深感钦佩。(教师板书:实事求是)
师:你们说得很好,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应像孔子一样,要有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不足的态度。课文以无名小儿与“圣人”孔子对举,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两个小孩面前坦率承认自己“不能决”,而不是故作高深或恼羞成怒,也很令人佩服。
(二)用科学解释原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