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日本教案 (表格式附练习)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1日本教案 (表格式附练习)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4 06:1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日本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1.区域思维:以日本区域图为载体,概括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并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分析资料的能力; 2.综合思维:通过分析日本气候、地形、河流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和影响,初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3.地理实践力:通过分析日本多地震的原因,了解日本防震减灾的做法,学习防震知识和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4.人地协调观:以日本区域图及相关材料为载体,介绍认识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并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在此背景下,学习人地协调发展观,不断增强学生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能通过各自然地理特征的学习来推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树立区域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教材分析: 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进。本节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日本》这一节是学生学完亚洲后有一定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学生基础兴趣较为浓厚。《日本》一节自然地理部分,包括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地震等内容,这部分知识,可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及问题,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可为进一步学习日本的经济以及对后面的国家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别的国家基本都很陌生,但对日本这个国家可能会有一定了解,因此将其作为本册第一个具体学习的国家,学生对这节课会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普遍已经有大洲和地区的学习基础和方法,也积累了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和活动探究能力,完全能适应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活动的开展。本节以情景式导入“激发兴趣——加强交流合作——引导思考”的方式对日本进行学习和分析,期望学生能够从这堂课得到启发,既有利于后段其他国家的学习,又有利于逐步训练学生的区域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创设情境:请大家通过这段视频猜一下我想去哪个国家?并说明视频中有什么事物可以帮助判断? 【视频】提问:有同学可以猜到老师想去哪里吗? 旅游之前一定要好好的准备,希望通过这节课程的学习,大家能为老师期待已久的日本旅行提供以下几点帮助(展示学习目标)。 根据老师的引导语,思考并回答问题。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日本位置 日本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2)海陆位置:请同学回答如何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通过日本地理位置的学习,了解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 (3)经纬度位置:北纬23.5 °N~45°N,东经125°E~145°E。 学生由日本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得知日本在北温带,同时还是30~60°的中纬度。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组成 展示P69的日本地形分布图,结合教材活动题1,让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 (1)四大岛 主要岛屿至北向南依次是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东京在本州岛,面积最大。 (2)面积 日本的组成可不止有4个大岛,它还包括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到底有多大呢? (3)地狭人稠 展示日本和中国的人口密度对比表。提问:请大家对比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可以发现什么? (4)海岸线 通过对比中国和日本的海岸线,我们可以发现日本是个岛国,海岸线曲折。 那么,日本的海岸线会给当地经济带来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 (1)主要岛屿至北向南依次是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东京在本州岛,面积最大。 (2)37.8万平方千米。 (3)学生得出日本地狭人稠的特点。 (4)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业发达。 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日本的领土组成和首都,海岸线特点。
地形 (过渡)老师在飞机上空拍摄到了这张图片,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山吗?请大家联系日本地形图,圈出富士山的位置,这也是老师旅行的第一站。这时老师有了一个新的疑问请大家帮我解决。 (1)女士出门比较爱美,我这次带了很多双鞋子,请大家根据日本地形地势特征,帮老师选出一双最适合的鞋。 (2)出发前有朋友建议我可以骑电单车进行日本环岛骑行,以日本地形图为依据是否可行。 (1)运动鞋,因为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2)可,因为日本地形中部高四周低。 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地形特征
火山地震 富士山:请大家结合P70的阅读,以小组为单位讨论1分钟,思考火山在非活动期间,能为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呢? 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请大家读世界板块分布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1分钟: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 归纳: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活跃,所以多山、多火山、多地震、多温泉。 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那么中国作为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能够向日本学习借鉴一些什么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1分钟。 (老师总结)同学们总结的都很好,日本人防灾减灾意识很强。日本多地震,木质房屋较轻便,可以防震,减轻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当地震发生时,一定要镇静,尽量有秩序的撤离到安全地带,来不及撤离的找能构成坚固三角区的地方抱头蹲下(墙角、桌子等)。 学生讨论:旅游景点、火山灰可以肥田、成为生产材料、温泉的地热能。 学生自由讨论。 掌握分析地图和资料的方法,认识日本的多地震的原因和防震知识。
日本的气候 (1)樱花的开放 为了能欣赏到更多的樱花,老师的樱花之旅路线由东京一路向北来到第二站盛冈。展示樱花开放图,并请大家猜一猜这样做的原因?樱花的开放时间又受什么自然因素影响呢? (2)气候类型 受到纬度影响的还有气候,请大家找出日本的气候类型,并概括气候类型特征(点出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 (自主学习)读盛冈和北京气温和降水量对比表格。 两者都是同纬度,但为什么在冬季,北京的湖面到处是欢快的溜冰的人群,而在日本盛冈的公园却有人在划船,这是为什么 从年降水量、气温变化幅度两方面比较盛冈和北京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引导思考日本传统民居合掌屋屋顶坡度大,铺设茅草厚,它与气候的关系? (老师总结)日本是季风气候区,气候海洋性强,冬天多暴雪天气,合掌屋屋顶坡度大,有利于减少积雪的覆盖与积压;稻草等铺设厚,能冬季保暖夏季隔热。 (1)学生读图得出北海道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1个多月,日本樱花开花的时空变化原因是日本领土狭长,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南部春季升温早,北部春季升温晚。即纬度因素的影响。通过局部地区樱花开放时间特别,点出开花时间还受地形因素影响。 (2)学生根据气候类型图,判断日本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并分析气候特征。 (3)因为日本为岛国,受海洋影响显著,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气候特征,掌握分析地图和资料的方法。
河流 请大家分组进行讨论: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分析对河流特征的影响以及日本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学生思考并得出答案。 学会用综合思维思考日本的河流特征。
知识梳理 (课堂小结)非常感谢同学们为老师做旅游攻略,答疑解难,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日本自然环境特征也有了新的认识。老师的日本自然之旅还没有结束,请同学们下课后搜集日本的饮食、交通等等相关资料,为日本的人文之旅做准备。 回忆知识点,完成导学案的练习。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区域的一般方法
日本地理位置 日本组成 日本的地形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 日本的气候 日本的河流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7.1日本
阅读教材P69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日本位于____(东/西)半球和____(南/北)半球。
②海陆位置(结合活动题2):日本是位于亚洲_____、东临_____的一个岛国,西临_____海与俄罗斯、_____、_____相望,隔_____与中国相望。
③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 和130°E~145°之间,属于五带中的_______带。
2.领土组成
范围(结合活动题1):日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大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3.日本地形特征和多火山地震
①地形:日本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沿海有狭小的平原地区。日本著名的山峰______ 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它其实是座______。日本东京位于______平原。日本地势 高、______低。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______;
②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以下问题均自主讨论1分钟)。
火山是灾害,但也可以为人类所用,你知道它们如何造福人类吗?
读图想一想: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日本位于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交界处,
地壳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日本地震频发,但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都不严重,
其防震方面有哪些是我国可以借鉴的?
4.日本气候特征,适时欣赏樱花美景:
①日本北部是________气候,南部是________气候。
②思考合掌屋的屋顶形态和材料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5.分析日本河流特征,感受自然环境整体:
日本是岛国,受多山、较为湿润气候的影响,日本河流长度 、流速 、流量 , 资源丰富。
【课后作业】
读 “日本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从纬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 )
A.北温带、中纬度 B.热带、低纬度
C.北寒带、高纬度 D.南温带、中纬度
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年春天是日本人赏樱的季节,当第一朵樱花在南部绽放后,媒体就开始向人们播报樱花开放时间逐渐北移的路线。在樱花开放的日子里,人们常在樱花树下野餐聚会。
材料二: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北移路线图(图6)。
(1)写出日本周边水域。A______________海,B______________洋。
(2)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从南向北推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南北(  )
A.气温差异 B.地形差异 C.海陆差异 D.光照差异
(3)王先生五一期间欲到日本观赏樱花,你建议他最好去___________岛。
4. 图7为日本山脉、河流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日本有一座无人小岛,2013年因一次剧烈的火山喷发,自海平面上升了约25米,一年后面积已接近230万平方米。随着火山持续活动,该岛屿至今仍在自动“长高、长大”。
(1)日本以______地形为主,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濒临日本海沿岸的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A. 纬度位置 B. 冬季风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2)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推断日本河流具有________的特点。(双项选择)
A. 流速平稳 B. 河流多长河 C.河流短小 D. 水量大
(3)小岛不断“长高、长大”,体现了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是日本地处_____。
A. 板块交界地带 B. 板块的内部
C. 亚欧大陆东侧 D. 大洋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