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阔·KY历史工作室出版·侵权必究
第十七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法西斯主义势力出现原因及特点,知道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了解二战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理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意义,知道战役转折点
归纳二战胜利产生的世界性影响
知道雅尔塔体系的内容,能够正确评价雅尔塔体系和联合国的建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二战爆发的经过和重要转折点
二、教学难点:分析二战爆发的时代背景和产生的巨大历史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1、全面爆发时间:1939年9月——1945年9月2日
2、背景/原因
(1)根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世界经济大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德意日三国又渴望突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纷纷建立法西斯政权
①世界经济大危机
时间:1929年——1933年
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大崩溃(黑色星期四)
根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导致产能过剩,再加上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更加剧了供需矛盾
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极强
E、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破坏;加深了社会政治危机;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②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法西斯政党,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
注:墨索里尼起初命名为“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仅作了解)
·1922年墨索里尼组织黑衫军进军罗马,成为意大利总理,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B、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1920年希特勒组建纳粹党(全称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仅作了解)
·1923年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政变未遂
·1933年希特勒在大选中胜出成为德国总理
·1933年制造国会纵火案,解散其它政党,纳粹党成为德国唯一政党
·1934年清洗曾为自己卖命的冲锋队,获得德国国防军的支持;并成为德国元首,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正式在德国确立了法西斯统治(仅作了解)
C、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
·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1936年日本军部发动“二二六兵变”,在日本正式确立了法西斯统治(仅作了解)
③法西斯主义特征
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
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3)法西斯国家发动局部战争,形成了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
①亚洲地区
A、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B、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②欧洲地区
A、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B、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至此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
C、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D、1938年英、法、德、意四国签订《慕尼黑协定》,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补充知识:二战全面爆发前法西斯势力的其他扩张(仅作了解)
·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重整军备
·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兰非军事区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德、意两国进行联合武装干涉,支持弗朗哥叛军在西班牙建立法西斯政权;而苏联则支持西班牙共产党和人民阵线;英法美则采取不干涉政策;内战以弗朗哥的胜利而告终
·1937年德意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三国轴心集团正式形成
·1938年11月希特勒制造“水晶之夜”事件,开始有组织的迫害犹太人
·1939年3月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1939年4月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
·1939年5月日本和苏联在蒙古地区爆发诺门坎战役,以日本惨败而告终
(4)西方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
①西方绥靖政策(仅作了解)
A、含义:一战后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从而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采取的一种妥协纵容的政策
B、原因
·英法经济和军事实力下降,不敢同法西斯公开决裂
·《凡尔赛条约》对德过分苛刻,使英法国内相当一部分人对德产生一种负罪感
·一战的残酷性使英法国内和平主义思潮兴盛
·英法两国政府更迭频繁,无法在面对法西斯进攻时实行一种坚定而连续的外交政策
·英法希望祸水东引,利用德国实力的壮大来对抗苏联
·希特勒打着反共反苏的旗帜,迷惑了英法
·美国政府迫于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情绪以及想发战争财,实行中立政策,避免卷入战争
C、表现:1938年慕尼黑阴谋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D、破产: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标志着绥靖政策破产;1940年德国进攻法国和英国首相张伯伦德下台,标志着绥靖政策彻底破产
②苏联中立自保政策(仅作了解):1939年8月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向德国出口大量战略物资,企图祸水西指,直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3、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注:德国闪击波兰具体内容(仅作了解)
战争经过
①1939年9月1日,德军制定“白色方案”闪击波兰,二战爆发
②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但英法只是宣而不战,没有在西线主动向德国进攻,后世称之为“奇怪的战争”,波兰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③9月17日苏联从东线进攻波兰;战争至10月6日基本结束,波兰政府流亡英国,波兰被德苏两国有组织的瓜分,波兰第三次亡国
(2)德波矛盾:一战结束后,波兰复国,并且得到了原本属于德国领土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间的一块宽约80公里的地带,被称为“波兰走廊”又称为“旦泽走廊”,使波兰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而德国的国土被分为两个不连接的部分
(3)苏波矛盾:苏波矛盾由来已久,早在中世纪时波兰和俄国就互有冲突(领土、宗教),波兰前两次亡国很大程度上就是拜俄国所赐;一战后波兰复国,想趁苏俄内战之际夺回曾经被割让的领土,而苏俄想向西输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双方于1919至1921年爆发了苏波战争,互有胜负
(4)卡廷惨案:德苏瓜分波兰后,苏联将2万名被俘的波兰中高级军官在卡廷森林秘密杀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卡廷惨案;一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官方才予以承认
4、战争过程
(1)1940年德国掉头西进,迅速占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国投降,英国坚持抵抗
注:1940年具体战事(仅作了解)
①德军进攻北欧:1940年4月9日德军分别占领丹麦和挪威,打破了英法对德国海军的封锁,并从北面威胁英国,而且可以保障瑞典对德的铁矿砂的供应
②德军进攻荷比卢法四国:1940年5月10日德国曼施坦因元帅制定“黄色方案”进攻荷比卢法四国;随后英国张伯伦内阁倒台,丘吉尔上台;德军在半个月内基本攻陷荷、比、卢三国;随后绕道比利时,穿越阿登山区,迅速突入法国北部平原,直插巴黎和法国马奇诺防线的腹部,英法联军约40万人被围困在敦刻尔克的一块狭小地带;与此同时意大利对法宣战;6月22日法国宣布投降,法国一个月内亡国;德军占领法国后,主要统治法国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交由德国扶持的傀儡政权法国维希政府统治,首都为维希,领袖为贝当元帅;但戴高乐在英国建立流亡政府“自由法国”,继续抵抗纳粹德国
③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国海军为解救被围困在敦刻尔克的40万英法联军从5月26日实施了“发电机计划”,用约十天的时间撤走约34万人,留守掩护的4万法军最终被俘;敦刻尔克大撤退为英法保留了大量有生力量,成为了日后诺曼底登陆的主力军
④不列颠空战:1940年7月10日德国开始大规模空袭英国,为日后登陆英国的“海狮计划”铺路;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英国取得了不列颠空战的胜利;使纳粹德国的侵略铁蹄第一次停下了脚步
⑤租借法案: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租界法案》,向英国出售大量战略物资
⑥意大利开启北非战场:1940年9到12月份,意军进攻驻扎在埃及的英军,但遭受惨败
⑦苏联扩张行动:在和德国共同瓜分波兰之后,苏联又发动了苏芬战争,最终惨胜,迫使芬兰割让部分领土;同时苏联直接派兵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罗马尼亚部分领土;苏联将自己的西部边界向西扩张了150到400公里不等,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来防御德国
⑧三国轴心: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轴心形成
⑨日本扩张:1940年9月日本占领法属殖民地越南、柬埔寨、老挝
⑩轴心扩大:1940年11月罗马尼亚、匈牙利两国加入轴心国集团
保持中立:二战爆发后瑞士、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纷纷保持中立,但政策偏向纳粹德国
(2)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主战场;同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注:1941年具体战事(仅作了解)
①1941年3月保加利亚加入轴心国集团
②1941年4月6日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并很快占领全境(一战后巴尔干半岛上三个国家和地区组成了一个新国家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③1941年意大利在入侵希腊失败后求助德国,德军于4月底完全占领希腊
④1941年在北非战场上意大利求助德国,隆美尔指挥德军非洲军团连续击败英军
⑤1941年5月德国海军最大战列舰俾斯麦号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最大战列舰胡德号,但随即遭到英国60余艘军舰疯狂围攻,最后被击沉
⑥1941年6月22日德国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开展代号为“巴巴罗萨”的军事行动,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⑦德国在1941年7月到11月间分兵三路猛攻苏军,苏军损失惨重;北路德军击溃苏军24个师,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并包围了列宁格勒;中路德军分别发动了明斯克战役和斯摩棱斯克战役,全歼苏联60个师,直逼首都莫斯科;南路德军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围歼战基辅战役,全歼苏联70个师,占领了苏联的粮仓乌克兰
⑧但直到12月份苏联并没有投降,而是继续抵抗;一方面进行了规模浩大的工业转移,将重工业转移到乌拉尔地区;另一方面组织有生力量坚守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斯大林重用朱可夫将军),而且此时进入了苏联的冬季,给德军进攻带来了大麻烦
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随即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同时日本占领东南亚诸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又占领了中国香港和美国关岛,并直逼英属印度
⑩1941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表明抵抗侵略的决心
(3)1942年元旦美、英、中、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1942至1943年是二战的转折年份,太平洋战场爆发中途岛战役,苏德战场爆发斯大林格勒战役,北非战场爆发阿拉曼战役,都以盟军胜利而告终;1943年9月意大利新政府宣布投降
注:1942——1943年具体战事(仅作了解)
①苏德战场
A、1942年初,莫斯科保卫战取得胜利,但苏联在冬季反攻中遭到失败,并在接下来的哈尔科夫战役中再次失败;而德军将进攻重点放在南路,攻占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B、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德军开始进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战役由此开始;战役开始后保卢斯将军率德军第6集团军就突入市区,与崔可夫将军率领的苏军第62集团军展开巷战,双方总共投入300万兵力;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整个城市,与此同时百万苏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已经在斯大林格勒外围对德军形成包围之势;1942年11月下旬,苏军开始大反攻;1943年2月2日保卢斯将军向苏军投降,历时200天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德军损失了150万人,占整个苏德战场德军的1/4
C、库尔斯克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开始后撤并取得了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在前线形成了库尔斯克突出部,德军希望利用此突出部歼灭苏联红军主力以夺回战场主动权;1943年7月,德军率先进攻,但遭遇苏军顽强抵抗,此后苏军开始展开反攻,取得了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库尔斯克战役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战,苏德双方共投入6000辆坦克,还包括大量新式坦克,比如德军的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苏军的T-34坦克
D、至此德军再也没有在苏德战场上发动过战略进攻,而是转向战略防守;斯大林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是二战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②太平洋战场
A、杜立特空袭东京:1942年4月,美军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轰炸机成功轰炸日本东京。给日本朝野以极大的心理震动
B、珊瑚岛海战:1942年5月,日本为切断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联系,发动了珊瑚岛海战,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舰之间的对决,双方互有胜负
D、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美日爆发了中途岛海战,日军出现严重战略战术失误,美军以少胜多只损失了一艘航母,而日军损失了4艘;中途岛海战成为了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美军还是战略反攻
E、瓜岛战役: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间,美日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战,最终以美军的胜利而告终
F、日本海军之花的陨落:1943年4月,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在视察部队途中被美机伏击毙命
③北非战场:隆美尔指挥非洲军团在1942年1月到10月间一路逼近到埃及境内的阿拉曼地区;于此同时美军开始登陆北非协同英军对德意联军作战;1942年11月到1943年5月,英美联军在蒙哥马利的率领之下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隆美尔,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北非战场的转折点;德意残部退出北非,二战北非战场结束
④意大利战场:1943年7月到8月间,盟军成功登陆西西里岛,并且渡过墨西拿海峡登陆亚平宁半岛,向意南部快速挺进;于此同时墨索里尼下台,并被囚禁,意大利新政府于9月8日正式投降,并于10月对德宣战;希特勒派遣隆美尔指挥德军占领意大利北部,并解救了遭囚禁的墨索里尼,由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一个德国的傀儡政府,德军还在意大利中部建立古斯塔夫防线,盟军进攻受阻
⑤开罗会议:1943年11月,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会议,并发表了《开罗宣言》,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继续对日作战,直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明确日本近代以来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全部归还
⑥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会议,并发表《德黑兰宣言》,会议决定盟军将在1944年5月在法国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4)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注:1944年具体战事(仅作了解)
①欧洲第二战场
A、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在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指挥下盟军开始执行“霸王作战计划”在法国诺曼底登陆,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突破德军的“大西洋壁垒”防线,并于8月份成功解放法国巴黎;戴高乐成立了法国临时政府
B、市场花园行动:1944年9月,盟军希望在夺取跨越莱茵河上的一系列重要桥梁后,从荷兰直插德国腹地,争取在1944年圣诞前结束欧洲战场作战,该作战任务主要由伞兵执行,但盟军遭受重大失败
C、阿登反击战:1944年12月德军在比利时阿登山区发动大规模反击,给盟军造成了巨大伤亡,但最终还是抵挡住了德军的最后一搏
②苏德战场
A、十次斯大林突击:从1944年1月到12月,苏联连续发动十次大规模突击,将德国彻底赶出了苏联国土
B、巴格拉基昂行动:1944年6月到7月间,苏军在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指挥下在白俄罗斯方向彻底击溃德国中央集团军,并将战线推进到德国的国境线附近
C、1944年8月苏军攻入罗马尼亚境内,罗马尼亚投降
D、1944年9月苏军攻入保加利亚境内,保加利亚投降
③意大利战场
A、1944年5月盟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突破德军“古斯塔夫”防线
B、1944年6月盟军占领意大利首都罗马,9月突破“哥特”防线
④太平洋战场
A、1944年1月,日本在缅甸地区发动攻势,结果被英美盟军和中国远征军击败
B、1944年6月,美日展开马里亚纳海战/菲律宾海战,经此一战日本海军的核心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美国利用蛙跳战术,相继攻占了塞班岛、关岛和提尼安岛
C、1944年6月,美军轰炸机从中国成都起飞,轰炸日本九州,战火烧到了日本本土
D、1944年10月,美日进行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莱特湾大海战,日本海军至此丧失了几乎全部精锐
⑤中国战场:日本在4月到10月间在中国发动“1号作战”计划,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出现了豫湘桂大溃败;而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开始对日展开局部反攻
(5)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注:1945年具体战事(仅作了解)
①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处置德国、苏联对日作战和成立联合国等问题
②德国战败
A、西线:1945年3月,盟军强渡莱茵河后突破德军“齐格菲”防线。之后盟军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向东,与苏军在易北河会师;另一路向南攻入奥地利,与从意大利北上的盟军会师;而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已于1945年4月被意大利游击队抓到,被游街示众并处以绞刑
B、东线:苏联分别解放了波兰、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并把战线推进到奥得河流域,并完成了对柏林的合围
C、柏林战役:1945年4月27日苏军攻入柏林市区;30日希特勒饮弹自尽;5月8日德军正式向盟军投降
③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在德国波茨坦展开会议,发表了《波茨坦宣言》;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置德国问题以及苏联对日作战问题,并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④日本战败
A、美军:美军分别取得了硫磺岛战役和冲绳岛战役的胜利;并于8月6日和9日分别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B、苏军:1945年8月8日,百万苏军迅速击溃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
D、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军队对日本进行了大反攻
E、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团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9月9日,日本驻华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签署投降书
5、战争性质:是一场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6、战争影响
(1)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
注:二战对于生命的践踏(仅作了解)
①600万犹太人被德国有组织屠杀
②日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中国同胞被杀害
③各国伤亡人数:苏联2700万;中国1800万;德国800万;日本300万;南斯拉夫170万;英国40万;美国38万;法国30万;意大利20万
深刻改变了国际格局
①欧洲衰落:国际地位下降,昔日欧洲强国沦为世界二流国家,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结束
②美苏两极格局: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苏联虽经济逊于美国,但政治和军事力量强大,特别是在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而赢得了很高威望;世界开始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③第三世界兴起: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④全球安全机制建立:政治方面建立联合国;经济方面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有利于缓和国际矛盾,促进世界和平
(3)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使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4)客观上推动了科技进步
注·二战中的科技成果(仅作了解):V—2火箭、原子弹、喷气式战斗机、雷达
7、战争启示
(1)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2)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和平共处,相互借鉴
二战后的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
1、基本含义: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2、主要内容
(1)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其首都柏林也由四国分区占领·仅作了解)
(2)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本州、九州、四国和北海道)及若干小岛;退出一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岛屿以及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东北地区、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群岛);承认朝鲜独立
(3)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仅作了解)
(4)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及国联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5)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注:战后具体势力范围划分(仅作了解)
①西欧仍保留资本主义制度
②东欧为苏联势力范围
③外蒙古为苏联势力范围
④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归苏联所有
⑤中国东北为苏联势力范围,华北为英美势力范围(新中国成立后不予承认并完全收回主权)
(6)成立联合国
①建立:1945年10月24日成立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②性质: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③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④原则:大国一致原则(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五个常任理事国即美、苏、中、英、法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历史影响
该体系以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共处与合作
该体系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当堂练习
1. 丘吉尔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不必要的战争”,从我们的视角,可以提供的论据有( )
①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②美国实行中立政策
③国际联盟没有很好履行其宗旨 ④苏联避战自保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
A. 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 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 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 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3. 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直截了当地要求恢复在日俄战争中俄国失去的在中国和远东的领地和特权。而罗斯福为使苏联尽快对日出兵作战,几乎不假思索就同意了斯大林的要求,并和丘吉尔一起与斯大林背着中国达成了秘密的书面协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雅尔塔会议体现了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妥协和合作
②中国在国际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③雅尔塔会议确立了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④雅尔塔会议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 1942年初,美国便考虑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但直到1944年苏联在东线连连大捷,已经逼近中欧,这时美国才说服英国一起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这说明美英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主要原因是( )
A. 担心德国单独和苏联讲和 B. 东西夹击,加快德国投降
C. 加快与苏联争夺欧洲的步伐 D. 执行德黑兰会议的决定
5. 1934—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但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允许其他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这一变化( )
A. 有利于英国在欧洲战场上作战
B. 表明美国实际上已与苏联结盟
C. 代表着美国放弃孤立主义政策
D. 与德军发起西线进攻密切相关
标准答案:DDCCA
板书设计
二战: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经济危机、绥靖政策、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法西斯同盟
战后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美苏强权政治色彩
课后反思
一、还是没有更好的突出重点,存在面面俱到问题;导致本节课整体上时间还是相对紧张
二、在调动学生和引导学生方面还有所欠缺,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进一步深入发掘
三、文献史料一方面数量较少,另一方面质量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