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语文园地五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2 本教时为第2教时 备课日期 4 月 4日
教学目标: 1、诵读《弟子规》,感受三字经的形成和韵味,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积累。 2、通过短文阅读,进一步深化对单元学习主题的认知,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弟子规》,丰富语言文字积累。 难点: 读懂短文的内容,深化对单元学习主题的认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与手段:媒体辅助 情境创设法 自主识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学习 1、播放《弟子规》的动画视频 边看边想,视频中的小朋友们诵读的是什么? 2、简介《弟子规》:主要是陈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 3、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弟子规》节选内容,相信大家一定会对它产生诵读与积累的兴趣的。 二、教学“日积月累” 1、自主朗读《弟子规》,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注意读出句子之间的节奏和韵味。 2、同桌之间进行朗读检查,注意及时针对读错的汉字进行提醒、纠正。 3、指名学生逐句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给予纠正指导。重点提醒多音字“冠”的文中读第一声,“钮”的生母是鼻音n,另外注意读准“污秽”一词。 4、简单补充四句话的意思。 第一、二句: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服装仪容的整齐,同时还要注意不可乱放置衣物,以免弄脏。 第三、四句:做人要注意从道德、才学、本领等方面修炼自己,不如别人是要注意努力赶上,而不是因为自己的衣服、饮食等不如别人而心里难过。 5、齐读,并尝试背诵。 同桌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三、教学“我爱阅读” 1、激趣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天气? 2、看来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各的妙处,可是有一位老奶奶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在她看来,晴天是坏天气,雨天同样是坏天气。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引导学生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懂、读正确、读流畅。 4、同桌轮流读短文,教师适时正音。读准“果脯”“倒过来”的字音。 5、再读短文,想一想:故事主要讲了谁,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1)人物:老奶奶 事情:去看望两个儿子,因为他们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天气的好坏,让老奶奶感到左右为难。 (2)讨论交流:老奶奶为什么会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感觉?(因为她关心两个儿子的生意) 老奶奶这样的担心有意义吗? 明确:老奶奶只站在不利于两个儿子的角度上去评判天气,而没有想到她一味地“坏天气”对于另外一个儿子来说却是“好天气”。 6、读短文最后一段,思考:从老爷爷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问题倒过来,坏事情可能就会变成好事情) 明确:动脑思考,坏事情可能会变成好事情。 四、课堂小结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货事情本身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与坏之分,如果我们也能像故事中的老爷爷那样把事情“倒过来”想,说不定“坏事情”就会奇迹般地变成了“好事情”。 学生观看视频,边看边想,视频中的小朋友们诵读的是什么? 学生自主朗读《弟子规》,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注意读出句子之间的节奏和韵味。 同桌间朗读 指名学生逐句朗读 学生交流《弟子规》的这四句话的意思。 齐读,并尝试背诵。 同桌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学生交流 学生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懂、读正确、读流畅。 同桌轮流读短文 再读短文,想一想:故事主要讲了谁,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交流 指名回答 读短文最后一段,思考:从老爷爷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此环节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趣味学习情境,一方面自然引入了后面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兴趣。 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诵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背诵《弟子规》,更好的感悟了文意,同时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 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朗读与点拨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并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单元主题认知的升华。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日积月累:《弟子规》 我爱阅读:动脑思考,坏事情可能会变成好事情。
授课日期 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