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模拟试卷B(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模拟试卷B(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4 14:5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魏县第五中学
2022-2023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模拟卷B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下图是世界某热带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在( )
A.0~500m B.500m左右 C.500~1000m D.1500m左右
2.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可能是( )
A.气候适宜 B.水源充足 C.林业的发展 D.采矿业的发展
下表是部分大洲距海岸200km范围内的面积占全洲总面积比重和该范围内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世界
面积所占比例(%) 48.7 26.9 19.4 38.5 26.8 44.2 30.1
人口所占比例(%) 54.9 47.3 45.1 51.3 62.8 94.3 50.3
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4.内陆人口最少的大洲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改称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
A.人口密度随海拔变化并不明显
B.0~400米人口密度随海拔上升迅速増加
C.5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
D.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稀疏北稠密
6.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太阳辐射能 B.土地生产力
C.水能资源 D.年降水量
在春运返乡大潮中,外出务工者是最受关注的一个群体。四川省是我国外出务工人口数量较多的省之一,春节期间人口返乡规模大。图示意2023年四川省春节返乡人口数量排名前五名省市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重庆相比,广东吸引较多四川务工人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域文化相似,生活舒适度高 B.相距较近,经济联系多
C.教育水平高,利于下一代成长 D.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8.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回四川,可能造成当地( )
A.交通拥堵加剧 B.人口老龄化缓解 C.住房价格升高 D.环境承载力增大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图示意1990一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 )
A.集中在少数大城市 B.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
C.由城市向乡村迁移 D.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
10.推测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
A.环境质量变化 B.农业发展 C.政策引导 D.交通改善
11.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 )
A.城镇化问题加剧 B.人才大量流失 C.农业经营规模扩大 D.城市环境改善
生态适度人口是指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来考虑区域的适度人口规模。下表为广西、新疆、四川、内蒙古4省区生态适度人口数据。P表示将消费水平提高到全国平均消费水平后各省区人口容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 生态适度人口(万人) P(万人) 现实人口(万人)
广西 3276.2 2970.6 5331.4
新疆 1957.3 1937.2 2164.4
四川 2990.3 3229.2 9001.3
内蒙古 1825.8 3912.3 2453.2
广西生态适度人口比新疆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位于珠江流域中下游,地形平坦开阔
B.油气资源和煤炭丰富,能源充足
C.地域面积大,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D.水热条件好,生态环境相对适宜
13.推测内蒙古现实人口低于P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经济发达地区(京津唐地区)较近
B.位于干早、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C.草场广阔,畜牧业比较发达
D.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
人口承载力由两大类因素决定,一是所拥有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基础,包括影响人们生活的各种自然条件、人造物质条件和社会经济软环境;二是人们对上述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利用水平,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但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下图示意新疆地理要素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新疆自然资源的“短板”为( )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土地资源 D.矿产资源
15.指出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及原因( )
A.较小,矿产资源短缺 B.较大,对外开放程度高
C.较小,生态环境脆弱 D.较大,人均消费水平高
16.提高区域人口合理容量,新疆应( )
①大量开垦荒地②禁止人口迁入③加大科技投入④加强环境保护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聚落的空间结构受地形、气候、水文、宗教信仰、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的聚落空间结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图示聚落为( )
A.山区的乡村聚落 B.平原的城市聚落
C.平原的乡村聚落 D.山区的城市聚落
18.图示聚落空间结构体现了公共空间布局的( )
A.多样性 B.文化性 C.商业性 D.公共性
19.图示聚落的空间形态为( )
A.团块状 B.条带状 C.环射状 D.扇形状
高级咖啡厅面向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城市高端商务人士,高级咖啡厅在城市空间上的布局可以反映出城市商业区的空间布局形态。下图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某城市的路网和高级咖啡厅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最可能为(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扇形与多核心兼具
21.推测该城市中心区基本无高级咖啡厅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流量较少 B.交通通达度较低 C.环境质量差 D.是文化保护区
院落式民居遍及“全国南北”,分布地域之广为其他任何民居类型所不及,“一颗印、三合院、四合院以至大型府第”,院落形态的自由演绎,共同形成了中国民居大合唱。中国民居的院落,从北方到南方的变化是一个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比如北京四合院内院方阔,到了云南地区的一颗印建筑,高墙小窗或无窗,中间有小天井,布局紧凑,空间小巧。左图为北京四合院、右图为云南“一颗印”。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2.中国传统民居中院落文化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中的( )
①内向性 ②外向性 ③含蓄性 ④封闭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下列关于四合院和一颗印建筑叙述错误的是( )
A.“一颗印”高墙小窗或无窗,利于节省建筑材料
B.四合院内院方阔利于大面积、长时间采光
C.四合院的格局体现出长幼之序、尊卑之礼的家庭文化
D.“一颗印”布局紧凑,反映出当地用地紧张
24.四合院和“一颗印”古建筑近年来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发 B.古建筑自身破损 C.城市化快速发展 D.居住习惯改变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国土呈狭长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北、西、东部被山脉环绕,西部为丘陵和山脉,东部为高原,中部为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该平原地势低平,是重要的粮食产地。缅甸人口密度呈现出中部高、东西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其人口分布重心发生变化。下图示意缅甸位置及人口分布重心变化轨迹图。
从地形角度分析缅甸人口分布特征的成因。
指出缅甸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并说明原因。
简述缅甸人口重心变化对缅甸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
2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城市中常见的三种功能区。
指出图例甲、乙分别代表的城市功能区。
说出该城市仓储区布局的合理性。
图中①、②、③三地中,①地最适于修建高级住宅区,请说明原因。
2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78年至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7.9%提高到65.2%,左图为“1950—2050年中国、英国城镇化进程图(含预计),右图为“2015—2020年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大板块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图”。
根据左图比较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英两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并分析2000年以后英国城市化水平下降的原因。
从右图中可见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
(3)分析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主要问题,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C 6.B 7.D 8.A 9.B 10.C 11.D
12.D 13.B 14.A 15.B 16.D 17.C 18.D 19.A
20.B 21.D 22.C 23.A 24.C
25.(1)缅甸东西部为山地、高原,海拔高,地势起伏大,人口密度小;中部为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土壤肥力高,粮食充足,人口密度大;缅甸地势北高南低,南部地势平坦,农业基础好,人口密度大。
(2)方向:由北向南迁移。原因:南部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好;南部地区靠近海洋,海运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和经济发展快。
(3)加剧南部地区的人地矛盾;导致大城市出现交通拥堵、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扩大南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26.(1)甲:工业区;乙:住宅区。
(2)位于城区的边缘,地价低;靠近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方便;临近工业区,仓储量大。
(3)位于城市外缘,靠近绿地,环境质量好;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好;靠近公路,交通方便;临近文教区,文化氛围好。
27.(1)中国:城镇化速度快、水平低;英国:城镇化水平变化较小,甚至呈下降趋势、城镇化水平高。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升;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2)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任意3点)
(3)交通拥堵;就业压力大;住房紧张;环境问题等。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城镇不同功能区;发展公共交通;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