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东南亚 达标训练卷
一、选择题
1.位于湄南河附近的城市是( )
A.河内 B.金边 C.曼谷 D.万象
2.读图,该半岛最突出的地形特征是( )
A.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不平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地形类型多样,地势南高北低
3.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 )之间的“十字路口”的位置:
A.北冰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4.东南亚包括哪两部分
A.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 B.马来半岛 马来群岛
C.中南半岛 印度尼西亚半岛 D.马来半岛 中南半岛
5.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扼守这一“十字路口”咽喉的要道是( )
A.马六甲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6.下列旅游景点中,能在东南亚游览的是( )
A. B.
C. D.
7.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地区是( )
A.西亚 B.东南亚 C.南亚 D.中亚
在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合作展上,看到湄公河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水稻品种表现出浓厚兴趣,李克强总理高兴地说,要让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读“中南半岛略图”,回答下面8-9小题:
8.对“澜—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粮仓”的自然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年温差大,生长期长
B.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
C.水热充沛,一年三熟
D.地广人稀,机械化生产
9.关于图中(左下角)海峡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海峡为霍尔木兹海峡 B.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天然通道
C.是西亚石油运往西欧、美国的必经之地 D.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欧洲西部、东南亚为中国游客境外游的主要目的地。下图为两个地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下列关于两地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
A.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
B.欧洲西部气候温和湿润,以种植业为主
C.东南亚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交通便利
D.东南亚气候湿热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主要产区之一
11.游客在旅途中看到图中①②两地的传统民居( )
A.①屋顶种草皮,防寒保暖 B.②门窗大,节省建筑材料
C.①墙厚重,为了抵御台风 D.②底部悬空,防地基变形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研究发现,方便面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热带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世界最大棕榈油生产国是( )
A.马来西亚 B.缅甸 C.印度尼西亚
13.为了解决油棕种植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下方案合理的是( )
A.禁止全球生产方便面 B.禁止在东南亚种植油棕
C.用科技提高油棕单产,减少雨林破坏
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越南、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已位居中国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前10位,东南亚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最热门板块。读下图,完成14-17小题。
14.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是因为它位于( )
A.五海三洲之地 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
C.两大洋两大洲的“十字路口” 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要地
15.东南亚国家吸引中国游客的主要原因是( )
①浓郁的热带风情②丰富的乳畜制品③相近的文化习俗④较低的旅游费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下列景观,在东南亚可以观赏到的是( )
A. B.C. D.
17.到东南亚的游客发现,当地居民喜欢的主食是( )
A.米饭 B.包子 C.面条 D.烙饼
2021年12月中老(昆明—万象)铁路全线通车。该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读中老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面18-20小题。
18.该条铁路运营后,驶向中国的火车上最有可能出现的商品是( )
A.蕉麻、小麦 B.橡胶、椰子 C.蔬菜、牛奶 D.苹果、棕油
19.中老铁路运营后,将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下列旅游景点属于沿线国家的是( )
A.万象塔銮 B.婆罗浮屠塔 C.大金塔 D.吴哥窟
20.你认为中老铁路修建时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
①夏季多暴雨 ②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冻土广布 ④山河相间,地势起伏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解答题
21.东南亚、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地区都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种植该作物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气候,由于________季风的不稳定,易发生_____灾害。
22.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洲④____洋⑤____洋。
(2)图中甲是____海峡,是从____洲、____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23.读“东南亚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洋:①____,②____。
(2)国家④是____⑥是____⑦是____⑨是____。
(3)东南亚大河中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____。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和____。
(4)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____。
参考答案
1.以上四个国家的首都中,越南的首都河内在红河附近,金边和万象在湄公河附近,曼谷在湄南河附近,故选C。
2.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海陆轮廓可知,该半岛为中南半岛,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的半岛而得名,受中国横断山脉延伸的影响,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这里最突出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尤其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尤其重要,故选C。
4.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故答案选A。
5.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扼守这一“十字路口”咽喉的要道是马六甲海峡,该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故选A。
6.A图是印度的泰姬陵,位于南亚,A错误。B图所示的是意大利罗马的古斗兽场,位于欧洲,B错误。C图所示的是东南亚缅甸仰光的大金塔,位于东南亚,C正确。D图所示为迪拜的帆船酒店,位于西亚,D错误。故选C。
7.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总人数在2 000万以上.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有大量人口“下南洋”谋生.他们中大部分人取得了所在国国籍,被称为华人.还有少数人保留了中国国籍,属于华侨.华人和华侨在东南亚各国人口中占较大比重,故选B.
8.“澜—湄”国家位于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沛,作物熟制一年三熟,C符合题意;年温差较小,排除A;东南亚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呈北高南低的特点,平原面积狭小,排除B;东南亚人口众多,排除D。故选C。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左下角)海峡甲为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D符合题意;该海峡为马六甲海峡,排除A;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天然通道,排除B;苏伊士运河是西亚石油运往西欧、美国的必经之地,排除C。故选D。
10.由图可知,欧洲西部西邻大西洋,北极圈穿过其北部,A错误。欧洲西部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以畜牧业为主,B错误。东南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交通便利,C错误。东南亚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D正确。故选D。
11.由图可知,①处临近北极圈,气候寒冷,该地屋顶种草皮,墙厚重,都是为了御寒保暖,A正确。这里远离赤道,台风较少,C错误。②处位于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门窗大为了通风散热,底部悬空为了防潮防蚊虫,B、D错误。故选A。
12.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目前,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BC错误,A正确。故选:A。
13.油棕是东南亚主要的物产,禁止相关产业发展是错误的,AB错误;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效益,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油棕单产,减少雨林破坏,C正确。故选:C。
14.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以及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C正确。“五海三洲之地”指的是中东地区;亚洲各国到达美洲有多条路线;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要地指的是苏伊士运河,ABD错误。故选C。
15.东南亚国家吸引中国游客的主要原因是: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相近的文化习俗,旅游费用相对较低等,①③④正确。东南亚国家没有丰富的乳畜制品,②错误。故选C。
16.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富士山位于日本;泰姬陵位于印度;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大金塔位于东南亚的缅甸仰光,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湿热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稻米生产和出口地区,因此当地居民喜欢的主食是米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老挝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上。东南亚气候湿热,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生长,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该条铁路运营后,驶向中国的火车上最有可能出现的商品是橡胶、椰子,B正确。小麦和苹果属于温带作物,AD错误。东南亚以种植业为主,不出口牛奶,D错误。故选B。
19.中老铁路起点是中国的昆明市,终点是处于老挝境内的万象。万象塔銮位于中老铁路沿线,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束埔寨的吴哥窟都不位于中老铁路沿线。故选A。
20.中老铁路主要经过中南半岛。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山脉自北向南延伸,地形崎岖。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自然方面遇到的困难有:夏季多暴雨;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河相间,地势起伏较大等;①②④正确。中老铁路沿线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无冻土分布,③错误。故选C。
21.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地处热带气候区,都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种植该作物有利的气候条件是热量充足、降水充沛等;
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分明显的旱雨季,从每年的3月至5月受干燥的东北季风影响,高温干燥,由于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南亚地区降水的年际变率大,易产生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22.(1)读图可知,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是非洲,②是亚洲,①和②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③是大洋洲,是七大洲中最小的大洲,④是印度洋,位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⑤是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北美洲、南极洲之间。
(2)图中甲是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23(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①太平洋与②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读图可知,④为中南半岛上的泰国;⑥为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西亚;⑦为群岛国家菲律宾;⑨为中南半岛上的缅甸。
(3)东南亚大河中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为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注入太平洋。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主要位于热带地区,其中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4)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山脉自北向南延伸,河流自北向南流,呈现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