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好戏面面观 课件(共7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好戏面面观 课件(共7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4 19:0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8张PPT)
——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好戏面面观
统编版初中语文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价值目标}
1.通过角色试演,写内心独白,体会并表达戏剧人物的情感。
2.从不同视角学习、探索戏剧,思考戏剧对于当今社会及个人的学习价值及意义。
{语言目标}
1.完成剧本提纲(人物、时间、地点、情节)的填写,梳理剧本的主要内容;
2.学会从人物语言、动作、表情、身份等方面,对剧本中的人物形成初步感知;
3.关注剧本中的舞台说明,并通过摘录分类,阐述舞台说明在戏剧中的重要作用。
{思维目标}
1..通过提炼文体共性特征,概括文本个性特点,提升分析、比较和辨别的思维技能;
2.排演剧本、组织演出、布置展板,提升学生组织学习活动的逻辑思维能力;
3.联系教材、创意写作、创编方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研究剧本,遴选导演、演员或剧务等角色,体验戏剧表演,并设计和布置创意展板。
核 心 任 务
第二课段
衍生一出好戏
体验一出好戏
探究一出好戏
第三课段
第一课段


Part 01
探究一出好戏
(课时安排:3课时+1机动课时)
课段任务
2.整理冲突类型
能概括剧本中的的戏剧冲突,并结合现有的知识对其进行分类整理;
3.了解一般要素
了解戏剧的一般要素,对剧本中的“对话、独白(潜台词)、舞台说明”等要素有初步的认知。
【核心任务】
★阅读三篇节选剧本,梳理剧本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形象,了解戏剧的基本要素,概括戏剧中的主要冲突。
1.梳理课本内容
阅读教科书中的三篇剧本,完成三个剧本的内容梳理(包括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以及主要情节等)。
对话
4.搜集理论资源
尝试搜集多样的戏剧主题,百家争鸣的剧评文章、新闻通讯等,为“我眼中的一出好戏——优秀剧目推介会”做充分的理论准备。
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
1.课文资源: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屈原(节选)》《天下第一楼(节选)》《枣儿》三篇课文相关内容;
2.补充资源:知乎“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中“戏剧大讲堂”专栏1-7课。
(戏剧大讲堂|戏剧大讲堂:https://zhuanlan./p/30981078. )
知识学习
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① 。
①丁振宇主编,文学知识通[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07):54.
(一)戏剧
知识学习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在文学领域里,它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在艺术领域里,它又接近文学;在戏剧领域里,它是一切戏剧活动的根本出发点。② 。
②孙朦编著,世界百科一点通[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2(08):135.
(二)剧本
完成任务
1.根据阅读情况,补全下面剧本信息,了解剧本的主要内容。
剧目 《屈原》 《天下第一楼》 《枣儿》
主要人物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概述情节
完成任务
冲突是戏剧构成的重要内容,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具有不同性格的人物在追求各自目标过程中所发生的斗争,主要有人物冲突、情节冲突、内心冲突和环境冲突。
2.以《天下第一楼》为例,以主要人物为起点,完成人物戏剧冲突的归类分析。
小贴士
完成任务
3.以《枣儿》为例,请你对剧中的舞台说明进行归类,并说说它们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例子 作用 舞台说明的内容 舞台说明分类
人物的外部动作
人物的情绪
时间、地点、服装、道具等 人物的活动环境

完成任务
小贴士
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戏剧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舞台说明是戏剧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因此,鉴赏剧本,品味人物语言至关重要。①
①戏剧大讲堂|第六课:如何理解“戏剧冲突”?(https://zhuanlan./p/32582975)
完成任务
4.人物语言也称为台词,包括人物对话、独白、旁白等。戏剧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尤为重要,可以结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教养等分析人物语言的特点,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人物语言的潜台词,也就是人物的“言外之意”。
完成任务
小贴士
潜台词
对于演员来说,潜台词是人物在行动过程中真实的内心表现,它是表现人物形象的灵魂。是掌握台词的一把钥匙,同样的台词和唱段,由于对潜台词的理解不同,掌握起来也就不同。要善于挖掘潜台词,潜台词挖掘好了,人物的动作也就出来了。找到了潜台词,也就找到了人物的真正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表达方式。也就有了依据。
完成任务
5.参看戏剧赏析评介书籍文章,可帮助我们大大提高戏剧的欣赏能力,以《屈原(节选)》为例,根据“小贴士”的提示进行资料检索,为“我眼中的一出好戏——优秀剧目推介会”做充分的理论准备。
完成任务
小贴士
资料检索
进行材料检索时,一方面可以搜索专业评论家和读者的评价,从不同角度了解作品价值,从第三方的角度逆向审视作品。另一方面,可以检索该戏剧创作时的相关背景和作者经历,正向推理作者的创作动机,探究其表达目的。
学习评价
1.《天下第一楼》中的人物纷繁众多,但是又各有鲜明的特色,请你从这些人物中,任选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结合检索的网络资料,对其中的一个人物进行角色解读。
学习评价
2.通过戏剧深读和剖析,结合你当下储备的戏剧知识,你认为怎样的戏剧才能抓住读者和观众的心?在班级开展“我眼中的一出好戏——优秀剧目推介会”,分享优秀剧目,并能结合剧本和检索的戏剧理论知识,具体说说你推介的理由。
要求:
(1)思路清晰,指向多元,能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
(2)依据充分,有戏剧理论支撑,有个人独特见解;
(3)图文并茂,视听结合,阐述有创意,鼓励试演。
Part 02
体验一出好戏
(课时安排:5课时+1机动课时)
课段任务
1.成立剧组
按照兴趣和特长选择剧本,并具体分工。
2.导演导戏手记
导演组成员通过细读剧本和检索资料阐释剧本主题;梳理人物关系,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组织剧组碰头会,共同探讨整体演出设计;
【核心任务】
遴选导演、演员、剧务,合作排演一部教材提供的剧本,并完成一场演出。
4.剧务协助准备
剧务组成员根据剧本和相关资料设计海报并张贴;参与排演过程,与导演、演员充分沟通,准备场景布置;邀请校园文学社等媒体采访剧组,拟定宣传亮点,确定宣传口号;
细节
3.演员试戏日记
演员员组成员研读剧本,揣摩角色,并设计人物名片作为排练日记的封面;参考专业表演视频,结合个人理解演绎剧本台词,设计动作神态;
5.三组合作登台
将演出过程录制为视频,校园多媒体展示台播放。
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
1.课文资源: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屈原(节选)》《天下第一楼(节选)》《枣儿》三篇课文相关内容;
2.补充资源:
孙玉莹《屈原 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何冀平《天下第一楼 何冀平剧本选》
曹茂鹏《海报设计配色图典》
完成任务
1.全班同学按照兴趣自主分为《屈原》《天下第一楼》《枣儿》三个大剧组;
2.剧组成员按照兴趣和特长分为导演组(2人)、演员组和剧务组,各组按照所选课本剧角色自主协调演员组和剧务组人数。
(一)成立剧组,确定分工
完成任务
《 》导演手记
第一步:阐释剧本主题:细读所选剧本,结合第一课段任务5检索主题的成果,阐释剧本表达的主题思想。
(二)导演导戏写手记
按照提示完成“导演手记”,整体设计演出成立剧组,确定分工
完成任务
可以结合以下参考材料进行思考:
(1)关于《屈原》的创作意图,郭沫若曾经讲过,是要“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去”,是要“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演出的实践表明,作者的这个目的达到了。1942年春天,《屈原》开始在重庆上演,其反响之热烈,是以往历史剧演出时未曾出现过的。尽管《屈原》后来被国民党当局禁演,但是《雷电颂》的声音仍然回响在整个山城,常常可以听到群众发出“爆炸了吧......”的怒吼声,“在当时起了显著的政治作用。”
【小贴士】
完成任务
(2)
……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
……只三间老屋,半宜明月半宜风。
偶然间,我发现了这副对联,立刻被它吸引。首先是“楼”,福聚德从没有楼到盖起楼,再到这座楼金碧辉煌,突出的是以楼象征的事业。“危”,有高和危的意思,正符合剧中兴败的故事。更打动我的是“谁是主人谁是客 ”戏中主人公卢孟实、常贵……自以为是事业的主人,其实“梦里不知身是客”,可怜他们迎送了一辈子主、客,竟不知自己是主是客。能体现此种人生况味的,何止一个呕心沥血壮志难酬的卢孟实,一个含泪带笑一辈子终于含悲而死的常贵,一个看透世事愤世嫉俗的修鼎新?这副对联突破表意,直取人生.历经沧桑的人可为感喟,不甘于此之人可做呐喊,人生的苍凉,命运的拨弄,尽在一个问号之中。(何冀平.天下第一楼 何冀平剧本选[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03):75)
【小贴士】
完成任务
(3)选集中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一颗惹人喜爱、令人生津的枣儿,它们是靖江人的共同收获。
许振球、窦大康、潘浩泉、鞠俊武等人的名字连同他们的《洁白的软壳蛋》《打毛线》《正宗女子健美裤》《他还是他》《学校门前》《配套成龙》《微笑微笑》《今夜静悄悄》等作品一齐映入我的眼帘。它们使人愉悦,发人深思。苦辣甜酸,风格各异,如同一把大小不一、口感不同、色泽有别的枣儿,给家乡父老留下过难以忘怀的滋养。
【小贴士】
完成任务
(3)他们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审视过去,迎接未来。有可贵的坚持,有勇敢的扬弃都为了一个信念:让家乡更美好。深怀一颗赤子之心,善待自己的爹娘,鞭策自己的后生,都为了一个责任:一起创建新生活。多以善意的讽刺、真诚的呼唤教人自省;以人性的美好、人性的尊严教人自重;以祖国的前程、时代的号召教人自强。
十数年发愤求索,十数年集腋成裘,终蔚成枣香扑鼻、名震遐迩之大观。靖江小品已成为家乡父老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这是靖江人民给予靖江小品的最高奖赏。
(齐致翔.欲望燃情 齐致翔戏剧论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11):267.)
【小贴士】
完成任务
《 》导演手记
第二步:理清人物关系:请结合剧本内容,梳理人物关系,分析人物形象。
(二)导演导戏写手记
按照提示完成“导演手记”,整体设计演出成立剧组,确定分工
完成任务
梳理人物关系时,可以不囿于简单的框架思维导图,最好能结合文本特点,进行创新设计。如《天下第一楼》中,卢孟实曾说:“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正如图例所示,中心人物卢孟实苦干十年,将福聚楼经营得名噪京师,却始终“为他人做嫁衣裳”,被不学无术的唐茂盛“吃饭、拿钱、带常贵”,落到欲哭无泪的境地。在上,需要打点的社会势力和不学无术的东家主子是压在他头顶的内忧外患;在下,一帮个性各异的伙计靠福聚楼养活,统率他们也是一大难题。
【小贴士】
完成任务
【小贴士】
完成任务
《 》导演手记
第三步:整体设计演出:导演组织剧组成员头脑风暴,共同探讨整体演出设计,并记录在导演手记中。
参考前两步形成的成果,导演谈剧本主题思想和人物关系,进行角色分工;
与演员组讨论戏剧表现的重点——矛盾冲突(结合课段一的学习成果),在多重矛盾冲突中找到主要矛盾冲突,以及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
与剧务组讨论表演、音乐、舞台设置和服化道等方面的要求。
(二)导演导戏写手记
按照提示完成“导演手记”,整体设计演出成立剧组,确定分工
完成任务
1.设计排练日记封面:演员组成员按照导演的设计意图进入剧本情境,反复研读、揣摩角色,设计人物名片,将其定为封面。
(三)演员试戏写日记
演员进行演出准备,用写排练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理解、塑造人物的过程和体会。
完成任务
人物名片可以包含:人物姓名、性别、性格(复合性和可变性)、情节链条、联系人物时代背景、社会风尚、家庭背景、教育历程等 分析性格形成的原因。
特别关注的人物性格,同一个人物的性格是多面的,既要抓住其主要性格,又要关注人物语言、心理、行动等方面体现出的其他性格。如卢孟实自尊自强,刚直不阿,却又不得不屈服于社会环境,对待东家二少爷陪着笑,这是那一时期的时代阶级性决定的。还有的人物性格会随着戏剧的情节推进而发生变化,要具体人物,具体分析。
【小贴士】
完成任务
2.设想表演状态,撰写角色扮演的内心独白:参考专业演员的表演视频,对照剧本,设想自己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语气、语调,撰写角色扮演的内心独白,并将之记录在排练日记上。
(三)演员试戏写日记
演员进行演出准备,用写排练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理解、塑造人物的过程和体会。
完成任务
(1)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剧本对人物语言个性化的要求非常高,优秀的剧本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写出人物的性格,做到“话到人到”。
(2)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如罗大头甩开常贵;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如卢孟实看常贵被带走的复杂心理,等等。也就是说,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也包括内心活动。这种显示动作性的语言,从人物的内心发出,能够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陈继华,文学欣赏导引[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8(06):203
【小贴士】
完成任务
(3)潜台词:所谓潜台词,也就是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一种深层意义或言外之意。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
(4)演绎《屈原》时,要注意把握屈原的独白,设计语气、动作、神态表现其火一般炽热的语言和雷霆般的气势,突出他与黑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气势。演绎《天下第一楼》时,要明确剧中各种冲突的表现,同时要关注剧中人物台词的“京味儿”,突出世俗生活气息。演绎《枣儿》时,要关注剧中人物真实自然的气息。老人语言朴实,沧桑动人,男孩语言纯真活泼,稚嫩可爱。另外,要注意舞台说明,特别是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要进一步精微设计,细化演绎。
陈继华,文学欣赏导引[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8(06):203
【小贴士】
完成任务
3.根据记录改进:记录每次排演后的感受和剧组其他成员的建议和意见,并不断改进自己的表演。
(三)演员试戏写日记
演员进行演出准备,用写排练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理解、塑造人物的过程和体会。
完成任务
1.设计戏剧海报:
剧务成员根据剧本和相关资料设计戏剧海报,并张贴在校园显眼处。
(四)剧务协助做准备
剧务成员参与排演的全过程,并为最后的演出做准备。
完成任务
(1)校园戏剧海报应包含演出主题、地点、时间和人员等基本信息。除此之外,还应根据戏剧表达的主题、重点、特色进行个性化设计。
(2)戏剧海报的效用即在于能够为观众同戏剧本身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其能够借助暗示表达的形式,使观众对于戏剧的内容产生想象。比如表演人物,人物性格,或是音乐中的乐器,舞蹈中的动作等。戏剧海报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注重对全剧的了解和把控,注重图形运用和演绎,注重以色彩激发戏剧的悲喜情感,从而设计更具特色的戏剧海报。
【小贴士】
完成任务
(3)经典戏剧海报参考:
【小贴士】
梁学武.戏剧海报设计刍议[J]. 大众文艺,2019(13):54-55.
完成任务
(3)经典戏剧海报参考:
【小贴士】
梁学武.戏剧海报设计刍议[J]. 大众文艺,2019(13):54-55.
完成任务
2.确定场景布置:场务组成员在排演过程中与导演和演员进行充分沟通,结合实际情况准备演出的服装、道具、配乐、布景等等。
根据特长和兴趣点确定剧务分工:舞台组、服装组、道具组、造型组、场记等等,
研读剧本,查找相关资料、沟通其他剧组成员,为演出准备服装、道具、配乐、布景等等。
(四)剧务协助做准备
剧务成员参与排演的全过程,并为最后的演出做准备。
完成任务
(1)据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震云考,屈原上朝的礼服应该是内着深衣,外为上衣下裳,腰束带,佩剑。被贬后晚年屈原行吟泽畔,披头散发,穿衣落魄。
(黄震云.屈原的服饰和形象塑造[J]. 职大学报,2019(4):13-20.)
【小贴士】
完成任务
(2)《天下第一楼》的故事背景是清末民初北京繁华商业区的一家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服装师和化妆师可以参考影视资源和网络资料准备老北京特色的相关道具。
【小贴士】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天下第一楼”布景
完成任务
(3)《枣儿》的戏剧背景设计为西北,可以参考西北地区农民的装扮。
【小贴士】
西北农民“网红”——三喜爷爷(中)
“西北农民”水彩画
完成任务
3.沟通校园媒体采访:
联系学校文学社、校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剧组的沟通采访和宣传。
(1)向校园融媒体发出邀请函,邀请其进行采访和宣传。
要求:邀请函格式正确;表述有礼有节;提供戏剧基本信息;确定邀请时间和地点。
(四)剧务协助做准备
剧务成员参与排演的全过程,并为最后的演出做准备。
完成任务
邀请函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称谓、正文、落款。标题由活动名称和文种名组成,还可以包含个性化的活动主题标语,如“剧见九一”班级戏剧节邀请函。称谓要注意使用全名,并加上敬语,如尊敬的李一凡老师。邀请函的正文需要告知被邀请方举办活动的缘由、目的、事项、要求,需写明日程安排、时间、地点等,并对被邀请方发出得体、诚挚的邀请。正文的结尾一般写邀请的惯用语,如“敬请光临”“欢迎指导”等。落款要写明主办方单位的全称和成文日期。
(张世兵主编,应用文写作学习指导[M],航空工业出版社,2016(08):26.)
【小贴士】
完成任务
3.沟通校园媒体采访:
联系学校文学社、校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剧组的沟通采访和宣传。
(2)与导演组、演员组沟通,讨论宣传重点和戏剧亮点。
(3)向校园媒体提供有记忆点、有新意、和戏剧相关的口号用于宣传。
(四)剧务协助做准备
剧务成员参与排演的全过程,并为最后的演出做准备。
学习评价
1.每位同学向班委提交优秀导演、演员、剧务推荐表(每人提名不多于3人),写明姓名、角色和推荐理由;
2.(微写作)教育家温寒江先生曾说,“戏剧的灵魂是冲突,戏剧的基石是语言,戏剧的骨架是结构。”请你结合整个活动,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300字)
学习评价
3.(话题写作)结合整个活动,从以下话题中任选其一(也可自选话题),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剧本和戏剧表演的认识,不少于600字。(参考教材“演出与评议”任务要求)
话题选择表 我为什么对ta印象最深? 舞台说明不只是“说明”
戏剧冲突面面观 台词应该怎样说
肢体语言很重要 配角也要演到位
好戏是配合出来的
Part 03
衍生一出好戏
(课时安排:3课时+1机动课时)
课段任务
2. “创意写作,打通文体”展板二
从戏剧文本衍生,进行多样形式的戏剧改编活动,推选优秀范文张贴展板;
3. “创意方案,回归教材”展板三
从教材编排衍生,勾连初中统编四个“活动探究单元”(新闻、演讲、诗歌、戏剧)和口语交际(讲述、复述、转述、讨论、辩论),为下一届初三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含评价标准。
【核心任务】
结合第一、二课段的学习经验和活动体验,设计并布置三块从戏剧衍生出的创意展板——创意评价、创意写作和创意方案。
1.“创意评价,多元互动”展板一
从剧组表现衍生,举行“校园金鸡奖”颁奖典礼,自制评价量表,组织师长、同学投票,选出最佳戏剧、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舞台设计奖;
视角
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
1.课文资源: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屈原(节选)》《天下第一楼(节选)》《枣儿》三篇课文相关内容;
2.补充资源:
课段二拍摄的戏剧视频
完成任务
1.班级讨论并制定导演、演员、剧务的评价标准。
要求:两到三个不重合的维度;每个维度有具体的要点;每个要点有得分赋值。
(一)布置展板一:创意评价,多元互动
剧本理解 分值 (每项10分) 表演功底 分值
(每项10分)
正确理解剧本的主题 表演自然,落落大方
准确把握戏剧冲突 动作、手势熟练而准确,有表现力
对人物的个性和思想理解到位 感情充沛,表情丰富
注意到剧本的语言特点 吐字清晰,语言流利,语速、语调恰当
较好地利用(或补充)舞台说明 与其他角色配合默契
我最喜爱的演员是: 我的推荐理由是:
完成任务
2.布置各组展板:各小组收集演出的过程性资料和班级商议的评价量表粘贴至展板。
注:过程性资料含导演手记、演员排练日记、海报、布景照片、排练照片、戏剧演出照片等。
(一)布置展板一:创意评价,多元互动
完成任务
3.设置投票箱:在多媒体展示平台下和各小组展板旁设置投票箱,请在现场及多媒体平台观看的同学进行投票,包含最佳戏剧、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男演员、最佳舞台设计奖。
(一)布置展板一:创意评价,多元互动
完成任务
4.班委组织“戏剧金鸡奖”班级颁奖典礼,为获选各称号的同学颁奖。
(1)班委清点获奖票数,审议获奖名单,确定颁奖典礼的主题词。
(2)制作邀请函,邀请老师、家长、其他班级同学、校园媒体前来观看。
(3)班委确定主持人、颁奖嘉宾,并邀请语文老师做总结发言。
(3)观众cosplay:请每一位前来观看颁奖典礼的观众,选择自己喜欢的戏剧角色进行角色扮演,鼓励自制戏服、自我妆扮。
(一)布置展板一:创意评价,多元互动
完成任务
任务一 文体转换我有法
选择一个喜欢的剧本(可以从课本中选择,也可自选),将其改编为诗歌、散文、新闻和小说等不同形式。
(二)布置展板二:创意写作,打通文体
小贴士
转换文体时,可以先提炼出剧本的基本要素:人物、基本情节、矛盾冲突、环境背景等等,再根据不同文体创作的要求对基本元素进行选择、补充、创造。诗歌改编可以从中选择要素作为意象,再通过艺术手段创作出一个诗歌意境;散文改编可以抓住戏剧主题作为主线,做到“形散神不散”;新闻改编可以选择戏剧中的一个事件作为主要报道内容,注意选材的典型和语言的精炼,新闻标题和导语需要重点写作;小说改编要抓住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同时善用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人物描写方法和环境描写方法。
转换文体
完成任务
任务二 集体接龙回写
选择一个剧本的结尾,各小组接龙回写,即从结尾往开头写。每位同学接着前一位同学的创作剧情推测、编写上一段剧情,最后形成多种元素融合的新剧本。
要求:(1)小组统一整体风格,避免割裂混杂;(2)回写人物相关情节时,语言、行为、心理等符合原作人物的形象特点;(3)续写时认真阅读同学的创作内容,使得剧情逻辑通畅;(4)发挥创意,敢于推陈出新,不落俗套。
(二)布置展板二:创意写作,打通文体
完成任务
任务三 填补台词留白,演绎剧情片段
教师给出固定的台词对话,小组成员根据台词自行创造角色,借题发挥,加工创作一个情节完整,形象鲜明的小剧本。
指定对话:
甲: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乙:这是我能够做出的唯一选择了。
丙:这次,我们这样处理......
(二)布置展板二:创意写作,打通文体
完成任务
本次戏剧单元活动圆满落幕,请结合本次活动的亮点,勾连初中统编四个“活动探究单元”(新闻、演讲、诗歌、戏剧)和口语交际(讲述、复述、转述、讨论、辩论)的相关内容,为学弟学妹们设计新的戏剧单元活动方案,并择优张贴至展板。
(三)布置展板三:创意方案,回归教材
完成任务
任务三 创意方案,回归教材
1.通读教材中另外三个“活动探究单元”(新闻、演讲、诗歌)和“口语交际”(讲述、复述、转述、讨论、辩论)的相关内容,罗列知识要点。
(三)布置展板三:创意方案,回归教材
小贴士:可以重点关注教材中“活动探究单元”的任务提示、课文中的旁批和尾批、知识卡片、技巧点拨等内容;“口语交际”中,口语实践中的任务提示也是包含要点的重要内容。
完成任务
任务三 创意方案,回归教材
2.分小组进行头脑风暴,设计活动,填写表格。
(二)布置展板二:创意写作,打通文体
讲述 复述 转述 讨论 辩论 写作
新闻——戏剧 示例:戏剧节新闻写作
演讲——戏剧 示例:演员选拔之我读台词
诗歌——戏剧 示例:“我的戏剧故事”三行诗大赛
完成任务
3.从头脑风暴的表格结果中选取恰当的活动,形成活动方案和各活动评优标准。可以选取一两个感兴趣的活动组成方案,不须面面俱到。
(三)布置展板三:创意方案,回归教材
活动设计要求:
(1)以戏剧单元的学习为核心;
(2)参与者能够复习并应用其他“实践探究单元”和“口语交际”的相关知识;
(3)活动设计分步展开、具体可操、新颖独特;
(4)方案应该包含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时间、活动实施和活动评价。
学习评价
1. 为“校园戏剧金鸡奖典礼”颁发的最佳戏剧、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舞台设计奖等奖项撰写具有戏剧元素的颁奖词。
学习评价
2. 《文艺报》曾经组织过一次题为“真正的成功改编也是一次全新的创作”的讨论会,请结合你的改编经历,选择一位嘉宾的见解进一步展开,谈谈你的感想。
学习评价
胡 薇(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如果只是将原作舞台化或是影像化,其实只是改编的最低要求。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改编,必然是改编者一次全新的创作——能够穿透原作表面的情节性,进而发掘、体现甚至深化原作对于生活的本质认识,表达出改编者新的有创意的阐释和演绎,才能体现改编的意义所在。因此,改编更需要创造力。
学习评价
徐 健(艺术报记者):选择小说改编,可以看出文学与话剧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是一部小说变成话剧,改编者、导演、演员等其实都需要理解和吃透原著的精髓,并不是把原著的人物呈现在舞台上,变成了一个个角色就大功告成了。
学习评价
林荫宇(导演、戏剧教育家):这里我以《繁花》的改编为例谈一谈。编剧和导演没有把戏剧表现的重点搞清楚。以阿宝为例,既然选择了将其作为重点人物,就应该围绕他的命运展开。但实际上,不管是对于两次饭局的情节展现,还是在最后倾听李李讲述自己的澳门遭遇,阿宝的戏都被汪小姐和李李这两个女人占据了。如此一来,该剧的舞台呈现就跟原著小说之间存在了间隙,这是有悖于其改编意图的,更是有悖于原作者的。
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改编,也是一次全新的创作--艺术--中国作家网(.cn)
学习评价
3.根据以下标准,请班级同学评选出下一届戏剧单元的最佳活动方案。
序号 评价标准 评分(共50分)
1 活动主题设置合理,以戏剧单元为中心(10分)
2 参与者能够复习并应用其他“实践探究单元”和“口语交际”的相关知识(10分)
3 活动流程按步骤写,具体细致,操作性强(10分)
4 活动方案环节完整,包含主题、目标、准备、时间、实施和评价(10分)
5 整体活动设计能够引起参与兴趣,有教育意义(10分)
Part 04
测试反馈
必做
学校要举行“戏剧节”,你也参与其中,请完成下列任务:
1.学校“戏剧节”将举办“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和主题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40个字左右。
第一个节目《屈原》演出结束。串词(1):_____________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天下第一楼》,由初三(1)班演出。
第二个节目《天下第一楼》演出结束。串词(2):_____________
下面请欣赏由初三(2)班演出的《枣儿》。
必做
2.学校“戏剧节”将举办“最佳改编剧本”大赛,要求从以往学过的小说篇目中选取。请你参照以下资源支架,完成剧本大纲。
主题 剧本名称 戏剧冲突 剧情简介 角色
性格
台词
必做
3.小深在学校“戏剧节”中成功通过了演员招募。但他的父母以初三课业负担重为由反对小深参加排演,请你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体验写一封信说服小深的父母。
写作提示:(1)可以谈戏剧作品的语言文字魅力;(2)可以谈戏剧体验与实践的过程;(3)可以谈参与展演,与他人合作的收获;(4)可以谈戏剧对于当今社会及个人的学习价值及意义。
选做
1.阅读一部课外的戏剧作品,填写阅读卡。
课外戏剧作品阅读卡 作品名称
作者/国别
剧情简介
人物关系图
矛盾冲突
经典台词
故事背景
主题理解
阅读感受

必做
2.小剧本写作。
(1)时间:夏天的晚上;
(2)地点:学校门口;
(3)人物:手提袋子的中年男子(30岁左右)、女孩(14岁左右)、老人(50岁左右);
(4)要求:包含剧名、剧情梗概、人物关系、舞台提示和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