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评说历史英雄,体悟家国担当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部编版初中语文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内容: 多是围绕治国理政、军事战争展开,展现了古人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
主题:都与仁人志士的责任担当有关,都渗透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是“立德树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优秀材料。
写作手法:多运用“三叠式”结构的艺术手法。
语言风格:体裁涵盖了叙事散文、表、诗、词、小令等,语言各有妙趣。
壹
单元情况
【语言目标】
1.在结合课下注释的基础上,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意义,积累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以达到疏通文义,能用现代文讲述英雄故事;
2.选取心目中的真英雄,推荐使用“三叠式”结构手法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推荐词,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和赞美。
【思维目标】
1.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的表达方式、文体等特点,训练学生聚合思维和概括能力;
2. 通过运用创意表达、“三叠式”结构手法历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演绎思维能力。
【价值目标】
1. 培养学生胸怀家国的真英雄情感。
2. 学习古人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通过创意表达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追求。
学习目标
贰
四个课段:
第一课段:讲述英雄故事
第二课段:体悟英雄品质
第三课段: 探究结构艺术
第四课段:推荐心中英雄
叁
核心任务
给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栏目组写一篇推荐词,推荐使用“三叠式”结构艺术手法,创意表达,推荐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第一课段:
诵读《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出师表》四篇文言文,用“由词推义”“归类翻译”等方法积累重要文言词语,用“六要素”等方法讲述英雄故事,“知人论世”,初步感知英雄形象。
第三课段:
探究“三叠式”结构艺术,“三叠式”结构谋篇布局。
第二课段:
品读课文,通过概括评价、演读比赛、创意表达等活动体悟英雄品质。
第四课段:
学以致用,选择使用“三叠式”结构写一篇推荐心目中英雄的推荐词。
学习流程
肆
伍
教学实施
第一课段
讲述英雄故事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段任务
学习任务
1.反复诵读,积累文言字词,疏通句意,理解课文内容。
核心任务
讲英雄故事,录制三分钟左右的短视频。
学习任务
2.学习讲故事技巧,能条理清晰地讲述英雄故事。
学习资源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陈涉世家》《出师表》
《左传》《战国策》《史记》《太史公自序》《诫子书》
〈《三顾茅庐》选段〉周德福《文言诵读中的讲解》等网络资源
课文资源
补充资源
诵读指导
序号 类别 示例
① 主谓宾之间要停顿; 惧/有伏焉 益州/疲弊
愚/以为/营中之事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 句首表示领起的词语或关联词之后,应当停顿; 常见的句首发语词有:“盖”“凡”“夫”“若夫”“诚宜”“然则”“至若”“何尝”等; 常见的关联词及句首表总结性的词语有“因”“故”“且”“虽”“而”“是故”“于是”“遂”“是以”“则”等。
夫/战,勇气也。 诚宜/开张/圣听
盖/追先帝之殊遇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③ 成分省略的地方要停顿。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与/坐谈
④ “古二今一”词语中间要停顿。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今/天下三分 今齐地/方千里
⑤ 句式整齐的句子,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⑥ 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如何划分句子节奏
序号 类别 示例
① 把握语气助词的读法。常见的语气助词有:“也”、“矣(已)”、“焉”、“耳(尔)”“乎”、“哉”、“耶(邪)”、“欤(与)”、“夫”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这一反问句式,应读出乡人反对、劝告的语气。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应读出坚定的信念,慷慨激昂的语气。
② 把握特殊句式的读法。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和被动句。 陈胜者,阳城人也。(判断句,读出陈述的语气)
何以战?(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以何战”,强调突出作战的条件,因此要重读“何”字。)
③ 联想想象,丰富画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与妻、妾、客的问答时,语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以想象人物之间对话时的情景,结合人物间的亲疏远近关系,用不同的语调、语气把人物不同的神情和内心世界读出来:问妻较和,妻答是爱;问妾较严,妾答是怕;问客较傲,客答是谄。联想和想象让诵读更具画面感。
④ 读出感情。 在诵读《出师表》时,要明确这是一位老臣出征前上给君主的奏表,因此朗读时语气既要谦和又要恳切,语音既要沉稳又不可狂妄,读到叮咛劝勉的地方,要显得语重心长;读到涉及国事“危急存亡”的地方,语气应有某种急迫感;当读到最后“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要表达出作者感激、忠贞和沉痛的感情。
如何读出恰当的语气
“啄木鸟”行动
示例:
课文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曹刿论战》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使动用法,使信服。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忠之属也。 忠:形容词作名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从 战则请从 跟随
民弗从也 服从
故 公问其故 缘故、原因
故克之 所以
以 必以分人 把
必以信 按照
可以一战 凭借、依靠
找出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
辨词析义的方法
序号 方法 示例
① 语境推断法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鄙”,根据“远谋”深谋远虑的意思,其反义应是“目光短浅”的意思。
② 成语推断法 “望其旗靡”中的“靡”,可依据成语“所向披靡”中的靡,推测为“倒下”。依此法可理解:必以信(信誓旦旦) 今亡亦死(亡羊补牢) 会天大雨(风云会合)
彼竭我盈(竭尽全力)等加点词语的意思。
③ 课内迁移法 “尝与人佣耕”中的“尝”,联想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一句子,推测为“曾经”。
成 语 名 句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邓县隆中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示例:
成语与名句积累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
示例:
序号 类别 示例
① 省略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鼓”。
上使外将兵。“使”后面省略了“之”,指扶苏。
② 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忠正贤明,能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
③ 倒装句 何以战? 正常语序为“以何战?”
忌不自信。正常语序为“忌不信自。”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正常语序为“以尉首祭”
④ 被动句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为”+动词,表示被动
讲故事 录视频
2.录视频
(1)环境安静。
(2)镜头稳定。
(3)光线明亮。
(4)剪辑合理。
1. 讲故事
(1)选定关键人物,确定讲述顺序。
(2)抓住六要素,理清文脉。
(3)补充资料,知人论世。
(4)巧妙剪裁,详略得当。
(5)分配角色,绘声绘色。
学习评价
项目 星级 评价标准
故事内容 ☆☆☆☆☆ 能抓住六要素讲故事,思路清晰,内容具体,详略得当,人物形象鲜明立体。
☆☆☆ 故事内容具体,材料安排详略得当,人物形象突出。
☆ 故事内容不够具体,详略安排不当,人物形象不够鲜明。
语言表达 ☆☆☆☆☆ 能脱稿讲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感情饱满,富有感染力。
☆☆☆ 能基本脱稿讲述,声音较为洪亮,普通话标准,感情饱满。
☆ 不能脱稿,声音较为模糊不清,缺乏感染力。
形象风度 ☆☆☆☆☆ 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自信阳光,展现青少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 举止自然、得体,精神饱满。
☆ 态度拘谨,神情紧张。
视频录制 ☆☆☆☆☆ 画面清晰,镜头稳定,无杂音,合理使用视频特效和字幕工具,具有一定创意性。
☆☆☆ 画面清晰流畅,镜头稳定,无杂音。
☆ 画面不清晰,镜头跳动。
伍
教学实施
第二课段
体悟英雄品质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段任务
学习任务
1.品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评价英雄,体悟英雄品质。
核心任务
2.演读比赛,变换角色表演阅读,加深对英雄形象的认识。
学习任务
3.创意表达,给历史人物补白,树立鲜明的英雄形象。
学习资源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陈涉世家》《出师表》《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过零丁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
课文资源
知识链接
1.有关曹刿、邹忌、诸葛亮、陈涉、岑参、辛弃疾、文天祥、张养浩的多媒体网络资源。
2.什么是演读?如何设计演读脚本?
演读, 就是以表演的方式去朗读课文。 不仅要用声音, 而且要将眼神、表情、手势、动作等体态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朗读方式。适当的演读, 可以达成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切身感悟, 使其获得与寻常阅读全然不同的生活灵感和审美体验。
(一)“头脑风暴”
1. 概括评价:基于第一课段的学习,请结合所述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评价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历史人物。
示例:
①曹刿是一个(爱国、足智多谋、勇敢…… )的人。
②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善于讽谏……)的人。
③陈涉是一个(有远大理想抱负、有卓越组织领导能力、有洞察时局能力……)的人。
④诸葛亮是一个(有勇有谋、忠心耿耿、知恩图报……)的人。
2.寻找英雄:阅读《诗词曲五首》,说一说你发现的这里面的英雄,也用简洁的语言来评价。
示例:
①老兵是一个(应征多年、渴望与亲人团聚…… )的英雄。
②岑参是一个(重情重义、胸怀家国…… )的英雄。
③辛弃疾是一个(爱国、忧国忧民 …… )的英雄。
④文天祥是一个(爱国、足智多谋、勇敢…… )的英雄。
⑤张养浩是一个(忧国忧民、同情百姓…… )的英雄。
3.达成共识:请结合历史人物特点,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具有哪些品质特点?
示例:
爱国护国、为国为民、重情重义、忠诚勇毅、有责任担当、勇敢机智……
4.辨识英雄:结合本单元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请你来甄别、判断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
示例:《曹刿论战》一文中“人物对话描写”突出,从曹刿与乡人的对话看到了曹刿赤诚的爱国精神,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看到了曹刿的有勇有谋、机智果断。虽是一介布衣,却心系百姓,能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颇具政治眼光;战场上指挥若定,具有军事谋略。所以说曹刿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二)角色演读
1.选定角色:从课文中选定心目中的英雄,找出相关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思考要用怎样的节奏、语调、重音、表情、动作等来表现英雄的特点。
示例:
我选曹刿,曹刿请见鲁庄公时,与“乡人”的对话,要读出坚决的语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敢气概;与“公”的对话,要读出曹刿的“远谋”,胸有成竹,大义凛然,指挥若定。
2.设计演读脚本:给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设计表演朗读的脚本,参考“知识链接”。
示例: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娓娓道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演读设计:文段是邹忌进入朝堂,面见齐威王。语气稳重,娓娓道来;表情悠闲,先从自家“比美的趣事”说起,“私臣”“畏臣”“欲有求”语调抬高强调;“一问三答”,顺理成章地引出“三比”,推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没有严肃压抑、剑拔弩张,却有四两拨千斤、水到渠成的自然。邹忌进谏的坦然离不开善于思考、分析的个性,更与他的家国担当、责任意识分不开。
3.演读比赛:每小组推荐一个优秀“演读脚本”,选定角色,开展小组之间演读比赛。
评分区间 评价说明
90-100分 声音效果突出,吐字清晰,表达生动,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神态、动作、道具等契合角色内容;感情饱满,演读有感染力,声情并茂,富有韵味,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80-89分 声音效果一般,吐字清晰,表达生动,语气、语调、声音、节奏有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神态、动作、道具等契合角色内容;感情充沛,演读有感染力,声情并茂,富有韵味,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70-79分 声音效果一般,吐字清晰,表达不够生动,语气、语调、声音、节奏有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神态、动作、道具等基本契合角色内容;感情投入,演读有一定感染力,声情并茂,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70分以下 声音效果差,吐字不够清晰,表达不够生动,语气、语调、声音、节奏无明显变化;神态、动作、道具等契合角色内容;感情不够丰富,演读感染力不强,缺少韵味,少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演读比赛评分标准
(三)内容补白
选择不同的补白方法,进行补白片段练笔,每位同学至少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写150字左右即可。
1.描写补白:找出文中描写简略的地方,通过联想补白,鼓励创意表达,加深对英雄人物的理解。
①正面描写补白:
示例:陈胜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这是对陈胜的动作、神态描写。补白陈胜“怅恨”的内容,他会说些什么,有怎样的神态和心理。
②侧面描写补白:
示例:陈胜和吴广谋划起义,“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问卜”、“置书鱼腹”、“狐鸣呼曰”,一连串的策划细致周到。对于效果,文中只有一句描写“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这里对士兵的描写简洁,通过联想想象,补充士兵的谈话内容,他们谈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等。
③细节描写补白:
示例:“陈胜、吴广喜,念鬼”这是一处细节描写。一个“喜”字突出了卜者的“妙计”对陈胜发动起义的指导作用。也充分表现出陈胜的机敏,善于审时度势。
2.叙事补白:找出文中叙事简单的句子,联系历史背景补白,感悟英雄人物的家国担当。
示例:
①诸葛亮在向后主刘禅陈述自己的经历时,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这里的叙述简单,但是暗含两个历史典故“三顾茅庐”和“隆中对”。补白这两个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诸葛亮“士为知己者死”的忠诚,为“兴复汉室”的报国愿望。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这句话的背后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事件。“知子莫若父”,刘备深知儿子刘禅没什么本事,所以临死前对诸葛亮嘱以重托,这也说明刘备对诸葛亮的忠诚是充分信赖不容置疑的。
3. 抒情补白:找出抒情句,用现代汉语补白情感,鼓励创意表达,突出英雄人物的炽热情怀。
示例:
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感叹“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遥望西都长安,感慨万千。感慨什么?昔日的繁华?从秦汉宫殿遗址经过,引发无限的伤感,万间宫殿早已经化作了泥土。这就是张养浩的赤诚爱国之情,亲眼目睹百姓的深重灾难,伤心不已。对王朝兴亡更替的感慨,对苦难人民遭遇的同情。
4.议论补白:找出议论句,结合生活实际,解读英雄人物的家国担当。议论句是表达作者见解主张的句子,在文中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示例: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作者在看到了雄浑苍茫的景色后,发出的议论,一个朝代的兴盛要大兴土木,一个朝代的灭亡要经历战争,无论是兴还是亡,封建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是根本对立的,受到伤害的永远是老百姓。作者深切关怀着老百姓的疾苦。这就是一种家国担当精神。就像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一样:始终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
5.修辞补白:找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补白内容,鼓励创意表达,体会其对表现人物的突出作用。
示例: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千古多少兴亡事,悠悠”,这句话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从字面上看“千古至今”时间漫长悠远;实际上指词人思绪无穷。辛弃疾会想到什么呢?曾经的风流人物,叱咤风云,象孙权一样年少有为、不畏强敌,以非凡的胆识和气魄坚决抵抗来犯之敌。而如今的大宋,也需要这样的大智大勇之人领导南宋人民奋发图强。通过修辞补白,让辛弃疾这一爱国词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1.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起补白片段;
2.将补白片段按照不同的类型整理,进行版面布置,粘贴展示。
(四)补白展板
(二选一)
1.选择一位历史人物,查阅相关资料,搜集相关故事,体悟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
2.用上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给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写小传,不少于500字,鼓励有创意表达,当堂完成。
学习评价
伍
教学实施
第三课段
探究讲述艺术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段任务
学习任务
1.梳理比较文章思路,发现体悟“三叠式”结构的普遍性及多样化表现。
核心任务
鉴赏“三叠式”结构的表现手法,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鉴赏文段。
学习任务
2.发现“三叠式”结构的艺术效果,用 “三叠式”结构视角鉴赏文学作品。
学习资源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
《出师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西游记》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三国演义》第37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
课文资源
补充资源
(一)探“三”游戏
“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特殊的意蕴,《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在古代文学中也有普遍的表现,如阳关三叠、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借芭蕉扇、三戏唐三藏等等,三层表达反复出现,结构严整。
1.请你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寻找特殊的“三”层表达,可借助板书展现给同学,每人至少选择一篇课文,向同学展示学习成果。
2.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相鉴别评价。根据同学建议,修改完善自己的“三”层表达。
示 例
示 例
(二)讲“三叠”艺术
“三叠式”结构:“文学作品中以‘三’字为标志的情节安排方式叫三叠式结构。这种表现手法,在描写人物、事件时,前后三次都有重叠的变化。” [马长保.三叠式结构艺术——《失街亭》表现手法管窥[J].中学语文,1997(z1):89-90.]
1.请结合本单元课文,分析其中“三”层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思考每一层次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2.小组内相互交流“三叠式”结构中三层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并讨论总结“三叠式”结构的艺术效果。
“三叠”式结构不仅让故事内容详实且富有立体感,情节跌宕起伏、生动有趣,也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同时, “三叠”式结构让叙述在重复中富于变化,在层进变化中呈现对称美,对称整齐,别致精美,让文章结构严整,富有层次。
示 例
(三)“三”的联想
“三叠式”结构的使用在文学作品中很普遍,比如《西游记》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和《三国演义》第37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类似的情节重复三次出现,既展现了故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又凸显出人物的性格品质。
1.小组讨论、总结“三叠”式结构视角鉴赏文章的方法,编制鉴赏性文段的内容框架。
2.借助鉴赏方法与量表,从学习资源中选择一篇作品,也可以从古代文学作品中任选一篇,用“三叠式”结构视角,写一篇鉴赏性的文章,不少于150字。
“三叠式”结构鉴赏片段量表
项目 星级 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
整体表达 ☆☆☆☆☆ “三叠式”结构鉴赏分析到位,表述准确,语言流畅。
☆☆☆ “三叠式”结构鉴赏表述完整,语言通顺。 ☆ “三叠式”结构鉴赏言之有物,针对性不强。 三重列举 ☆☆☆☆☆ “三叠式”结构三重层次全面准确,表述凝练。
☆☆☆ “三叠式”结构三重层次正确,但表述不够凝练。 ☆ “三叠式”结构三重层次不完整,表述不明。 表达效果 ☆☆☆☆☆ 能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两方面阐释“三叠式”结构的艺术效果,分析到位。
☆☆☆ 能从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阐释“三叠式”结构的艺术效果,言之有理。 ☆ 鉴赏语言过于笼统,不够具体。 伍
教学实施
第四课段
推荐心中英雄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段任务
学习任务
1.讨论分析古代军事、政治领域中英雄人物的类别及品质特性。
核心任务
写一篇推荐词,描绘我心目中的英雄,不少于400字。
学习任务
2.选择一个古代英雄人物,有创意地完成写作。
学习资源
本单元所有课文
《千古风流人物》纪录片简介
课文资源
补充资源
(一)群英荟萃
小组讨论,古代英雄都有哪些?他们都有哪些品质特性?完成如下任务单。
序号 类别 代表人物 品质特性
1
2
3
4
示例
序号 类别 代表人物 品质特性
1 帝王英雄 秦始皇 项羽 孙权 具有雄才大略、心怀天下
2 将相英雄 蔺相如 廉颇 诸葛亮 忠君爱国、鞠躬尽瘁
3 平民英雄 曹刿 陈胜 吴广 无畏强权、有责任有担当
4 文史英雄 司马迁 文天祥 忧国忧民、坚持本心
5 无名英雄 创造了历史文明的人 坚忍不拔、默默无闻
(二)花式秀英雄
运用三叠式结构表达:从横向或纵向选取三个层次呈现事件,运用三叠式结构表达。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廉颇因蔺相如三次重要事件与之终成刎颈之交等。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篇推荐词,分组查阅历史背景、人物生平、历史影响等资料,讨论推荐词素材取舍,并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学习评价
评选最具人气的英雄,推荐给《千古风流人物》节目组。活动流程为:
1.根据每个小组的推荐词,办一期主题为“我心目中的真英雄”的电子报纸,在社交平台发布,并通过投票方式广泛收集同学、家长、老师等广大读者们最喜爱的一位英雄。
2.对评选出来最具人气的英雄人物,全班分小组查阅完善资料、修改润色推荐词、联系对接节目组,完成推荐流程。
测试反馈
{必做}
{选做}
{选做}
使用“博看朗读”小程序,录制自己的朗诵作品,在班级群进行交流。
请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谈谈新时代下你对“英雄”的理解。
请你在本单元中选择一篇你觉得很有创意的文章,写一篇简短的推荐语推荐给学弟学妹们阅读,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