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七 第3课时 电子备课(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七 第3课时 电子备课(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4 15:1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语文园地七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3 本教时为第3教时 备课日期 4月 16日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熟练朗诵、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自主阅读短文,了解月亮的变化特点,感受短文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朗诵、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难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方法与手段:媒体辅助 情境创设法 自主识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学习《二十四节气歌》 导入:同学们,在古代,人们为了更好地掌握时间,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和了解这些节气吗?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它们,就把它们编成了诗歌。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吧。 1、出示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说说每句诗歌中所包含的节气,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逐一显示正确答案。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3、具体介绍每个节气的特点。(结合图片,选取部分节气,有详有略) 4、学生再次自由读诗歌,尝试背诵。 出示停顿: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初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全班齐读,齐背诗歌。 6、小结:我们的先人们正是运用“二十四节气歌”来指导自己播种、收获以及更多的农事的,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智慧!为了更好地记住它,后来还有人把它改编成一首好听的歌曲。 播放歌曲《二十四节气歌》 二、我爱阅读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2、学生自由读故事,思考: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指导学生认识描写月亮变化的词句。 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4、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1)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好在哪里? (2)你有观察过月亮吗?你觉得它像什么?启发学生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图画做记录。 5、全班齐读故事。 6、月亮姑娘一次次长胖,那她做的衣裳是不是没有用了呢?我们先来读一首儿歌,在儿歌中,你会更加了解月亮姑娘。 出示:看月歌 初一看不见,初二一条线,初三初四镰刀月,初七初八像小船,初九初十月半边,十五十六月团圆。 7、原来,月亮的身材会不断重复变化啊!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月亮姑娘说?月亮姑娘明白后,又会对裁缝师傅说什么? 三、课堂小结。 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说说每句诗歌中所包含的节气 学生连听老师介绍每个节气的特点 学生再次自由读诗歌,尝试背诵。 全班齐读,齐背诗歌 学生聆听歌曲《二十四节气歌》 学生猜谜语 学生自由读故事,思考: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学生交流并认识描写月亮变化的词句 学生交流 全班齐读故事 学生自由朗读儿歌 指名学生朗读儿歌 学生齐读 指名交流 主要采用诵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歌谣,初步了解每个节气相对应的特点。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引导学生发现节气歌四句以春夏秋冬来开头,并且每一个字就是一个节气,找到这一规律,更加方便学生进行记忆。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有效的实现传统农事文化的积累,并在此过程中自然地激发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 采用问题引导法和自读感悟法,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去自主读文,自主识字,自主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补充阅读儿歌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知晓月亮的身材变化的特点,然后回到故事,大胆的展开想象,巧妙地续编故事。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月亮姑娘做衣裳 细细的,弯弯的 像眉毛 长胖了一点儿 像镰刀 又长胖了一点儿 像核桃 变得圆圆的 像圆盘
授课日期 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