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1)请根据提示的事件,写出数轴中A、B、C代表的时间。
①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的时间:A ;
②罗马进入帝国的时间:B ;
③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C 。
(2)请分别写出数轴中已经存在的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
①公元前3世纪初: ;
②公元前49年: ;
③4世纪末: 。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27年
476年
布匿战争
凯撒控制元老院,成为终身独裁官;
罗马帝国分裂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古希腊 文学 雕塑 建筑 哲学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 建筑
法律 历法 太阳历 自主学习
《荷马史诗》
宙斯像和《掷铁饼者》
雅典帕特农神庙
提出“原子论”
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创立逻辑学
大竞技场
引水道工程
凯旋门
方尖碑
万神庙
《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学系统
儒略历
要求: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6页——P29,完成下列表格。
一、探希腊罗马文化的成就与特点
希腊神话
奥林匹斯十二主神
希腊神话
地狱之神(冥王)叫哈得斯,他抢了一个女孩,女孩非常思念母亲,她母亲是谷神,女孩母亲就去求天神宙斯帮忙。宙斯心软了,就去向哈得斯说情,哈得斯不同意,后来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哈得斯让女孩子一半时间在地狱,一半时间回母亲身边。这样,当女孩子回到母亲身边时,她母亲心情愉快,于是人间就草木繁盛、春风秋阳;当女孩子回到地狱时,她母亲悲伤欲绝,人间也就寒风瑟瑟、冰天雪地了。四季就是这样形成的。
——转引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1.从以上图片和故事中,你感受到希腊神话什么特点?
特点:神人同形同性
如何理解“神人同形同性”?
“神人同形”是指神有着人一样的形态和肉体,却比人高大健美。
“神人同性”是指神有着和人一样的性情,也有各种弱点和缺点。
互动探究
2.文学
说一说:结合图片和材料分析《荷马史诗》的内容和地位?
盲诗人荷马
材料: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的两部光辉诗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便取材于此。《荷马史诗》不但文学价值极高,也是古希腊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唯一文字史料。对爱琴文明的了解,原先主要来自《荷马史诗》的描写。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根据《荷马史诗》提供的线索,历经三年发掘,终于揭开发岑文明的面纱。
①内容:《伊利亚特》、《奥德赛》
②地位: 《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史书记载的缺陷。指出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之间的关系。
①缺陷:真实性、可信性较差
②关系:古代史书中的记载是考古发掘的重要依据;考古发掘出的实物能够佐证古代史书记载的真实性
2
雕塑
《掷铁饼者》
表现了运动员在即将掷出铁饼的一瞬间,体现出的张力,富于动感,镇定的面部表情,反衬出强壮的体魄,富于戏剧性。
对精神和肉体协调统一的理想追求
纯洁如光芒、如和谐乐音的完美女神——维纳斯
《断臂维纳斯》
不完整,却是完美!
古希腊雕塑是古代造型艺术的典范作品都是以人为题材,这体现了古希腊雕塑以人为中心的特点。
古希腊雕塑作品对人体的表现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通过匀称的身体反映出古希腊人的审美观念。表现了希腊人对人体美的崇尚,至今仍是举世公认的艺术精品。
优美
崇高
典雅
完美
比较下列图片,你能判断出这些建筑分别是古代哪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吗,请简述判断的理由(依据特点)。
希腊: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罗马:吸收了希腊建筑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
希腊的帕特农神庙
罗马万神庙穹顶
罗马的大竞技场
互动探究
罗马万神殿
美国白宫
比较左右图片,看看今天的建筑与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有什么相似之处
比利时议会大厦
顶部三角形长方形主体建筑前面有圆柱
古罗马竞技场
荷兰
现代
歌剧院
英国
奥林匹克中心
鸟巢
影响:古罗马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尤其是其拱券式及柱廊的建筑结构均得到了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
希腊哲学
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6C
苏格拉底
公元前5C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4C
研究自然,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研究人类社会;求得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人应该“认识自己
一位百科全书式学者;创立逻辑学等学科
哲学,也就是爱好智慧之学,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的总和
质疑神
认识人
升华人
《雅典学院》
原因:古希腊哲学家们,从对神的关注转向对人本身的研究,
从对自然的探讨转向对人类社会的思考,
蕴含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因此成为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遗产。
感悟圣贤的思想之光——哲学
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理性精神。
问题:为什么希腊哲学能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法学
习惯法
王政时代
BC5世纪中期
3世纪
6世纪
《十二铜表法》
《万民法》
《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研读
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应该永远有效。
——罗马政治家西塞罗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体现了所有人都享有基本权利的观点,奠定了罗马法的基本原则。
罗马法
追溯法制的渊源——法学
法学
材料研读
1804年3月21日公布的《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采用了《民法大全》中四种法律文献之一的《法学阶梯》(又称《法理概要》)的结构体系,并确定了所有权绝对化、契约自由、过失责任三项基本原则。这样,它与德国民法典一起,共同构成了大陆法系的两大支柱和源流。欧洲的大陆法系国家以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因为《法国民法典》而与罗马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法国民法典》对后世的《日本民法典》以及《六法全书》《中华民国民法》等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姜守明《罗马法的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罗马法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影响:罗马法成为近代许多国家法律的基础
罗马法
追溯法制的渊源——法学
读材料,想问题
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
想一想:他说的话有道理吗?你怎样理解?
课后活动
追溯法制的渊源——法学
有道理,罗马法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立法提供范本,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公历缘起
古埃及太阳历
凯撒和儒略历
格里高利十三世和
“格列高利历”
BC
3000年
BC
1世纪
16世纪
知识拓展 公历是如何减少误差的?
公历每月的天数不全相同,其实是人为的结果。每年365天原是这样分配:单月31天,双月30天,只有2月为29天。凯撒的继承人屋大维的生日在8月,他从2月抽出1天加到8月,结果2月减少至28天,8月变成大月31天。最终,形成了“七前单月大、七后双月大”的历制。
公历使用到16世纪时,又产生了误差。于是当时的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对闰制进行改革,即仍然4年一闰,但逢能被100整除的那一年不闰,到能被400整除的那一年再闰,这样每400年闰97次,误差就极小了。因此,现在通用的公历又叫“格列高利历”。
从公历的演变历程说明了什么?
人类文明在交流碰撞中得到不断地发展。
见证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公历的缘起
剖析文明成因,感悟文明特点
原因:
工商业发达,注重海外贸易;
以民主政治为主;
频繁的对外交往促进了文明的交汇;
人民的智慧与创新等等。
问题思考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通过第一二单元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类文化的什么特点?
特点:
多元性和共容性
类别 国家 成就(类型/作品/人物等) 特点(地位/主要思想/影响)
文学 希腊 希腊神话 神人同形同性
《荷马史诗》 宝贵的文学遗产,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雕塑 希腊 奥林匹亚神庙宙斯像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掷铁饼者 希腊雕塑艺术的杰作之一
建筑 希腊 帕特农神庙 廊柱环绕,造型优美
罗马 罗马圆形剧场、高架引水桥等 希腊柱与罗马拱形门结合,坚固实用
哲学 希腊 德谟克利特 “原子论”
思考人类社会,主张人“认识自己”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学者,创立逻辑学
法学 罗马 《十二铜表法》《万民法》等 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历法 罗马 儒略历 公历的基础
宏观思考: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和影响?
史料研读
全部希腊罗马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
——瑞士学者
人文主义
品希腊罗马文化的意义与精髓
宏观思考
宏观思考: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和影响?
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精髓在于人文主义,它开启了人类的智慧,回归到人的本质,蕴含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同亚非文明一样,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多元文明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1.(2022·四川遂宁·9)希腊神话影响广泛,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明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准备开展“研究希腊神话,了解希腊社会”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最好查阅
A.《神曲》 B.《哈姆雷特》
C.《天方夜谭》 D.《荷马史诗》
2.历史学家迈尔斯教授认为,犹太人的宗教、希腊人的艺术、罗马人的法律,是现代文明里三种最真实、最强有力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座台伯河畔的城市依旧统治着世界。这里“依旧统治着世界”体现在
A.拜占庭帝传承希腊论
B.基督教成为罗马国国教
C.罗马法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D.罗马帝国版图广阔
中考试题链接
【D】
【C】
3.(2022·吉林省·8)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A.教堂 B.陵墓
C.石雕 D.神庙
4.(2022·安徽省·9)公元前5世纪,雅典雕塑家米隆参加过很多运动会,其雕塑《掷铁饼者》(如图)被誉为“空间中凝固的永恒”。该作品体现了
A.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学
B.科学理性的主流思潮
C.漠视民主的专制意识
D.崇尚人性的运动之美
中考试题链接
【D】
【D】
4.“虽然古代希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独领风骚。”以下四项中不能为上述言论提供依据的是( )。
A.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掷铁饼者》 B.宝贵的文学遗产《荷马史诗》
C.代表性建筑万神庙 D.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6.“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世界
B.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础
D.罗马法对后世西方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C
D
合作探究:
材料一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1)材料一认为中华文明有何特点?
统一和连续
(2)材料二中的“帝国”指哪一帝国?它的第一任皇帝是谁?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哪一朝代?当时中国称该帝国为什么?
罗马帝国,屋大维,西汉末年,大秦。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丝绸是经过哪条商道传入该帝国的?
丝绸之路
(4)该帝国最初两百年经济繁荣,盛极一时,请用一句大家所熟悉的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
“条条道路通罗马”
史料实证
材料一 古代中国以木结构为建筑体系,采取纵深轴线的布列方式,讲究高低有序、主次有别,如同交响乐的一个又一个乐章。明堂是史上最大的木构建筑,其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它也是著名的礼制建筑,很多重大典礼均在此进行;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中的“七大建筑”,是中国古代最高大,华丽的中轴建筑群。
材料二 古罗马建筑追求个体宏伟壮丽的气魄与热闹喧闹的氛围,帝国的许多城市都用石头兴建角斗场,规模最大,最著名的是古罗马角斗场。罗马人曾以大角斗场象征国家的永恒,“只要角斗场在,罗马就在”。大角斗场观众席分为五个区,可容纳8万多观众,60排座位逐排升高,观览条件好,这种设计被今天的大型体育场沿用。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特点有哪些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不同的原因。
(1)建造理念不同: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建筑群体的和谐;古罗马建筑强调建筑个体的宏伟壮丽。建筑的主要材质不同: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古罗马以石制建筑为主体。
(2)原因:中国儒家思想主导社会秩序,罗马吸收希腊建筑特点;中国强调封建专制制度,古罗马则是商业文明和民主制度。
史料实证
材料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墨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后世的人类社会。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亚里士多德和老子在认识世界方面分别有怎样主张?据材料一指出,他们的主张有何共同影响?
(1)主张: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客观的,人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老子:顺应自然;世间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影响: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后世的人类社会。
《苏格拉底之死》
1789 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克·路易·大卫创作
阅读课文,说说苏格拉底因何获罪?
“不敬神”和“蛊惑青年”。
雅典实行城邦民主制度。“不敬神”
即不信城邦的神,反对民主制度。
雅典法庭作出怎样的判决?
判处死刑(一个月后执行)
你认为苏格拉底有脱身的可能吗?
1.认罪;2.越狱逃生(雅典政府默许)
苏格拉底案件的结果如何?
苏格拉底饮鸩(毒汁液)从容赴死
苏格拉底为何选择伏法?
坚持自己的信念;维护法律的尊严
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决不折腰。
你认为是谁杀死了苏格拉底?
雅典简单多数的民主制
多数人的主张不代表一定正确
互动探究
多维整合单元大概念
前324年
前8世纪
4世纪末
西周灭亡
前771
年
前221年
秦汉时期
2世纪
亚历山大东征
希腊城邦出现
伯里克利改革
罗马帝国分裂,拜占庭帝国建立
进入黄
金时期
前334年
前475年
220年
战国时期
基督教产生
1世纪
罗马帝国
法兰克王国
建立
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481年
529年
843年
12世纪
1453年
查理曼帝国
分裂
西欧城市兴起
大学
兴起
灭亡
前770
年
春秋时期
前476
年
266年
两晋时期
420年
隋朝建立
581年
唐朝
建立
618年
北宋建立
960年
元朝统
一全国
1279年
明朝
建立
1368年
中国
前5世纪
中后期
10世纪
拜占庭
帝国
拜占庭帝国
希腊
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