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印度 达标训练卷(含解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印度 达标训练卷(含解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4 16:3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印度 达标训练卷
一、选择题
读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1-2小题。
1.据图可知,有关南亚农作物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分布在东北部地区 B.小麦分布在恒河下游三角洲
C.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西部沿海 D.黄麻分布在印度河平原
2.以下关于南亚季风不稳定对印度产生的影响,说法最恰当的是 ( )
A.迫使居民大面积迁移 B.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
C.影响软件产业的发展 D.影响工业生产和销售
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且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读印度示意图、印度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3-6小题。
3.该气候的特点是( )
A.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
B.全年高温多雨,季节变化小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4.下列关于印度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季风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B.6-10月为热季,盛行西南季风
C.3-5月为雨季,高温多雨
D.全部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5.下列措施,利于减轻该国气象灾害的是( )
A.修建水利设施 B.完善交通设施
C.种植耐寒作物 D.开拓国际市场
6.印度人口的优势是( )
①消费市场大 ②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
③人均耕地多,劳动生产率低 ④青少年比例高,老龄化程度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示意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读图完成下面7-9小题。
7.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
A.德干高原西北部 B.恒河中上游地区
C.德干高原中南部 D.恒河中下游平原及沿海平原
8.印度受自然环境影响,农业生产不稳定,与下列哪种风向的季风有关( )
A. B.C. D.
9.下列城市最可能是印度最大麻织工业中心的是( )
A.孟买 B.加尔各答 C.新德里 D.金奈
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交往历史悠远的好邻居是搬不走的,国经济发展惠及友好邻邦,合作共赢是历史的必然。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基础。读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完成下面10-15小题。
10.三大半岛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 B.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C.人口稠密,城市沿河分布 D.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11.乙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 B.季风活动 C.海啸频发 D.地形复杂
12.下面有关丙半岛地形、地势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 B.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C.山河相间,北高南低 D.南东低,纵列分布
13.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丙半岛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的原因( )
A.距离较近 B.华人、华侨多 C.旅游资源丰富 D.文化相近
14.图中传统民居反映①、②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
A.气温 B.地形 C.土壤 D.降水
15.位于乙半岛的印度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迅猛发展。印度编程人员的工资只有发达国家的1/8到1/5,且房租、税费等成本也只有欧美的一半左右。该资料所描述的是印度发展该产业优势条件中的( )
A.信息技术发展早 B.政策支持 C.劳动力成本较低 D.英语普及
16.印度的信息技术中心是
A.班加罗尔 B.孟买 C.加尔各答 D.新德里
17.下列景观只能在印度看到的是(   )
A. B. C. D.
18.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这里的降水形式属于( )
A.地形雨 B.台风雨 C.锋面雨 D.对流雨
19.印度人口众多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资源和经济压力大 B.国防兵源充足
C.消费市场广阔 D.劳动力资源丰富
20.下列关于印度说法正确的( )
A.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B.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C.“绿色革命”提高了工业生产 D.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小麦
二、解答题
21.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及“印度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和水稻,其中水稻分布在________。
(2)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其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是________(填字母),其名称是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印度工业具有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3)印度软件产业较发达,被称为“_________”,其软件产业中心(右图中的“D”)的名称是_________。
22.读印度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海洋名称D_______E______。
(2)①②两个城市代表首都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3)河流:C_______。
(4)邻国:A_________B________。
(5)山脉:S_________。高原:K_________。
23.印度是中国的重要邻国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印度位于我国的________(方向),南临_____洋,____(纬线)穿过该 国的中北部,大部分位于____带。
(2)读“印度雨季季风风向和降水量图”可见雨季盛行来自____洋的____(方向) 季风。该国水旱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请简述其原因?__________。
(3)根据印度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判断其主要是____气候,特点:全年____,一年明显的分为____。
(4)印度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一些影响, 根据 所学知识分析出人口众多优势和劣势:
优势:________。 劣势:_______。
参考答案
1.据图可知,有关南亚农作物分布叙述正确的是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西部沿海,C正确。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地区,A错误。小麦分布在西北部地区,B错误。黄麻分布在恒河平原,D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以下关于南亚季风不稳定对印度产生的影响,说法最恰当的是由于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B正确。跟居民迁移、软件产业、工业生产和销售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由印度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可知,该气候全年各月气温都20°C以上,终年高温;10月到次年5月降水少,是旱季,6- -9月份降水多,是雨季,因此该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西南季风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故A正确。6-10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3-5月是热季,故B和C错误。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故D错误。故选A。
5.有上题的分析可知,印度的气候是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旱涝灾害。修建水利设施,诶修建水库,可以有效的调节径流量时间上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李玉建清该气象灾害的影响。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且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印度耕地面积广大单入口众多,使人均耕地变少;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快,青少年比例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读图可知,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水稻是一种好温喜湿,雨热同期的作物,主要分布东北部恒河中下游平原及南部印度半岛的沿海平原,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6-9月盛行西南季风,来自于印度洋,降水多,容易造成旱涝灾害;所以影响印度农业生产不稳定的季风是西南季风,据图可知A为东南季风,B为东北季风,C为西南季风,D为西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读图可知,图中四个城市中,最可能是印度最大麻织工业中心的是加尔各答,因为加尔各答靠近黄麻产地,B正确。最可能成为棉纺工业中心的是孟买,因为孟买靠近棉花产地。A错误。新德里是印度首都,C错误。金奈旧称马德拉斯,塔米尔纳德省首府,南印度的政治中心,位于印度东海岸、濒临孟加拉湾,为印度第四大工商业城市和最大的人工港,并被称为“南印度之门”,D错误。故选B。
10.三大半岛分别是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南半岛的人种是黄色人种,A错误;阿拉伯半岛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主要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中南半岛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口三角洲和平原地区,C错误;印度半岛南北高中部低,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
11.乙半岛是印度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季风活动,B正确;水土流失并不是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A错误;海啸属于海洋灾害,发生的频率并不高,也不是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C错误;地形复杂也不会直接影响水旱灾害,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
12.丙半岛是中南半岛,地形特征是北高南低,山河相间,C正确;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是亚洲的地形特征,A错误;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是欧洲的地形特征,B错误;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C。
13.中南半岛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主要目的地,从地理位置来看,我国与中南半岛接壤,距离较近,因此A正确;华人、华侨指的是定居在东南亚的中国人,并不是中国人出游的主要原因,B错误;旅游资源丰富并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文化相近并不是并不能成为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原因,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A。
14.①为土坯房,②为高脚楼,两地自然地理环境显著的差异是降水,D正确;A、B、C错误。
15.材料中提到印度编程人员的工资只有发达国家的1/8到1/5,且房租、税费等成本也只有欧美的一半左右。说明工资水平低,劳动力成本低,C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信息技术发展早,A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政策支持,B错误;也没有体现英语普及程度,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C。
16.印度的信息技术中心是位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孟买位于印度西北部,是印度最大港口,也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位于印度东北部,以加尔各答为中心城市,是钢铁、机械、麻纺织工业中心;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故选A。
17.以上四个旅游景点中,A所示的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B表示的泰山姬陵位于印度,C表示的和服是日本的特色服饰,D表示的芭蕾舞是俄罗斯的特色舞蹈,故选B。
18.乞拉朋齐位于印度东北部,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经过该地的地形(喜马拉雅山)抬升,形成了丰富的地形雨,而成为世界“雨极”,A正确。故选A。
19.人口过多一方面可以带来人口红利:如消费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国防兵源充足等,另一方面也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了巨大的压力。根据题意,故选择A。
20.印度人口众多,超过13亿,劳动力资源丰富;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绿色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1)读图可知,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印度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恒河平原和印度半岛沿海地区。
(2)印度的黄麻分布在地势地平,气候湿热的恒河三角洲,加尔各答因为靠近黄麻产地,发展了麻纺织工业,成为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对应图中的字母C,由此可以看出,印度工业具有靠近原料产地的分布特点。
(3)印度因软件产业较发达,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南部城市D班加罗尔是其软件产业中心。
22.(1)由图可知,图中D是印度西部的阿拉伯海,E是印度东部的孟加拉湾。
(2)由图可知,图中①是印度首都新德里,②是班加罗尔。
(3)图中C是印度的母亲河“恒河”。
(4)由图可知,图中A是巴基斯坦,B是中国。
(5)由图可知,图中S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K是德干高原。
23.(1)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方向,南临印度洋,北回归线穿过印度的中北部,大部分位于热带,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
(2)读印度气候图可见湿季当地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印度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该国水旱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其水旱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不稳定。
(3)由印度的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印度属于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
(4)印度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印度人在人种.上主要属于白种人.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一些影响,其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劣势是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水资源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