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五(5)、(6)数学教案 序号:34
教学课题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课型 新授课
本课题教时数: 3 本教时为 第 三 教时 备课日期 3月28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难点: 理解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件
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入1、把8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如果有4块呢?口答列式教师板书算式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用除法算?指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说出下列分数的含义。 指名回答指出:分数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货几份的数。3、引入新课通过上面的练习,你发现分数与除法都和什么有关?引入:我们发现分数和除法都表示平均分的结果。那么分数和除法之间有没有关系呢?(板书:分数—除法?)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二、新课教学例2把刚才呈现的题目改为: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为什么是1/4块?说说你的想法?说明:把1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这块饼的1/4 ,就是1/4 块 提问:你还能想出什么方法?怎样列式?1÷4=?(块) 讨论1÷4的结果,和大家说说你的想法。把1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块饼的 ,就是1/4 块板书:1÷4=1/4 (块) 2、教学例3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得多少块?引导: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可以怎样列式?怎样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一块一块分:一次分得块,要分3次,每人分得3个块,就是块。3块一起分:3块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块的,是块。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3/4块。完成板书。3÷4=把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 提问: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完成练一练1独立完成后交流你是怎样列算式的?板书算式和得数说明:把1公顷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1公顷的1/5,就是1/5公顷。4、总结归纳谈话:请大家观察上面几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板书课题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提问: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板书 a÷b=a/b 小结: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不能是0。3、 教学试一试。口答: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7÷1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23分改写成用时作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23÷6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指出: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4、 做练一练的第2题引导比较:上下两行题目有什么不同?体会: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 分数可以看成两个数相除5、 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填写,要求说说填写时是怎样想的。三、巩固练习 1、 练习八第6题看图填空后交流如果要列算式应怎样列?2、 第7题辨析:每人个分得这袋糖的几分之几应怎样理解?是几分之几千克怎样理解?3、 第8题独立完成交流方法。4、 第5题直接说出得数四、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作业设计补充习题相关习题 口答列式出下列分数的含义。 指名回答学生操作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学生口述算式小组交流。学生口述算式学生操作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利用里的方法独立思考3除以5的结果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说你的发现讨论:b可以是0吗?学生尝试填空。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填写学生看图填写后,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口答。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学生口答集体交流 从整数的除法引入新的概念,利于比较这两种除法的不同。复习分数的意义,容易建立与除法的关系。经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自己的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愿意并学会合作,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配以适量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培养学生认真总结的习惯,再在交流中加深对素数、合数的特征的认识,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总结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b=a/b b不能为0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4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