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消防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逃生只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还能收缩 D.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2.下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
B.①是细胞核,②是树突,③是轴突,④是神经末梢
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
3.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4.如图为膝跳反射和膝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膝关节中的③从①内滑脱出来的现象叫脱臼
B.膝关节的牢固性与关节的结构①有关
C.图中②内的滑液和④均可减小运动时的摩擦
D.当小腿弹起时,图中A处肌肉处于收缩状态
5.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三只雄性小狗进行实验,甲不作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如表所示(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激素名称 甲 乙 丙
甲状腺激素 3 3.1 0.08
生长激素 6 0.05 6.05
A.甲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乙切除的是垂体
C.丙切除的是甲状腺 D.手术后丙狗发育正常
6.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生命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复杂反射
B.牙龈出血的人应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C.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
D.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7.如图是某同学手被针扎迅速缩手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此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为5→4→3→2→1
B.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C.该同学在此过程中先感觉到痛然后再缩手
D.若因意外事故,图中4受到损伤,则该同学既不会感觉到痛又不会缩手
8.如图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及脑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完成缩手反射的顺序是①→②→③→④→⑤
B.正常情况下,针刺到①后会在A处产生痛觉
C.当眼睛看到手指即将碰到针时手会缩回,这个反射活动由B控制
D.若③完全被切断,当①突然受到针刺时,人体将有反射但无痛觉
9.甲、乙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等量的、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测量结果分别绘成如图所示的a、b曲线,下列对曲线的解释错误的是( )
A.0~1h内曲线a和b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
B.1~2h内曲线a下降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C.4h后甲、乙两人的血糖含量恢复至空腹时的水平
D.曲线b高于曲线a是因为乙的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更强
10.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体温的调节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B.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
D.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11.网红“捕蝇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本生长在养份比较贫瘠的湿地的。因它的顶端长有一个酷似“贝壳”的捕虫夹,且能分泌蜜汁,当有小虫闯入时,能快速将其夹住并消化吸收,所以被誉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当有小虫闯入时,捕蝇草能快速产生捕食运动,这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1)下列现象中与捕蝇草感应性不属于同一类的是________。
A.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
B.植物的根都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
C.郁金香的花在温度高时开放,温度低时闭合
(2)捕蝇草能捕食昆虫并消化其养份,可把它归类为植物,这样归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12.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写出一项人体内水的重要生理功能 ________ 。
(2)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还可以通过图中途径③________ 获得水分。
(3)④表示人体水分流失的途径,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
(4)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
B.若人摄入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C.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13.如图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乙曲线BC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在该时间段进行剧烈运动,容易影响胃肠器官的功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__________。
(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为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选取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月季幼茎切成5cm的插条,将插条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均匀分组,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沾蘸5s,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生根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激素浓度(umol/L) 0 1 5 10 50 100 15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 6 8 10 12 12 10 6
激素类似物乙各浓度下生根数 5.8 6..1 3.8 3 2 0.8 0.3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实验中用激素浓度为0来处理插条,其作用是________;
(2)表格中数据是否可以看出生长素类似物甲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效应具有促进和抑制生长的两重性?说出判断依据________;
(3)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________。
15.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易形成糖尿病。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步骤: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步骤A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 。
A.为了降低神经系统的影响
B.防止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试验
C.让两鼠重新发育胰岛,参照统一
D.破坏胰岛,让两鼠处于休眠状态,实验更准确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4)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并写出你的改进措施: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A.某一特定反射往往是在刺激其特定的感受器后发生的,这特定感受器所在的部位称为该反射的感受器,题干中学校的消防演练某同学作出的反应属于反射,X表示反射弧的第一个部分,表示感受器,A正确。
B.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错误。
C.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份,则肌肉无法收缩,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份,则不能分泌激素,C正确。
D.据图可见: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效应器(肌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感受器(内分泌腺),D正确。
故选B。
2.A
【解析】ACD.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的,不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A错误,CD正确。
B.①是细胞核,②是树突,③是轴突,④是神经末梢,B正确。
故选A。
3.A
【解析】实验中没有进行胚芽鞘尖端和基部的对照实验,没有进行有无生长素的对照实验,没有进行生长素多少的对照实验。
4.A
【解析】A.膝关节中的③关节头从⑤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叫脱臼,A错误。
B.①关节囊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骨牢固地连起来,其周围或关节腔内还有韧带,使关节更加牢固,B正确。
C.②关节腔内的滑液能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使关节运动灵活,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面上覆盖着④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C正确。
D.当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产生膝跳反射,当小腿弹起时,图中A股四头肌处于收缩状态,D正确。
故选A。
5.D
【解析】通过分析此实验表中的数据可知,甲不做任何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因此甲组是对照组,乙、丙是实验组。乙组的小狗生长激素含量过低,因此乙组小狗切除的是垂体。丙组的小狗甲状腺激素过少,因此丙组小狗切除的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丙组的小狗小狗会发育迟缓,生长停滞。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因此丙组的小狗会发育迟缓,生长停滞。
故选D。
6.C
【解析】(1)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这类反射叫做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也是学习的基础。人不仅能对环境中声、光、味、触等具体刺激作出反应,还能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学习,并能以语言、文字代替具体刺激,作出反应。
(2)牙龈出血的人主要是缺少维生素。
(3)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4)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
【解答】A、望梅 、 谈虎 这都是用抽象的代替食物而发生的条件反射,所以是 人类所特有的复杂反射 ,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新鲜水果和蔬菜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助于牙龈出血的防治,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7.B
【解析】A.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不能进行,所以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1→2→3→4→5,故A错误。
B.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简单反射,故B正确。
C.某同学的手被针扎,手指头上的感受器感受了针的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引起缩手反射,同时神经冲动传到脊髓时有一部分沿着脊髓里的白质上行传导大脑里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痛觉,痛觉是在大脑产生的传导路线比缩手反射的长,所以该同学在此过程中先缩手然后感到痛,故C错误。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所以图中的4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但是神经冲动能传导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感觉到痛,故D错误。
故选B。
8.B
【解析】A.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完成缩手反射的顺序是①→③→④→⑤→②,A错误。
B.痛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所以正常情况下,针刺到①感受器后会在A大脑皮层处产生痛觉,B正确。
C.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但是也受大脑的控制,C错误。
D.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若③传入神经完全被切断,当①感受器突然受到针刺时,人体无反射也无痛觉,D错误
9.D
【解析】一次性口服葡萄糖后,a的血糖含量在短暂升高后即恢复正常,而b的血糖浓度一直保持较高浓度,可见a为正常人,b可能患有糖尿病;曲线b在2h后下降,是由于一部分血糖随尿排出体外,形成了糖尿。0~1h,曲线a和b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口服葡萄糖1~2h曲线a血糖含量下降,是由于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而造成的;由曲线图可以看出,4h后甲、乙两人的血糖含量恢复至空腹时的水平;曲线b高于曲线a是因为乙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10.C
【解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这就叫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A、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正确;
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正确;
C、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侏儒症,而呆小症是幼年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足形成的,故错误;
D、光会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的一侧生长激素稍多长得快,向光的一侧生长激素较少,生长缓慢,导致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正确。
11.(1)A、B (2)它的细胞结构中含有叶绿体、细胞壁,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解析】(1)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应激性是指生物体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合目的的反应,使生物体能趋利避害和趋吉避凶。应激性与活动性是生物对自然信息的本能反应。
(2)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表现在,①细胞构造方面:植物有细胞壁,有叶绿体,有中央大液泡,动物则没有这些结构;②生理活动方面:植物一般不能自由运动,而动物能够运动;③植物由于具有叶绿体,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则不能,据此解答。
【解答】(1)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转动,这说明生物具应激性,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郁金香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在温度降低时闭合,属于感性运动。植物的运动主要是受某些外界条件的刺激而引起的。其中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的叫做向性运动。向性运动又包括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等。植物的根都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属于植物的应激性。因此下列现象中与捕蝇草感应性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B
(2)植物和动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动物和植物都能繁殖后代;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础,植物和动物都具有新陈代谢;植物具有叶绿体,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则不能,这是植物与动物区分的最根本依据。同时植物有细胞壁,动物没有。
12.(1)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2)呼吸作用(3)排尿(4)C
【解析】人体细胞可以通过呼吸作用获得水分,人体水分流失途径有排尿方式,多实用盐与糖对人体不好。
【解答】(1)人体的新城代谢离不开水,水能帮助人体消化,人喝水水流入体内,经过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通过排尿的方式排出,血液流动离不开水,水是液体状态,可以流动起来从而输送营养;
(2)由图中可以得知 ③ 是肺,肺的主要作用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使人舒心舒畅,通气。
(3)人通过喝水,经过消化系统,经过肾小球,肾小管,那些水分都通过排尿的方式排出体外 。
(4)A、人喝水,水分若是很多,一部分被身体吸收,供人体新城代谢生命必需,但多余的水通过排尿的方式排出体外,A说法正确。
B、身体的盐分绝大多数是由肾脏排出的,盐食用的太多,盐中的钠也会使得人体水分不易排出,若使用盐太多,不肯多喝水,加重肾脏的负担,B说法正确。
C、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化成非糖类物质,不会进入尿液,C说法错误。
13.(1)食物中的糖类消化成葡萄糖后,大量吸收进入血液
该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会使骨骼肌中的血流量增大,消化器官中的血流量相应减少,从而影响胃肠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不同意
(3)甲是糖尿病病人,体内胰岛素缺乏,血糖含量难以快速下降
【解析】(1)饭后食物被消化,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血糖浓度明显上升。若在此时进行剧烈运动,血液会更多地分配给运动系统,因而会使得胃肠道供血不足从而影响消化。(2)随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分泌会减少。
14.(1)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对照
(2)不能,表格中可以看出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甲促进生长,无法看出高浓度抑制生长
(3)低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生根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实验中用激素浓度为0来处理插条,作对照实验.激素类似物甲在1、5、10、50、100umol/L时,生根数比浓度为0(或蒸馏水)时的生根数多,说明均能促进生根,而150umol/L时,生根数比浓度为0(或蒸馏水)时的生根数一样多,说明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根.激素类似物乙在1、5、10、50、100、150umol/L时,生根数比浓度为0(或蒸馏水)时的生根数少,说明均抑制生根。
【解答】(1)根据图表格可以发现,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实验中用激素浓度为0来处理插条,其作用是作对照实验。
(2)当激素浓度为0时,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为6,当激素浓度增加时,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也增加,但是激素浓度增加到50时,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 停留在12根,不再增长,激素浓度增加到10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反而下降,升至15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又继续下降,因此能够说明不能看出生长素类似物甲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效应具有促进和抑制生长的两重性,因为表格中可以看出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甲促进生长,无法看出高浓度抑制生长。
(3)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小。
15.(1)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2)B
(3)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4)每组仅用一只鼠做实验,应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
【解析】注射胰岛素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良药。若是操作口服胰岛素是否可以降低血糖的实验,需要注意的是设置重复组实验,减少实验误差。
【解答】 (1)实验中甲鼠与乙鼠不同之处在于甲鼠是注射胰岛素,乙鼠为口服胰岛素。如果口服胰岛素对乙鼠并无作用,那么实验结论甲鼠与乙鼠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甲鼠比乙鼠变化更大 。
(2)A、若是为了降低神经系统的影响,那么不能证实口服胰岛素对人体是否有用的实验结论,神经系统与胰岛不是属于同一系统,A错误。
B、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会影响实验结论中甲鼠与乙鼠尿液中葡萄糖值大小,B正确。
C、不是重新发育胰岛,重点在于口服胰岛素是否可以降低小白鼠葡萄糖值,C错误。
D、血糖平衡了,才能睡个好觉,在睡眠中,某种激素会改善胰岛素的抵抗,导致实验结论不准确,D错误。
(3)若是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于多次实验,甲鼠注射了很多胰岛素,乙鼠口服了很多胰岛素,但是两者胰岛素量是一致相同的,说明乙鼠口服胰岛素使得血糖值或葡萄值并未减少 。
(4)因为科学实验中设置重复组对数据进行处理,材料选取适当,计算平均值避免偶然性,从而减小误差。
生命活动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