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人民版)总复习专题整合: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人文精神的起源
西方人文精神最初来自古希腊智者运动和苏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以及价值观念,都对西方社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在价值观念方面,当时的智者哲学家以及苏格拉底等人所阐发的观念是颇具影响力的,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以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的发展。这些观念对后世具有相当大的启迪。
2.人文主义的复苏和发展
到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统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本主义取代了人文精神。这种情形延续了数百年,直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大师们,发掘出古希腊的精神遗产,重新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号,恢复了人的尊严,这在薄伽丘等人的文艺作品中体现得非常鲜明;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等人冲破天主教的神学统治,发展起基督教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在欧洲得以复兴。
3.人文主义思想的成熟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有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大发展,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以及德国思想家康德等人宣扬理性,反对神性,认为人之理性是衡量万物的标准,人之理性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些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人文精神从此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人物 思想主张
霍布斯 天赋人权;按契约建立国家
洛克 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提出早期分权学说
伏尔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说,但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反对君主专利,却又赞成“开明专制”
孟德斯鸠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论法的精神》
卢梭 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著作:《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狄德罗 宣扬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宣扬科学和理性
话题:人文精神引领“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思想解放助推改革,彰显社会进步
每次重大社会变革都是思想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人文精神从蒙昧中觉醒到专制下的启蒙,形成了西方思想史上的解放运动,引领着“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西方人文精神不断地发展、丰富和成熟,对后来欧洲和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今天的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中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13年11月9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内容特点
(1)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将研究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从自然界和神转移到人本身,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
(2)文艺复兴时期:批判神权统治,宣扬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3)宗教改革时期:宗教改革家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发人深省的一页。
(4)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丰富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的要求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 16世纪上半叶 17—18世纪
中心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批判对象 教会神学体系 罗马天主教会 中世纪的封建神权、王权与特权
形式 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宗教异端、挑战教皇权威 公开批判
核心 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 理性
领域 文学、艺术、科学 宗教 宗教、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美术等
影响 出现文艺成就、思想解放,产生自然科学、促进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出现思想解放,产生新教派、民族宗教,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出现思想解放、为革命作动员、政治构思、促进科技进步、影响世界
3.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承
(1)历史教育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类文明史。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希腊的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在他们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
(2)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用作品阐释人性的善恶,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他们的作品和精神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4.“启蒙”之火引领着“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
(1)启蒙思想家倡导人生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等,宣扬理性至上,主张建立民主政治,对于我国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孟德斯鸠、伏尔泰、 ( http: / / www.21cnjy.com )卢梭宣传自由、平等,主张三权分立、人民主权,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德国哲学家康德对理性做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智慧大门。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民主、自由、法制思想对当前我国推进民主法制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重要的启示。
(2012·高考福建卷)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三点:一是时间1 ( http: / / www.21cnjy.com )5世纪,二是地点佛罗伦萨(意大利),三是“原本消失的……都复活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如在诗歌、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就,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打着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帜,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排除A项。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于16世纪,故C项错误,启蒙思想在17、18世纪影响巨大,故排除D项。
答案: B
1.《兰州日报》曾报道:甘肃省武威市聘 ( http: / / www.21cnjy.com )18名少先队员当公务员考试的“监考官”,当场抓住25名作弊者。网民赋诗云:“不坏规矩不违法,大人要学诚实娃,公德亦是良心事,公仆岂可乱践踏。”下列哪一运动的主流思想与中国当前提倡的公仆公德意识最吻合(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宗教改革
解析: 漫画材料隐含“天赋人权”“制约与平衡”“社会契约”等思想,与启蒙思潮一致。
答案: C
2.(2014·湖北黄冈一模)17 ( http: / / www.21cnjy.com )—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扬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B.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
C.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
D.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
解析: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在观念中的反映。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因此出现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而19世纪末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因此也没有使思想得到深刻的解放。
答案: A
3.(2013·盐城高三摸底)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80年来, 中国人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3)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点。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其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目的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第二小问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资产阶级力量角度回答。第(3)问从借助外来文化、否定专制暴政等角度回答。
答案: (1)态度: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卢梭批判儒学;目的: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
(2)思想主张不同: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描绘出资产阶级国家的新蓝图。
经济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确立,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3)相似点:借助外来文化为思想武器;都进行过激烈争论;否定专制暴政,主张开明民主;都推动了各自的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