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分析图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图表。
2.通过讨论和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3.在自主、合作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饼图和折线图。
教学难点:学会用饼图和折线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直观导入
出示Excel表:一张成绩表和一个柱形图,教师更改成绩,柱形图随之改变。
提出问题:成绩表和柱形图,哪一个能更容易让大家了解学生情况?
学生1回答:柱形图更直观。
学生2回答:成绩变化,柱形图也更容易了解改变了多少。
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图表的功能非常神奇和实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分析图表。
二、新课讲授
提出问题:一个数据表只能建立一个图表吗?
教师示范操作,为成绩表添加折线图。
学生观察:利用相同的数据可以建立不同的图表,不同的图表传递了不同的数据信息。
探究:教材上3幅图是针对“上网目的调查”这组数据生成的图表,并分析它们都传递了哪些信息。
方法:小组讨论交流
(一)饼图
从利用2004年7月这一行的调查数据生成的饼图可以看出,网民对网络媒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在对各类新闻信息的提供上,还是在满足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娱乐、学习等各种需求信息的提供上,网络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日显重要。
(二)折线图一
从利用“休闲娱乐”这一列数据所生成的折线图来看,越来越多的网民接受了以体验娱乐为中心的互联网新应用。
(三)折线图二
从利用表格中的所有数据生成的由多条折线构成的折线图来看,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更加多元化,不再只集中于某一项活动和功能。
三、巩固练习
出示任务:把“上网目的调查”这组数据在学生机上生成图表,并修改数据进行观察分析。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操作,教师巡视点评。操作完成后,把作品进行展示,学生评价。
四、课堂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本节课我们都收获了什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学习,并随机挑选学生进行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布置作业
探究其他的图表功能,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
分析图表
饼图
折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