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复习课件(共30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复习课件(共30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14 21:3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复习目标:
1.了解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
2.描述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3.概述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思考:玉米从萌发到结果的一生中,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其中只有大约2.2千克参与玉米的组成和各种生理过程。
这么多的水由谁来吸收,都到哪里去了呢?
1、植物主要通过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根尖 有大量 ,增加了吸收水的面积,提高了吸水效率。
知识点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成熟区
根毛
2、水分在植物体的运输途径
叶脉和叶片变红,茎无变化
茎纵切示意图
茎内部被染红
(1)水分在茎内的运输是通过 。形成的管网运输,同时 也运输溶解在水中的 。
(2) 是死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
导管
导管
无机盐
导管
叶脉
导管
筛管
根的成熟区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相互连接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搭着便车”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水分在植物体的运输途径
土壤中的水
根毛细胞
根中导管
茎中导管
叶脉中导管
叶肉细胞
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
3、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
【例1】俗话说的“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果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
A
B
A
1.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水分散失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B
A
实验前
有叶片
无叶片
液面下降
小水珠
实验后
变量:叶片
知识点二:蒸腾作用
2.叶片的结构及特点
上表皮
下表皮
叶肉
气孔
叶片
表皮:由无色透明的上、下表皮细胞构成,排列紧密,属于__________
保护组织
叶肉:由叶肉细胞构成,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____ ___
营养组织
叶脉: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属于 __ _
输导组织
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叶脉
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式的门户
表皮细胞
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
(有叶绿体)
气孔(关闭)
:无叶绿体
太阳升起或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
③气孔张开和闭合的原理
外壁:厚、不易伸展
内壁:薄,较宜伸展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内壁伸展拉长,牵动外壁向内凹陷,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内外壁都拉直,气孔关闭
气孔的张开与闭合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
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思考:
1、水面滴几滴油的目的:
2、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的现象。
3、想要探究叶片上下气孔的数量,怎样设计实验。
防止水分蒸发
甲试管液面比乙试管液面低
选取2根大小形同的枝叶,一根正面涂上凡士林,另一根枝条背面涂上凡士林。
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1)光照,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强;但光照过强(如正午),部分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反而___ _,白天蒸腾作用强,晚上蒸腾作用弱。
(2)温度:在一定范围内,蒸腾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
(4)空气流动状况: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
(3)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
(5)叶片面积: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减弱
蒸腾作用的意义
(1)促进植物对 的吸收,拉动 在体内的运输。是植物吸收水分、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
(2)降低叶片表面的    ,避免被灼伤。(如大树底下好乘凉)。
(3)提高大气    ,增加降水(如森林蒸腾作用强,降雨量大)。
(4)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  循环。
水和无机盐
温度
湿度
【特别提醒】蒸腾作用能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但不能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1)移栽植物时要剪掉一部分叶
(2)最好在阴天或傍晚移栽
(3)移栽后覆盖
7、蒸腾作用的运用
以上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流失,提高植物移栽成活率
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
给植物打点滴是为了输送无机盐
针必须插入疏导组织
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将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该过程中,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  )
A.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叶肉
B.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C.根尖成熟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筛管→叶片气孔
D.根尖分生区一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巩固练习
2、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2个植树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省各地干部群众积极行动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为美丽陕西建设增添绿色。以下植树造林的措施中,其做法与所学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
A.剪去部分枝叶﹣﹣减少蒸腾作用
B.根部带土坨﹣﹣保护幼根
C.盖遮阳网﹣﹣促进呼吸作用
D.为植物打吊针﹣﹣主要补充无机盐
3、验证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实验装置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④ D.③和④
4、经常可以看到园林工人给一些珍稀树种或古树“挂吊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茎的(  )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筛管 D.导管
5.下列各项与降低移栽植物的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A.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B.对移栽植物进行遮阴C.剪去部分的枝和叶 D.合理密植
6.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B装置起对照作用
B.液面上滴加食用油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C.A装置的塑料袋内有大量水蒸气
D.A、B装置都放在黑暗下3个小时再取出观察
7.植物叶片上有由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种植物的气孔都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
B.1表皮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多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C.甲图中保卫细胞失水皱缩,中间的2气孔打开
D.3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靠近气孔的一侧细胞壁厚、不易伸展
8.3月12日植树节,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移裁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
A.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B.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为植物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9、如图中的甲表示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乙表示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两种生理活动的强度变化。请据图回答:( )填序号,_____填名称)
(1)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   和无机盐通过图甲叶脉中的(5)   输送给叶肉。
(2)根据图乙中一天24h内植物活动强度的变化曲线可知,表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是曲线   ,因为光合作用要在   条件下才能进行;   曲线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10、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的一个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
(2)若要探究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应选取的实验装置组合是图  ,从而得出结论:  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图D中的[  ]   ,它的开闭受  的控制。
15.小明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并作相应处理: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锥形瓶中(如图一),并在每个锥形瓶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上述装置放置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图二则是观察该植物叶表皮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三是显微镜下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小明的实验操作,小明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植物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位于茎的   里;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   ,它位于茎的韧皮部里。叶片的输导组织位于图三中
[   ]   。(2)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利用,其余部分散失到体外。   作用则是植物散失体内水分的主要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图三中的
[   ]   来完成的,该结构由图二中的
[   ]   控制的。
(3)本实验的现象:数小时后,图一中的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用“<”连接)。实验结论:   。
17.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见图1):A.叶片不作处理B.在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土林C.叶片的上、下表面都涂上凡士林D.切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
将这四株嫩枝插到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并在清水的上面滴加油,同时放在阳光下。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到80克,其后每隔4小时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曲线图如图2:(1)曲线Ⅰ代表的两组装置是   、   。(2)曲线Ⅱ代表的装置是   ;曲线Ⅲ代表的装置是   。(3)如果对叶片上下表面气孔的相对数目作出合理的推断,你认为这种植物体上表皮气孔数目  (多或少),下表皮气孔数目   (多或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