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观察微生物
上节课我们探究了馒头发霉的条件,说一说你们的实验结果,得到了什么结论?
馒头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显微镜问世以来,人们对发霉等现象的原因有了更多的认识。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用显微镜观察霉的玻片标本(橘皮上的霉、馒头上的霉)
观察霉的玻片标本
看似不同的霉,在显微镜下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将霉菌的样子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橘皮上的霉
馒头上的霉
小微粒
(小微粒在食物上长出的“根”“茎”)
(落在食物上会生长发育)
菌丝
小微粒的家
霉菌结构图
食物上的霉,是一种微小的生物,叫霉菌。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以看清它们的结构。食物等物品的发霉,就是霉菌在其上生长发育的结果。
用肉眼、放大镜观察少量酵母与温糖水的混合液,有什么发现?
取一滴混合液,制成临时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什么发现?
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永久玻片标本,有什么发现?将酵母菌的样子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观察任务
观察酵(jiào)母
将酵母与温糖水混合,静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少量气泡,这是酵母菌在大量繁殖,分解糖,产生了二氧化碳。将混合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看到有的酵母菌细胞上长出几个大小不同的突起,这是酵母在进行出芽生殖。
还记得猿猴造酒吗?那就是看不见的酵母菌对水果的发酵作用。
小结
在我们身体的里里外外,生活着不计其数的微小生物,当人类发明了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光学显微镜后,才得以看清了它们的真面目。
“与人共舞”的微生物
肠道内的乳杆菌
皮肤上的葡萄球菌
说一说,从这两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1683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光学显微镜(可放大300倍)观察人的牙垢(gòu),发现人的口腔中竟然生活着许多“小动物”,他惊叹道:“在牙垢中生活的动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要多!”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惊叹。
看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当人类发明了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光学显微镜后,人们发现了细菌。如果发明了上万倍的显微镜,猜一猜,我们会发现什么?
当可放大上万倍的电子显微镜问世后,人们发现了比细菌还要小很多的生物——病毒。
流感病毒
腮腺(xiàn)炎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大肠杆菌噬(shì)菌体
说一说,从这四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像酵母菌、霉菌、细菌和病毒等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在“微生物王国”中也有特殊的“公民”,如蘑菇和木耳,它们是“微生物王国中的巨人”,用肉眼就可以清晰看到。
认识微生物中的“巨人”
牛肝菌
榛(zhēn)蘑
木耳
在野外不要随意采摘、食用蘑菇,有些蘑菇含有剧毒!
种蘑菇
1
打开菌包的袋口,留出一个小口。
2
3—15天,菌包上面会长出菇蕾(lěi)。勤喷少量水,保持表面潮湿。
3
欣赏我们的劳动成果!
课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