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昼夜的交替
昼夜交替定作息,
春去秋来雁迁徙(xǐ),
天天年年总如此,
地球运动有规律。
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
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90—168)提出了“地心说”。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位置,并静止不动,太阳、月亮和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转动。
地心说认为昼夜交替是由于太阳绕着地球转动而形成的。
后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有自转运动。于是对昼夜的形成就有了新的说法: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关于昼夜的形成,你们赞成哪一种说法?说一说自己的道理。
太阳东升西落,说明……
地球自转也可以看到……
有不同的意见可以辩论!
我们能用模拟实验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论点吗?
模拟昼夜的形成
材料
讨论
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
要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我们怎样进行模拟实验呢?
任务
设计实验模拟昼夜的形成,探究昼夜形成的原因。
模拟地球自转
模拟太阳转动
实验方法
动手实验
交 流
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看一看大家是不是有了共同的认识。
小 结
两种完全不同的实验,都能模拟出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
两种完全不同的实验,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谁对?让我们看看更多的研究证据吧!
1851年法国科学家傅科当众在大厅的顶上悬挂了一条67米长的绳索,绳索的下面是一个重28千克的大摆锤(chuí)。摆动实验进行几小时后,它的轨迹偏离了原来的位置。傅科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地球的自转。傅科的实验装置叫作“傅科摆”,今天在很多天文馆和科技馆里也能看到它。
读这则材料,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黑夜。
总结
想一想,昼夜是怎样交替的呢?
昼夜是怎样交替的
怎样判断是黎明还是黄昏?
研究一
材料
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
昼与夜交汇处,称为晨昏线。地球自转,晨昏线移动。
晨昏线
一定要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
实验方法
A处和B处,谁是黎明?谁是黄昏?
晨昏线
思考演示
动手实验
汇报小结
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根据实际,晨昏线是自东向西移动的,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怎样判断地球自转一周?
研究二
材料
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
在黎明到来的晨昏线上,用橡皮泥固定一个点,竖直插上一根牙签,让牙签迎来初升的太阳。
晨昏线
一定要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
实验方法
地球自转再回到此点,为自转一周,此周期定义为“一天”,一天又划分为24小时。
思 考
动手实验
小 结
继续让地球自转会使得这个地方再次迎来黎明吗?
判断两个地方是早晨还是傍晚?
如图,中国现在是白昼,请判断:现在是早晨还是傍晚?
如图,北美洲现在是白昼,请判断:现在是早晨还是傍晚?
早晨
傍晚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