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诗二首 池上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古诗二首 池上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5 08:0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池上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正确书写“首、采”2个字。
2.能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浮萍、踪迹”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的方式理解诗句,初步感知古诗描绘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习“首”字
课前诵读《江南》。
1. 导入。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始终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那就是古典诗词。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了,今天要再来学两首诗,小手拿出来,和王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古诗二首。
2. 理解诗题
(1)学习“首”。
首在课题里表示的是数目,那古诗二首的意思是——两首古诗。给首字找个好朋友,我们可以说一首( )。
课件出示:一首诗 一首歌
首字还有表示第一、头部的意思。
首:点、撇短而小,第三笔是长横。“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
重点强调——横画之间的距离要相等。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再在手心里练写。
首字有这么多的横画,多像一行行的诗啊,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2)了解诗题。
今天我们要学一首诗,这首诗就是《池上》。我们一起来看看夏天的池塘。
(出示池塘图片,感受情境)
有一位大诗人很喜欢池塘,请小朋友读读他的名字。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人称“诗王”,一生写了3600多少诗,那究竟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让我们的大诗人写下了这首诗呢?答案就在诗句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提出要求:读准拼音,借助字音,按照自己的节奏把这首诗读一遍,试一试吧?(指名读)
2. 指名读。谁想来读一读?
3. 小老师领读词语,正音: 踪迹 浮萍 。在班级优化大师中,为小老师加分。
4. 去掉字音,再读。
5.下面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听一听王老师读,看看王老师读的和小朋友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6.古诗就像歌一样,如果能有节奏的读一读,这首诗就更有味道了,注意要读得声断气连。
自由读。
三、图文结合,理解诗句
(想象画面)夏天,树上的蝉儿正吱吱地鸣叫着,有一位小朋友独自在家中读书,天气太热了,书又很难读,看得他头都晕了。他想着村子不远处有一大片池塘,这个时候荷花应该已经开了,这个时候要是能出去玩该有多好呀?想到这里他就坐不住了,搁下书本跑去了门口。想一想,一路上他是怎么去的?
这一路他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撞见大人,好不容易走到了池塘边,他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
(一)“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读一读前两行诗,并圈一圈相关的动作。
(1)发布任务,把动作在书上圈画出来。
(2)提问,了解字义。
撑:撑字要用到手,所以是提手旁,右边是手掌的掌。你们知道什么是“撑”吗?
图上的小娃双手紧握着竹竿,用竹竿往水下用力的使劲,这就是撑。
小娃撑着什么?
我们也来做一做“撑”的动作。(加入动作)
艇:形声字。猜猜“艇”是什么?(船)左边是一个“舟”字,而“舟”就是“船”。2.模仿小娃的动作,咱们都来当小娃,撑一撑这艘小船。指导朗读。
读到“撑”字时,手中的桨下滑,用力才能让船划起来。
3.体会画面,读出童趣。
(1)小娃去池塘玩,他的爸爸妈妈知道吗?你从哪个字读出来的?(偷)
偷:偷的意思就是?——悄悄的,不想被别人知道。你有没有像小娃这样悄悄地做一件事情呢?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小娃是瞒着荷塘的主人偷偷来的,如果你是小娃,这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是的,害怕被别人发现。你们能想到他是怎么做呢?要想不被大人发现,他会怎么做呢?
是啊,小心翼翼,轻手轻脚,让我们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
所以他的动作一定特别轻,轻轻的读一读。
小娃偷偷到池塘来玩,小船摇摇晃晃,掩饰不住他心里的紧张呀,一起读。
(3)认识“采”字。
撑着小艇去做什么?你找到了什么动作?
(4)融情想象:风吹过了荷塘,带来了阵阵凉意,随着风一起吹来的,还有满池的荷花清香。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娃,来到这么美丽有趣的地方,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摘荷叶,嗅花香,尝莲子,戏池水)
教师点评引导:一定很有趣!采到一支荷花,还能摘到大大的荷叶哦,还能尝到美味的莲子,你的心情怎么样?
(5)来,读出你的高兴。齐读。
点评:我感受到你们的惬意和幸福了。
(6)小娃撑着小船摇摇晃晃的,我们也来摇摇晃晃地读。齐读。
小娃带着满满一船的战利品,满载而归,可真开心啊。
小结并板书:小娃 采莲

偷成功了吗?成功了,加个感叹号!
(二)“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提问:回去的时候,有没有被人发现?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 读诗句后两行,谈理解。
(1)“踪迹”是什么意思?足字旁,走之,就像一个人走着走着就会留下踪迹,踪迹就是留下的痕迹。
(2)理解“不解”。
解:左边是角,右边上面是刀,刀下是牛。用刀割下牛角就是——解。只是,在诗里的这个解呀,是知道的意思,不解就是——不知道。这小孩不知道什么呀?——藏踪迹。
原来小孩不知道隐藏他留下的踪迹。
2.思考:小娃留下了什么踪迹?
(1)学习“浮萍”。什么是浮萍?(出示图片)浮萍长什么样子?它们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浮”字是三点水。浮萍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所以“萍”是草字头。水面上漂浮着的水草就是浮萍。
(2)提问:当小船驶过,浮萍怎样了?小船划过,浮萍分开了,也就留下了他的踪迹,我们一起读一读诗的最后一行。
(3)小娃知不知道散开的浮萍暴露了他的踪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娃偷采到白莲之后,他不知道自己留下了踪迹,早就带着满满的莲蓬回去了,多可爱啊!看来这孩子不是惯偷,估计是第一次做,这才留下了“浮萍一道开”的破案线索。读出他的顽皮可爱。
3.诵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1)小娃做的这些,被谁看到了?(白居易)
(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他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
介绍人生经历:白居易35岁才结婚,到了58岁才有了一个儿子,取名阿崔,他对阿崔视若珍宝,但不幸的是,阿崔3岁就生病去世了。他再看到池塘里这么可爱的小朋友,想到自己心爱的儿子不在了,该是多么的遗憾啊。所以,小娃顽皮的行为在白居易的眼中也变得充满了天真童趣。
板书:藏
藏成功了没有?加上问号。
四、诵读诗句,体会意境
1.读了这首诗,你们喜欢诗中这个小娃吗?其实他和你们一样天真可爱,老师也喜欢他,著名诗人白居易爷爷也非常喜欢这个小娃,所以他才写了这首《池上》。让我们跟着音乐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2.我仿佛看到了池塘之中有一群可爱小娃呢,王老师也特别喜欢,我们合作读一读,好不好?
3.调皮的词语宝宝把踪迹藏在荷叶里了,你们能背吗?(指名背)
4.所有的生字宝宝都躲回荷叶里了,看着图片你还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谁也想来试一试,当一当快乐的小娃。(指名背)
5.你们知道吗,这首小诗如果加上音乐唱起来,会更有意思呢。我们一起拿出小手,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小诗吧。(吟唱视频)
五、拓展延伸
想知道古时候小朋友喜欢做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打开秒懂百科软件,呈现里面与本课相关的内容。
(1)(放风筝)是啊,清代诗人高鼎留下了这样的名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放风筝多高兴呀,他们在追什么呢?——蝴蝶。是的,宋代的诗人杨万里在油菜花田遇到了几个小朋友,于是写下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咦?那位小孩在干什么呀——钓鱼。唐代诗人胡令能路过,写下了这样的
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那这位小朋友呢?——捉知了。一个放牛的小孩骑着牛,大声地唱着歌,大概是想捕捉那只鸣叫的蝉吧,忽然停止了歌声,站立在柳树旁。这一切叫袁枚看见了,袁枚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
六、指导写字
首:三笔最长,短横左连又断,横画等距。
采:爪字头要写小,点点撇要集中,短横稍斜竖压线,撇捺舒展才好看。
强调正确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书写三星标准:正确 规范 整洁。
七、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穿过时光隧道,跨越千年,与天真可爱的小娃有了一次美丽的约会。请你回到家也把这个可爱的小娃介绍给爸爸妈妈,带上可爱动作,把其中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好吗?
板书设计
池上
小娃 采莲
偷 ! 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