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拔尖特训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拔尖特训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16 17:5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拔尖特训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星期六下午,小刚从家出发,到图书馆参加志愿服务,回家后把经历绘制成统计图并写成数学日记,请将日记中描述的与图不一致的地方选择出来。( )
A.我下午2时从家出发,回到家时,已经下午5时了。
B.图书馆离我家3千米。
C.我和其他志愿者为读者们提供了许多服务,我们很高兴,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今天志愿服务的时间到了。
D.参加志愿服务中,我还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也是一位志愿者。我俩的家在同一方向,于是,我们结伴从图书馆一起直接回家。
2.父亲节,学校“文苑”专栏登出了某同学回忆父亲的诗:“同辞家门赴车站,别时叮咛语千万,学子满载信心去,老父怀抱希望还。”如果用纵轴表示父亲和学生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轴表示离家的时间,那么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合的图象是( )。
A.B.C.D.
3.如图是某楼房上的蓄水池横截面图,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图能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和注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4.证券公司要统计两只股票上个月走势变化情况,应选用( ).
A.单式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D.复式条形统计图
5.某市规定:每月用水量15吨以内时每吨收费0.8元,超过15吨时超过部分每吨收费1.6元。下面能表示每月的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 )。
A. B.
C. D.
6.如图是某商场2018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 B.10月份利润最高,是48万元
C.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 D.4-12月份利润逐月上升
二、填空题
7.如果要反映一天温度的变化情况,我们应该绘制的统计图是( )。
8.用( )统计图和( )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变化,( )统计图更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变化趋势.
9.看图回答问题。
(1) 小明跑完全程用了( )分钟。
(2) 小明到达终点后,小敏再跑( )分钟才能到达终点。
(3)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
10.乐乐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如图:
(1)乐乐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 )小时,途中休息了( )小时。
(2)不算休息,乐乐家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11.有一个500人参与的20千米骑自行车爱心公益赞助活动,下面显示是他们骑车情况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面问题。
(1)行驶到( )千米时,还剩下一半的人在坚持。
(2)请估计一下,有( )人能坚持骑完20千米的路程。
12.下面是某旅游景区去年接待游客情况统计图.
(1)去年两次旅游高峰,一次是( )月,另一次是( )月,这两个月的游客一共是( )万人.
(2)去年游客人数多于月平均人数的月份有( )个,少于月平均人数的月份有( )个.
(3)去年游客人数最多的月份与最少的月份相差( )万人.
三、判断题
13.要表示具体数量的多少只能选择条形统计图。( )
14.要清楚的反映出6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15.对比两只股票某日的走势情况,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
16.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时选用折线统计图好。( )
17.从折线统计图上看不出具体的数值。( )
18.下图是某公司上一季度的收支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支出大于收入。( )
四、计算题
19.解方程。
15x-4x=13.2 8x-0.8×2=5.6
15x÷5=18 x-2.6+0.4=5
五、解答题
20.2020年,某公司两种商品的销售情况如下表:(单位:万元)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A商品 45 88 61 38
B商品 67 46 51 76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四个季度中,这两种商品销售额的变化趋势有什么不同?
(3)计算A商品每个季度销售额的平均数,在图中用实线表示出来。
21.李强收集了南京和哈尔滨2022年4月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结果如下:
(1)根据表中的数据,接着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南京和哈尔滨某周最高气温统计图
(2022年4月17日~4月23日)
(2)南京的日最高气温从( )日至( )日这一天上升得最快。
(3)哈尔滨的日最高气温有三天比较平稳,是( )日至( )日。
22.如图是飞泰集团一、二两个车间2010年四个季度工业产值的情况请你仔细观察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二两个车间工业产值情况统计图
(1)从统计图看,哪个车间的产值高?两个车间的总产值哪个季度最高?
(2)从统计图看,哪个车间的产值增长得快?第三季度哪个车间的产值是下降的?
(3)第三季度一车间的产值是二车间的几分之几?
23.根据统计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1)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病人在4月7日18时的体温是( )摄氏度,4月9日12时的体温是( )摄氏度。
(2)正常人的体温在37摄氏度左右。从4月( )日( )时起,病人的体温开始恢复正常。
(3)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什么?(写出两条)
24.下面是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这两架飞机各飞行了多少秒?哪一架飞机飞行的时间长一些?
(2)起飞后第25秒,甲飞机的高度是( )米,乙飞机的高度是( )米,第( )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3)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
1.D
【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小刚我下午2时从家出发,回到家时,已经下午5时了;小刚家距离图书馆3千米;小刚和其他志愿者为读者们提供了许多服务,在图书馆工作了一个半小时。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A.我下午2时从家出发,回到家时,已经下午5时了。此说法正确;
B.图书馆离我家3千米。此说法正确;
C.我和其他志愿者为读者们提供了许多服务,我们很高兴,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今天志愿服务的时间到了。此说法正确;
D.参加志愿服务后,小刚没有直接回家。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C
【分析】根据题意,同辞家门赴车站表示父亲与孩子图象在一开始是一致;别时叮咛语千万表示时间加长,距离不变学子满载信心去表示学子离家越来越远;老父怀抱希望还表示父亲离家越来越远,据此意义解答。
【详解】同辞家门赴车站,父亲和孩子的图象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一样;别时叮咛语千万,时间在加长,路程不变;学子满载信心去,学子离家越来越远;老父怀抱希望还,父亲回家离家越来越近。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每句诗句表达的意思。
3.B
【分析】根据图可知,下半部分的体积比较大,上半部分的体积比较小,所以下班部分的注水高度上升的会比上半部分的注水高度涨的慢,由此即可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知: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先慢后快,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几何图形的性质确定图象,解答此题关键是能根据几何图形和图形上的数据分析得出所对应比例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画出正确的图象。
4.C
【详解】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因此比较股票的走势变化情况要采用折线统计图,而题目是统计两只股票的走势情况,因此要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根据此选择.
5.C
【分析】由于分段计费,所以图像是折线。每月用水量15吨以内时每吨收费为0.8元,超过15吨时超过部分每吨收费1.6元。所以15吨以内的总价和数量的折线上升较慢,超过15吨总价和数量的折线上升较快,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A.图像是一条直线,没有表示出超过15吨后水费与用水量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B.没有准确表示超过15吨后水费和用水量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C.能表示每月的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符合题意;
D.图中没有表示出15吨以内水费与用水量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以及作用,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有关问题。
6.D
【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10月份利润最高,是48万元;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4-10月份利润逐月上升,10-11月份利润下降,11-12月份有所上升,由此解答。
【详解】A.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此说法是正确;
B.10月份利润最高,是48万元,此说法正确;
C.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此说法是正确的;
D.4-12月份利润逐月上升,此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熟练解答有关问题。
7.折线统计图
【分析】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事物变化情况,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如果要反映一天温度的变化情况,我们应该绘制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点睛】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条形 折线 折线
【详解】略
9. 5 1 120米/分
【分析】(1)观察图像,实线表示小明的跑步过程,到达终点时图像对应的时间是5分钟,故小明跑完全程用了5分钟。
(2)虚线表示小敏的跑步过程,到达终点时图像对应的时间是6分钟,所以小明到达终点后,小敏再跑了1分钟才到达终点。
(3)平均速度=路程÷时间。
【详解】(1)小明跑完全程用了5分钟。
(2)小明到达终点后,小敏再跑1分钟才能到达终点。
(3)600÷5=120(米)
故小明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120米。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图像解决问题,理解图像和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6 1 72
【分析】观察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可知横轴表示行车时间,纵轴表示行驶的路程,那么:
(1)观察统计图横轴和折线的末端,可知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6小时;出发3小时行到240千米处开始休息,途中休息了1小时,出发第4小时时再开始行车;
(2)不算休息,王越家共行驶了6﹣1=5小时,进而用总路程÷行车的时间=行车的速度。
【详解】(1)4-3=1(小时)
乐乐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6小时,途中休息了1小时。
(2)360÷(6-1)
=360÷5
=72(千米)
不算休息,乐乐家平均每小时行72千米。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看懂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进而根据问题从图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作出解答即可。
11.(1)16
(2)180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横轴代表距离,纵轴代表人数,剩下一半的人在坚持即找到500÷2=250人所对应的距离即可;
(2)找到20千米的路程所对应的人数即可,纵轴每小格代表50人,走完20千米对应的人数在150-200人数之间。
(1)
500÷2=250(人)
250人所对应的距离是16千米
所以行驶到16千米时,还剩下一半的人在坚持。
(2)
请估计一下,有180人能坚持骑完20千米的路程。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分析出相应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12. 4 10 19 3 6 8
【详解】略
13.×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要表示具体数量的多少只能选择条形统计图,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14.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详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清楚的反映出6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5.√
【详解】复式折线统计图是用不同颜色和线型区别表示两个或多个项目的数量及变化趋势。复式折线图用于对同类数量或相关数量进行比较,有利于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更准确地把握。
故答案为√。
【点睛】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者中,折线图更能表示变化的趋势,如果需要表示两个或更多项目的比较,就可以使用复式图。
16.√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据此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时选用折线统计图好。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17.×
【详解】一般在网格上的点可以通过纵坐标看出具体的数值。
故答案为:×
18.√
【详解】从图例可以看出,实线表示的是收入的情况,在统计图的下方;虚线表示的是支出情况,在统计图的上方;而且上面的折线在每一月份都是高于下方曲线的,所以支出大于收入。
故答案为:√
19.x=1.2;x=0.9;
x=6;x=7.2
【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据此解答。
【详解】15x-4x=13.2
解:11x=13.2
11x÷11=13.2÷11
x=1.2
8x-0.8×2=5.6
解:8x-1.6+1.6=5.6+1.6
8x=7.2
8x÷8=7.2÷8
x=0.9
15x÷5=18
解:3x÷3=18÷3
x=6
x-2.6+0.4=5
解:x-2.6+0.4+2.6-0.4=5+2.6-0.4
x=7.6-0.4
x=7.2
【点睛】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主要依据,解方程时记得写“解”。
20.见详解
【分析】(1)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实线表示A商品,虚线表示B商品,统计图横轴表示季度,纵轴表示销售额,以此绘图;
(2)通过观察线段的上升和下降走势进行判断;
(3)将A商品四个季度的销售额之和除以4,求出每个季度销售额的平均数,再画图。
【详解】(1)见下图:
(2)答:通过折线统计图可知,A商品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销售额保持上升,从第二季度开始,一直到第四季度都是下降趋势;B商品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销售额是下降的,从第二季度开始,销量缓慢回升,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上升最快。
(3)A商品:(45+88+61+38)÷4
=232÷4
=58(万元)
见下图: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复式统计图和统计表以及平均数的综合分析应用。
21.(1)见详解
(2)20;21
(3)19;21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先描点,再连线,最后写上数据,实线表示南京,虚线表示哈尔滨;
(2)根据统计图,找出南京哪日到哪日这一天气温升的最快;
(3)根据统计图,找出哈尔滨哪三天气温比较平稳。
【详解】(1)
(2)南京的日最高气温从20日至21日这一天上升最快;
(3)哈尔滨的日最高温有三天比较平稳,是19日到21日。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统计表绘制完整的统计图;再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22.(1)二车间的产值高,两个车间的总产值第四季度最高。
(2)二车间的产值增长得快。第三季度一车间的产值是下降的。
(3)
【详解】(1)二车间的产值高,两个车间的总产值在第四个季度最高。
(2)二车间的产值增长得快,第三季度一车间由产值由600万元降到了500万元。
(3)第三季度一车间的产值是二车间的500÷800=。
23.(1)6;39;37.2
(2)8;18
(3)我还能知道:病人的最高体温达到39.5摄氏度;病人在4月7日12时的体温是38摄氏度。
【分析】(1)(2)观察折线统计图即可作答;
(3)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写出两条即可。
【详解】(1)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病人在4月7日18时的体温是39摄氏度,4月9日12时的体温是37.2摄氏度。
(2)正常人的体温在37摄氏度左右。从4月8日18时起,病人的体温开始恢复正常。
(3)我还能知道:病人的最高体温达到39.5摄氏度;病人在4月7日12时的体温是38摄氏度。(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4.(1)甲飞机35秒;乙飞机40秒;乙飞机;
(2)20;25;15
(3)甲飞机从第20秒开始下降,乙飞机从第30秒开始下降;
(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甲飞机飞行了35秒,乙飞机飞行了40秒,据此解答即可;
(2)观察统计图可知,起飞后第25秒,甲飞机的高度是20米,乙飞机的高度是25米;第15秒时两架飞机飞行的高度是相同的;
(3)通过统计图可知,甲飞机从第20秒开始下降,乙飞机从第30秒开始下降等等,答案不唯一。
【详解】(1)甲飞机飞行了35秒,乙飞机飞行了40秒;
40>35,所以乙飞机飞行的时间长一些。
(2)起飞后第25秒,甲飞机的高度是20米,乙飞机的高度是25米;第15秒时两架飞机飞行的高度是相同的;
(3)甲飞机从第20秒开始下降,乙飞机从第30秒开始下降;(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较易,读懂统计图中的数学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