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运算律高频考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如果☆×□=36,那么720÷☆÷□=( )。
A.20 B.320 C.80
2.小华的计算器上数字键“3”坏了,下面( )算式也可以算出4410÷35的得数。
A.4410÷7×5 B.4410÷7÷5 C.4410÷30÷5
3.如果□×☆=300,则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5)×(☆÷5)=300 B.(□×5)×(☆×5)=300 C.(□÷5)×(☆÷5)=300
4.与的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 B. C.
5.,这是根据( )进行简便运算的。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6.下图可以表示的运算律是( )。
A.加法结合律 B.加法交换律 C.乘法交换律
二、填空题
7.在括号里填上“>”“<”或“=”。
6550000( )6506000 9800005( )1亿
45×(20+1)( )45×20+1 462-98( )462-100+2
8.△+□=△+(□+☆)所表示的运算律是( )。
9.如果△×□=30,那么630÷△÷□=( ),(△×4)×(5×□)=( )。
10.张军因为粗心把16×(□+5)错算成了16×□+5,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比原来小了( )。
11.计算135+24+76时,写成135+(24+76)算起来更容易,这是运用了( )律,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 )律,( )律。(写两个即可)
1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在括号里填上运算符号。
(1)(100+3)×5=100×_______+3×_____
(2)42×15-40×15=(42-_____)×_____
(3)73×_____-27×19=(73( )_____)( )19
13.如果○+△=50,那么○×15+△×15=( )×15=( )。
14.9+99+999+9999=( );45+46+47+48+49+50+51+52+53+54=( )。
三、判断题
15.973-78-22=978-(78+22)。( )
16.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式为a×b+a×c=a×(b+c)。( )
17.a×b一定大于a+b。( )
18.68×96+4应用乘法结合律改写为68×(96+4),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
19.55+79+45=79+(55+45)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12×300= 120-18-2= 50×110= 25×18×4=
600×50= 540÷90= 90×12= 7+56+93=
21.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29+46+54 189-82-18
83×25×4 48×37+48×63
五、解答题
22.修路队修一段54千米的道路,修了4天后,剩下的比已修的少2千米。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路多少千米?
23.妈妈带100元,买了一袋64元的大米,剩下的钱买9元一包的糖,可以买几包糖?
24.水果店运来16筐苹果和34筐梨,苹果和梨每筐都重20千克。苹果和梨共重多少千克?
25.马阿姨家种了四块大白菜菜地,且每块菜地都是长36分米,宽25分米的长方形。马阿姨家种的大白菜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26.小马虎把一道减法算式中的减数36看成了63,结果算出来的差是28,正确的差是多少?
27.两人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8分钟后,小刚离学校416米,小明离学校520米。小明每分钟比小刚多行多少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除法的性质: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6
720÷☆÷□
=720÷(☆×□)
=720÷36
=20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B
【分析】数字键“3”坏了,不能按出35。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将35看成7×5,先用4410÷7,再用商除以5,进行计算。
【详解】4410÷35
=4410÷(7×5)
=4410÷7÷5
=630÷5
=126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计算器的使用以及除法的性质,当计算器不能按出算式中的某个数字时,可以用别的算式代替这个不能按出的数字。
3.A
【分析】先把各选项的式子化简,再进行判断解答。
【详解】A.(□×5)×(☆÷5)=□×5×☆÷5=□×☆,答案正确;
B.(□×5)×(☆×5)=□×5×☆×5=□×☆×25,答案错误;
C.(□÷5)×(☆÷5)=□÷5×☆÷5=□×☆÷25,答案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把给出的式子化简,找出与原题式子的关系。
4.B
【分析】观察算式,发现相加的两项有共同的因数125,借助乘法分配律a×(b+c)=a×b+a×c;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25×9+125
=125×9+125×1
=125×(9+1)
故答案为:B
【点睛】乘法分配律是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5.A
【分析】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据此解答。
【详解】46×98+46×2
=46×(98+2)
=46×100
=4600
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6.B
【分析】通过观察可知, a+b=b+a,所以上图表示的运算律是加法交换律。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上图可以表示加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算律掌握和灵活运用。
7. > < > =
【分析】(1)整数比较大小时,要看他们的数位。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45×(20+1)=45×20+45,再和45×20+1比较大小。
(3)根据减法的性质可知,462-98=462-(100-22)=462-100+2。
【详解】6550000>6506000
9800005<1亿
45×(20+1)=45×20+45, 45×20+45>45×20+1,则45×(20+1)>45×20+1;
462-98=462-100+2
【点睛】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从高位起,依次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灵活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变换算式,再比较大小。
8.加法结合律
【分析】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所表示的运算律是加法结合律。
【点睛】加法结合律不改变加数的位置,只改变运算顺序,需熟练掌握。
9. 21 600
【分析】除法的性质: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详解】630÷△÷□
=630÷(△×□)
=630÷30
=21
(△×4)×(5×□)
=(△×□)×(5×4)
=30×20
=600
【点睛】熟练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75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16×(□+5)=16×□+16×5。再用算式16×□+16×5减去16×□+5解答。
【详解】16×(□+5)=16×□+16×5
16×□+16×5-(16×□+5)
=80-5
=75
则计算出来的结果比原来小了75。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灵活运用定律解决问题。
11. 加法结合 加法交换 乘法交换
【分析】加法结合律:a+b+c=a+(b+c);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计算135+24+76时,写成135+(24+76)算起来更容易,这是运用了加法结合律,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写两个即可)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运算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5 5 40 15 19 - 27 ×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100+3)×5=100×5+3×5
(2)42×15-40×15=(42-40)×15
(3)73×19-27×19=(73-27)×19
【点睛】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中非常重要的定律,需熟练掌握,达到能认会用的地步。
13. 50 750
【分析】乘法分配律:a×c+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如果○+△=50,那么○×15+△×15=(○+△)×15=50×15=75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4. 11106 495
【分析】原式化为9×1+9×11+9×111+9×111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
根据加法结合、交换律进行简算。
【详解】9+99+999+9999
=9×1+9×11+9×111+9×1111
=(1+11+111+1111)×9
=1234×9
=11106
45+46+47+48+49+50+51+52+53+54
=(45+54)+(46+53)+(47+52)+(48+51)+(49+50)
=99+99+99+99+99
=99×5
=49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分配律及加法的交换、结合律的实际应用。
15.√
【分析】973-78-22是连减法,根据减法的性质要减去两个数的和,也就是978-(78+22)。
【详解】因为减法的性质:三个数连减,可以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所以973-78-22=978-(78+22)。判断正确。
【点睛】此题关键是减去两个数的和,减法的性质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简便运算。
16.×
【分析】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字母表示为:a×(b+c)=a×b+a×c,因为算式左边有相同因数,所以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b+a×c的逆用:a×b+a×c=a×(b+c)。此题符合乘法分配律。
【详解】因为a×b+a×c=a×(b+c)是乘法分配律,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此题关键是对运算定律的掌握。
17.×
【分析】可以采用举例子得方法进行判断。如果a=2,b=0。则a×b=0,a+b=2,
a×b<a+b。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b不一定大于a+b。所以原题得说法错误。
【点睛】可以采用赋值的方法举例求得a×b与a+b的值,然后进行比较大小。
18.×
【分析】乘法结合律中三个数是相乘得关系,68×96+4不能应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68×(96+4)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
【详解】68×(96+4)=68×96+68×4≠68×96+4
所以原题错误。
【点睛】选择合适的运算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有的算式不能利用运算律应注意区分。
19.×
【解析】略
20.3600;100;5500;1800
30000;6;1080;156
【详解】略
21.229;89;
8300;4800
【分析】(1)根据加法结合律,先计算46+54,再用129加上这个和,进行简算。
(2)根据减法的性质,先计算82+18,再用189减去这个和,进行简算。
(3)根据乘法结合律,先计算25×4,再用83乘这个积,进行简算。
(4)根据乘法分配律,先提取公因数48,再将各个数相加,用48乘这个和,进行简算。
【详解】129+46+54
=129+(46+54)
=129+100
=229
189-82-18
=189-(82+18)
=189-100
=89
83×25×4
=83×(25×4)
=83×100
=8300
48×37+48×63
=48×(37+63)
=48×100
=4800
22.7千米
【分析】由题意:4天后剩下的比已经修了的少了2千米,则如果道路总长再多2千米,已修的就等于剩下的,也就是4天已修了总长的一半,即(54+2)÷2=28(千米),平均每天修(28÷4)千米,由此解答。
【详解】(54+2)÷2÷4
=56÷2÷4
=28÷4
=7(千米)
答: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路7千米。
【点睛】明确道路总长加上2千米,就是4天修了(54+2)千米的一半,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4包
【分析】用带的钱数100元,减去买大米用的钱数,求出剩下的钱数,再除以每包糖的价格9元,就是可买糖的包数,据此解答。
【详解】(100-64)÷9
=36÷9
=4(包)
答:可以买4包糖。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求出买糖用的钱数,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进行解答。
24.1000千克
【分析】分别用每筐的重量乘筐数,求出苹果、梨的重量,再相加,就是苹果和梨的总重量。
【详解】16×20+34×20
=(16+34)×20
=50×20
=1000(千克)
答:苹果和梨共重1000千克。
【点睛】计算过程中,用乘法分配律a×c+b×c=(a+b)×c进行简便运算。
25.36平方米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然后再乘以菜地的数量,然后将低级单位平方分米化成高级单位平方米即可。
【详解】36×25×4
=36×(25×4)
=36×100
=3600(平方分米)
3600平方分米=36平方米
答:马阿姨家种的大白菜的面积一共是36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掌握,以及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将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26.55
【详解】28+63=91
91﹣36=55
答:差是55.
27.13米
【分析】8分钟后,小刚离学校416米,小明离学校520米,先用小明的路程减去小刚的路程求出两人的路程差,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路程差除以行驶的时间,即可求出两人的速度差。
【详解】(520-416)÷8
=104÷8
=13(米)
答:小明每分钟比小刚多行13米。
【点睛】解决本题也可以先用小明的路程除以8分钟求出小明的速度,再用小刚的路程除以8分钟求出小刚的速度,然后用小明的速度减去小刚的速度,列式为:520÷8-416÷8。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