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测试科学试卷(到第3章第2节,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测试科学试卷(到第3章第2节,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16 08:2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测试科学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如图所示,在把钢棒乙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如果乙位于甲的一端时二者相互吸引,位于另一端时二者相互排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甲是磁体 B.甲和乙一定都是磁体
C.只有乙是磁体 D.无法判断哪一个是磁体
在下列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地表示出通电螺线管极性关系的是(  )
A. B. C. D.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磁铁A,B上方都是N极
B.通过电磁铁A和B的电流相等
C.电磁铁B的磁性比电磁铁A的磁性强
D.向左移动滑片P,电磁铁A,B磁性都增强
如图所示的设备或电器中,其主要工作原理与电磁铁无关的是(  )
A.电铃 B.电熨斗
C.电磁选矿机 D.电磁起重机
几位同学课后讨论直流电动机时,有下面几种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直流电动机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
B.直流电动机的电源是直流电,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不变的
C.直流电动机中的换向器是由彼此绝缘的两个金属半环制成的
D.直流电动机的优点是容易改变转动方向,可以连续调节转动速度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
B.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他拉开
C.不接触高压带电体,不靠近低压带电体
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应先检查电路、电器,后再按下复位开关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从下图获得的信息中, 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
D.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空隙减小
D.水分子聚合在一起后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有3种不同的原子,甲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乙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丙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和7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同一种元素 B.甲和乙的核电荷数不同
C.乙和丙核外电子数相等 D.乙和丙互为同位素原子
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碘 B.金 C.镁 D.铜
今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 号、115号、117 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金属元素
B.镆的元素符号是mo
C.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7
D. 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
下列化学用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⑤2O ⑥Mg
A.表示带电微粒的是①③ B.表示独立的氧原子的是②⑤
C.表示氧离子的是④ D.表示分子的是②⑥
下面是小明同学物理课后自己整理的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占据了原子的大部分空间
B.光导纤维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太阳能的产物
D.核电站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以控制的核聚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A.B为两个集气瓶,且B中充满水).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瓶中放入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物质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B.燃烧匙中必须放入足量的红磷,使A瓶中的氧气完全被消耗
C.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B瓶中的水被倒吸入A瓶中
D.此实验能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的结论
、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极性的方法(安培定则):用    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     ,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    极。
列式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Al﹣27、K﹣39、Fe﹣56、Mn﹣55)
(1)C60   ;
(2)H2O2   ;
(3)KMnO4   ;
(4)Fe(OH)2   ;
(5)Al2(SO4)3   .
“二氧化钛”是一种能降解对甲醛、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的光触媒。在降解过程中“二氧化钛”不挥发,不消耗,具有长效性。
(1)根据题意,在降解过程中“二氧化钛”的作用是   。
(2)一氧化氮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该反应属于   (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如图A.B、C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如图方式倒扣住点燃后的蜡烛和白磷。
其结果:
⑴A中的蜡烛会立即熄灭。
⑵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一段时间后,该蜡烛也渐渐熄灭,其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
A.氧气耗尽 B.温度降低
C.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D.蜡烛着火点改变
⑶C瓶倒扣住足量的白磷后,再往烧杯中倒入80摄氏度的热水,出现的现象是   。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为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的瑞德西韦开绿灯,批准该药物用于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瑞德西韦也成为美国首个获准用于新冠患者的药物。瑞德西韦的化学式为[C27H35N6O8P],请根据信息回答:
(1)瑞德西韦由   种元素组成;一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
(2)瑞德西韦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   ;
(3)301g瑞德西韦中含有   g碳元素。
、实验题(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标出图中磁感线的方向(2)标出蹄形磁铁的N极与S极(3)将图中小磁针的N极涂黑(4)标出电源的正负极(5)完成通电螺线管的绕线
学习了电磁知识后,英英同学了解到相互靠近的通电导线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力。那么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将两根导线(可伸长)平行放置后固定(如图1甲所示),然后依次通上如图乙、丙、丁所示的电流,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分析图1   (选填序号),可知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得到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的结论,你的依据是    。
(3)如图2 所示,将一柔软的导线弯成星形,并将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然后将开关S闭合,则该星形回路将 。
A.不会变形 B.会变形,所围面积增大
C.会变形,所围面积减小 D.会变形,所围总面积不变
、解答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如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氯元素的最高正价是__________。
②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__________。
③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__________。
车辆超载是造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小明为某大桥设计一个车辆超重的报警装置,当路面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压力传感器就接通电路.要求车辆超重时,信号灯就发光.请你在图中为他连接好电路.
浙江省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测试科学试卷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乙位于甲的另一端时二者相互排斥,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甲和乙肯定都是磁体,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答案】D
【解析】【解答】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考查右手螺旋定则。
【答案】C
【解析】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三个因素有关: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有无铁芯。同等条件下,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同等条件下,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强,其磁性越强;同等条件下,有铁芯比没有铁芯磁性强。
A.由安培定则可以看出A.B上方都是N极,A符合题意。
B、因为通过电磁图看出为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B符合题意。
C、电磁铁B的缠绕圈数比A少,所以A比B的雌性强,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欧姆定律可以看出向左移动滑片P时,电阻变小,电流变大,A.B磁性都增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B
【解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闭合开关后,电磁铁产生磁场,将衔铁吸下来,敲击电铃发声。同时,衔铁与上面的接线柱分离,则电路断开,此时电磁铁的磁场消失,衔铁再次回到原来位置从而接通电路。如此循环往复,实现不断的敲击,故A不合题意;
B.电熨斗的主要工作部分为发热电阻,与电磁铁无关,故B符合题意;
C.通电后,电磁铁产生磁场,将垃圾中的铁吸引起来。到达预定位置后,断开电路,电磁铁磁性消失,铁片下落,故C不合题意;
D.通电后,电磁铁产生磁场,将钢材吸引起来。到达预定位置后,断开电路,电磁铁磁性消失,钢材下落,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B
【解析】A.电动机在工作时除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外,通电时还会发热,即有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直流电动机的电源是直流电,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通过换向器装置自动改变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C、据电动机的构造知,电动机的换向器是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金属半环制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线圈转动的快慢和转动方向,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改变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通过换向器装置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来改变转动方向,所以直流电动机的优点是容易改变转动方向,可以连续调节转动速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直流电动机的电源是直流电,但线圈中电流方向是改变的;根据换向器的结构判断;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决定了线圈转动的快慢。
【答案】D
【解析】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判断。
【解答】A.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一旦风筝挂在高压线上,可能会造成高压触电,故A错误;
B.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手把他拉开,故B错误;
C.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低压带电体,故C错误;
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应先检查电路、电器,后再按下复位开关,故D正确。
故选D。
D
【解析】A.根据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分析;
B、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C、根据所给物质的组成元素种类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实质分析。
【解答】A.该反应中有单质参与,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D、 该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 ,符合题意;
故选D。
C
(1)H2O和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固态时,分子间隙最小,而气态时,分子间隙最大;
(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解答】A.氢、氧两种元素还可以组成双氧水,故A错误;
B.团簇中的水分子仍然在运动,故B错误;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隙变小,故C正确;
D.水分子聚和在一起后,只是存在形式发生变化,但化学性质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A
【解析】根据同位素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同种元素质量子数相同,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分析。
【解答】A.甲和乙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正确;
B、质子数=核电荷数,甲和乙质子数相同,则核电荷数相同,错误;
C、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乙和丙质子数不同,则核外电子数不同,错误;
D、乙和丙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位素原子,错误;
故答案为:A.
A
【解析】【解答】A.碘是“石”子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A符合题意
B、金,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镁是“钅”子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铜是“钅”子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进行分析解答
A
【解析】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注意知识积累,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以金字旁为偏旁的属于金属元素,因此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元素符号的首字母都是大写的,故B错误;
C、的原子序数是117,说明该元素核内质子是117,相对原子质量大于117,故C错误;
D、元素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故D错误。
故选A
A
【解析】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和正负号,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 表示氯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② 表示二氧化碳分子;
③ 表示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④ 是错误的,什么都表示不了;
⑤2O表示2个氧原子;
⑥Mg表示:①镁元素;②一个镁原子;③镁这种物质。
A.表示带电微粒的是①③,故A正确;
B.表示独立的氧原子的是⑤,故B错误;
C.氧离子的符号为O2-,故C错误;
D.表示分子的是②,故D错误。
故选A.
C
A
【解析】A.根据A瓶中不需要放入水,A瓶中的氧气被红磷消耗后瓶内压强减小,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B瓶中的水被倒吸入A瓶中进行解答;
B、根据燃烧匙中必须放入足量的红磷,使A瓶中的氧气完全被消耗进行解答;
C、根据A瓶中氧气被消耗,装置冷却后A瓶内压强减小进行解答;
D、根据进入水的体积约等于氧气的体积进行解答.
【解答】解:A.A瓶中不需要放入水,A瓶中的氧气被红磷消耗后瓶内压强减小,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B瓶中的水被倒吸入A瓶中,而不是一开始就放入水,故A错误;
B、燃烧匙中必须放入足量的红磷,使A瓶中的氧气完全被消耗,故B正确;
C、A瓶中氧气被消耗,装置冷却后A瓶内压强减小,再打开止水夹,B瓶中的水被倒吸入A瓶中,故C正确;
D、进入水的体积约等于氧气的体积,所以此实验能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的结论,故D正确.
故选:A.
、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右;电流方向;N
【解析】本题考查安培定则的内容,属简单记忆型题目。
安培定则为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极的定则,其内容为: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故答案为:右 电流方向 N
(1)720
(2)34
(3)158
(4)90
(5)342
【解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0=720.(2)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34.(3)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55+16×4=158.(4)Fe(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16+1)×2=90.(5)Al2(SO4)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2+(32+16×4)×3=342.
故答案为:(1)720;(2)34;(3)158;(4)90;(5)342.
(1)催化(或催化剂)
(2)化合
【解析】(1)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但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1)根据“在降解过程中“二氧化钛”不挥发,不消耗,具有长效性”可知,二氧化钛的作用是催化剂。
(2)根据方程式 2NO+O2=2NO2 可知,反应物有两种,而生成物只有一种,则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集气瓶,体积略大于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解析】(1)二氧化碳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氧气支持燃烧,物质与纯氧的反应十分剧烈;蜡烛燃烧后生产二氧化碳和水;
(3)白磷的着火点是40℃,倒入热水后白磷肯定开始燃烧,产生白烟;由于氧气减少,压强减小,注意分析瓶内水面的变化。
【解答】(1)A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说明倒入的是二氧化碳气体;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说明B瓶中是氧气;当瓶子的氧气完全反应后,蜡烛就会停止燃烧,故选A;
(3)C瓶倒扣住足量的白磷后,再往烧杯中倒入80摄氏度的热水,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集气瓶,由于正常状态下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而现在温度较高,因此进入水的体积略大于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1)五;77
(2)5∶12
(3)162
【解析】(1)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种原子的个数;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比;
(3)首先根据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再用瑞德西韦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27H35N6O8P 可知,瑞德西韦由C、H、N、O、P共五种元素组成;
一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共含有原子个数:27+35+6+8+1=77.
(2)瑞德西韦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35):(14×6)=5:12。
(3)瑞德西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301g瑞德西韦中含有碳元素:。
、实验题(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磁感线方向、蹄形磁铁的极性、小磁针极性,电源正负极以及通电螺线管的作图相关知识。
(1)由图1可知条形磁铁的N、S极,故可知磁感线的方向是由N极指向S极。
(2)图2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判断出蹄形磁铁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3)图3中小磁针的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感线的方向。
(4)图4中小磁针静止时,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所以通电螺线管的右侧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右手定则,伸出右手,使右手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N极(右端),则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即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向左端的,所以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
(5)图5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可以确定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结合线圈的绕向作图。
作图如下:
【答案】(1)乙、丙
(2)对比丙丁,(在电流方向相同的情况下) ,电流越大,导线弯曲程度越大
(3)B
【解析】(1)(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3)分析相邻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确定相邻导线之间作用力的方向,进而判断这个星形的变化情况。
【解答】(1)探究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时,必须控制电流大小相同而改变电流方向,故选乙和丙。
(2)探究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电流方向相同,而改变电流大小,故选丙丁,即依据是:对比丙丁,(在电流方向相同的情况下) ,电流越大,导线弯曲程度越大。
(3)根据图2可知,相邻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是相反的,则相邻导线之间表现为排斥力,则星形会变形,且所围的面积增大,故选B。
、解答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7 8 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或最低负价从—4递增到—1
【解析】
【详解】
(1)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氯元素的最高正价是+7价;
②由图可知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7|+|-1|=8;
③根据题图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同一列元素具有相同的化合价,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或最低负价从—4递增到—1)。
【解析】分析图可知,压力传感器、电磁铁、电源组成控制电路;信号灯、电源、触点开关组成工作电路.
这是一个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图,左侧与电磁铁连接的为控制电路,右侧与信号灯连接的为工作电路,再找准接线柱,分别连成闭合电路再进行检查即可.
第 1 页(共 1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