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西北地区 章节练习
一、选择题
1.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上午10时许,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着陆场的优势是( )
A.纬度低,云量多,能见度低 B.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晴天多
C.距海较近,降水多,植被稀少 D.海拔高,地表崎岖,空气稀薄
2.坎儿井是新疆最古老的地下取水方式之一,由图可知,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A.雨水 B.湖泊水
C.冰雪融水 D.河流水
3.青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牧区,其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是
A.藏羚羊、雪豹、滩羊 B.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C.三河牛、三河马、细毛羊 D.狮子、大象、老虎
4.读下图,体现了新疆的地形特点是( )
A.山水环绕 B.三山夹两盆 C.沟壑纵横 D.山区面积广大
5.读图
我国的四大区域中,以大面积干旱、荒漠为特征的区域是( )
A.Ⅰ地区 B.Ⅱ地区 C.Ⅲ地区 D.Ⅳ地区
6.新疆绿洲灌溉用水主要是 ( )
A.河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雨水
7.下列句子描述西北地区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8.暑假期间,小明进行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旅行,旅行路线如图所示,结合地理知识完成问题。
在敦煌,小明见到了历史悠久的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色彩绚丽,栩栩如生,冷光灯照射下如同刚画好的一样。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壁画色彩得以保存悠久的原因是( )
①古人绘画技艺高超,颜料特殊②气候干燥,保护了壁画的色彩③当地人对文化遗迹的保护很好
④现代人对壁画的修复技艺高超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坎儿井中的暗渠,其建设目的是( )。
A.自己使用,以防他人偷水
B.可以避免水在自流过程中大量蒸发
C.便于人们疏通竖井
D.为地下工程输送自来水
10.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源,其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气候
11.影响西北地区的耕作业地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源 B.矿产 C.自然灾害 D.土壤
12.大家都知道新疆的哈密瓜很好吃,又脆又香又甜.其实,新疆其他的瓜果也比其他地方甜,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年际变化大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白天光合作用弱,夜晚蒸腾作用强
13.内蒙古牧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属于该区著名畜种的是( )
A.三河马、三河牛 B.牦牛 C.伊犁马 D.滩羊
14.我国坚定( )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相互尊重、互利共赢 B.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C.不冲突、不对抗 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15.西气东输工程线路的起点是:( )
A.哈密 B.库尔勒 C.轮南 D.喀什
“
辽阔草原美丽山冈青青牛羊,白云悠悠彩虹灿灿挂在蓝天上”,一首《草原牧歌》唱出了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读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16-17小题。
16.根据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情况推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地区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关于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①一②—③方向,植被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③地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C.大部分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
D.可观赏沙漠景观,也能欣赏到伊犁的薰衣草花海,喀拉峻的空中草原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上午10时许,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读东风着陆场示意图,完成下面18-19小题。
18.内蒙古自治区两大着陆场的优势是( )
A.纬度低,云量多,能见度低 B.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晴天多
C.海拔高,地表崎岖,空气稀薄 D.距海较近,降水多,植被稀少
19.近年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得益于( )
①人才的培养 ②科技的进步 ③劳动力增多 ④国力的提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图是我国兰新高铁沿线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20-21小题。
20.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是( )
A.冰原 B.荒漠 C.草原 D.森林
21.小明乘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兰州,沿线城市特色美食对应正确的是( )
①乌鲁木齐——馕②哈密——哈密瓜③嘉峪关——椰子④兰州——拉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从锡林郭勒经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到和田的旅游线路进行游览。读下图完成22-24小题。
22.从锡林郭勒到吐鲁番,沿途的自然植被依次为( )
A.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 D.草原-荒漠-森林
23.导致自然植被呈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农业生产
24.到达吐鲁番盆地可以参观了著名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开挖暗渠是为了( )
A.调节大气的温度 B.增加当地降水量 C.增加地下水数量 D.减少水的蒸发量
遥感考古具有传统田野考古无法比拟的优势。研究人员应用遥感考古,神奇地将新疆境内“消失已久”的长城遗址复原了出来,读“新疆长城遗址分布图”,完成下面25-26小题.
25.新疆古长城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沿南北两线保护丝绸之路。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地形 C.土壤 D.气候
26.传统的田野考古很难复原新疆古长城遗址,可能的原因有( )
①占长城就地取材,由黄沙建成 ②古长城历经千年,经风沙侵袭
③新疆地广人稀,地貌复杂 ④新疆植被茂密,难以发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解答题
27.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地区差异显著;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理区域的名称:A____地区B____地区C____地区D____地区。
(2)图中区域B、C的分界线I是____(山脉)和____(河流),大致与我国1月____℃等温线、____mm年降水量线重合。
(3)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耕作区,耕地以____(水田、旱地)为主。
(4)蒙古包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填字母)的传统民居。
28.读中国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A________地区;C________地区
(2)下列关于A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里是我国畜牧业主要分布区
B.这里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C.这里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D.这里距海远,降水少,河流都是内流河
(3)C地区耕地类型为________(旱地或水田),油料作物主要是________。
(4)确定A区域和B区域界线是________,A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
(5)图中由②一①的自然景观呈现出草原—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推测造成这种景观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29.读“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
(2)本区丰富的能源资源有________
(3)将本区的能源资源通过管道输往________上海等地的是________工程.
(4)图中山脉A是________.
(5)本区的农业以________业为主,而当地居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的种植业,称为________农业.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A
6.B
7.C
8.A
9.B
10.C
11.A
12.C
13.A
14.D
15.C
16.B 17.D
18.B 19.C
20.B 21.B
22.B 23.B 24.D
25.A 26.B
27.(1) 西北 北方 南方 青藏
(2) 秦岭 淮河 0 800
(3)水田
(4)A
28.(1) 西北 南方
(2)D
(3) 水田 油菜
(4)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干旱
(5) 荒漠草原 荒漠 海陆因素
29. 干旱 石油、天然气、煤炭 杭州 西气东输(送) 天山 畜牧业 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