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塞腰鼓》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28 21:35:47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安塞腰鼓安塞腰鼓 教学目标:
1、体味感情。
2、品味语言。
一、了解安塞腰鼓(自主学习)
速读课文,划分层次,说出结构上有何特点?
安塞腰鼓 表演前(1—4) 静 表演中(5—27) 亢奋 表演后(28—30)静前后呼应 以动映静 对比鲜明二、欣赏安塞腰鼓1、当你朗读第二部分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可否用文中的—个词概括?
亢奋、惊心动魄、震憾都可。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子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试分别举例说明这种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4、“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有何表达作用?
5、我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了作者深深的情味,燃烧的热情,你怎样理解“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6、“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意思?7、演出前和演出后都写了“静”,你认为这两个“静”有什么不同?
安塞腰鼓 表演前(1—4) 安静 表演中(5—27) 亢奋 表演后(28—30)寂静前后呼应 以动映静 对比鲜明三、感悟安塞腰鼓我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了作者刘成章浓厚的黄土高原情结。他认为自己的散文创作是黄土地的赐予。正如作者所说:“我生长在陕北的山沟……我想让我的散文向信天游靠拢。”“刘成章的散文从“我”落笔,以自己亲身的体验、血肉的感情、火热的心肠,捧起生活中激情的浪花,你能感受到他对人生的反思,对社会的理解,一种独到的感受,一瞬间即逝的灵感,一种哲理,一层诗意。” (李若冰《刘成章的散文风格》)。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的写作,人生的思考有所裨益。请你根据文章的写法,写一次球赛的过程。应照顾到球员和观众两方面的反应。
1、你能快速理清文章的结构吗?
2、你认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3、黄土高原人的性格是怎样的?
4、安塞腰鼓的舞姿特点是什么?请用几个词语概括。
5、那段用的反义词最多?找出来,并谈谈它们的作
用。
6、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安塞腰鼓的?
文章的结构:
表演前——安静的腰鼓
表演中——激昂的腰鼓
表演后——寂静的腰鼓主题:
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歌颂阳刚之美。黄土高原人的性格:朴实、粗犷、开朗。安塞腰鼓的舞姿特点:壮阔、豪放、火热。
冰冷——燥热 恬静——飞溅 困倦——亢奋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安塞腰鼓奇伟磅礴,雷霆万钧的能量。宏伟的场面(5—13)
雄壮的响声(14—17)
击鼓的后生(18—22)
奇丽的舞姿(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