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5 19:4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分层作业
一、【夯基达标】
1.(2022·黑龙江·大庆市肇州县肇州中学八年级期中)苏联前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这句话的依据是九一八事变( )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2022·重庆开州·模拟预测)转战白山黑水1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挺起了民族脊梁,捍卫了民族尊严。下列图片所示英雄人物中,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A. B. C. D.
3.(2022·江苏·靖江市实验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个伟大事件,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它所展现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中国青年乃至我们民族英勇奋斗的不竭的精神源泉。”材料中所评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九一八”事变 B.五四运动C.“一二 九”运动 D.西安事变
4.(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预测)图片反应的地点:延安,时间:1935年,左图为红军军旗,右图为国民党旗帜。图片寓意国共合作,结合图片相关历史史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次合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成为扭转抗日战争初期失利的关键
C.体现了共产党对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的反映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形成
5.(2022·辽宁沈阳·模拟预测)“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这是张学良送给蒋介石的挽联。世纪行过,遥想当年,当蒋介石飞赴西安,逼张学良继续攻打红军时,张学良为了民族大义,对蒋介石发动“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
A.皖南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6.(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有学者指出:“中国之所以能在1937年奋起抗战,西安事变实为契机。西安事变引起中国国内政局的一大变动就是全国军民、男女老幼、朝野上下真心诚意的投入民族解放战争。”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 )
A.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B.成为了扭转时局的关键
C.彻底解决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D.改变了日本侵华的政策
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1 日本东方会议会场 图2 日军炮击东北军兵营
图1 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的东方会议,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不断策划占领东北。
图2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工业生产急剧萎缩。在国内外矛盾激化的情况下,为摆脱困境,日本政府及其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机构,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部署。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用一颗炸弹将日本人控制的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炸毁了一小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借此对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及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任日本外务大臣的币原喜重郎男爵,他在1946年6月的东京国际战犯法庭上承认,当时一些日本军官策划了“九一八事变”,他的证言可以通过驻扎在关东半岛上的日本军队立即行动起来时所具备的速度和精确性得到证实。关东军未经宣战就在24小时之内攻占了沈阳和长春。)
(1)从以上图片及解说文字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币原喜重郎男爵的证词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史料 B.第二手史料
(3)从获取的信息中,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二、【培优促能】
1.(2022·云南大理·八年级期末)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下列选项与该“学习内容”直接有关的是( )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D.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从1932年春到1934年,在东北的南满、东满、北满和吉东地区相继建立了十几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反日游击队。仅据日方的统计,从1931年“九一八”至1935年末,日本关东军的伤亡数字为:战殁者4200人,伤病者17.13万人。这说明( )
A.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战果突出 B.东北三省当时已沦为日本殖民地
C.日本法西斯被彻底打败 D.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初步形成
3.(2022·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某校排练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这部历史剧反映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一二·九运动
4.(2022·河南·浚县实验初级中学三模)“1919年5月4日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35年12月9日发生的“一二 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这表明两场运动都( )
A.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促进抗日救亡运动的不断高涨,全面抗战开始
C.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运动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5.(2022·山东滨州·二模)史学界对张学良为何陪送蒋介石回南京存在以下许多观点。这表明( )
观点1 张学良之所以亲自送蒋,西安事变是张拥蒋抗日思想的继续和发展,逼蒋是拥蒋的特殊手段。
观点2 日本灭我中华的事实,使国内各种矛盾降为次要,蒋介石也可能考虑准备抗日,这是张送蒋的前提。
观点3 国内外主流舆论拥护张杨主张,并呼吁和平解决事变。张躬亲送蒋返宁是和平解决事变的重要环节。
观点4 张扣蒋后检视了蒋的机密文件,从中发现国民政府1935年初开始的对日备战工作的论述。
A.历史不存在真实的事实 B.对历史事实存在不同解释
C.历史结论不需史料支撑 D.历史研究完全受主观支配
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中国近代通史》称:“共产党看到了西安事变并非张、杨的个人行为,于是紧紧抓住了抗日的旗帜....以此为据,促成了国共的再次合作。这次合作,不仅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初步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由此可见(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统一
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D.中国共产党是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政党
7.(2022·广东·江门市第二中学二模)“它既是从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拉开了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序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该材料旨在说明
A.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B.七七事变的影响
C.八一三事变的结果 D.西安事变的作用
8.(2022·贵州毕节·一模)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重大事件时间轴(局部)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在会议上遭遇批判,失去发号施令权。其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
——摘编自《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三 1936年12月17日,应张学良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四 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摘编自危兆盖《论抗战精神》
(1)材料一时间轴中1919年与1921年发生的两个事件分别是什么?在1928年这一情景发生的地方,毛泽东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出路”,这一条“出路”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战略转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指出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的态度。这一态度在哪次会议后得到了改变?
(3)据材料三指出,为解决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
(4)材料四中“十四年奋战”的起点是什么事件?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何认识?
三、【核心素养】
1.【历史解释】(2022·河南焦作·九年级阶段练习)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国民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攘外必先安内” B.准备对日持久防御作战
C.全面“围剿”红军 D.削弱地方军阀割据势力
2.【史料实证】(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图为1937年1月29日《新中华报》第一版刊载的新闻《和平解决有望》。此新闻发表的背景是( )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3.【时空观念】(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二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4.【家国情怀】(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是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创办的《革命军人画报》,于1933年刊登的漫画:与其束手待毙,不如下来和它拼命!该漫画旨在( )
A.揭露日本侵略罪行 B.号召人民积极抗战
C.歌颂军人英勇斗争 D.呼吁国共联合抗日
四、【挑战真题】
1.(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题)中国人民历经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2.(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1932年3月8日,溥仪在“新京”宣布就任“满洲国执政”,“满洲国”成立.9日,溥仪举行了就职典礼。扶植这一伪政权的国家是( )
A.法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3.(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人民率先举起抗日旗帜……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英雄壮歌。”东北人民与未撤走的爱国官兵组织的抗日队伍是( )
A.工农革命军 B.抗日游击队 C.抗日义勇军 D.东北抗日联军
4.(2022·山西晋中·中考真题)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B.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5.(2022·陕西·中考真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6.(2021·湖南株洲·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
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无疑是我们党(中国共产党)一条宝贵经验。
材料一 1927年是血雨腥风的年份,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自诞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难。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们)被人家(蒋介石)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子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
——摘自李颖等《在救亡图存的奋斗中求索“可爱中国”》《北京日报》(2013年3月4日)
材料二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三 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其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桂林日报》(1936年12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中国共产党“孵小鸡”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陕变事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中共于变局中开新局,促成“陕变事起”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思考:百年党史,多少跌宕起伏,几多惊心动魄,中国共产党总能绝处逢生、化危为机靠的是什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分层作业
一、【夯基达标】
1.(2022·黑龙江·大庆市肇州县肇州中学八年级期中)苏联前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这句话的依据是九一八事变( )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A项正确;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排除B项;《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开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排除C项;武汉会战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重庆开州·模拟预测)转战白山黑水1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挺起了民族脊梁,捍卫了民族尊严。下列图片所示英雄人物中,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遣杨靖宇等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斗争,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图A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图B是叶挺,在抗日战争中出任新四军军长,在皖南事变中遭国民党扣押,图C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图D是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杨靖宇。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3.(2022·江苏·靖江市实验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个伟大事件,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它所展现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中国青年乃至我们民族英勇奋斗的不竭的精神源泉。”材料中所评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九一八”事变 B.五四运动C.“一二 九”运动 D.西安事变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个伟大事件,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C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五四运动与抗战无关,排除B项;西安事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预测)图片反应的地点:延安,时间:1935年,左图为红军军旗,右图为国民党旗帜。图片寓意国共合作,结合图片相关历史史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次合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成为扭转抗日战争初期失利的关键
C.体现了共产党对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的反映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形成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1935年、国共合作”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自治,中华民族危机严重;图片反映了共产党对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的反映,故C符合题意;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故A与题干时间不符,不合题意;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1935年、国共合作”是解题的关键,考查中华民族的危机。
5.(2022·辽宁沈阳·模拟预测)“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这是张学良送给蒋介石的挽联。世纪行过,遥想当年,当蒋介石飞赴西安,逼张学良继续攻打红军时,张学良为了民族大义,对蒋介石发动“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
A.皖南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张学良为了民族大义,对蒋介石发动“兵谏”,逼蒋抗日”联系所学可知,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联合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 ,反映的是西安事变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最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B项正确;皖南事变与张学良无关,排除A项;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这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卢沟桥事变与张学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有学者指出:“中国之所以能在1937年奋起抗战,西安事变实为契机。西安事变引起中国国内政局的一大变动就是全国军民、男女老幼、朝野上下真心诚意的投入民族解放战争。”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 )
A.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B.成为了扭转时局的关键
C.彻底解决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D.改变了日本侵华的政策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国之所以能在1937年奋起抗战,西安事变实为契机。西安事变引起中国国内政局的一大变动就是全国军民、男女老幼、朝野上下真心诚意的投入民族解放战争”可知,西安事变成为了扭转时局的关键,B项正确;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彻底解决了国内的阶级矛盾,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改变日本侵华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1 日本东方会议会场 图2 日军炮击东北军兵营
图1 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的东方会议,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不断策划占领东北。
图2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工业生产急剧萎缩。在国内外矛盾激化的情况下,为摆脱困境,日本政府及其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机构,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部署。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用一颗炸弹将日本人控制的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炸毁了一小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借此对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及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任日本外务大臣的币原喜重郎男爵,他在1946年6月的东京国际战犯法庭上承认,当时一些日本军官策划了“九一八事变”,他的证言可以通过驻扎在关东半岛上的日本军队立即行动起来时所具备的速度和精确性得到证实。关东军未经宣战就在24小时之内攻占了沈阳和长春。)
(1)从以上图片及解说文字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币原喜重郎男爵的证词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史料 B.第二手史料
(3)从获取的信息中,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答案】(1)会议(或事变)名称、会议内容、会议(或事变)时间、事变地点、事变背景等。
(2)A
(3)日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的,经济大危机加速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详解】(1)根据图1得出信息点:会议(或事变)名称;根据“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得出信息点:会议内容;根据图1“1927年6月”得出信息点:会议(或事变)时间;根据图2“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得出信息点:事变地点;根据“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部署”得出信息点:事变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币原喜重郎男爵的证词属于第一手史料,故选A项。
(3)历史结论:根据图1信息可知日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的,根据图2信息得出经济大危机加速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二、【培优促能】
1.(2022·云南大理·八年级期末)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下列选项与该“学习内容”直接有关的是( )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D.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炸毁柳条湖地区一段路轨,轰炸中国东北军驻地……不抵抗政策”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A项正确;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排除B项;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排除C项;平行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从1932年春到1934年,在东北的南满、东满、北满和吉东地区相继建立了十几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反日游击队。仅据日方的统计,从1931年“九一八”至1935年末,日本关东军的伤亡数字为:战殁者4200人,伤病者17.13万人。这说明( )
A.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战果突出 B.东北三省当时已沦为日本殖民地
C.日本法西斯被彻底打败 D.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初步形成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可知1931年“九一八”至1935年末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组织了多个反日游击队,并且给予日本关东军以沉重打击,由此得出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成果突出,A项正确;题干的重点不是说明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而是说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排除B项;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表明日本法西斯被彻底打败,排除C项;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初步形成是在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而且题干也没有涉及国民党抗日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2·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某校排练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这部历史剧反映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一二·九运动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严峻的形势使北平学生痛感“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掀起了一二·九运动。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在长江以南,排除A项;辛亥革命发生在中国内部,与日本无关,排除B项;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反抗的是北洋军阀政府,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2·河南·浚县实验初级中学三模)“1919年5月4日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35年12月9日发生的“一二 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这表明两场运动都( )
A.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促进抗日救亡运动的不断高涨,全面抗战开始
C.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运动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答案】A
【详解】五四运动与一二九运动都是在民族危亡时刻开展的运动,根据“是一场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千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可得出二者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A项正确;五四运动在抗战前,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1919年,中共诞生是1921年,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是在1937年,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2·山东滨州·二模)史学界对张学良为何陪送蒋介石回南京存在以下许多观点。这表明( )
观点1 张学良之所以亲自送蒋,西安事变是张拥蒋抗日思想的继续和发展,逼蒋是拥蒋的特殊手段。
观点2 日本灭我中华的事实,使国内各种矛盾降为次要,蒋介石也可能考虑准备抗日,这是张送蒋的前提。
观点3 国内外主流舆论拥护张杨主张,并呼吁和平解决事变。张躬亲送蒋返宁是和平解决事变的重要环节。
观点4 张扣蒋后检视了蒋的机密文件,从中发现国民政府1935年初开始的对日备战工作的论述。
A.历史不存在真实的事实 B.对历史事实存在不同解释
C.历史结论不需史料支撑 D.历史研究完全受主观支配
【答案】B
【详解】结合材料可以判断,历史首先是客观真实的,之所以对于同一历史事件,四个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因为评价者有来自主观方面的判断,也有基于不同类型的史料提供的不同信息,B项正确;历史是客观存在,具有真实性,排除A项;历史的结论需要多种史料的支撑,排除C项;历史研究需要主客观的综合归纳分析,得出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中国近代通史》称:“共产党看到了西安事变并非张、杨的个人行为,于是紧紧抓住了抗日的旗帜....以此为据,促成了国共的再次合作。这次合作,不仅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初步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由此可见(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统一
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D.中国共产党是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政党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共产党……于是紧紧抓住了抗日的旗帜....以此为据,促成了国共的再次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不是正式形成,排除A项;1928年12月29日 张学良改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对全国的统一,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是代表绝大数人民利益的政党,但材料主要叙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国共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2·广东·江门市第二中学二模)“它既是从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拉开了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序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该材料旨在说明
A.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B.七七事变的影响
C.八一三事变的结果 D.西安事变的作用
【答案】D
【详解】依据“它既是从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可知与西安事变有关,1936年底,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因此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关东军发动的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1937年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与题干中“转折点”不符,排除B项;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最终淞沪会战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2·贵州毕节·一模)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重大事件时间轴(局部)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在会议上遭遇批判,失去发号施令权。其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
——摘编自《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三 1936年12月17日,应张学良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四 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摘编自危兆盖《论抗战精神》
(1)材料一时间轴中1919年与1921年发生的两个事件分别是什么?在1928年这一情景发生的地方,毛泽东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出路”,这一条“出路”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战略转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指出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的态度。这一态度在哪次会议后得到了改变?
(3)据材料三指出,为解决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
(4)材料四中“十四年奋战”的起点是什么事件?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何认识?
【答案】(1)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红军长征;照搬照抄;遵义会议。
(3)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
(4)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是一心为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利益的政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党的领导。
【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1919年对应的图片显示的事件是北京学生在天安门游行示威的场景,所以时间轴上的1919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五四运动。图片中的船只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会议地点之一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所以1921的大事是中共一大或者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928年井冈山会师的地点是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毛泽东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2)根据所学可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即红军长征。根据材料二可知,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的。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共产国际代表在会上遭到批判,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
(3)根据材料三可知,“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提出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是和平方式,提出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是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
(4)根据所学可知,抗战胜利的时间是1945年,14年奋战的起点即1931年,1931年的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一心为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三、【核心素养】
1.【历史解释】(2022·河南焦作·九年级阶段练习)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国民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攘外必先安内” B.准备对日持久防御作战
C.全面“围剿”红军 D.削弱地方军阀割据势力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要塞区的建设”“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可知,这段时间,国民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为防御日本的进攻做准备,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攘外必先安内”,排除A项;材料中的“江宁”“连云港”,不是地方军阀割据势力的范围,“京沪、沪杭”等地也不是红军的苏区,所以国民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全面“围剿”红军和削弱地方军阀割据势力,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2.【史料实证】(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图为1937年1月29日《新中华报》第一版刊载的新闻《和平解决有望》。此新闻发表的背景是( )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共抗日,派周恩来到县谈判,与各方面协商,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1937年1月29日《新中华报》第一版刊载的新闻《和平解决有望》。此新闻发表的背景”是西安事变,B项正确;红军长征开始与1934年,结束于1936年10月,排除A项;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排除C项;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排除D项。故选B项。
3.【时空观念】(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二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答案】B
【详解】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如蒋介石行踪,地点在西安,蒋介石被捉处可知,这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B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4.【家国情怀】(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是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创办的《革命军人画报》,于1933年刊登的漫画:与其束手待毙,不如下来和它拼命!该漫画旨在( )
A.揭露日本侵略罪行 B.号召人民积极抗战
C.歌颂军人英勇斗争 D.呼吁国共联合抗日
【答案】B
【详解】依据“1933年刊登的漫画:与其束手待毙,不如下来和它拼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以来日本不断加快侵华步伐,而国民党当局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一再妥协退让,因此该漫画是在号召人民积极抗战,B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日本侵略罪行,排除A项;题干也没有体现歌颂军人英勇斗争,而是号召大家积极抗战,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国共联合抗日,排除D项。故选B项。
四、【挑战真题】
1.(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题)中国人民历经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答案】A
【详解】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A项正确;一·二八事变不是序幕, 排除B项;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C项;七七事变是全面抗战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1932年3月8日,溥仪在“新京”宣布就任“满洲国执政”,“满洲国”成立.9日,溥仪举行了就职典礼。扶植这一伪政权的国家是( )
A.法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扶植下,1932年3月8日,溥仪在“新京”宣布就任“满洲国执政”,“满洲国”成立,C项正确;法国、 美国持反对态度,当时是苏联而不是俄国,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3.(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人民率先举起抗日旗帜……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英雄壮歌。”东北人民与未撤走的爱国官兵组织的抗日队伍是( )
A.工农革命军 B.抗日游击队 C.抗日义勇军 D.东北抗日联军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人民率先举起抗日旗帜……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英雄壮歌。”结合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从此开始,东北人民与未撤走的爱国官兵组织成抗日义勇军,C项正确;工农革命军是南昌起义后建立的,排除A项;抗日游击队在九一八事变后,很多地方都出现,不符题意,排除B项;1936年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2·山西晋中·中考真题)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B.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答案】D
【详解】根据“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可知这是南洋烟草公司利用民众的爱国心理进行广告宣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民国二十年是1931年,这一年九一八事变发爆发,所以这是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表现,D项正确;民国二十年是1931年,洋务运动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就宣布破产,此时已经不存在南京临时政府,排除AB项;1918年一战结束后列强对华侵略卷土重来,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就已经宣告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2·陕西·中考真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答案】D
【详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项正确;中共三大的召开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A项;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是正式建立的标志,排除B项;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1·湖南株洲·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
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无疑是我们党(中国共产党)一条宝贵经验。
材料一 1927年是血雨腥风的年份,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自诞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难。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们)被人家(蒋介石)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子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
——摘自李颖等《在救亡图存的奋斗中求索“可爱中国”》《北京日报》(2013年3月4日)
材料二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三 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其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桂林日报》(1936年12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中国共产党“孵小鸡”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陕变事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中共于变局中开新局,促成“陕变事起”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思考:百年党史,多少跌宕起伏,几多惊心动魄,中国共产党总能绝处逢生、化危为机靠的是什么?
【答案】(1)发动武装起义。
(2)战略转移:长征。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背景:华北危机出现、一二·九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意义: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靠的是坚强的信念(靠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详解】(1)根据材料一“(我们)被人家(蒋介石)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子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开始发动武装起义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2)战略转移:根据材料二“第五次‘围剿’”“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其指的是长征。意义:根据所学知识,从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方面进行回答。
(3)背景:根据材料三中“陕变事起”“1936年12月”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安事变,结合所学知识,从华北危机出现、一二·九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等方面分析其背景。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等方面进行回答。
(4)结合材料中国民党的屠杀政策、红军长征、西安事变等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共靠的是坚强的信念;靠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等角度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