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5 19:3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1881年2月22日,马克思在给多梅拉·纽文胡斯的一封信中,重申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这说明巴黎公社
A.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 B.实际参考价值有限
C.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180年,恩格斯说道“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是某个天才头脑偶然发现的,而被看作是两个历史所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激烈
C.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备 D.恩格斯主张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3.据估计,1878年美国炼油工业的资产净值约为3600万美元,美孚石油公司一家控制其中3300万元。1883—1890年,它的账面净资产从7200万美元增至1.15亿美元。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新科学技术得到迅速推广
C.生产关系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D.资本家内部矛盾趋向激化
4.(巴黎)公社应该成为甚至最小村落的政治形式……设在专区首府里的代表会议,应当主管本专区所有一切农民公社事务,而这些专区的代表会议则应派代表参加巴黎的全国代表会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实行了直接民主
B.基层公社拥有社会管理权
C.国家政权由人民当家作主
D.法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5.“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一百多年来,《国际歌》被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不同的语言、用同样的旋律争相传唱。此歌是为了纪念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该政权是( )
A.七月王朝 B.巴黎公社 C.法兰西第一帝国 D.法兰西第二帝国
6.下图漫画反映了当时( )
漫画:拉塔兰加,《过去,现在,未来》(有删节),意大利,1898年
A.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的不满 B.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盛行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7.“无产阶级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到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
A.夺取国家政权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无产阶级掌握政权 D.夺取生产资料
8.下表为美国工业发展情况简表。结合所学与此表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
时间 生铁 钢 煤 石油 轻重工业比重
1860年 84万吨 1.2万吨 1820万吨 50万桶 2.4︰1
1900年 1401万吨 1035万吨 2.4亿吨 6362万桶 1.2︰1
①生产效率大大提高②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③形成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④《全国工业复兴法》实施效果显著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下面是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情况简表.这些工人组织的建立( )
时间 工人组织 概况
1851 英国“机械工人混合工会” 英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
1860 英国“工会委员会” 伦敦各行业的工会联合组织
1863 法国“全法工人联合会” 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
1863 德国“全德工人联合会” 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全国性的组织
1864 各国“国际工人协会” 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
A.反映出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B.说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D.表明工人阶级斗争联动性增加
10.巴黎公社革命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表明巴黎公社革命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实践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C.是社会主义革命伟大尝试
D.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11.《人民宪章》是1837年由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请愿书,随后全国宪章派协会宣告成立,提出“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它的宗旨是追求下院的彻底改革,同时认为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1848年请愿活动遭到镇压,国会也拒绝接受请愿书。接着,英国内阁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材料说明
A.该运动侧重提高经济待遇 B.议会与内阁政治上共进退
C.反封建专制斗争的艰难性 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
1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根本原因是( )
A.新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新社会的生产关系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推动了阶级社会的发展
D.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了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13.下列最能体现巴黎公社性质的是(   )
A.公社委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更换
B.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C.限定公社职员的年薪,不得超过工人年薪6000法郎
D.宣布免费的义务教育原则,开办了职业学校
14.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批判人类历史上三大优秀理论成果,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的是
A.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15.19世纪30、4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运动提出了“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英国宪章运动则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享有普选权等要求。这表明当时工人运动(  )
A.得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 B.将资本主义制度作为斗争对象
C.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D.尚未明确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欧洲社会上的不平等显得尖锐而深刻,人们在思考人类不平等的时候,看到了旅行家的游记中所描述的世界另一个角落的野蛮人的平等以及他们宁静的生活。卢梭借助其渊博的知识,展开辩证的想象与推理,探究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并发表了一部政治思想类著作,并将其作为1753年应征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的参评论文。在卢梭的著作中,其影响力仅次于1762年的《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开头便表达了对日内瓦共和国的热爱与敬意——(日内瓦是)一个可以得到良好治理的、自由平等的、民主立法的共和国。
——摘编自黄静《卢梭的不平等思想起源》
材料二 卢梭思想中一些革命的成分,被后来的思想家所继承。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在卢梭那里已经可以看到那种和马克思《资本论》中所遵循的完全相同的思想进程,而且还在他的详细叙述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所使用的整整一系列辩证的说法: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社会根源,它造成了人性的异化和社会的异化。在探索私有制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注意到分工和交换对私有制形成的作用,又从生产劳动的实质上来加以探索。马克思在卢梭异化理论基础之上,探索出劳动异化理论的四重规定,并指出工业化时代,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成了与人相对立的东西;但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摘编自郭芹《浅析马克思对卢梭异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不平等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对卢梭思想的继承。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克思对卢梭思想的发展。
17.19世纪前中期英国议会立法
材料一 19世纪前中期英国议会立法情况(节选)
时间 立法情况
1802年 通过《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对工厂学徒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
1833年 通过工厂法,限制未成年工人每日工作时间,规定每天要留出一定时间让童工接受教育
1846年 废除《谷物法》,允许粮食自由输入(注:《谷物法》限制谷物进口,欧洲许多粮食出口国以限制英国工业品进口作为回应)
1847年 通过《河道法令》,禁止污染任何作为公共供水水源的河流、水库等 通过10小时工作制法案,将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缩短为10小时
1849年 取消17世纪制定的“航海条例”(注:该条例禁止其他国家船只向英国运送货物,以保护英国的商业利益)
1863年 通过了第一个《工业发展环境法》,限制制碱行业的排放量
1870年 通过《初等教育法》,计划建立由政府统一管理、5岁就开始进行初等义务教育的制度
材料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30年来,工人所争得的让步完全是有名无实的。从1802年到1833年,议会颁布了5个劳动法,但是议会非常狡猾,它没有批准一文钱用于强制地实施这些法令,用于维持必要的官员等等。这些法令只是一纸空文。事实是在1833年的法令以前,儿童和少年被迫整夜、整日或整昼夜从事劳动。”马克思指出,“工厂法关于所谓教育的条款措辞草率;由于缺少行政机构,这种义务教育大部分仍然徒有虚名;工厂主反对这个教育法令,使用种种阴谋诡计回避这个法令;——这一切明显地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精神”。马克思还指出,“他们(工人阶级)提出,所谓十小时工作法令只是一场骗局,只是议会的欺诈行为,根本就未存在过!工厂视察员严重地警告政府说,阶级对抗已经达到难以置信的紧张程度”。——摘编自于洪《〈资本论〉中英国议会的形象》
(1)依据材料一,归纳19世纪英国议会立法活动所涉及的重要议题。
(2)概括马克思对英国议会的批判,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理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否认巴黎公社是以社会主义者为主体发动的,认为巴黎公社起义具有偶然性,事实上否定了其具备社会主义革命性质,C项正确;材料不能证明巴黎公社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其是否具备实际价值,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巴黎公社的群众基础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根据“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是某个天才头脑偶然发现的,而被看作是两个历史所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可知,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是阶级斗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程度,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否完备,排除C;材料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无法体现斗争的方式,排除D。
【点睛】
3.C
【详解】材料“美孚石油公司一家控制其中3300万元”体现的是当时美国出现了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4.C
【详解】根据材料“公社应该成为甚至最小村落的政治形式”、“专区首府里的代表会议,主管本专区所有一切农民公社事务”、“专区的代表会议则应派代表参加巴黎的全国代表会议” 等信息,可以看出基层公社代表人民拥有社会管理权和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表明国家政权由人民当家作主,C项正确;巴黎公社是选举代表,没有实行直接民主制,A项错误;B项对材料解读不全面,排除;法国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选项排除。故选C。
5.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歌》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作词,是为了纪念巴黎公社,故B正确;七月王朝是1830年至1848年统治法国的君主立宪制王朝,故A错误;法兰西第一帝国是1804~1814年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度国家,故C错误;法兰西第二帝国是1852年至1870年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政权,故D错误。
6.A
【详解】该漫画反映的内容是资本家通过压榨工人获取大量财富和利益,工人阶级畅想未来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所以该漫画表达的是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的不满,意图推翻现行社会制度,A项正确;漫画并没有体现空想社会主义的盛行,排除B项;漫画内容无法体现资本主义世界的最终形成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而且1898年共产主义运动早已经兴起,排除C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根据“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到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可得出其强调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作用,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无,排除。
8.A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1860年到1900年,美国的生铁、钢、煤、石油等物资产量大幅上升,说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所以①正确;根据轻重工业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出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所以②正确;①②都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根据表格信息无法看出形成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1929至1933年经济危机才普遍发展,时间不符,所以③错误;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中,所以④错误;故排除B、C、D项。
9.D
【详解】由题干内容可知,英、法、德等国工人先后形成了国内的全国性工人组织,1864年又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说明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强,D项正确;题干体现了欧美工人组织的联合性增强,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走向衰落,排除A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本题考查巴黎公社革命。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不是巴黎公社革命;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革命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1.D
【详解】据题意可知,无产阶级在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后遭到英国资产阶级的镇压并决绝接受工人的政治诉求,由此可知工人阶级通过和平改良追求政治变革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必然的,故选D;该运动侧重于争取政治权力,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英国议会和内阁政治上共进退,排除B;英国工人阶级反对的是资产阶级,而非反封建专制,排除C。
1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虽然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但都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进步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与原有的社会形态相比,新社会的生产关系更能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项正确;新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近代才有的现象,排除A项;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推动了阶级社会的发展是具体而非根本原因,排除C项;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了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现象而非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其大多数措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的,但“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触及了私有制,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因此最能体现巴黎公社性质,B项正确;西方国家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选举产生议员等,因此“公社委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更换”不是最能体现巴黎公社性质的措施,排除A项;巴黎公社采取限薪政策,限定公社职员的年薪,不得超过工人年薪6000法郎,但也不是最能体现巴黎公社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性质,排除C项;宣布免费的义务教育原则,开办了职业学校有利于促进当时社会教育的发展,不是最能体现巴黎公社性质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为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与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的一项,故选A。
15.D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30、4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运动提出了‘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英国宪章运动则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享有普选权等要求”表明工人开始意识到政治权力,但是还没有明确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D项正确;根据材料“19世纪30、40年代”可知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排除A项;根据材料“19世纪30、4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运动提出了‘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可知工人的斗争目标在于解决自身的问题,没有意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苦难的根源,排除B项;根据材料“19世纪30、40年代”可知此时马克思主义还在孕育中,人类尚未走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
16.(1)背景:地理大发现的深化;法国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欧洲(尤其是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部分城市共和国的探索。
(2)继承:人类的不平等源于私有制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辩证研究方法。
(3)发展:对私有制形成的根源的探求;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思想迁移到工业化时代;进一步指出人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从私有制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旅行家的游记中所描述的世界另一个角落”,得出地理大发现的深化;根据材料“ 18世纪下半叶,欧洲社会上的不平等显得尖锐而深刻”,结合所学得出欧洲(尤其是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根据材料“《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开头便表达了对日内瓦共和国的热爱与敬意”,得出部分城市共和国的探索;根据启蒙运动所学知识,得出法国启蒙运动进入高潮;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2)继承:根据材料“在他的详细叙述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所使用的整整一系列辩证的说法”,可得出马克思继承卢梭对立统一的辩证研究方法思想的继承;根据材料“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社会根源,它造成了人性的异化和社会的异化。在探索私有制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注意到分工和交换对私有制形成的作用,又从生产劳动的实质上来加以探索”,得出马克思继承卢梭人类的不平等源于私有制的观点。
(3)发展:根据材料“在探索私有制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注意到分工和交换对私有制形成的作用,又从生产劳动的实质上来加以探索”,得出马克思探求私有制形成的根源;根据材料“马克思在卢梭异化理论基础之上,探索出劳动异化理论的四重规定,并指出工业化时代,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成了与人相对立的东西”,得出马克思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思想迁移到工业化时代;根据材料“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得出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结合所学,马克思从私有制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
17.(1)涉及工人权益(童工权益)保护环境,推广初等教育,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等。
(2)马克思指出英国议会一系列关于工人状况的立法并没有起到保护工人利益的作用。资本家设法逃避法令的限制;议会的法令没有配套的机构、拨款,无法保证落实;无产阶级的处境没有改善,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工人阶级的生活和生产状况恶化。工人阶级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斗争。迫于工人运动的压力,英国议会通过一系列形式上改善工人状况的法令。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对工人阶级剥削压迫的基础上的,无产阶级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详解】(1)议题:根据材料“通过《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对工厂学徒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废除《谷物法》,允许粮食自由输入”“通过《河道法令》,禁止污染任何作为公共供水水源的河流、水库等”可知,涉及工人权益(童工权益)保护环境,推广初等教育,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等。
(2)根据材料“从1802年到1833年,议会颁布了5个劳动法,但是议会非常狡猾,它没有批准一文钱用于强制地实施这些法令”可知,马克思指出英国议会一系列关于工人状况的立法并没有起到保护工人利益的作用。根据材料“工厂主反对这个教育法令,使用种种阴谋诡计回避这个法令”可知,资本家设法逃避法令的限制;根据材料“只是议会的欺诈行为,根本就未存在过”可知,议会的法令没有配套的机构、拨款,无法保证落实;根据材料“阶级对抗已经达到难以置信的紧张程度”可知,无产阶级的处境没有改善,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结合上述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工人阶级的生活和生产状况恶化。工人阶级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斗争。迫于工人运动的压力,英国议会通过一系列形式上改善工人状况的法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对工人阶级剥削压迫的基础上的,无产阶级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